肖邦华
骨病理诊断较难,骨组织病理切片更难,骨组织病理切片关键的是骨的脱钙软化,否则无法切片及进行病理诊断.骨的成份约含50%水份,其余为钙盐及磷酸盐混合物,骨的硬度系由于钙盐的聚积,必须将其除去,则组织变软,方能切片,一般骨脱钙法常用酸泡法.但此方法缺点甚多,主要脱钙时间长,有的需时间长达十天左右,其浸泡液多使用强酸,而强酸腐蚀组织,破坏骨组织结构,很容易误诊.现对本院2001~2007年收治的100例骨病患者标本用离子电解脱钙法进行病理切片,此方法不使用强酸,对组织损伤极微,而去钙化物极快.
作者:曾秋林;黄珏;李爱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植物源性转基因食品DNA检测技术.方法 针对转基因植物技术中载体上常用花椰菜花叶病毒的35S启动子和根农杆菌的NOS终止子特异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的引物对35S、NOS,利用基因PCR扩增技术检测转基因食品.结果 引物对35S、NOS分别成功从转基因大豆中扩增出195bp和180bp特异的DNA带.结论 基于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基因序列的PCR扩增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转基因食品DNA检测技术.
作者:倪贤生;唐盈;涂俊凌;冯长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向临床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高质量检验报告,获得患者和临床医生的信赖与认可,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因此,临床实验室必须进行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并贯穿于检验分析前、中、后的整个过程.分析前质量管理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具有影响质量因素的复杂性、质量缺陷的隐蔽性、质量保证工作非检验人员完全可控性、责任难确实性等特点[1].因此分析前质量管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中薄弱的环节,越来越受到各临床实验室的重视.本文结合我临床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对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素及其对策加以探讨.
作者:乐爱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肿瘤胚胎性抗原标志物1.1甲胎蛋白(AFP) AFP是一种在胚胎时期由肝细胞和卵黄囊合成的a-球蛋白,存在于胎儿血清中,但出生后血清AFP几乎消失,AFP是PHC灵敏特异的肿瘤血清标志物(TM),血清AFP>500ng/ml,或含量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
作者:孙华宝;徐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干扰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目前作为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1].我院采用IFN-a-2b治疗慢性乙肝患者110例,检测IFN-a-2b对部分乙肝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和HBeAg滴度的影响,同时为了检测干扰素的疗效,我院在检测血清内病毒含量及HBeAg外,特检测了PBMCs内的病毒载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冠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UF-100是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流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运用流式细胞技术,通过对前向散射光和荧光检测,可以自动定量计数尿液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及细菌并对红细胞形态做出判断,能对有形成分正常和异常的尿液标本进行筛选,并提示样本所含的异常成分.UF-100采用全封闭的自动进样,具有手工无法比拟的重复精度、极低的互染率[1]、快速、较高的精度[2]等优点,但是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先进的自动化仪器有时也会出现故障,导致检测结果偏低,因此我们结合10年来使用UF-100过程中仪器出现群体检测结果偏低的原因,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陆玉静;马骏龙;丛玉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 I)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ACS患者(ACS组)的cTn I含量,采用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含量,同时随机取30例门诊健康体健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CS组的cTn I和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cTn I、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P<0.01).结论 心肌损伤特异性指标cTn I和机体炎症急相期敏感性指标hs-CRP含量升高与ACS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ACS早期诊断及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俞禾涛;尤佳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SA)与炎症感染的关系.方法 酶法测定70例炎症患者、62例非炎症患者及8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A的含量.结果 急性炎症感染者SA含量为:816.8±79.2mg/L,CRP 53.6±5.2mg/L;非炎症组SA含量为579.4±61.8mg/L,CRP 5.7±2.2mg/L;正常对照组SA含量为562.3±53.6mg/L,CRP 5.2±1.4mg/L.炎症组SA与另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非炎症组SA与健康体检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炎症感染患者血清SA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经典指标CRP呈正相关,可作为急性时相反应指标.
作者:马彦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HCV感染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含量、外周血淋巴细胞(PBL)Fas 抗原及ALT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本站献血群中60例HCV感染者,50例正常者及来自本市一院5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HCV-RNA含量,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Fas抗原,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ALT浓度.结果 本研究116例HCV感染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含量与PBL Fas抗原表达率、ALT异常率呈正相关(γ值分别为0.94、0.96,均P<0.01),但与ALT浓度无相关性γ=0.38,0.03,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感染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含量与外周血淋巴细胞Fas抗原呈正相关、与ALT异常率相关性显著,外周血淋巴细胞Fas抗原与ALT异常率相关性显著.
