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宫颈锥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王菊

关键词:改良宫颈锥切术, 早期宫颈癌,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对改良宫颈锥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宫颈锥切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发热率、宫颈狭窄率及切缘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宫颈锥切术比较,改良宫颈锥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压疮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82例我院收治的压疮患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尾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卧气垫床、定时翻身、防止局部皮肤受压、营养支持,纠正水电、酸碱平衡、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普贴治疗,观察组采用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压疮面积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39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5例),P=0.002;观察组治疗3 d后(11.50±4.70m2 vs 13.60±5.14 m2)、治疗7d后(7.48±2.24m2 vs 10.60±3.89m2)及治疗14 d后(2.91±1.08m2 vs 6.48±2.87m2)的压疮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01。结论炉甘石洗剂联合神灯照射、安普贴治疗压疮效果优于单用安普贴治疗,可更好促进疮面结痂,缩小疮面面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状态调节、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及用药指导。

    作者:何帆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关键路径法在神经外科实习中的应用

    关键路径法按照时间差分解医学诊断、治疗、护理等活动,有步骤的进行医疗项目进展,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必要纠正。目前已成为临床医学管理应用中,有效的控制方法。神经外科学涉及的解剖学结构细小而复杂,疾病症状较多,学生们实习时间短,效果比较低的问题,我们在神经外科的实习中实施关键路径法和传统对照法进行对照,实践证明关键路径法学生在掌握疾病知识、解剖学结构、病历书写、合作沟通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独立处理等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洋;马春杰;曹振民;于海明;王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5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中随机选择大庆油田总医院内分泌科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4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和使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值恢复时间、pH值恢复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以及胰岛素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能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在治疗DKA患者时更安全、更有效[1]。

    作者:赵宏;刘海彤;付鸿玉;魏冰;姜海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多项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运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患者肺功能及血液IGE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1—12月间诊治的1200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根据其病情时期将其分为两组,768例为急性期,432例为缓解期,急性期的患儿运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实施雾化吸入,同时选择150例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选的儿童诱导的痰液实施炎性细胞计数以及分类,同时患儿肺功能及血液IG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通过对三组患儿进行比较,急性组患儿血液IGE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患儿高;缓解组及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显著优于急性组。结论急性哮喘发作患儿运用普米克令舒联合沙汀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并降低患儿血液IGE水平。

    作者:曾俊峰;农定猛;温淑媛;李晓莉;刘顺红;尹美婷;钟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压缩性腰椎骨折骨水泥填充的系统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压缩性腰椎骨折骨水泥填充治疗的效果。方法112例我院收治的压缩性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含体位护理、生活护理,遵医嘱治疗,饮食指导等,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包含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疼痛护理、卧床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压疮(0.0% vs 8.9%)、感染(3.6%vs 16.1%)、DVT(0.0%vs 7.1%)、便秘(8.9%vs 28.6%)及消化不良(5.4% vs 17.9%)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6.7±5.8)d vs(19.3±6.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JOA评分(20.4±3.1)分 vs(16.5±2.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腰椎骨折骨水泥填充术后压疮、感染、便秘、DVT及消化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提升腰椎功能评分,值得应用。

    作者:赖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肢体运动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0例肢体运动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针灸、中频电疗法,观察组加用早期康复干预和高压氧治疗。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采用Fugl-Meye积分评价运动功能,用Ashworth痉挛等级评价肌痉挛。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Fugl-Meye积分均提高(P<0.01),但观察组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7.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结合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肢体痉挛,利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谢金萍;孙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对疾病影响的分析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对疾病方面影响,为调整地区卫生服务结构提供参考。方法主要利用黑龙江省第三、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运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有关指标的计算及比较。结果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排在前五位的有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病,未住院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结论为改善黑龙江省老年人口的生存状况加快建立起以老年病预防、治疗、保健和康复为主的老年人医疗保健体系。

    作者:冯大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顺铂+紫杉醇方案的新辅助化疗4个疗程;对照组患者手术后进行相同方案的化疗。结果观察组的化疗总有效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以及毒副作用的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与常规术后化疗比较,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近期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但仍需进行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明确其价值。

