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的疗效观察

关庆斌;谢永灿;罗海军;谭彬斯;邢专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适合腹腔镜手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对照组43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微创、恢复快、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理想方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五年一贯制高职生与三年制普专生的学业情绪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医学院校五年一贯制高职生和三年制普专生学业情绪状况,探讨不同学制学生的学业情绪的差异.方法 高职生和专科生来源于同一所高职高专学校,学习阶段一致,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和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进行评定.结果 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考试成绩低于三年制普专生(P<0.05),积极高唤醒分值低于三年制组(P<0.05),消极低唤醒高于三年制组(P<0.05).结论 医学五年一贯制高职生的学业情绪与三年制普专生存在差异,在教育与管理方面需要有针对性干预.

    作者:周祎;宋小平;何成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80例RA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生活完全自理,41例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减轻了他们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信心和希望.结论 运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能提高RA患者获取知识的效果,改善生活方式,树立生活信心.

    作者:梁燕芳;李婉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18例儿童单纯肥胖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患儿,对他们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并且分析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肥胖儿的身高增长与正常儿童一致,没有显著差异.儿童肥胖度显著下降,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患儿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达到减肥的效果,有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为CINⅡ~Ⅲ的患者18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锥切术的病理结果.结果 宫颈冷刀锥切与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病理检验总的完全符合率为79.4%(143/180),术后病理分级低于术前病理分级的有19例(10.55%),高于术前病理分级的有18例(10.0%).术后2例出血过多,宫颈管粘连病例1例.术后随访:除明确诊断宫颈癌的患者外,余患者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宫颈锥切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价值,而且对于阴道镜下活检为CINⅢ级的患者,能进一步明确病变程度,是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的不可逾越的过程.

    作者:方梓羽;李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 对68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采用PLIF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6个月,疗效为优良60例,一般6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7.06%.术后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P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宋小强;杨勇;胡兵;曾本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K-Rod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K-R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4月,采用K-Rod共治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患者.L3/4者2例;L4.5者3例;L5S1者15例;L4.5 L5S1双节段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38~70岁,平均53.5岁.随访12~16个月,通过VAS评分、ODI指数和影像学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 患者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患者术后,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高度差异无显著变化,置入节段及邻近节段椎间活动范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K-Ro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远期效果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涛;强晓军;冯纪川;卓瑞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方法,确定佳手术方案.方法 观察对象为2010年7月~2012年3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72例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对照骨瓣开颅清除术、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小骨窗开颅术不同手术方法,对手术后恢复效果、残疾程度、死亡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对患者进行追访,采用微小创口穿刺抽吸引流的手术方式效果佳,手术成功率高于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和对小骨窗开颅术,患者创伤小,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患者术后恢复较快,致残率低,死亡率低.结论 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佳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创口创伤,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可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郝清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侧块螺钉固定结合颈椎板减压治疗挥鞭样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及患者回访结果,探讨侧块螺钉固定结合颈椎全椎板减压手术在颈椎脊髓损伤型挥鞭样损伤疗效.方法 收集我脊柱外科从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6例有明显的脊髓损伤的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及回访结果,比较手术治疗前后的ASIS分级改变及FIM评定.结果 16例患者均得到13~21月随访,神经功能行ASIS分级及FIM评定,术前与术后相比,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早期减压内固定治疗颈脊髓损伤型挥鞭样损伤患者能大限度改善临床症状以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早期手术减压可以避免或降低因为颈椎管高压引起的继发性脊髓变性及坏死.

    作者:罗琳;郑华斌;伍光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父母学堂在新生儿出院指导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院健康教育方法,提高住院新生儿父母的家庭护理能力.方法 对2010年共800例新生儿的父母在患儿出院前邀请他们参加由新生儿科举办的新父母学堂,并予一周后采用电话回访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新生儿父母对新父母学堂的满意率达100%,对新父母学堂所讲的内容全部掌握的父母达96%.结论 采用新父母学堂这种出院指导方式,丰富了新父母的护理知识,提高了父母的护理能力,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谢映梅;梁丽清;何幼鸣;刘巧红;汤菊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高策略的初步探讨

    精神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具有社会性、服务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作为一名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临床实践技能是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生涯中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也是评价其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精神科医生的重要指标.因而,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已成为该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娜;赵阿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应用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右侧置管85例,左侧置管11例.一次置管成功90例、二次置管成功6例,总置管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时间短21天、长168天,平均(103.68±35.25)天.导管留置期间发生静脉炎13例、置管穿刺点渗液4例、导管脱出4例、导管堵塞5例,局部血肿1例,误穿动脉1例,无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PICC具有保留时间长、维护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的静脉化疗通道,PICC化疗对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意义重大.