作者:彭明喜;张亚琴;巩继勇;李美忠;许德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铜陵地区临床分离的深部真菌分类和耐药状况.方法 2006年1~12月铜陵地区临床分离深部真菌,用生物梅里埃试剂盒AP120CAUX进行鉴定分类,ATB-FUNGus21NT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白色假丝酵母菌270株占64.3%,热带假丝酵母菌75株占17.8%,克柔假丝酵母菌20株占4.76%,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8株占4.3%,光滑假丝酵母菌16株占3.8%,季也蒙假丝酵母菌7株占1.7%,葡萄牙假丝酵母菌4株占0.95%,酿酒假丝酵母菌3株占0.71%,其他假丝酵母菌7株占1.7%.420株深部真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敏感性分别是93.1%和95.2%,氟康唑敏感率51.4%,中介率6.7%,耐药率41.9%;伊曲康唑敏感率35%,中介率15%,耐药率50%;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耐药率都是1.85%,氟康唑耐药率46.3%,中介率1.85%,伊曲康唑耐药率51.9%,中介率3.7%;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孢嘧啶和两性霉素耐药率分别是26.7%和33.3%,氟康唑耐药率30.7%,中介率12%,依曲康唑耐药率46%,中介率20.6%.结论 铜陵地区深部真菌种类与其他地区相同,而耐药性有差别,定期对本地区深部真菌耐药性进行监测,对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延缓抗真菌药物使用周期,减少难治性真菌的产生和流行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高晓坤;钱震东;张好;黄丽;潘晓龙;查会芳;刘三宝;钱泽平;朱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肺癌相关抗原(LTA)与癌胚抗原(CE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和电化学发光分别检测87例NSCLC和46例小细胞肺癌(SCLC)病人血清的LTA与CEA.结果 所有正常对照者血清的LTA与CEA均阴性:NSCLC血清的LT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CLC与肺良性疾病(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均<0.005);NSCIJC血清的CE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0.005),但与SCLC血清中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别(P>0.005);NSCLC血清LTA结合CE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CLC及BLD血清中的检出率(P<0.005).结论 LTA结合CEA检测在NSCLC的辅助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钟礼瀑;靳文剑;邹学森;吴青青;刘敏知;吴建国;蔡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咖啡酸锗对小鼠U14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U14瘤模型,以咖啡酸锗尾静脉注射给药,观察抑瘤率,并测定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及外周血淋巴细胞酸性a-醋酸奈酯酶(ANAE)的阳性率.结果 咖啡酸锗对小鼠U14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5.47%、57.86%、55.83%(P<0.01);各剂量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环磷酰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NAE染色标记T淋巴细胞,环磷酰胺组显著低于正常组及咖啡酸锗各剂量组(P<0.01);咖啡酸锗各剂量组较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咖啡酸锗对小鼠U14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春花;黄越燕;周志愉;肖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因其发病率、耐药率不断上升,已引起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伴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甚至滥用,支原体的耐药情况日益严重.而各地的耐药情况存在差异.为了解本地区女性各年龄段患者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性,笔者于2004年1月~2007年4月对本院妇科门诊206例Uu阳性患者的药敏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游小毛;吴美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洱海沿岸白族人群A2和A2B亚型的分布,笔者对洱海东岸及西岸的部分白族村寨的村民及学样师生1348人作了调查.
作者:何永勋;张利华;李国美;舒贤辉;洪汾;郑智钢;高培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腺苷脱氨酶(ADA)是人体重要的核酸分解代谢酶,主要来源于肝脏,国内外有诸多文献报道.对此,我们对80例肝病患者,5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中的ADA、ALT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ADA在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郎梅春;陈春辉;桑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血细胞分析仪在各级医院基本得到了普及,有些大型医院甚至有多台血细胞分析仪,因而各仪器之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又成为各实验室管理的新问题,也成为检验人员研究的热点.为此我们对我院6台血细胞分析仪主要检测参数结果的一致性和偏差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小林;万腊根;张世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全血细胞减少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异常,是指外周血中自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等三种有形成份同时减少,由各种病因所致,大部分病人通过骨髓检查可以诊断,为进一步加深了解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象变化特征,现将我院2002年以来172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象作如下分析.
作者:潘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早期、特异的诊断对于结核病(Tuberculosis,TB)患者的及时治疗以及切断TB传播链、保护易感人群等至关重要[1].WHO在全球TB控制规划中指出,TB主要应通过实验室诊断获得确诊.这一文件确立了实验室诊断在TB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的TB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涂片抗酸染色检查和结核分枝杆菌(Mv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培养法.抗酸染色检查敏感性差,细菌量至少要大于5×106/L才能检测到阳性结果,而且无法区分MTB和非MTB感染.MTB培养阳性是TB诊断的金标准,但报告周期过长(2~8周),很难满足临床需要[2].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更为快速、特异和敏感的TB的诊断方法.
作者:李俊明;万腊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中支原体感染情况及精浆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关系.方法 采用支原体培养方法了解支原体感染情况,生物素双抗体ELISA夹心法测定IL-4、IFN-γ含量.结果 3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有20例感染支原体、感染率64.5%(20/31),其IL-4和IFN-γ含量分别为7.8+0.9pg/ml和49.1±16.4pg/ml,较男性正常生育组(3.4±1.62pg/ml、30.4±12.8pg/ml)为高(P<0.01).结论 男性不育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IL-4和IFN-γ检测有助于男性不育症支原体感染与否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孙爱娣;陈开森;黎进;廖晚珍;余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采血不顺利或操作有误,常有溶血标本出现.溶血对细胞计数的影响,国内多有报道,但鲜见对WBC分类影响的报道,笔者对此进行了实验,发现标本溶血对WBC分类有极显著影响,表现为嗜中性粒细胞(GR)比例明显降低,淋巴细胞(LY)比例明显升高,而对WBC计数无显著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