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钙敏感受体在大脑中作用研究进展

开伟华;丁彩娟;戴晨;查诚

关键词:钙敏感受体, 大脑, 生理功能
摘要:钙作为一种通用信号,参与多种生理活动,包括细胞分化、细胞的分泌调节、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常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然而,细胞外Ca2+也被证实发挥着的第一信使的作用,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能够调节神经细胞的生长、迁移,以及少突胶质细胞的发育和功能.本文阐述了CaSR在调节大脑功能中起到的作用,同时概述了CaSR的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短期强化治疗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短期强化治疗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根据不同短期强化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四组,其中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患者作为A组(37例),采用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患者作为B组(36例),采用诺和锐三餐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作为C组(3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联合瑞格列奈三餐前口服患者作为D组(35例),组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A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日胰岛素用量和胰岛素总用量低,D组上述指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低血糖率明显低于A、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12周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h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中A组低,D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则A组高,D组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佳,但低血糖率较高,降糖期间需严密监测血糖水平.

    作者:施劭锋;苏广瑞;林日昌;柯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

    目的 探究联合应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并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抽取82例,依照就诊顺序将其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41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的甲泼尼松及常规脱水利尿剂,治疗组在常规脱水、利尿治疗的同时,采取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法,并将两组的临床疗效作比较.结果 治疗组(97.6%)的治疗有效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78.0%),两组间对比有着显著的差异性(P<0.05).治疗组持续发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地要短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并神经系统损害,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缓解,提高成功治愈率,扭转患儿的预后结局.

    作者:梁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尖锐湿疣患者外生殖器官微生态与HPV病毒亚型的关系

    目的 通过PCR、微生物培养等检测尖锐湿疣患者HPV病毒亚型、微生态pH值、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细菌等,旨在探讨尖锐湿疣患者HPV病毒亚型与微生态的关系.方法 收集50例尖锐湿疣患者(同时以正常健康者50例为对照),取不同部位(男性常规取外阴、尿道,女性取外阴、宫颈分泌物、白带)无菌拭子,常规测pH值、真菌涂片、真菌培养、细菌涂片、细菌培养、支原体、衣原体、白带常规、BV等.结果 50例尖锐湿疣患者中,HPV-6、11等低危型感染者25例,HPV-16、18等高危型感染者15例,同时有高危和低危型HPV感染者10例;合并支原体、衣原体、假丝酵母、淋球菌等微生物感染较比正常健康者高(P<0.01),男女之间无差异性(P>0.05),HPV高危型者、低危型者、混合感染者之间有差异性(P<0.05);25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中,pH值比正常健康者高(P<0.05),HPV高危型者、低危型者、混合感染者之间有差异性(P<0.05);女性患者白带异常率(60%)较正常健康者(20%)高(P<0.05),HPV高危型者、低危型者、混合感染者之间有差异性(P<0.05).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存在微生态失衡,易合并支原体、衣原体、假丝酵母、淋球菌等微生物感染,HPV-16、18等高危型病毒亚型患者较HPV-6、11等低危型病毒亚型患者更易致微生态失衡和合并微生物感染.

    作者:邓国辉;胡永轩;吴晓燕;杨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型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考察不同入路方法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入院治疗的102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单盲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新型改良Stoppa入路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Matta评分、Merled评分、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M att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erled评分和Harris评分的优良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新型改良Stoppa入路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更佳并发症更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培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致固定性红斑型药疹1例

    1例27岁男性患者,因恶心、呕吐、腹泻、发热2d入院.既往有中度脂肪肝,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1d后,患者阴茎及阴囊周围出现多个水疱、红色斑疹、斑片,红肿发痒,继而破溃糜烂.经皮肤科会诊诊断为固定性红斑型药疹,给予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治疗,加强破损皮肤的护理.治疗后患者无新发皮疹,皮损创面逐步干燥愈合.