    作者:王镇南;唐志;李淑慧;詹德超;杨东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未执行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时的手术患者273例,执行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时的手术患者275例,比较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情况。分别在上述病例中选择4~5月手术的患者73例和75例,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前调查手术患者73例,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75.34%,实施后调查75例,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0.67%,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 P<0.05)。实施前调查患者273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3.66%,实施后调查275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73%。实施后明显低于实施前( 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实施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陈燕辉;易红艳;彭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间苯三酚联合应用于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0例,患者均采用间苯三酚联合丙泊酚麻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人流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5±3)min,手术中收缩压、心率较术前稍有下降,手术结束时回升。全部早孕妇均于意识恢复后10~30 min自行步行离院。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所有患者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无任何痛苦及不良记忆。其中观察组(4.0±2.2)min,对照组(6.0±1.9)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扩张程度有效率100%,对照组仅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程度仅为无Ⅰ级和Ⅱ级,对照组Ⅲ级3例,Ⅳ级1例,两组腹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4例,占13.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1例,占3.3%,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12例,占40.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5例,占16.7%,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丙泊酚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对受术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镇痛效果好,手术进行顺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杏;李金莲;卢海珍;莫晓彬;王沛金;廖伟英;吴少芸;潘彦;梁少丽;黄健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脂血症人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脂血症人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在我中心体检时发现高脂血症74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的健康管理教育和指导。采用自身对照法追踪随访,6个月后复查血脂指标,进行前后数据对比分析,应用SPSS 10.0软件处理。结果患者的血脂TC、TG、LDL-C值在治疗后有明显的下降,HDL-C值上升。患者对血脂认识、态度、行为及依从性有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脂值在不同时间点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行积极有效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是降低血脂有效的干预方案,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利微;赵庆伟;王冰玉;高岩;张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改良宫颈锥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改良宫颈锥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宫颈锥切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发热率、宫颈狭窄率及切缘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宫颈锥切术比较,改良宫颈锥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王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42株白色念球菌药敏试验及分析

    目的:通过体外敏感试验了解142株白色念珠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临床送检的阳性白色念珠菌进行体外药敏分析。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氟胞嘧啶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1%,71.1%及76%。耐药性各有差异。对其他几种敏感性略差,耐药中介各有差异。结论敏感性差异受地域及用药习惯影响,真菌耐药逐年上升,因此体外敏感试验对于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作者:涂秀;吴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频电波刀手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重型宫颈糜烂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高频电波刀手术结合术后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阴道用药治疗重型宫颈糜烂的疗效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83例重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研究组(93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患者均在我院行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手术,研究组患者术后通过阴道途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对照组则给予宫颈创面外敷云南白药,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宫颈糜烂创面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5%,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P<0.05);研究组术后阴道出血>14 d及创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所需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重型宫颈糜烂患者施行高频电波刀手术后给予阴道应用重组人干扰素凝胶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糜烂创面愈合,效果突出。

    作者:夏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PACS影像系统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首先明确病变部位,其次明确病因,定位诊断能确定神经系统损伤部位,如脑、脊髓、周围神经等,恰当的选择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头CT及头MRI等检查,是重要的定位检查手段,以往这些资料全部由带教老师获得,费事、费力,并达不到教学效果。 PACS系统应用于大临床,其中以影像科室为主,任务为以数字化方式海量保存平时工作中产生的医学图像,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实现快速提取。利用PACS网络构建临床实习病例库,教会学生通过使用软件阅读图像。克服传统模式不足,将PACS应用于临床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结合我院神经科教学实际情况,对我院2011级实习学生应用PACS影像系统教学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广娜;张永强;张艳蕉;任占军;黄丽娟;李莉;蒋丽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城市单身生活人群日常饮食问题探讨

    当今社会城市单身生活人群由于工作时间、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日常饮食只是应付差事、填饱肚皮,忽视了日常就餐的饮食健康和营养。本研究通过对合肥、天津等城市单身生活人群饮食行为、饮食结构、饮食其它相关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当前城市单身生活人群在饮食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单身生活人群饮食健康改善建议,为倡导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升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黄伟;汪珶;宋旺;朱海燕;赵明;吴晓倩;胡德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社区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高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在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周子英;谢艳华;彭柳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需要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0例。我们给予对照组常规静脉穿刺的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在静脉穿刺中行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穿刺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推广使用。

    作者:于树香;赵春艳;焦云玲;王玉玲;候金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动脉粥样硬化与脂代谢紊乱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是脂代谢紊乱,病理过程包括细胞外脂质沉着、细胞内脂质聚集、白细胞募集、粥样斑块形成,以及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形成泡沫细胞,动脉管壁炎症反应、钙化、增生及血栓形成。本文从胆固醇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甘油三酯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载脂蛋白C3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三个方面加以综述。

    作者:侯鹏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前馈控制理念在手术切口护理中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前馈控制理念在手术切口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本组患者尚未实施前馈控制。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本组患者已实施前馈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为90.0%(90/100),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7.0%(97/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0%(98/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1.0%(91/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5.0%(5/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0%(32/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实施前馈控制能够有效改善手术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藕;曹秀芬;温国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