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

单晶;陈恩华;金瑞;段钟平

关键词:重型肝炎, 慢性, 血浆置换, 人工肝
摘要:目的观察单纯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内科基础治疗相似,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肾功能、血生化指标等.结果治疗组自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3.75%,血清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明显改善(P<0.01),反应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总胆固醇等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主要为血浆过敏,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未发生过休克、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纯血浆置换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降低病死率,为肝移植提供有利时机,不失为慢性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幼少女卵巢肿瘤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幼少女卵巢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岁以下幼少女卵巢肿瘤4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幼少女卵巢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占首位,并且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结论幼少女卵巢肿瘤治疗方法宜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单侧卵巢恶性细胞肿瘤,如果子宫及其对侧附件正常,仍可试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作者:杨月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含量变化及缬沙坦对其影响

    目的探讨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变化以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对8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及血浆GMP-140、vWF测定,其中32例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缬沙坦治疗,疗程12周.结果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GMP-140、vWF含量明显高于杓型高血压病患者(P<0.01),且GMP-140含量与vWF含量呈正相关(P<0.01).缬沙坦使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白昼及夜间血压下降、血浆GMP-140及vWF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激活及内皮损伤更为明显.缬沙坦能在有效降压同时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内皮损伤.

    作者:王山岭;王丽霞;赵士超;孙月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部分脾栓塞术在肝硬变伴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变所致的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ledinger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对部分脾动脉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本组10例术后均有上腹轻微疼痛及发热,一般持续3~14天,术后外周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均回升;术后半个月临床症状好转,腹水消失,2例消化道出血停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栓塞术相对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可部分替代外科切脾手术.

    作者:张国志;石秋艳;杨德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霍奇金病1例误诊分析

    1 病历简介男,8岁.因面色苍黄、乏力、低热1个月,于2001年10月入院.无近期感染及药物应用史;发热以午后为著,体温37.2~38.6 ℃;偶有夜间盗汗,无明显体重减轻.查体:贫血貌,皮肤及巩膜黄染;左侧颈后及腋下淋巴结肿大,约2 cm×2 cm大小,无肝脾肿大.

    作者:李秀霞;樊丽伟;王开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观察子宫大小、内膜厚度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子宫内膜变薄,用药前为(5.8±0.2)mm,用药后为(2.7±0.3)mm,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大小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均闭经,其中有9例直接进入绝经,其余停药后25~68天,平均40.4天恢复月经,15例月经稀发、量少.结论米非司酮可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可靠.

    作者:赵立霞;魏云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脱敏联合吸入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反复发作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产生相关并发症.为进一步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1997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尘螨、花粉、霉菌等吸入性抗原,将120例皮试阳性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除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外,同时加用吸入型皮质激素,长期吸入治疗,坚持2年,并与同期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丁文柏;曾凡军;陈世雄;张春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变结石性胆囊炎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变结石性胆囊炎的体会.方法 45例结石性胆囊炎均合并有不同程度肝硬变,其中41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2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T管引流术,2例开腹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 45例均治愈.手术时间平均32分钟,平均住院5天.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几乎不出血,特别适应于合并肝硬变的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

    作者:张太义;丁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患者,约10%~38%形成左室室壁瘤(LVA)[1].LVA的治疗主要根据其大小及对血流动力学所产生的影响来决定.目前,LVA有效的治疗手段仍为手术治疗,2001年1月~2003年1月,我院共完成冠状动脉搭桥(CABG)加室壁瘤切除术16例,单纯室壁瘤切除术1例.其中常温非体外循环下为12例,报告如下.

    作者:丁毅;郑树云;刘勇;才春福;贾继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多系统萎缩研究新进展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原因未明的侵犯锥体系、锥体外系、小脑、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衰竭等症状.近年来,在国外文献关于多系统萎缩的新进展研究报道较多,综述如下.

