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凯东
目的 评价饮食护理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9期)、PubMed、Web of Scienc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中对肿瘤化疗患者采用饮食护理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短期(0~3个月)饮食护理能缓解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P<0.001),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P<0.01).长期(3 ~6个月)饮食护理对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控制具一定效果(P<0.05),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P>0.05),效应尚不明确.结论 饮食护理能缓解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改善短期化疗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可以建议对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加强饮食管理.
作者:陈婷玉;陈锦秀;李晓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与抚触操对新生儿黄疸和早期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足月新生儿2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单纯沐浴为对照组,游泳及抚触操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出生5d后胆红素水平、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和出生后1个月发育情况.结果 新生儿出生1个月后,研究组身长、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胎便转黄时间及出生5d时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 新生儿游泳抚触操对新生儿早期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可降低黄疸程度与病理性黄疸的概率,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邵志蓉;吴丽红;黄静;黎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21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其中合并糖尿病88例,为观察组.未合并糖尿病12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以阴虚、痰湿、气虚体质为主,对照组以阴虚、气虚、痰湿、平和体质为主,其中观察组痰湿体质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P<0.05),两组患者>80岁比较,观察组痰湿体质明显多于对照组,而阴虚、气虚、阳虚、湿热体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痰湿质为主,其中痰湿体质明显多于高血压未合并糖尿病患者.
作者:李卫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文就康复医疗建设的原因及在其建设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来探讨怎样建设和完善康复医疗管理体系,从而强化康复医疗管理.目前,我国康复医疗体制和资源方面还不完善.从增强康复医疗理论及护理能力、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制机制、均衡康复医疗资源分配等方面强化康复医疗建设管理意义深远.
作者:徐婷婷;向鸿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短期强化治疗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根据不同短期强化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四组,其中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患者作为A组(37例),采用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患者作为B组(36例),采用诺和锐三餐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作为C组(3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联合瑞格列奈三餐前口服患者作为D组(35例),组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A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日胰岛素用量和胰岛素总用量低,D组上述指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低血糖率明显低于A、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12周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h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中A组低,D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则A组高,D组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佳,但低血糖率较高,降糖期间需严密监测血糖水平.
作者:施劭锋;苏广瑞;林日昌;柯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16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可能影响术后低血压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喝酒史、术前血压情况,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心肌梗死病变位置及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等,再根据患者术后血压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术后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对照组),统计学分析PCI术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低血压组36例患者,对照组有80例患者.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右冠状动脉病变、近段病变、术后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均为PCI术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心肌缺血是PCI术后低血压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之前,通过辅助检查发现右冠状动脉病变、近段病变及术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预测患者是否容易发生术后低血压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新胜;柯植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于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维重建技术组征象(分叶征、毛刺征以及胸膜牵拉征等)的显示率明显高于CT组,且其征象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CT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刚;向子云;刘仰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PCR、微生物培养等检测尖锐湿疣患者HPV病毒亚型、微生态pH值、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细菌等,旨在探讨尖锐湿疣患者HPV病毒亚型与微生态的关系.方法 收集50例尖锐湿疣患者(同时以正常健康者50例为对照),取不同部位(男性常规取外阴、尿道,女性取外阴、宫颈分泌物、白带)无菌拭子,常规测pH值、真菌涂片、真菌培养、细菌涂片、细菌培养、支原体、衣原体、白带常规、BV等.结果 50例尖锐湿疣患者中,HPV-6、11等低危型感染者25例,HPV-16、18等高危型感染者15例,同时有高危和低危型HPV感染者10例;合并支原体、衣原体、假丝酵母、淋球菌等微生物感染较比正常健康者高(P<0.01),男女之间无差异性(P>0.05),HPV高危型者、低危型者、混合感染者之间有差异性(P<0.05);25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中,pH值比正常健康者高(P<0.05),HPV高危型者、低危型者、混合感染者之间有差异性(P<0.05);女性患者白带异常率(60%)较正常健康者(20%)高(P<0.05),HPV高危型者、低危型者、混合感染者之间有差异性(P<0.05).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存在微生态失衡,易合并支原体、衣原体、假丝酵母、淋球菌等微生物感染,HPV-16、18等高危型病毒亚型患者较HPV-6、11等低危型病毒亚型患者更易致微生态失衡和合并微生物感染.
