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致固定性红斑型药疹1例

曲娜;郑帅;那丽莎;赵玉梅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固定性红斑型药疹, 病例报告
摘要:1例27岁男性患者,因恶心、呕吐、腹泻、发热2d入院.既往有中度脂肪肝,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1d后,患者阴茎及阴囊周围出现多个水疱、红色斑疹、斑片,红肿发痒,继而破溃糜烂.经皮肤科会诊诊断为固定性红斑型药疹,给予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治疗,加强破损皮肤的护理.治疗后患者无新发皮疹,皮损创面逐步干燥愈合.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面神经逆行解剖方式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沿颧支逆行解剖面神经和沿下颌缘支逆行解剖面神经在腮腺良性肿瘤中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临床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分成A组(沿颧支逆行解剖面神经)和B组(沿下颌缘支逆行解剖面神经),分别采用沿颧支和沿下颌缘支两种方式逆行解剖面神经,比较面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和恢复时间长短.结果 A组和B组两种逆行解剖面神经的方式对面神经功能影响概率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1.6%,2.88±0.78月;40.5%,6.67±1.86月.A组逆行解剖面神经的方式神经损伤发生的概率和恢复时间较B组逆行解剖方式发生的概率小、恢复时间短(P<0.05).结论 沿颧支逆行解剖面神经的方式较沿下颌缘支逆行解剖面神经方式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陆进;陈士文;陶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强化康复医疗建设管理刍议

    本文就康复医疗建设的原因及在其建设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来探讨怎样建设和完善康复医疗管理体系,从而强化康复医疗管理.目前,我国康复医疗体制和资源方面还不完善.从增强康复医疗理论及护理能力、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制机制、均衡康复医疗资源分配等方面强化康复医疗建设管理意义深远.

    作者:徐婷婷;向鸿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药物、按摩、牵引等保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进行形状神经节组织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椎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55例患者中43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显效,3例患者有效,3例患无效,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55例患者中治愈30例,11例患者显效,5例患者有效,9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3.6%,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患者治疗前血流速度为(32.3±4.3)cm/s,治疗后血流速度为(43.2 ±5.3) cm/s,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得到明显的改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进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可以显著改善椎动脉血流.

    作者:杨智强;张晓磊;薛小军;巩伟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L-10与周围脑组织水肿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L-10与周围脑组织水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2例,作为脑出血组,选取健康体检者18例,作为对照组.对体检者进行一次静脉采血,脑出血组患者于第1天、第7天、第14天各进行一次静脉采血,检测所有人员的IL-10量,观察脑水肿量以及通过IL-10的OD值检测计算其浓度.结果 (1)脑血肿组跟正常对照组相比,3次测量结果中,IL-10检测浓度呈增高的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同期检查者CT结果显示,血肿体积逐渐增大,相应血肿周围的水肿情况也随之增加.(3)IL-10的浓度与血肿周围的水肿呈正比例关系.结论 IL-10的含量与血肿的大小程度有一定的关联,与脑出血患者的周围脑水肿程度呈正比例关系,部份反映了人体脑出血后IL-10与血肿周围水肿形成的关系,为临床脑出血的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作者:崔延昆;廉晓宇;李明军;杨卫东;王鹤;郭梦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四联药物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9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艾普拉唑联合铋剂等四联药物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门诊治疗的Hp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艾普拉唑、枸橼酸铋钾颗粒、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四联疗法,对照组采用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法.结果 研究组Hp根除率为95.6%,对照组Hp根除率为75.6%,两组Hp根除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溃疡面积及疼痛情况变化对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溃疡面积明显缩小、VAS评分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艾普拉唑联合铋剂等四联药物治疗Hp感染,Hp根除率较高,能够明显缩小溃疡面积、降低疼痛,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艳春;许文芳;蒋义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膈肌圆弧消失”征象对诊断婴幼儿小气道炎症的价值