    作者:曲娜;郑帅;那丽莎;赵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两种不同面神经逆行解剖方式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沿颧支逆行解剖面神经和沿下颌缘支逆行解剖面神经在腮腺良性肿瘤中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临床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分成A组(沿颧支逆行解剖面神经)和B组(沿下颌缘支逆行解剖面神经),分别采用沿颧支和沿下颌缘支两种方式逆行解剖面神经,比较面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恢复时间长短.结果 A组和B组两种逆行解剖面神经的方式对面神经功能影响概率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1.6%,2.88±0.78月;40.5%,6.67±1.86月.A组逆行解剖面神经的方式神经损伤发生的概率和恢复时间较B组逆行解剖方式发生的概率小、恢复时间短(P<0.05).结论 沿颧支逆行解剖面神经的方式较沿下颌缘支逆行解剖面神经方式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陆进;陈士文;陶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清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水平,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实验组)和卵巢囊肿患者(对照组)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中MIF水平和CA125浓度,评价MIF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随访的临床价值.结果 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血清中MIF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MIF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3%和78.1%.MIF和CA-125联合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敏感性为79.8%,特异性为70.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第2d、术后第5d血清MIF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术前、术后第2d的水平显著高于于术后第5d,而术前与术后第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中MIF水平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MIF具备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性标记物的潜能,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敏感性,MIF在EMT的诊断及预后随访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建;胡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Rockall评分指导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Rockall评分指导治疗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以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就诊的205例急门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Rockall评分标准收集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再出血组和非再出血、死亡组和生存组患者的PRS、CRS评分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对Rockall评分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205例患者再出血发生率6.83%,死亡率3.41%;再出血组患者的PRS与CRS评分明显高于非再出血组患者,死亡组患者的PRS与CRS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出血量过多、休克、喷血、渗血、Hb< 90g/L、单一内镜治疗及支持治疗缺乏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kall评分系统预测再出血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其95%可信区间为0.726-0.848 (P<0.05);预测死亡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其95%可信区间为0.678-0.825 (P<0.05).结论 应用Rockall评分系统在指导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各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发生再出血的危险性更高,在临床治疗干预时,应该给予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作者:谢芸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早中孕期胎儿NT增厚与胎儿四肢畸形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早中孕期胎儿的颈项透明层增厚与四肢畸形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科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早中孕期间筛查出的颈项透明层增厚病例312例,追踪胎儿的四肢畸形情况,分析颈项透明层增厚与胎儿四肢畸形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四肢畸形的类型分布.结果 以NT厚度2.5mm为界,NT增厚的胎儿四肢畸形的发生率为9.3% (29/312);同时颈项透明层增厚的胎儿四肢畸形的发生比率与颈项透明层的厚度呈正相关性,且常见的四肢畸形为四肢短小.结论 颈项透明层厚度增厚与胎儿的四肢畸形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且增厚程度越大的胎儿出现四肢畸形的可能性就越高,早中孕期胎儿的NT增厚时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四肢超声检查同时注重对四肢短小畸形的排查.

    作者:吴淑珠;李坤;杨小花;朱艺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ICU危重症患者大肠埃希菌致尿路感染菌群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ICU危重症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大肠埃希菌菌群分布特点和耐药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综合ICU病房危重症并通过尿细菌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表现为阳性的246例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确认产ESBLs菌株.结果 分离出的246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87株(35.37%),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159株(64.63%).41 ~ 50岁、51 ~60岁以及61 ~ 70岁这3个年龄段的尿路感染患者大肠埃希菌阳性结果居多,而且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产ESBLs菌株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均在5%以下,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产ESBLs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菌株高,一部分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产ESBLs菌株和非产ESBLs菌株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ICU危重症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为产生ESBLs.在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前应先确定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特性,选择对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防止产生多重耐药菌株.

    作者:李敏雄;黄永鹏;叶燕红;伍增龙;庞荣锋;范小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药物、按摩、牵引等保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进行形状神经节组织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椎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55例患者中43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显效,3例患者有效,3例患无效,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55例患者中治愈30例,11例患者显效,5例患者有效,9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3.6%,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患者治疗前血流速度为(32.3±4.3)cm/s,治疗后血流速度为(43.2 ±5.3) cm/s,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得到明显的改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进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可以显著改善椎动脉血流.

    作者:杨智强;张晓磊;薛小军;巩伟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胎儿胆囊异常的超声影像学特征

    目的 探讨分析胎儿胆囊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5478例孕妇临床资料,采用多普勒超声对胎儿的胆囊进行检查,并采用高频对胆囊异常的胎儿进行动态监测,在产前和产后对胎儿复查和随访.结果 5478例孕妇中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5448例胎儿显示胆囊,显示率为99.45%,在显示胆囊的5448例胎儿中9例胎儿发生胆囊异常增大,发生率为0.17%,3例胎儿出现胆囊腔内强回声,发生率为0.06%,整倍体2例,18-三体1例,其余6例染色体正常,胆囊异常增大胎儿染色体异常率为33.33%,胆囊异常增大的胎儿中染色体异常的全部引产手术终止妊娠,其余孤立性胆囊增大和微小畸形的胎儿均活产,胆囊腔内强回声的胎儿也全部活产,结论 多普勒超声在产前对胎儿的胆囊进行监测,对于胆囊异常增大、胆囊腔内强回声的胎儿密切关注,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及早终止妊娠等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房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全科医生职业胜任力:内涵与特征

    职业胜任力是决定全科医生工作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全科医生职业胜任力的内涵与特征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全科医生职业胜任力包含着知识、能力、表现、行动四个主要方面,以及具有可塑性、动态相关性、显著性和价值性四个主要特征.

