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胎龄低于32周不成熟早产儿64例早产原因及临床结局

黄连芳;张春莲;曾银珍

关键词:胎龄, 不成熟早产儿
摘要:目的 分析胎龄<32周不成熟早产儿64例早产原因及临床结局,制定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早产儿的并发症出现情况、死亡情况等.结果 早产原因:多胎妊娠9例,胎膜早破23例,胎盘因素15例,母亲不良生育史7例,孕期感染10例.早产儿病死9例,病死率14.1%.并发症出现情况:呼吸暂停12例,肺炎2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34例,颅内出血10例,动脉导管未闭7例.结论 呼吸暂停、NRDS、感染是影响胎龄<32周不成熟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关键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是目前早产儿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TBL)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是现代医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方向.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team based learning,TBL),是以团队学习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很大差异,已成为目前新的教育改革方向.我教研室在生理学教学中初步尝试此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李雪;赵红晔;肖宇;王月飞;王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目的 为提升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具有良好岗位胜任力的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我们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前提下,通过优化临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临床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完善临床实践考核方法等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创建了“一核心”、“三模块”、“五统一”、“六注重”的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庆东;张春庆;韩俊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游离趾腓侧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游离趾腓侧瓣移植修复拇、手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7例拇、手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趾腓侧瓣修复,并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27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成活良好,术后随访2~24个月,拇、手指外形与功能满意.结论 游离趾腓侧瓣是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良好方法.

    作者:曹爱兵;曹瑞治;余英剑;李桂涛;刘恒;叶碧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临床以腹腔镜术和开腹切除术对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70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5例.观察组患者以腹腔镜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以开腹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两组个别患者出现了并发症,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率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 相比于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术能有效的对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丁正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727例晚清丹阳婴儿出生月份的调研

    对《孙氏家乘》中记载的晚清727例婴儿出生月份进行调研,按季度排序得出婴儿出生人数的百分比顺序是第四季度>第三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从中可以看出下半年比上半年出生人数多,尤其是冬季;男女婴在三月份出生的人数少.三月份出生的女婴,平均死亡年龄42.35,低于该地区当时女性的平均死亡年龄(49.84),t=-2.10169,P=0.025887.此次家谱调研结果,对于医务工作者、计划生育工作者、生物学工作者和人口调查者等相关人员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川崎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总结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川崎病中的应用及临床使用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按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疾病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川崎病可以明显提高疾病治愈率及患儿家属对疾病认知度和护理工作满意度,且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桂兰;欧阳科;黄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减少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置胃管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胃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胃管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胃管移位率为20.0%,胃管脱出率为2.5%,对照组患者胃管移位率为47.50%,胃管脱出率为22.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降低胃管移位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职高专院校篮球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与预防

    以高职高专类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与预防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程教学中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运动损伤较多,并根据不同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吴海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注阿昔洛韦联合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静注阿昔洛韦联合中药内服,外用冰硫地痢酊治疗.随访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停止时间及病情恢复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患者疼痛时间减少,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初金玉;孙金爽;王晶;孟祥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典型脑桥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 总结不典型脑桥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128例诊断为脑桥梗死的患者(不典型108例),同时选取128例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种疾病患者其临床体征的异同.分别予CT及MRI DWI检查.结果 脑桥梗死组临床表现与大脑半球脑梗死类似,但也有差异.主要表现为头晕或眩晕发生率高,中枢性舌面瘫轻、失语轻、病理征少且病情容易进展.MRI DWI在对脑桥梗死的检查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脑桥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诊断为大脑半球脑梗死,使用MRI DWI检查要优于MRI T1 T2及CT.

