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直肠癌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进行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39,进行循证护理),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干预组17.95%低于对照组41.03%,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组97.44%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应用循证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护理方案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唐爱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三种不同方式的接尿法对男性尿失禁患者的排尿影响.方法 选择男性尿失禁患者98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尿套组33例、保鲜袋组33例和纸尿裤组32例,尿套组患者采用康维尿套+抗返流尿袋接尿,保鲜袋组和纸尿裤组患者分别采用相应的接尿方法.比较3组患者的漏尿情况、失禁性皮炎发生情况、尿路损伤/感染情况、日经济费用和护理工作量.结果 尿套组患者漏尿和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和护理工作量,均显著低于保鲜袋组和纸尿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鲜袋组患者在未发生失禁性皮炎时,日经济费用显著低于尿套组和纸尿裤组患者,但如果出现皮炎,其皮肤的护理费用就会明显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护理工作量也随之增加.结论 尿套组采用康维尿套+抗返流尿袋应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能比较好的收集尿液,是我们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
作者:许玉金;何锦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危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与预后,以提高对重症手足口病上机时机的把握.方法 选择本院ICU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并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手足口病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存活组55组,死亡组20例;年龄在1~3岁占多数.死亡组不典型皮疹、意识障碍、肺部啰音、肺出血、心率增快、应激性溃疡、CRT>5s、白细胞计数>15×109/L、血糖增高,血糖>9mmol/L及血乳酸增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机时的多种因素如不典型皮疹、意识障碍、肺部罗音、肺出血、心率增快、应激性溃疡、CRT>5s、白细胞计数增高、血糖增高,血乳酸增高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甘宁;邓燕艺;覃艺;伍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按需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管辖范围内的产妇产后访视28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加强常规健康教育,采取按需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混合喂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保健知识、技能操作掌握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产后访视非常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需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伟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TBL教学法在规培生神经外科临床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法(课前预习准备→个人测试及小组测试→教师示范→分组操作练习,组内、组间互相提问、考核重点→组内、组间总结操作错误及遗漏,教师给予点评→考试),对照组应用常规讲授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操作练习→考试),培训完成后进行成绩比照及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TBL教学法进行规培生神经外科临床操作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强化了学生将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临床技能操作重点,为临床操作考核的顺利通过提供确切保障.
作者:陈大刚;吴卫东;徐加志;任德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S100β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血流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展开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检查,并对受试者展开血液S100β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脑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S100β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脑血流量与S100β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水平呈现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可引起脑血流量降低,S100β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经分析证实,S100β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为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量产生影响的独立因素,在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吴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出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13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分娩方式、产程、胎儿体重、出血原因、治疗措施等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1例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占66.41%(87/131)、产道损伤占19.85%(26/131)、胎盘因素占9.92%(13/131)、凝血功能障碍3.82%(5/131).按摩子宫和使用宫缩剂有效率为90.80%(79/87),B-lynch缝合有效率为66.67%,发生失血性休克37例,占28.24%,19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占14.50%.结论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95%以上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和胎盘因素.加强产前保健,积极处理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途径.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B-lynch缝合、子宫切除和成分输血是处理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红军;刘华;韩彩虹;高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对母婴近期和远期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的初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受试对象分为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收集比较母亲产后出血、感染发生率、神经损伤发生率等为指标水平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随访的社会功能情况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工作.结果 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的发生比例、感染以及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比例均未见统计学差别;神经损伤的产妇在无痛分娩组见1例,发生率为1.67%;在对照组未见神经损伤者;此外,两组均未发现产后出现瘫痪情况.两组新生儿出生身长和体重未见差别,Apgar评分和脐血pH值水平也均表现正常,且未见差别;7岁时的AAMD-ABS总分在无痛分娩组为(192.34±13.45),对照组为(196.04±13.98),但未见统计学差别.结论 椎管内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对母婴双方近期、远期均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少良;李亚文;文亚杰;李戈辉;刘培辉;张本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PBL联合模拟教学在消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为PBL联合模拟教学在消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医院进行学习的92名消化科临床实习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实习生46名,对照组实习生给予模拟教学,观察组实习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PBL教学法,观察两组实习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比较两组实习生学习效果的综合性评估情况、学习成绩情况、老师和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健康教育能力、技巧、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评估情况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学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学习成绩和对照组实习生相比较,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师和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达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模拟教学在消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改善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知识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迟男男;程开;杜景峰;张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高位结扎加腔内微波消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腔内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位结扎加腔内微波消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术后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因而临床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梁江;金雄伟;李满志;郭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和不同亚型偏头痛患者血浆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B,NF-kB)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与偏头痛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160例偏头痛患者分成偏头痛发作期组(n=76)和偏头痛发作间期组(n=84),再根据患者有无先兆症状进一步分成四个亚组:有先兆发作期组(n=36)、无先兆发作期组(n=40)、有先兆发作间期组(n=43)和无先兆发作间期组(n=41),同期选取1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发作期和发作间期静脉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F-kB和IL-6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偏头痛发作期组患者血浆NF-kB和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是:(NF-kB:发作期组149.35±13.21ng/L vs.