作者:邓国辉;胡永轩;吴晓燕;杨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对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72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和L1,3位置行跨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椎间隙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面积改善值、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较对照患者显著缩短,并且观察组患者椎管面积改善面积改善值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显著降低疼痛,脊椎序列恢复的同时获得较好的植骨融合效果,促进患者椎间隙前后缘高度、Cobb角的恢复,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常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在支气管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出12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其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3例,采用纳诺酮联合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57例,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7%,P<0.05;且治疗24h的PH、PaO2、PaCO2、SaO2指标值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肺功能指标上,观察组患者的PEF、PEV1、P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上将常规内科治疗与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改善预后.
作者:黄选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症(Down syndrome,简称DS)高风险同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妊娠中期孕妇456例为研究对象,均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并通过Multicalc软件对孕妇DS风险进行判定,观察高危组孕妇与低危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唐氏血清学筛查显示456例孕妇中,高危孕妇35例,阳性率为7.68%,高危组孕妇中30例(85.71%)经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后确诊,其中3例胎儿染色体异常;高危组孕妇早产、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率同低危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DS高风险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呈正相关性,因此唐氏血清学筛查对妊娠结局具有预测作用,可有效降低缺陷儿产出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哲;杨虹;王晨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近年来,精益管理被广泛运用于医院管理中,本文介绍了精益管理方法在降低脑卒中住院患者误吸风险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精益改善小组,以2013年1月至12月间入住我院神经科的某病区75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将1月至6月的372例未实施精益管理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将7月至12月的38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除执行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外,还应用了精益管理方法,通过现状价值流程图分析及病例回顾性分析、鱼骨图分析、帕累托图分析等手段,找出问题关键点并提出针对性措施,试验组采取措施后评价结果.结果 开展精益管理活动后患者误吸风险明显降低(P<0.05).结论 精益管理活动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
作者:谢阳春;范玉珍;张小培;林美珍;魏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喘嗽之痰热闭肺证型)临床疗效.方法 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0岁~2岁)随机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 =40).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7d/疗程.1疗程后,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IgE、IgG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 (36/40)高于对照组72.5%(29/40),有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相关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Ig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IgG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方法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预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
作者:张智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职业胜任力是决定全科医生工作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全科医生职业胜任力的内涵与特征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全科医生职业胜任力包含着知识、能力、表现、行动四个主要方面,以及具有可塑性、动态相关性、显著性和价值性四个主要特征.
作者:宣扬;贺庆功;马语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已确诊为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B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A组和B组患者术后3d内POCD发生率,术前、术后6h、术后1d、术后3d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测法(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 A组患者术后3d内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h、术后1d、术后3d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低于术前,A组术后6h、术后1d、术后3d MMSE评分、MoCA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术后认知能力影响更小,可以作为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手术麻醉的首选方式.
作者:方楚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更新的脚步也在加快,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医学基础课,仅仅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如今的发展,我们引入微课这个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新的教学资源,探讨微课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齐琦;孙美群;关宿东;高琴;杨小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前探视制度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生理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行择期手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术前探视制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心率、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及麻醉前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探视制度应用于择期手术患者可维持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美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中药熏蒸配合功能训练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成形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行关节镜下成形术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配合功能训练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膝关节功能的Lysholm评分、VAS评分(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3月Lysholm评分观察组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3月VAS评分观察组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配合功能训练可促进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成形术后的恢复.
作者:陈国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沿颧支逆行解剖面神经和沿下颌缘支逆行解剖面神经在腮腺良性肿瘤中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临床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分成A组(沿颧支逆行解剖面神经)和B组(沿下颌缘支逆行解剖面神经),分别采用沿颧支和沿下颌缘支两种方式逆行解剖面神经,比较面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恢复时间长短.结果 A组和B组两种逆行解剖面神经的方式对面神经功能影响概率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1.6%,2.88±0.78月;40.5%,6.67±1.86月.A组逆行解剖面神经的方式神经损伤发生的概率和恢复时间较B组逆行解剖方式发生的概率小、恢复时间短(P<0.05).结论 沿颧支逆行解剖面神经的方式较沿下颌缘支逆行解剖面神经方式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陆进;陈士文;陶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药用植物综合技能的能力.从优化药用植物应用技能课程内容、完善实践基地内涵、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校园药用植物文化活动、拓展实训基地的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建设,通过校园认药、野外实习、开放实验、在线学习、技能竞赛、科普活动等形式进行实践.建立药用植物应用技能综合培养体系,提高学生药用植物应用技能.为当前其它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药用植物应用技能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汪荣斌;钱枫;王乐;石青;李林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