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忠;赵红霞;周国平;周志武;陈敏;陈春华
目的 对比观察雅培CD3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无异常提示样本)的激光散射法和电阻法白细胞计数。方法 通过测定100例正常人样本和61例临床患者样本,获得激光散射法和电阻法白细胞计数值及15个和9个时间点的白细胞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WOC和WIC存在统计学差异,比较所得试验数据,激光散射法相关系数较电阻法低,部分标本两种方法差值较大,高可达2.0×109/L。结论 对雅培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无异常提示的样本同样要注意对比分析激光散射法和电阻法测定值,差异大者,仍有复查的必要。
作者:李焱鑫;钟亚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硬皮病患者血液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水平和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对硬皮病患者标本和正常人标本进行血小板生长因子的检测。结果 硬皮病患者组血清中PDGF-AB含量为1586.4±683.7pg/ml;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DGF-AB含量为476.8±160.8pg/ml。硬皮病患者组血清中PDGF-A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DGF-AB含量(P<0.01)。结论PDGF水平的检测对硬皮病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志刚;盛裕芬;王春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锂盐是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物,而血液中的锂离子的准确监测对临床医师用药剂量的控制,治疗效果的评价十分重要。我们在使用DSI909 Na/K/Li分析仪检测血锂的过程中发现,其精密度良好、但准确性较差。对此我们设计了相关的实验,作出了相应的校正,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杨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为了解不同厂家乙肝五项标志物测定结果的临床准确性,特以我中心组织的全省各级医院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数据为依据,现将2001年度的室间质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贺葵阳;万本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循环全血中单核细胞与血小板聚合率的方法。方法全血与CD14-FITC和CD61-PE单克隆抗体共同孵育15min,加溶血素溶解红细胞,洗涤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CD14区分出单核细胞,检测单核细胞中CD61的表达率。CD14和CD61双阳性的细胞是单核细胞与血小板聚合物。结果心肌梗塞组循环全血中单核细胞-血小板聚合率为25.8±8.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2±3.5%。结论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检测全血中单核细胞-血小板聚合率。单核细胞-血小板聚合率的检测对心肌梗塞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军浩;夏永泉;顾光煜;张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郭xx,女,62岁,解柏油样大便,呕咖啡色液体一日,于2001年4月19日入我院急诊科治疗。临床表现:头昏乏力,全身病。入院查体:T 37.5℃,P 88次/分,R 23次/分,BP 100/70mmHg,神清,面色苍白,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全身有散在瘀癍,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脏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WBC8.0×109/L,L 0.124M 0.043,N 0.833,RBC 2.51×1012/L,HB88g/L,PLT 51×109/L,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作者:马筱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粘膜病变中p16、p53、cyclinD1和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和显微摄像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果 227例胃粘膜病变中p16阳性152例(66.9%);p53阳性25例(11.0%);cyclinD1阳性97例(42.7%)。结论 提示p53蛋白、cyclinD1的过表达和p16蛋白的低表达在胃粘膜细胞增殖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朱冲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等措施的纷纷出台,将给各级医院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检验科作为医院的一部分,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如何抓住机遇、接受挑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大家都在构想、设计和探索,有的己制定……
作者:邵松;高庆平;徐纪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于2000年引进美国贝克曼公司一台CX7△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具有快速、高效、准确等特点,也存在一些问题,如CX3部分电极定标失败,现将排除方法介绍如下:1 CO2电极定标失败1.1 故障原因:①CO2电极膜表面覆盖一层杂质,或者长时间未更换CO2电膜而使其破损或皱折。②CO2碱性液是循……
作者:李伟;余小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2001年7月6日,我院收治一例因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腹泻继发肠套叠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3岁,农民。腹痛、腹泻及发热一周。在当地经先锋霉素抗炎、补液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6℃、血压120/8SmmHg、神清、急性病容,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大便常规:血粘液状、镜检WBC+……