    目的 探索婴幼儿胸部DR图像“膈肌圆弧消失”征象诊断小气道炎症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经高分辨CT(HRCT)扫描诊断为婴幼儿小气道炎症39例,筛选出胸部DR图像表现膈肌圆弧消失35例.对胸部DR图像、螺旋CT表现、HRCT表现的影像资料进行判定.结果 经39例DR表现、螺旋CT表现、HRCT表现对比分析发现:(1)膈肌圆弧消失与肺内空气潴留存在相关性,符合率89.7%;(2)治愈前后DR与螺旋CT、HRCT膈肌变化诊断小气道炎症比较表明,筛选出的35例胸部DR图像前后位或侧位表现膈肌圆弧状消失又恢复圆弧状,其中5例具有HRCT扫描的病儿治愈后肺内空气潴留消失.(3)治疗前胸部DR图像膈肌圆弧消失诊断小气道炎症与螺旋CT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虽然HRCT能够直接显示空气潴留,是诊断小气道炎症的理想方法,但是CT扫描辐射剂量大,因此,胸部DR前后位加摄侧位图像表现“膈肌圆弧消失”征象,表明肺内空气潴留存在,可以作为诊断小气道炎症的可靠征象.

    作者:杨辉;王英久;刘锦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Rockall评分指导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预后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Rockall评分指导治疗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以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就诊的205例急门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Rockall评分标准收集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再出血组和非再出血、死亡组和生存组患者的PRS、CRS评分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对Rockall评分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205例患者再出血发生率6.83%,死亡率3.41%;再出血组患者的PRS与CRS评分明显高于非再出血组患者,死亡组患者的PRS与CRS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出血量过多、休克、喷血、渗血、Hb< 90g/L、单一内镜治疗及支持治疗缺乏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kall评分系统预测再出血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其95%可信区间为0.726-0.848 (P<0.05);预测死亡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其95%可信区间为0.678-0.825 (P<0.05).结论 应用Rockall评分系统在指导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各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发生再出血的危险性更高,在临床治疗干预时,应该给予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作者:谢芸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16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可能影响术后低血压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喝酒史、术前血压情况,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心肌梗死病变位置及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等,再根据患者术后血压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术后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对照组),统计学分析PCI术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低血压组36例患者,对照组有80例患者.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右冠状动脉病变、近段病变、术后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均为PCI术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心肌缺血是PCI术后低血压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之前,通过辅助检查发现右冠状动脉病变、近段病变及术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预测患者是否容易发生术后低血压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新胜;柯植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028名孕妇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及需求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延边地区孕妇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及需求现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延边地区的1028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孕妇保健相关知识、保健需求等问题.结果 孕妇的保健知识平均得分为10.40±2.829.剖宫产知识(84.2%),母乳喂养(82.3%)、产前检查(80.4%)等知识掌握较好,婴儿脐部护理(26.8%)、产后康复(34.9%)、婴儿哺乳(39.6%)等知识掌握较差,孕妇保健知识在年龄和家庭月收入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对产前保健(62.8%)、母乳喂养(60.4%)、分娩方式知识(55.2%)、新生儿护理指导(66.2%)、产后恢复指导(63.9%)等方面的需求较高.结论 绝大多数孕妇有孕期保健知识及服务的需求,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和相关部门要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关注低龄、大龄孕妇以及经济水平较低者,提高知识水平,同时提供完善的孕产期保健服务.

    作者:张凯;贾琳;徐萌泽;李香玉;申香丹;孙胜男;鲁萍;李春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21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其中合并糖尿病88例,为观察组.未合并糖尿病12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以阴虚、痰湿、气虚体质为主,对照组以阴虚、气虚、痰湿、平和体质为主,其中观察组痰湿体质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P<0.05),两组患者>80岁比较,观察组痰湿体质明显多于对照组,而阴虚、气虚、阳虚、湿热体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痰湿质为主,其中痰湿体质明显多于高血压未合并糖尿病患者.

    作者:李卫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头孢曲松结石所致输尿管梗阻诊疗探讨

    目的 回顾我院门诊及住院15例头孢曲松结石病人,初步探讨其形成机制,诊疗方法.方法 整理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门诊与住院病人中因头孢曲松引起结石的病人15例,对比分析超声,泌尿系平片,CT诊断手段对该类结石的阳性提示,观察输尿管导管对头孢曲松结石治疗效果.结果 14例经膀胱镜插入输尿管导管后输尿管再通,一周后拔出输尿管导管痊愈,1例合并普通输尿管结石,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后体外碎石,随诊2月患者均良好.结论 对头孢曲松结石诊断CT优于彩超,积极行膀胱镜及输尿管镜检查非常必要,明确诊断同时解除梗阻.输尿管导管留置时间能满足治疗需要,同时价格低廉,拔出输尿管导管无需再次进镜减少病人痛苦,因此对这类结石患者输尿管导管临床应用价值优于输尿管支架管.

