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妊娠误诊药物流产引起腹腔大出血1例

刘君丽;刘珍

关键词:宫外孕, 误诊, 药物流产
摘要:1 病历简介26岁,G2P1,于2001年4月9日因停经40天,门诊检查早孕试验(+),未行妇科检查.即给予药物(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流产.1周后排出物中未见绒毛组织,阴道持续出血,行清宫术,刮出物未见绒毛组织,3天后患者突然腹部撕裂样疼痛,伴上腹部疼痛并放射至左肩部,伴恶心、呕吐,晕厥1次,由家人急送医院.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对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调控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在体内对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IL-2、IFN-γ治疗组各30例以及健康老年组30例的NK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老年性COPD患者稳定期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L-2、IFN-γ在体内能明显提高老年性COPD患者的NK活性.结论老年性COPD患者稳定期NK活性对IL-2、IFN-γ有明显的依赖性;IL-2、IFN-γ对老年性COPD患者稳定期NK活性有调控作用.

    作者:马珍;李成海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观察单纯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内科基础治疗相似,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肾功能、血生化指标等.结果治疗组自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3.75%,血清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明显改善(P<0.01),反应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总胆固醇等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主要为血浆过敏,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未发生过休克、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纯血浆置换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降低病死率,为肝移植提供有利时机,不失为慢性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

    作者:单晶;陈恩华;金瑞;段钟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45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患有严重月经过多,经药物治疗无效患者45例,在静脉麻醉下进行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比较术前、术后月经量、经期、痛经、血红蛋白情况.结果微波治疗后半年随访有效率为97.4%,有44例患者月经明显减少,月经经期明显缩短(P<0.01),原有痛经、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安全、有效.

    作者:刘金玲;樊伯珍;李怀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高粘滞综合征行治疗性血浆置换术方法探讨

    高粘滞综合征是血液中存在过量Ig或血细胞成分异常,引起血浆或全血粘度增高、血流淤滞及出血等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综合征[1],表现为血浆粘度明显增高.目前,临床上采用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清除高粘度血浆,改善临床症状,其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2].

    作者:卢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肝硬变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血糖及胰岛素代谢变化及其机理.方法对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20例,2型糖尿病患者24例及10例正常健康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其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变患者餐后血糖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血清胰岛素也高于健康者(P<0.05),但两组间C肽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2型糖尿病相比,其餐后血糖明显低于糖尿病患者(P<0.01),但血清胰岛素却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P<0.01).肝硬变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优于2型糖尿病患者,但低于正常健康者.结论肝硬变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且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抵抗有关.

    作者:周喜汉;黄赞松;方文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宫颈炎和宫颈癌的关系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对女性的危害甚大.2000年6月~2002年6月,我们利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直接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CT,旨在探讨女性生殖道CT感染与宫颈炎和宫颈癌发生的关系,同时探讨CT与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的协同作用.

    作者:黄欣;徐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幼少女卵巢肿瘤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幼少女卵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岁以下幼少女卵巢肿瘤4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幼少女卵巢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占首位,并且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结论幼少女卵巢肿瘤治疗方法宜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单侧卵巢恶性细胞肿瘤,如果子宫及其对侧附件正常,仍可试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作者:杨月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31例宫颈临床前癌的发现与分析

    宫颈临床前癌是指宫颈原位癌及早期间质浸润癌ⅠA期[1],及时发现并治疗临床前癌是阻断癌变及浸润癌的关键.1998~2001年,我们对31例宫颈临床前癌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崇丹;赵育革;关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替代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250~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泪液分泌量、唾液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PSS有一定疗效,可作为治疗PSS的一种方法.

    作者:李春先;杨桂玲;冯玉环;石颜军;谭秋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头孢吡肟治疗胸科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头孢吡肟治疗胸科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例胸科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头孢吡肟治疗,剂量1 g,每8小时1次,静脉注射,疗程5~7天,结果总有效率为89.4%,细菌阴转率为84.6%,细菌清除率为93.5%,无不良反应.31株致病菌作药物敏感试验,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为100%,与泰能抗菌活性相似,较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高.结论头孢吡肟治疗胸科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蒋迎九;李朝先;向小勇;杨双强;李强;汪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必嗽平注射液静脉滴注与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分析

    小儿肺炎占呼吸道疾病首位,通常出现发热、咳嗽、气促、肺部NFDA3音等临床表现[1].2002年11月~2003年3月,我们分别采用必嗽平静脉滴入与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比较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鲁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加用比索洛尔对西宁地区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3例和比索洛尔组3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抗感染,吸氧,解痉止喘,止咳化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比索洛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比索洛尔1.25~2.5 mg/d,口服1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月后,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为88.24%,常规治疗组为6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且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张亚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含量变化及缬沙坦对其影响

    目的探讨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变化以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对8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及血浆GMP-140、vWF测定,其中32例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缬沙坦治疗,疗程12周.结果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GMP-140、vWF含量明显高于杓型高血压病患者(P<0.01),且GMP-140含量与vWF含量呈正相关(P<0.01).缬沙坦使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白昼及夜间血压下降、血浆GMP-140及vWF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激活及内皮损伤更为明显.缬沙坦能在有效降压同时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内皮损伤.

    作者:王山岭;王丽霞;赵士超;孙月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术中内镜的应用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虽然明显低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但其出血病因及部位的诊断往往比较困难,有些病例甚至手术时仍不能确诊,造成术后再出血,处理非常棘手.1998年8月以来,我科与消化内科配合,采用术中介入内镜检查9例患者,全部明确诊断,并进行了相应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坤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肺炎性假瘤15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5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仅2例(13.3%)诊断正确,余13例中7例误诊为肺癌(53.8%),6例误诊为结核球、错构瘤或其他良性肿瘤.全组均手术治愈,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本病病程长,症状轻重不一,临床表现和影像检查难与肺癌鉴别,误诊率较高.术前经皮针刺肺活检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十分重要.本病虽属良性,亦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式应以局部或肺段切除为主,必要时可行肺叶切除.

    作者:郝武森;蒲新生;刘家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与P波离散度

    P波离散度(Pdisp)是心房内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一的电活动标志,其异常多提示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发生变化.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房内传导延迟与房内不应期缩短并离散的特征.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其大P波时限(Pmax)与Pdisp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阳性预测准确度均好[1,2].

    作者:马凝;许景耀;杨剑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嗅沟脑膜瘤及其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54例嗅沟脑膜瘤中38例采用双侧额下入路,11例采用单侧额下入路,5例采用翼点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51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根据肿瘤的大小及生长方向,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并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有机结合,是取得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陈刚;陈坚;李锐;雷霆;陈劲草;杨正明;薛德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原因及其治疗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原因和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本组1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分析脑积水原因,并针对其病因和积水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侧脑室外引流,病因治疗或行内分流术.

    作者:吴志敏;吴涛;袁先厚;江普查;陈卫国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胰激肽原酶片对糖尿病肾脏病变保护作用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也是造成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我们于2000年10月~2002年4月应用胰激肽原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者56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巧荣;田进文;刘军英;康成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17例住院新生儿呕吐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呕吐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17例新生儿进行临床病因分析并分类.结果内科原因呕吐96例,占82.1%,其中感染性疾病为致呕吐的主要疾病;外科原因呕吐21例,占17.9%,以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为主.结论内科性疾病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病因,败血症、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主要疾病;外科原因呕吐所占比例虽较少,但需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张红霞;刘英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