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疗效分析

裴淑丽;董建成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胰腺炎, 血塞通注射液
摘要: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常可并发胰腺炎.2001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腮腺炎并发胰腺炎患儿5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45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患有严重月经过多,经药物治疗无效患者45例,在静脉麻醉下进行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比较术前、术后月经量、经期、痛经、血红蛋白情况.结果微波治疗后半年随访有效率为97.4%,有44例患者月经明显减少,月经经期明显缩短(P<0.01),原有痛经、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安全、有效.

    作者:刘金玲;樊伯珍;李怀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替代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250~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泪液分泌量、唾液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PSS有一定疗效,可作为治疗PSS的一种方法.

    作者:李春先;杨桂玲;冯玉环;石颜军;谭秋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脑膜瘤1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78例脑膜瘤的性别、年龄、部位分布和病理类型、手术技巧、治疗结果.结果女性发病高于男性,以41~60岁多见(51%).部位分布以凸面(31.5%)、矢旁(15.3%)、蝶骨嵴(12.9%)、鞍结节(9.6%)为多见.病理分类以上皮型(52.8%)常见.手术结果Glasgow分级法:Ⅰ级15例(8.4%),Ⅱ组0,Ⅲ组9例(5.1%),Ⅳ组15例(8.4%),Ⅴ组139例(78.1%).结论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可获得良好的结果.

    作者:张鹏远;陶胜中;牛光明;王建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加用比索洛尔对西宁地区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3例和比索洛尔组3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抗感染,吸氧,解痉止喘,止咳化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比索洛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比索洛尔1.25~2.5 mg/d,口服1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月后,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为88.24%,常规治疗组为6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且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张亚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肝硬变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血糖及胰岛素代谢变化及其机理.方法对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20例,2型糖尿病患者24例及10例正常健康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其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变患者餐后血糖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血清胰岛素也高于健康者(P<0.05),但两组间C肽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2型糖尿病相比,其餐后血糖明显低于糖尿病患者(P<0.01),但血清胰岛素却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P<0.01).肝硬变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优于2型糖尿病患者,但低于正常健康者.结论肝硬变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且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抵抗有关.

    作者:周喜汉;黄赞松;方文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疗效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常可并发胰腺炎.2001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腮腺炎并发胰腺炎患儿5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裴淑丽;董建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分析

    目的探讨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本组患者以女性多见,突出表现为呕吐,无突眼,常伴心动过速、脉压增大、明显消瘦、肝功能损害和白细胞减低;甲状腺功能检查均符合甲亢诊断;抗甲亢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对不明原因的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应想到甲亢的可能,其治疗主要是尽快控制甲亢.

    作者:杨国军;胡学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颈部创伤性动静脉瘘(附3例报告)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治疗创伤性颈部动静脉瘘的方法及其特点.方法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3例创伤性颈部动静脉瘘,其中创伤性颈动静脉瘘1例,创伤性椎动静脉瘘2例.结果 3例全部微弹簧圈栓塞成功,无并发症.结论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杨宗豫;洪书平;王培霞;王健;朱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咽异感症与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咽异感症与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有消化道症状但排除咽喉等局部因素所致的咽异感症患者62例,分别进行食管、胃钡餐和(或)胃镜与食管测压检查.结果在咽异感症的病因中,除咽喉部局部因素外,患者可单纯因食管动力功能异常、食管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而导致咽异感症.结论上消化道疾病可引起咽异感症,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上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同时也应引起内科医师的注意.

    作者:刘汝利;赵君晖;张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潮式椎管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椎管引流术治疗外伤性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可行性、适应证及禁忌症.方法对1 326例SAH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大引流量,多次的椎管引流术.结果本组恢复良好1 049例(79.1%),中残72例(5.4%),重残73例(5.5%),植物生存9例(0.7%),死亡123例(9.3%).结论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加用椎管引流术治疗SAH疗效好,后遗症少.