健康组37.26±11.67ng/L,P<0.001)、(IL-6:发作期组237.10±14.48ng/Lvs.健康组47.33±12.58ng/L,P<0.001).与偏头痛发作间期患者比较,偏头痛发作期组血浆NF-kB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分别是:(NF-kB:发作期组149.35±13.21ng/L vs.发作间期组42.87±10.87ng/L,P<0.001)、(IL-6:发作期组237.10±14.48ng/L vs.发作间期组53.10±11.89ng/L,P<0.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组血浆NF-kB和IL-6水平略高,分别是(NF-kB:发作间期组42.87±10.87ng/L vs.健康组37.26±11.67ng/L)、(IL-6:发作间期组53.10±11.89ng/L vs.健康组47.33±12.58ng/L),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亚组比较中,有先兆与无先兆发作期患者血浆NF-kB和IL-6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先兆和无先兆发作间期患者血浆NF-kB和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郭少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和孤独感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Rotter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作为研究工具,随机对4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1)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成绩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人际信任的理论均值(M=75);(2)在总体人际信任水平上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信任水平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学生孤独感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孤独感的理论均值(M=40.1);(4)大学生孤独感的性别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5)人际信任和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t=0.341,P<0.01).结论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
作者:王宇;张丽宏;乔伊渊;张梦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阴性、灰区、弱反应性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进行复检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诊并经ELISA法检测抗-HCV结果呈阴性、灰区及弱反应性的标本476例为本文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FQ-PCR复检,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200例ELISA法检测阴性标本中,经FQ-PCR复检均呈阴性;96例灰区和180例弱反应标本中,经FQ-PCR复检分别有22例(22.92%)和150例(83.33%)HCV-RNA浓度>1000IU/ml;ELISA法检测抗-HCV双试剂灰区标本HCV-RNA阳性率均高于单试剂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抗-HCV单试剂、双试剂弱反应性标本FQ-PCR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抗-HCV结果呈灰区、弱反应性标本存在一定的HCV-RNA阳性漏检和误诊,FQ-PCR检测对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艳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40例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设计制订自我护理测定量表,以心理状态、疾病知识、自我护理技能、主动程度为指标来评价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男性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关的疾病知识、自我护理技能和主动程度,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配偶患者自我护理技能和主动程度显著低于无配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配偶和无配偶患者心理状态、疾病知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高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心理状态、疾病知识、自我护理技能和主动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他人同住患者心理状态显著优于独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疾病知识、自我护理技能和主动程度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有无配偶、是否独居等因素.
作者:柯展羽;朱燕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为了提高医学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我们紧扣市场需求,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养模式、拓展培养途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高峰;胡小梅;黄银久;唐宝定;吴守伟;陈昌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社区干预措施,观察组加以自我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管理前后的空腹血糖(GLU)、餐后2h血糖(2h GLU)、体质指数(BMI)、糖化红蛋白(HbA1c),统计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技能目标达成率,包括遵医嘱用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自我监测.结果 与管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的GLU、2hGLU、HbA1c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后BMI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管理后的遵医嘱用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达标率分别为94.00%、93.00%、95.00%、92.00%,均较对照组的80.00%、79.00%、81.00%、80.00%显著提高(P<0.05).结论 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技能目标达成率.
作者:林培森;杨衍铭;陈冬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先天性主动脉瓣四叶畸形(congenital quadricupid aortic valves,CQAV)的超声诊断特点并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Philips EPIQ7和IE33超声诊断仪,S5-1、X5-1、X3-1、S7-3t探头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he 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及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TTE)对16例CQAV患者显示主动脉短轴、长轴切面,观察CQAV附着、形态大小、回声、开闭及血流情况.结果 16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CQAV的形态和大小,常见为三个同等大瓣和一个小瓣(8例,占50.00%),其次为四个瓣一样(5例,占31.25%),两个同等大瓣和两个不同的小瓣(2例,占12.50%),四个瓣都不同(1例,占6.25%),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明确诊断CQAV及其心内合并症,对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有极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争春;田桂湘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对经产妇子宫复旧及宫缩痛的疗效.方法 对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220例经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在产后2小时开始给予产后低频脉冲康复仪治疗,2次/天,连用3天,缓解宫缩痛和促子宫复旧;对照组给产后常规治疗与护理,对比两组经产妇产后疼痛程度及产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宫底高度.结果 观察组产后24小、48小时、72小时宫缩痛程度(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子宫底高度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低频脉冲对经产妇产后宫缩痛减轻作用明显,并能促进子宫复旧,利于产后康复.建议用低频脉冲康复治疗仪减轻产后宫缩疼痛和助子宫复旧.
作者:何庆凤;何映娴;张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评价无创通气治疗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试验中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诊治的76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中实施常规、对症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无创通气治疗,观察分析组间的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等.结果 全部入选患者通过治疗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表明,研究组HR、呼吸频率、PaO2、PaCO2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插管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预后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中应用无创通气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韦杰;尹迎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增强社会支持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膀胱癌尿道腹壁造口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强社会支持,对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生理功能指数、社会功能指数、躯体功能指数等生活质量各维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指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为77.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社会支持可改善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也能减轻其心理负担,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巧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