    作者:姚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判断疑似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疑似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晴(99mTc-MIBI)对62例疑似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观察心肌血流灌注情况,了解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62例疑似病毒性心肌炎血流灌注异常47例,阳性率75.8%,病变心肌表现为花斑样放射性稀疏影,以单病灶损害为主,常见损害部位为:前壁及下后壁.心功能异常19例,主要是运动协调性降低及舒张功能降低.结论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能直观显示心肌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获得心脏功能参数,对疑似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作为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

    作者:梁绍奖;滕耕;莫露婕;韦雪兵;黄茂政;王廷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音乐疗法干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干预对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一天的心理规律特点,设计一套系统音乐,包括:晨间护理“A”曲,镇痛“B”曲,进餐“C”曲,入睡“D”曲.将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随机分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每次化疗期间或间歇期实施音乐疗法干预,对照组予一般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评定工具,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结果 音乐疗法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患者化疗期间实施音乐疗法干预可镇静,催眠,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谭华凤;许素莲;林兰珍;王玉珠;曾梅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支架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支架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17例21处严重钙化病变.观察手术成功率、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7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包括心源性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生.所有患者随访1年,有2例再发心绞痛,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6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有2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30%.结论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支架治疗严重钙化病变手术成功率高,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永新;庞文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与血糖、血脂关系的研究

    目的 通过在不同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病程人群中进行骨钙素(BGP)、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数值测定,探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BGP与血糖、血脂间的相互关系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法、电化学发光法、高压液相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测BGP与相关实验室参数指标.结果 (1)BGP水平从NGT到IFG再到新诊断T2DM组后到T2DM病程10年以上组逐渐降低(P<0.01).(2)BGP与FPG、HOMA-IR、HbA1C、TG呈负相关(P<0.01);BGP与BMI、TC无相关关系(P>0.05);BGP与FINS、HDL-C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3)新诊断T2DM组与T2DM病程10年以上组间BGP、FPG、FINS、HOMA-IR、HbA1C、TG、HDL-C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BGP与FPG、HOMA-IR、HbA1C、TG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BGP与FINS、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BGP与血糖及血脂关系密切,是糖、脂代谢调节的重要参与因子.

    作者:张海军;闫晓光;卜宁宁;朱春萍;王慧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澳两国护士角色及其功能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中澳两国护士角色和角色功能在临床上的差异性.结果 根据ELSEVIER出版的基础护理专著,比较中澳两国护理角色在“照顾者”、“教育者”、“交流者”、“管理者”、“社区角色”五个方面的临床功能.结论 我国护理角色的层面专注在医院的“疾病”视角上,而澳洲护士角色功能体现了医院社区连续性的对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健康维护”,并且更全面的发挥出临床护理角色的整体化功能.

    作者:过雯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个案管理模式对ER阳性乳腺癌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中心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案全程管理模式前后,随机选择100名ER阳性乳腺癌患者,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此模式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估和比较,观察其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完全依从者比例为91.0%(91/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7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9.0%(99/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1/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全程管理模式是具有针对性、人性化的高级护理干预模式,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起到积极影响作用.

    作者:何芳;宋淑芬;何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0例.A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B组单纯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C组口服甘露醇.观察三组的肠道清洁效果、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和耐受程度.结果 三组肠道清洁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受度比较,A组的耐受程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镜检查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莫沙必利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肠道准备方法,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彩连;刘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成人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回顾性分析烟雾病(MMD)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的血管造影影像学特征,探讨128层螺旋CT在MMD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 12月收治的MMD患者32例,对其行128层螺旋CT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特点并根据影像特征进行诊断.结果 32例患者中丘脑及基底节区脑出血11例,枕叶或额叶10例,脑梗死7例、短暂脑缺血4例;32例患者双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并大脑前、中动脉近端、后动脉狭窄或闭塞分别为10、8、5例,单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并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单侧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5、3、1例;32例患者均可显示异常增生烟雾血管.结论 128层螺旋CT在MMD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方冬秀;钟辉;孙仁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成本-效价比较

    目的 总结分析不同种类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成本效价情况,以期寻找疗效佳、经济效益好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感染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抗生素应用差别分为头孢美唑钠组(A组)40例、头孢呋辛钠组(B组)40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C组)40例,比较三种抗生素治疗的成本效果.结果 三种抗生素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成本费用明显低于B组、C组,A组C/E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优先选择头孢美唑钠抗生素治疗.

    作者:唐路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腺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胸腺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实验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切除脂肪组织及有效率比较,EORTC-QLQ评分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年随访有2例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实验组MGFA评分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先文;胡朝阳;景其强;李金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