    作者:卢天喜;陈永群;方机;陈媛清;李亮;任安州;程树来;吴国彪;陈伟星;杨耀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食管与贲门癌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387例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69例(17.8%).其中主要并发症有吻合口瘘8例(2.1%),肺部并发症24例(6.2%),心血管并发症16例(4.1%),喉返神经麻痹11例(2.8%),乳糜胸3例(0.8%),其它并发症7例.结论食管与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是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治疗,重视精确的手术操作,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并发症是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杨力宝;徐书楷;谢召平;施雄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附12例报告)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由Caplan于1980年首次提出并命名,TOBS是由于基底动脉尖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非常少见,且症状复杂,易被误诊.1998~2001年,我院收治TOBS患者12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玫;蔡鸿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17例住院新生儿呕吐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呕吐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17例新生儿进行临床病因分析并分类.结果内科原因呕吐96例,占82.1%,其中感染性疾病为致呕吐的主要疾病;外科原因呕吐21例,占17.9%,以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为主.结论内科性疾病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病因,败血症、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主要疾病;外科原因呕吐所占比例虽较少,但需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张红霞;刘英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对冲性颅内血肿的治疗

    目的探讨对冲性颅内血肿着力侧、对冲伤侧的损伤类型、损伤程度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221例对冲性颅内血肿患者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结合颅脑CT表现,确定颅脑损伤中着力点侧、对冲伤的主次,对病情危重程度、病情发展及预后做出评价,并确定治疗方案.结果对冲性颅内血肿着力点侧损伤出现较早,且损伤较轻;对冲伤侧损伤出现较晚,损伤重,其损伤程度与预后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关系密切.

    作者:崔玉光;彭忠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与P波离散度

    P波离散度(Pdisp)是心房内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一的电活动标志,其异常多提示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发生变化.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房内传导延迟与房内不应期缩短并离散的特征.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其大P波时限(Pmax)与Pdisp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阳性预测准确度均好[1,2].

    作者:马凝;许景耀;杨剑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腹腔妊娠误诊药物流产引起腹腔大出血1例

    1 病历简介26岁,G2P1,于2001年4月9日因停经40天,门诊检查早孕试验(+),未行妇科检查.即给予药物(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流产.1周后排出物中未见绒毛组织,阴道持续出血,行清宫术,刮出物未见绒毛组织,3天后患者突然腹部撕裂样疼痛,伴上腹部疼痛并放射至左肩部,伴恶心、呕吐,晕厥1次,由家人急送医院.

    作者:刘君丽;刘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胰激肽原酶片对糖尿病肾脏病变保护作用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也是造成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我们于2000年10月~2002年4月应用胰激肽原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者56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巧荣;田进文;刘军英;康成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癌性胸水为首要表现肺癌25例诊治体会

    1998年1月~2002年1月,我院收治以癌性胸水为首要临床表现的周围型肺腺癌患者25例,分别行一侧全胸膜肺切除或胸腔镜下胸膜固定+胸腔内化疗,术后辅助全身静脉化疗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夏发明;梁勇;杨林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老年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体位选择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老年人输尿管上段结石时的佳体位.方法将147例60岁以上老年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9例,分别采取仰卧位(组1)、倾斜仰卧位(组2)及俯卧位(组3)B超定位和ESWL治疗,比较治疗次数、因并发症而中断或中止治疗例数及治疗后3个月结石排净率.结果治疗次数,组1[(1.65±0.48)次]多于组2[(1.22±0.42)次]和组3[(1.27±0.45)次](P<0.01);中断或中止治疗率,组3(20.4%)多于组1(0)和组2(0)(P<0.01);结石排净率,组2(91.8%)高于组1(61.2%)和组3(65.3%)(P<0.01).结论 ESWL治疗老年人输尿管上段结石,采取倾斜仰卧位定位和治疗较为安全,疗效较好.

    作者:桂西青;郑克立;詹鸣;郭德荣;王桂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对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调控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在体内对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IL-2、IFN-γ治疗组各30例以及健康老年组30例的NK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老年性COPD患者稳定期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L-2、IFN-γ在体内能明显提高老年性COPD患者的NK活性.结论老年性COPD患者稳定期NK活性对IL-2、IFN-γ有明显的依赖性;IL-2、IFN-γ对老年性COPD患者稳定期NK活性有调控作用.

    作者:马珍;李成海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