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兵
1 病历简介男,生后8天.以脐部红肿4天、破溃并有肠样物外露2天入院.患儿系G1P1足月顺产,在当地保健院新法接生.
作者:施朝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输卵管妊娠约占异位妊娠98%,已广为人知.而非输卵管妊娠(如宫颈、残角子宫、卵巢等)的异位妊娠不仅种类多且罕见.其症状、体征多非典型,临床医生因忽视而导致误诊者屡见不鲜.鉴于此,结合文献将输卵管外的异位妊娠分别概述如下,以资警惕.
作者:王丽君;裴的善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甘露醇治疗脑水肿致肾损害以前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近年来,随着ICU的普遍开展,监测手段的提高,甘露醇致肾损害的报道已逐渐增多.近3年来,我院ICU室收治的202例脑外伤中出现肾损害的有39例,报道如下.
作者:邬剑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外伤性膈肌损伤是一种易被延误诊断并有潜在危险的疾病,1988年9月~1998年9月,我们共手术治疗35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琦峰;胡型锑;王胜利;杨美高;赵曙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民间常用草乌浸酒内服治疗关节痛等症,但若制法、服法不当,易发生中毒反应.我院1991年3月~1998年6月共收治乌头碱中毒27例,其中8例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报告如下.
作者:江万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异位妊娠的治疗早已从手术治疗发展为费用较低的腹腔镜治疗[1].近来,又发展了甲氨喋呤的药物治疗,与腹腔镜治疗相比,具有相同的疗效,但费用更低.
作者:张建铎;张凤菊;袁瑞香;蔡中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胆道口括约肌功能不全(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F)的概念一直比较混乱,亦有人称之为乳头狭窄、硬化性乳头炎、胆道痉挛、胆道运动障碍、胆囊术后综合征等.近20年,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对本病有了新认识.本文就SODF的概念、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张跃;华积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需长期大量服用激素治疗,不仅副作用大,而且撤减激素也非常困难.有些药物可替代激素治疗哮喘,且疗效较好,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秀梅;高立栋;肖新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病历简介男,63岁.于1998年10月20日无任何诱因在看电视中突然感到头痛,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12小时后头颅CT检查示右侧基底节外囊部位高密度影,诊断为脑出血.
作者:丁淑珍;华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呈多系统损害,但有时也呈现某些特殊的少见表现,每易造成误诊、误治.本文就近年来有关SLE少见表现的文献做一综述.
作者:蒋天如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原发性肝癌(PHC)术后复发,是指PHC经过治疗去除病灶后,再度出现的肝内病灶或其它部位的转移灶.近年来,均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我院1990年1月~1998年12月共收治21例肝脏恶性肿瘤切除后肝内复发的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杨琳;殷军;赵明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病历简介男,42岁.因反复咳嗽、间断咳脓痰、咯血10年,再发2天入院.近半年感双下肢麻、痛.有中心性类风湿性关节炎25年,10年前因长期口服大量激素出现咯血;X线胸片示两上肺条索状密度增高影,气管扭曲、肺门上提;X线腰椎片示双侧骶髂关节变窄、模糊,腰椎呈竹节样改变.
作者:谭永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经闭孔管脱出的疝称为闭孔疝,好发于多次妊娠妇女及老年妇女.由于诊断困难,往往造成误诊或延误诊断.我科1987年以来经治3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我们对60例Ⅱ型DM的微量白蛋白尿(MA)与血脂各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显示血脂变化是DN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玮蔚;施法兴;程英英;朱妍;潘云龙;张真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1994年4月~1998年4月共收治庆大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胃肠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3例,其中1例死亡,1例至今肾功能未完全恢复,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海;王淑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雌激素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早期研究认为50%~60%的雌激素对冠脉的保护作用是对血脂的有益改变.但近研究表明,该保护作用仅25%~30%,还有其它保护作用机制参与,包括Ca2+拮抗剂,诱导内皮依赖松弛因子的释放和抑制收缩因子的释放及其对血管的直接作用等.因此,了解雌激素的即刻作用有利于对其保护作用的认识.
作者:李东宝;王文英;沈潞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非外伤引起的食管壁全层破裂,是一种较少见的胸部疾患,但后果较为严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几乎无例外地发生急性纵隔炎、食管胸膜瘘,可导致死亡[1].我院近20年来,收治1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报告如下.
作者:陆晓霞;孟令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保留部分下颌骨改良舌癌联合根治术治疗中、晚期舌癌的可行性.方法 对采用本术式治疗的24例中、晚期舌癌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经3~14年随诊,全部病例均能进普食,对面容影响较小.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1%、43.8%,与行常规舌癌联合根治术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保留部分下颌骨,以维持下颌骨的连续性,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对中、晚期舌癌是一种可行性的根治性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秦建武;魏林;叶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需要拔除的牙齿大部分是残冠或残根,牙钳的使用范围很小,而使用牙挺的机会很多.现临床上应用的拔牙挺,挺头不设凹槽,呈弧形,它对牙槽骨有分离作用,而对牙根没有卡抱力,拔牙效果不佳,使用时易滑脱,刺伤口腔组织,往往造成不良后果.为此克服现有牙挺的不足,我们设计了组合拔牙挺,它由挺头、挺柄、挺把组成.挺柄活动连接在挺把上,挺头上设有凹槽,凹槽呈V形、U形、W形、倒V形,构成不同形状挺头.这样便能产生较强的卡抱力,顺利地将牙根挺出骨面.由于挺头构成不同形状,且与挺把活动连接,可随时更换挺头,以适应挺拔不同类形的牙齿.
作者:孙宝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男,76岁.既往患全身泛发湿疹20余年.长期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如酮替酚、扑尔敏、敏迪、克敏嗪、克敏能等,症状时轻时重.1999年3月9日加用强力宁100ml+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当晚感皮肤瘙痒,次日加重,并出现全身泛发性红斑,遂来我院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全身皮肤弥漫性暗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压之退色,间有正常皮肤,颜面、手足未累及.躯干、四肢散在钱币状肥厚、苔癣化皮肤,部分皮疹上有黄色痂皮及渗出.考虑为药物性皮炎,经口服强的松(30~20~10)mg/d,静脉滴注维生素C 4.0mg/d,以及外用药物等治疗共10天,症状消失,皮疹消退,仅留少许色素沉着.
作者:赵华;王建平;李恒进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