    作者:郭玉刚;崔大伟;桂士良;罗振国;曹会峰;迟宝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清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水平,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实验组)和卵巢囊肿患者(对照组)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中MIF水平和CA125浓度,评价MIF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随访的临床价值.结果 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血清中MIF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MIF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3%和78.1%.MIF和CA-125联合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敏感性为79.8%,特异性为70.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第2d、术后第5d血清MIF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术前、术后第2d的水平显著高于于术后第5d,而术前与术后第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中MIF水平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MIF具备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性标记物的潜能,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敏感性,MIF在EMT的诊断及预后随访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建;胡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中医“治未病”在社区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本社卫中心的21个站点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共9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半年后的患病率、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居民在不同措施干预半年后的总患病率分别为10.89%和16.00%,研究组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干预半年后研究组居民对疾病知识知晓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具有焦虑、急躁以及敌对心理状态的居民比例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降低了居民的患病率,提高了居民对疾病知识的知晓以及服务满意度,改善了居民的心理状态,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谭露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钙敏感受体在大脑中作用研究进展

    钙作为一种通用信号,参与多种生理活动,包括细胞分化、细胞的分泌调节、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常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然而,细胞外Ca2+也被证实发挥着的第一信使的作用,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能够调节神经细胞的生长、迁移,以及少突胶质细胞的发育和功能.本文阐述了CaSR在调节大脑功能中起到的作用,同时概述了CaSR的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等.

    作者:开伟华;丁彩娟;戴晨;查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和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和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36只合格健康的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干预组.分别对3组大鼠进行脑缺血再灌注24h,2d,5d的脑组织凋亡细胞数、c-fos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未出现脑凋亡细胞,单纯缺血组大鼠的脑凋亡细胞数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大鼠的脑凋亡细胞数较单纯缺血组的大鼠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缺血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h、2d,5d后c-fos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h、2d,5d后c-fos显著低于单纯缺血组的大鼠(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缺血再灌注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减少脑梗死体积,脑缺血再灌注24h、2d、5d后降低c-fos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董凯;张春军;曾海;董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在支气管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出12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其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3例,采用纳诺酮联合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57例,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7%,P<0.05;且治疗24h的PH、PaO2、PaCO2、SaO2指标值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肺功能指标上,观察组患者的PEF、PEV1、P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上将常规内科治疗与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改善预后.

    作者:黄选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短期强化治疗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短期强化治疗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根据不同短期强化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四组,其中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患者作为A组(37例),采用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患者作为B组(36例),采用诺和锐三餐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作为C组(3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联合瑞格列奈三餐前口服患者作为D组(35例),组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A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日胰岛素用量和胰岛素总用量低,D组上述指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低血糖率明显低于A、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12周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h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中A组低,D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则A组高,D组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佳,但低血糖率较高,降糖期间需严密监测血糖水平.

    作者:施劭锋;苏广瑞;林日昌;柯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学生个性化培养中的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析

    以国内高校已开展的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为参考,结合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努力探索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医学院校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积极作用,强化并完善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期获得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学生个性化培养中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作者:江莉;孙国栋;董炳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TGF-β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是强的促肝纤维化的细胞因子之一,它通过TGF-β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及形成,探讨TGF-β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中的具体机制,对于未来更安全有效的以TGF-β为靶点治疗纤维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TGF-β与肝纤维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石永萍;黄志宝;初彦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希望与家庭功能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希望与家庭功能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Herth希望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10例AM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的希望得分为(31.21±5.37)分,其中88.18%的患者处于中、低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希望与家庭功能、积极应对呈正相关(0.427,P<0.0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1).结论 大部分AMD患者的希望处于中、低等水平,护理人员可通过改善患者的家庭功能及应对方式来促进其希望水平的提升.

    作者:劳雁;劳龙燕;李冬梅;谢桂芳;吴秀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牡丹江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