作者:谢忆虹;龚金莲;邓静嫔;聂茂;钟秋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简称BV)与其它病原菌在诊断阴道感染中的关系。方法 对42例检测标本进行唾液酸酶(即诊断BV),支原体、衣原体、淋菌及真菌培养等检测。结果 在42例检测标本中,BV阳性23例,占54.8%,其中混合感染11例,占26.2%,单独BV阳性12例,占28.6%。单独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8例,占19.1%。单独真菌感染1例,占2.4%,单独淋菌感染1例,占2.4%,全阴性9例,占21.4%。结论 女性阴道感染患者除做支原体、衣原体、淋菌及真菌培养等检测外,还应该重视BV的检测,BV的发病率较高,且易复发,既可引起混合感染,也可引起单独感染,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熊章华;孙敬;余理智;邓林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总唾液酸(Total sialic acid;TSA)与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用快速单一化学试剂法测定血清中TSA。结果 56例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TSA水平为812±106mg/L;37例非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组TSA水平为672±83m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TSA是推断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生化指标之一,和经典指标联合应用更能反应类风湿性关节性活动的存在。
作者:夏吉荣;幸贵邦;魏祥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实验诊断是确诊DIC的关键,所用化验指标贵在简易快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是帮助诊断DIC的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常用的化验指标之一,但其阳性率并不相符。现对临床55例急性DIC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黄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制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关)分类标准中,将血清类风湿因子(RF)1:32以卜阳性(乳胶法)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目前国内较多单位采用比浊法进行类风湿因子定量测定来取代乳胶凝集试验的滴度测定,在使用ACR标准时常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对比浊法与乳胶凝集试验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明确两种不同方法的相关性,并提出比浊法诊断的临界值。方法 对210例风湿科门诊及使前住院患者血清标本同时采用乳胶法、比浊法进行类风湿因子检测,检测数据输入Foxpro数据库,采用SPSS-PC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以0.05作为显著性界限。结果 乳胶凝集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55%、89.86%。乳胶法与比浊法检测结果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835,P=0.01。结论 对比浊法与乳胶凝集试验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比浊法与乳胶法滴度呈较好的一致性。传统上以20IU/ml作为正常参考值,但作用RA诊断界限并不妥当。在50IU/ml时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分别为94.44%和94.21%,因此建议将50IU/ml作为娄风关诊断的界限值。
作者:陈宇明;沈新玉;章菲菲;邹和建;关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戊型肝炎是目前能明确诊断的六型病毒性肝炎之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发展中国家引起流行或非流行急性肝炎,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其基因组是HEVRNA,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多为自限性急性感染,其抗-HEVIgM是戊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出现早,消失也快,目前抗-HEVIgM是戊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依据。……
作者:徐小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UF-100型尿沉渣全自动检测仪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直接进行荧光染色,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和电阻抗原理,识别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并进行计数。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尿中大量细菌.结晶等存在时可影响红细胞的测定。……
作者:张巧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试纸法尿化学成份的定性或半定量已广泛使用。关于于化学法应用研究已成热点问题。作者通过508例尿标本尿十联试纸测定尿隐血及白细胞与显微镜镜检结果对比研究分析,从而了解了该试纸测定原理、敏感性及有关影响因素,进一步证实了显微镜检查不能为尿干化学法所代替。……
作者:冯霞;冯旭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更新速度的加快,检验医学已步人全自动化时代。许多自动化仪器的应用,提高了临床检验的速度与准确性,但是传统的制备血清标本方法的速度较慢且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制约了实验室报告结果的速度,血浆标本制作较快,但某些生化成分在血清和血浆中有明……
作者:肖玉鹏;郑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革兰阴性菌菌尿症的快速药敏试验方法。方法 涂片镜检每个油镜视野平均菌数≥2的标本,疑为革兰阴性菌菌尿症,直接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孵育16-18h后观察结果,同时将标本定量培养和菌落计数,得到的纯培养菌株按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做对照药敏试验。结果共检测了106例革兰阴性菌菌尿标本,直接药敏试验和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菌尿标本,直接药敏试验是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方法,可在24小时内报告初步的药敏结果以供临床早期用药参考。
作者:杨锦红;李向阳;陶洪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血小板(PLT)、MPV对DIC、ITP、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白血病的诊断及病情观察有重要意义。然而少儿期的血小板、MPV的正常参考值教材及专业杂志上很少见到,为此我们对郑州市区来我院体检的377名少儿及209名成人对照组的血小板、MPV进行了检测,以求建立本市的参考值范围。……
作者:李六红;赵利斌;张仙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