    作者:黄丽霞;李华珍;王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50例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应用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超声诊断为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超声报告及病理检查资料,对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5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腺瘤者39例,甲状腺癌者7例,甲状腺淋巴瘤者4例;准确率分别为95%、83.33%、100%,误诊率分别为5%、16.67%、0%.结论 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准确性高,且安全、简便,可作为甲状腺肿瘤筛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郑华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食管异物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异物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经确诊后,全部患者采用1%丁卡因表麻食管镜下取异物.结果 食管镜下取出异物77例,取出失败转上级医院8例.结论 食管异物患者多数能在局麻顺利取出,手术应掌握时机,术中根据异物的形状和滞留部位,谨慎操作可减少食管并发症发生.

    作者:邬高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清酶类指标联合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分析肝脏功能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血清酶类指标联合血清总胆汁酸(TBA)检测分析肝脏功能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89例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血清酶类指标联合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同时选择同期8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作相同项目的 检查,比较两组患者TBA与血清酶类指标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KP).结果 89例患者按肝病类型分组,其中急性肝炎2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2例,肝硬化22例、肝癌16例,所有肝病患者血清酶类指标与TB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以急性肝炎组TBA升高明显,其次是肝硬化、肝癌和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组γ-GT、AKP、AL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其它肝病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总胆汁酸与血清酶类指标联合检测在肝脏性疾病中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觅;孟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消化内镜诊疗使用中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防护对策

    近十几年来各种消化内镜的应用不断普及,其相关治疗技术(尤其是内镜微创治疗)也迅猛发展.目前消化内镜的诊疗技术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重要的诊疗手段.但是,由于内镜是精密设备,如果平时操作不规范,可能会令内镜部件的损坏,出现故障,影响内镜的使用寿命,加大维护与维修的难度,增加维修成本,甚至会影响对病人疾病的诊疗工作.

    作者:关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同期开展的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以评价其安全性、肿瘤根治性以及术后早期疗效.方法 选取 2010年2 月~2012年7月接受手术的 316 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166 例采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传统开腹组),150 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腹组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和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总数及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胃癌D2根治术可获得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良好的早期疗效,但较开腹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林文霖;许燕常;李志雄;谢雪茹;潘国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测研究

    目的 探讨通过免疫球蛋白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早期的小儿手足口病.方法 取在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确诊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共220例,将其全部作为实验组,取确定没有患有小儿手足口病的健康儿童1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A型免疫球蛋白、G型免疫球蛋白、M型免疫球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个指标的大小.结果 在小儿手足口病早期,实验组M型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A型免疫球蛋白、G型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各指标与对照组各指标之间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 充分重视检测小儿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将其作为临床上检测以及判断早期小儿手足口病的一种方式,意义非常.

    作者:王文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空心加压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钉配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博爱县人民医院收治髌骨骨折患者38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配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其中髌骨横形骨折24例,髌骨斜行骨折7例,髌骨纵形骨折1例.结果 3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52±2.37)个月.患者刀口均未发生感染,X线摄片显示骨折内固定满意,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和骨折再移位,或钢丝松动断裂等情况,所有患膝关节伸屈活动良好,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7~14周,平均(8.29±2.15)周.根据综合评分,本研究中优23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为94.74%.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特性,且并发症少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念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适合腹腔镜手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对照组43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微创、恢复快、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理想方法.

    作者:关庆斌;谢永灿;罗海军;谭彬斯;邢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shRNA对大鼠原代肝细胞PPARα基因表达的抑制

    目的 包装能够干扰大鼠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er 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基因表达的逆转录病毒,探索该病毒体外侵染SD大鼠原代肝细胞后,PPARα基因及其下游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 包装逆转录病毒,侵染SD大鼠原代肝细胞后抽提总RNA,荧光定量PCR检测PPARα基因及其下游基因cte1的表达.结果 PPARα基因及其下游基因cte1的表达均被抑制.结论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shRNA能够有效地干扰大鼠原代肝细胞的PPARα基因的转录.

    作者:刘辉;王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