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对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调控

马珍;李成海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γ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在体内对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IL-2、IFN-γ治疗组各30例以及健康老年组30例的NK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老年性COPD患者稳定期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L-2、IFN-γ在体内能明显提高老年性COPD患者的NK活性.结论老年性COPD患者稳定期NK活性对IL-2、IFN-γ有明显的依赖性;IL-2、IFN-γ对老年性COPD患者稳定期NK活性有调控作用.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生脉注射液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替代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250~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泪液分泌量、唾液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PSS有一定疗效,可作为治疗PSS的一种方法.

    作者:李春先;杨桂玲;冯玉环;石颜军;谭秋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分析

    目的探讨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本组患者以女性多见,突出表现为呕吐,无突眼,常伴心动过速、脉压增大、明显消瘦、肝功能损害和白细胞减低;甲状腺功能检查均符合甲亢诊断;抗甲亢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对不明原因的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应想到甲亢的可能,其治疗主要是尽快控制甲亢.

    作者:杨国军;胡学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咽异感症与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咽异感症与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有消化道症状但排除咽喉等局部因素所致的咽异感症患者62例,分别进行食管、胃钡餐和(或)胃镜与食管测压检查.结果在咽异感症的病因中,除咽喉部局部因素外,患者可单纯因食管动力功能异常、食管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而导致咽异感症.结论上消化道疾病可引起咽异感症,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上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同时也应引起内科医师的注意.

    作者:刘汝利;赵君晖;张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术中内镜的应用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虽然明显低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但其出血病因及部位的诊断往往比较困难,有些病例甚至手术时仍不能确诊,造成术后再出血,处理非常棘手.1998年8月以来,我科与消化内科配合,采用术中介入内镜检查9例患者,全部明确诊断,并进行了相应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坤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患者,约10%~38%形成左室室壁瘤(LVA)[1].LVA的治疗主要根据其大小及对血流动力学所产生的影响来决定.目前,LVA有效的治疗手段仍为手术治疗,2001年1月~2003年1月,我院共完成冠状动脉搭桥(CABG)加室壁瘤切除术16例,单纯室壁瘤切除术1例.其中常温非体外循环下为12例,报告如下.

    作者:丁毅;郑树云;刘勇;才春福;贾继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胰激肽原酶片对糖尿病肾脏病变保护作用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也是造成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我们于2000年10月~2002年4月应用胰激肽原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者56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巧荣;田进文;刘军英;康成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与P波离散度

    P波离散度(Pdisp)是心房内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一的电活动标志,其异常多提示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发生变化.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房内传导延迟与房内不应期缩短并离散的特征.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其大P波时限(Pmax)与Pdisp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阳性预测准确度均好[1,2].

    作者:马凝;许景耀;杨剑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肝硬变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血糖及胰岛素代谢变化及其机理.方法对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20例,2型糖尿病患者24例及10例正常健康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其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变患者餐后血糖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血清胰岛素也高于健康者(P<0.05),但两组间C肽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2型糖尿病相比,其餐后血糖明显低于糖尿病患者(P<0.01),但血清胰岛素却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P<0.01).肝硬变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优于2型糖尿病患者,但低于正常健康者.结论肝硬变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且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抵抗有关.

    作者:周喜汉;黄赞松;方文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甲状腺手术后声嘶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声嘶的原因.方法分析1 363例各类甲状腺手术方法,并解剖和显露116例(174条)喉返神经的走行及其变异.结果 1 363例中仅有12例在术后发生声嘶,发生率0.88%(12/1 363),其中10例于1年内恢复,永久性声带麻痹者仅2例.结论良好的手术野显露便于手术的进行,可减少术中可能导致喉返神经损伤的盲目钳夹与结扎或缝扎.喉返神经的解剖与显露在甲状腺手术中可有效地避免其损伤.

    作者:陈超;翁清江;廖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脱敏联合吸入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反复发作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产生相关并发症.为进一步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1997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尘螨、花粉、霉菌等吸入性抗原,将120例皮试阳性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除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外,同时加用吸入型皮质激素,长期吸入治疗,坚持2年,并与同期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文柏;曾凡军;陈世雄;张春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观察子宫大小、内膜厚度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子宫内膜变薄,用药前为(5.8±0.2)mm,用药后为(2.7±0.3)mm,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大小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闭经,其中有9例直接进入绝经,其余停药后25~68天,平均40.4天恢复月经,15例月经稀发、量少.结论米非司酮可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可靠.

    作者:赵立霞;魏云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部分脾栓塞术在肝硬变伴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变所致的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ledinger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对部分脾动脉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本组10例术后均有上腹轻微疼痛及发热,一般持续3~14天,术后外周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均回升;术后半个月临床症状好转,腹水消失,2例消化道出血停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栓塞术相对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可部分替代外科切脾手术.

    作者:张国志;石秋艳;杨德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高粘滞综合征行治疗性血浆置换术方法探讨

    高粘滞综合征是血液中存在过量Ig或血细胞成分异常,引起血浆或全血粘度增高、血流淤滞及出血等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综合征[1],表现为血浆粘度明显增高.目前,临床上采用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清除高粘度血浆,改善临床症状,其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2].

    作者:卢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必嗽平注射液静脉滴注与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分析

    小儿肺炎占呼吸道疾病首位,通常出现发热、咳嗽、气促、肺部NFDA3音等临床表现[1].2002年11月~2003年3月,我们分别采用必嗽平静脉滴入与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比较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鲁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多系统萎缩研究新进展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原因未明的侵犯锥体系、锥体外系、小脑、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衰竭等症状.近年来,在国外文献关于多系统萎缩的新进展研究报道较多,综述如下.

    作者:金时玉;杨志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重视从隐源性肝硬变中发现布-加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是指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阻塞,发生肝窦扩张、肝脏淤血、出血、坏死及纤维化等病理变化,终导致窦后性门脉高压症的一组综合征患者.布-加综合征患者常因腹胀、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就诊于消化内科或普通外科,常被误诊为肝硬变、心包炎、下肢静脉炎等.

    作者:张曼利;苏少慧;苏建辉;吕晓萍;甄承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疗效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常可并发胰腺炎.2001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腮腺炎并发胰腺炎患儿5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裴淑丽;董建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徒手纠正异常胎头位置降低剖宫产率(附96例分析)

    目的探讨徒手纠正异常胎头位置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阴道徒手转位方法.结果 96例异常胎头位转位成功88例,成功率91.66%.结论阴道徒手转位可减少胎头异位所致产程延长和对母儿的危害,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措施.

    作者:李梅秀;黄悦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17例住院新生儿呕吐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呕吐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17例新生儿进行临床病因分析并分类.结果内科原因呕吐96例,占82.1%,其中感染性疾病为致呕吐的主要疾病;外科原因呕吐21例,占17.9%,以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为主.结论内科性疾病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病因,败血症、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主要疾病;外科原因呕吐所占比例虽较少,但需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张红霞;刘英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肺炎性假瘤15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5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仅2例(13.3%)诊断正确,余13例中7例误诊为肺癌(53.8%),6例误诊为结核球、错构瘤或其他良性肿瘤.全组均手术治愈,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本病病程长,症状轻重不一,临床表现和影像检查难与肺癌鉴别,误诊率较高.术前经皮针刺肺活检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十分重要.本病虽属良性,亦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式应以局部或肺段切除为主,必要时可行肺叶切除.

    作者:郝武森;蒲新生;刘家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