    作者:宣扬;贺庆功;马语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疗效

    目的 探讨牛奶蛋白过敏患儿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专科门诊、食物过敏门诊及住院收治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60例为研究组,随机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每组30例,研究B组采用回避牛奶蛋白过敏原同时给予对症治疗,研究A组在研究B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治疗后随访3月,比较三组儿童治疗前后尿白三烯E4水平,并比较研究A组和研究B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PEC)、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IgE、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前研究A组、研究B组儿童尿液白三烯E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B组儿童尿液白三烯E4水平均高于研究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研究A组患儿血清PEC、ECP、IgE、IL-4、IL-5、IL-6水平均低于研究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中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过敏及炎症反应,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黄玉玲;黎小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学生个性化培养中的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析

    以国内高校已开展的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为参考,结合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努力探索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医学院校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积极作用,强化并完善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期获得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学生个性化培养中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作者:江莉;孙国栋;董炳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学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的调查与分析

    医学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其制度科学化研究是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该文以某医学院为例,围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的制定层面、测评因素、评价依据、所占权重、教育引导效果等主题,对该校辅导员和不同专业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以期对医学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科学化建构提供启示.

    作者:吴涛;宋红涛;许华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湛江市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湛江市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的特异性、阳性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固相凝集法对湛江市3间医院收治的166例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计算其血小板同种抗体中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人类血小板抗原(HPA)抗体,和血小板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并分析血小板输注次数、性别及年龄对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166例PTR患者中同种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41.57%,其中HLA抗体占同种免疫抗体的95.65%,HPA抗体占同免疫种抗体的26.09%,在所有HPA患者中有83.33%的患者同时检测出HLA抗体;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率为6.63%;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的增多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其中以输注次数为4~6次的增高幅度为显著;男性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略高于女性患者的阳性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患者的血小板阳性率略低于未成人组的阳性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湛江市PTR患者的血小板同种免疫性抗体以HLA抗体较为多见,其次为HPA抗体,有少数患者存在自身抗体;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随着PLT输注次数的增加呈明显增高趋势,而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

    作者:韩日成;张家明;冼观秀;唐汉物;袁婷;谢朝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和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较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30例预后良好,仅有2例死亡,而对照组患者仅15例预后良好,6例死亡,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54%较对照组患者的26.92%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康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黄锦丰;凌国源;玉石;陈文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16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可能影响术后低血压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喝酒史、术前血压情况,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心肌梗死病变位置及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等,再根据患者术后血压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术后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对照组),统计学分析PCI术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低血压组36例患者,对照组有80例患者.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右冠状动脉病变、近段病变、术后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均为PCI术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心肌缺血是PCI术后低血压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之前,通过辅助检查发现右冠状动脉病变、近段病变及术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预测患者是否容易发生术后低血压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新胜;柯植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头孢曲松结石所致输尿管梗阻诊疗探讨

    目的 回顾我院门诊及住院15例头孢曲松结石病人,初步探讨其形成机制,诊疗方法.方法 整理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门诊与住院病人中因头孢曲松引起结石的病人15例,对比分析超声,泌尿系平片,CT诊断手段对该类结石的阳性提示,观察输尿管导管对头孢曲松结石治疗效果.结果 14例经膀胱镜插入输尿管导管后输尿管再通,一周后拔出输尿管导管痊愈,1例合并普通输尿管结石,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后体外碎石,随诊2月患者均良好.结论 对头孢曲松结石诊断CT优于彩超,积极行膀胱镜及输尿管镜检查非常必要,明确诊断同时解除梗阻.输尿管导管留置时间能满足治疗需要,同时价格低廉,拔出输尿管导管无需再次进镜减少病人痛苦,因此对这类结石患者输尿管导管临床应用价值优于输尿管支架管.

    作者:郭玉刚;崔大伟;桂士良;罗振国;曹会峰;迟宝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牡丹江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