    作者:金时玉;杨志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加用比索洛尔对西宁地区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3例和比索洛尔组3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抗感染,吸氧,解痉止喘,止咳化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比索洛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比索洛尔1.25~2.5 mg/d,口服1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月后,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为88.24%,常规治疗组为6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用比索洛尔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且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作者:张亚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潮式椎管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椎管引流术治疗外伤性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可行性、适应证及禁忌症.方法对1 326例SAH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大引流量,多次的椎管引流术.结果本组恢复良好1 049例(79.1%),中残72例(5.4%),重残73例(5.5%),植物生存9例(0.7%),死亡123例(9.3%).结论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加用椎管引流术治疗SAH疗效好,后遗症少.

    作者:卢天喜;陈永群;方机;陈媛清;李亮;任安州;程树来;吴国彪;陈伟星;杨耀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宫颈炎和宫颈癌的关系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对女性的危害甚大.2000年6月~2002年6月,我们利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直接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CT,旨在探讨女性生殖道CT感染与宫颈炎和宫颈癌发生的关系,同时探讨CT与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的协同作用.

    作者:黄欣;徐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咽异感症与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咽异感症与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有消化道症状但排除咽喉等局部因素所致的咽异感症患者62例,分别进行食管、胃钡餐和(或)胃镜与食管测压检查.结果在咽异感症的病因中,除咽喉部局部因素外,患者可单纯因食管动力功能异常、食管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而导致咽异感症.结论上消化道疾病可引起咽异感症,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上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同时也应引起内科医师的注意.

    作者:刘汝利;赵君晖;张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徒手纠正异常胎头位置降低剖宫产率(附96例分析)

    目的探讨徒手纠正异常胎头位置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阴道徒手转位方法.结果 96例异常胎头位转位成功88例,成功率91.66%.结论阴道徒手转位可减少胎头异位所致产程延长和对母儿的危害,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措施.

    作者:李梅秀;黄悦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45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患有严重月经过多,经药物治疗无效患者45例,在静脉麻醉下进行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比较术前、术后月经量、经期、痛经、血红蛋白情况.结果微波治疗后半年随访有效率为97.4%,有44例患者月经明显减少,月经经期明显缩短(P<0.01),原有痛经、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安全、有效.

    作者:刘金玲;樊伯珍;李怀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观察单纯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内科基础治疗相似,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肾功能、血生化指标等.结果治疗组自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3.75%,血清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明显改善(P<0.01),反应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碱酯酶、总胆固醇等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主要为血浆过敏,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未发生过休克、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纯血浆置换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降低病死率,为肝移植提供有利时机,不失为慢性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

    作者:单晶;陈恩华;金瑞;段钟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颈部创伤性动静脉瘘(附3例报告)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治疗创伤性颈部动静脉瘘的方法及其特点.方法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3例创伤性颈部动静脉瘘,其中创伤性颈动静脉瘘1例,创伤性椎动静脉瘘2例.结果 3例全部微弹簧圈栓塞成功,无并发症.结论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杨宗豫;洪书平;王培霞;王健;朱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脑膜瘤1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78例脑膜瘤的性别、年龄、部位分布和病理类型、手术技巧、治疗结果.结果女性发病高于男性,以41~60岁多见(51%).部位分布以凸面(31.5%)、矢旁(15.3%)、蝶骨嵴(12.9%)、鞍结节(9.6%)为多见.病理分类以上皮型(52.8%)常见.手术结果Glasgow分级法:Ⅰ级15例(8.4%),Ⅱ组0,Ⅲ组9例(5.1%),Ⅳ组15例(8.4%),Ⅴ组139例(78.1%).结论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可获得良好的结果.

    作者:张鹏远;陶胜中;牛光明;王建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分析

    目的探讨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本组患者以女性多见,突出表现为呕吐,无突眼,常伴心动过速、脉压增大、明显消瘦、肝功能损害和白细胞减低;甲状腺功能检查均符合甲亢诊断;抗甲亢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对不明原因的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应想到甲亢的可能,其治疗主要是尽快控制甲亢.

    作者:杨国军;胡学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5-羟色胺(5-HT)既是神经递质,又是血管活性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中发挥着多种生理功能,例如对心血管、呼吸、体温、睡眠、摄食行为、情绪反应、下丘脑神经激素分泌和平滑肌张力的调节等.分子学研究揭示,多种编码5-羟色胺2A受体(5-HT2AR)蛋白质的基因表现出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在许多情况下改变了它们对神经递质和特定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苏颖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