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嗅沟脑膜瘤及其显微外科治疗

陈刚;陈坚;李锐;雷霆;陈劲草;杨正明;薛德麟

关键词:脑膜肿瘤, 显微手术
摘要:目的总结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54例嗅沟脑膜瘤中38例采用双侧额下入路,11例采用单侧额下入路,5例采用翼点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51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根据肿瘤的大小及生长方向,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并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有机结合,是取得好疗效的关键.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侧前方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侧前方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28例均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后路内固定加侧前方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与脊髓减压术.结果随访1~4年,结核全部治愈,植骨融合率100%,纠正后凸角度平均25°,丢失角度平均3.1.结论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能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稳定脊柱,促进植骨融合.

    作者:徐长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分析

    目的探讨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本组患者以女性多见,突出表现为呕吐,无突眼,常伴心动过速、脉压增大、明显消瘦、肝功能损害和白细胞减低;甲状腺功能检查均符合甲亢诊断;抗甲亢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对不明原因的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应想到甲亢的可能,其治疗主要是尽快控制甲亢.

    作者:杨国军;胡学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术中内镜的应用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虽然明显低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但其出血病因及部位的诊断往往比较困难,有些病例甚至手术时仍不能确诊,造成术后再出血,处理非常棘手.1998年8月以来,我科与消化内科配合,采用术中介入内镜检查9例患者,全部明确诊断,并进行了相应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坤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潮式椎管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椎管引流术治疗外伤性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可行性、适应证及禁忌症.方法对1 326例SAH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大引流量,多次的椎管引流术.结果本组恢复良好1 049例(79.1%),中残72例(5.4%),重残73例(5.5%),植物生存9例(0.7%),死亡123例(9.3%).结论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加用椎管引流术治疗SAH疗效好,后遗症少.

    作者:卢天喜;陈永群;方机;陈媛清;李亮;任安州;程树来;吴国彪;陈伟星;杨耀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患者,约10%~38%形成左室室壁瘤(LVA)[1].LVA的治疗主要根据其大小及对血流动力学所产生的影响来决定.目前,LVA有效的治疗手段仍为手术治疗,2001年1月~2003年1月,我院共完成冠状动脉搭桥(CABG)加室壁瘤切除术16例,单纯室壁瘤切除术1例.其中常温非体外循环下为12例,报告如下.

    作者:丁毅;郑树云;刘勇;才春福;贾继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与P波离散度

    P波离散度(Pdisp)是心房内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一的电活动标志,其异常多提示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发生变化.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房内传导延迟与房内不应期缩短并离散的特征.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其大P波时限(Pmax)与Pdisp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阳性预测准确度均好[1,2].

    作者:马凝;许景耀;杨剑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17例住院新生儿呕吐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呕吐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17例新生儿进行临床病因分析并分类.结果内科原因呕吐96例,占82.1%,其中感染性疾病为致呕吐的主要疾病;外科原因呕吐21例,占17.9%,以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为主.结论内科性疾病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病因,败血症、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主要疾病;外科原因呕吐所占比例虽较少,但需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张红霞;刘英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胰激肽原酶片对糖尿病肾脏病变保护作用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也是造成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我们于2000年10月~2002年4月应用胰激肽原酶片治疗糖尿病肾病者56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巧荣;田进文;刘军英;康成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重视从隐源性肝硬变中发现布-加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是指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阻塞,发生肝窦扩张、肝脏淤血、出血、坏死及纤维化等病理变化,终导致窦后性门脉高压症的一组综合征患者.布-加综合征患者常因腹胀、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就诊于消化内科或普通外科,常被误诊为肝硬变、心包炎、下肢静脉炎等.

    作者:张曼利;苏少慧;苏建辉;吕晓萍;甄承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甲状腺手术后声嘶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声嘶的原因.方法分析1 363例各类甲状腺手术方法,并解剖和显露116例(174条)喉返神经的走行及其变异.结果 1 363例中仅有12例在术后发生声嘶,发生率0.88%(12/1 363),其中10例于1年内恢复,永久性声带麻痹者仅2例.结论良好的手术野显露便于手术的进行,可减少术中可能导致喉返神经损伤的盲目钳夹与结扎或缝扎.喉返神经的解剖与显露在甲状腺手术中可有效地避免其损伤.

    作者:陈超;翁清江;廖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幼少女卵巢肿瘤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幼少女卵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岁以下幼少女卵巢肿瘤4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幼少女卵巢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占首位,并且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结论幼少女卵巢肿瘤治疗方法宜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单侧卵巢恶性细胞肿瘤,如果子宫及其对侧附件正常,仍可试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作者:杨月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头孢吡肟治疗胸科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头孢吡肟治疗胸科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例胸科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头孢吡肟治疗,剂量1 g,每8小时1次,静脉注射,疗程5~7天,结果总有效率为89.4%,细菌阴转率为84.6%,细菌清除率为93.5%,无不良反应.31株致病菌作药物敏感试验,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为100%,与泰能抗菌活性相似,较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高.结论头孢吡肟治疗胸科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蒋迎九;李朝先;向小勇;杨双强;李强;汪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5-羟色胺(5-HT)既是神经递质,又是血管活性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中发挥着多种生理功能,例如对心血管、呼吸、体温、睡眠、摄食行为、情绪反应、下丘脑神经激素分泌和平滑肌张力的调节等.分子学研究揭示,多种编码5-羟色胺2A受体(5-HT2AR)蛋白质的基因表现出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在许多情况下改变了它们对神经递质和特定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苏颖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观察单纯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内科基础治疗相似,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肾功能、血生化指标等.结果治疗组自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3.75%,血清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明显改善(P<0.01),反应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总胆固醇等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主要为血浆过敏,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未发生过休克、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纯血浆置换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降低病死率,为肝移植提供有利时机,不失为慢性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

    作者:单晶;陈恩华;金瑞;段钟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癌性胸水为首要表现肺癌25例诊治体会

    1998年1月~2002年1月,我院收治以癌性胸水为首要临床表现的周围型肺腺癌患者25例,分别行一侧全胸膜肺切除或胸腔镜下胸膜固定+胸腔内化疗,术后辅助全身静脉化疗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夏发明;梁勇;杨林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部分脾栓塞术在肝硬变伴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变所致的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ledinger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对部分脾动脉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本组10例术后均有上腹轻微疼痛及发热,一般持续3~14天,术后外周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均回升;术后半个月临床症状好转,腹水消失,2例消化道出血停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栓塞术相对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可部分替代外科切脾手术.

    作者:张国志;石秋艳;杨德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加上发病日趋年轻化,糖尿病患者亦有不少因突发或伴有其它疾病而需急症手术治疗,尤其是严重糖尿病患者.如何处理好糖尿病患者的围急诊手术期的各种问题,仍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近年来,我们遇有23例,经急诊手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海;付翠荣;陈旭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必嗽平注射液静脉滴注与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分析

    小儿肺炎占呼吸道疾病首位,通常出现发热、咳嗽、气促、肺部NFDA3音等临床表现[1].2002年11月~2003年3月,我们分别采用必嗽平静脉滴入与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比较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鲁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疗效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常可并发胰腺炎.2001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腮腺炎并发胰腺炎患儿5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裴淑丽;董建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45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患有严重月经过多,经药物治疗无效患者45例,在静脉麻醉下进行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比较术前、术后月经量、经期、痛经、血红蛋白情况.结果微波治疗后半年随访有效率为97.4%,有44例患者月经明显减少,月经经期明显缩短(P<0.01),原有痛经、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安全、有效.

    作者:刘金玲;樊伯珍;李怀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