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锋;温志鹏;林峰
目的 探讨对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SAS、SDS及WHOQOL-100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SAS、SDS及WHOQOL-100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后遗症老年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董登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钦州市正常成年人腰椎椎管及侧隐窝CT表现,测量椎管径线和面积,确定其测量标准参考值,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丰富的影像信息,进一步提高腰椎椎管狭窄的早期诊断准确性.方法 利用本医院现有的螺旋CT机选取无腰腿痛等症状的健康体检者及轻微外伤者,经有关辅助检查完全排除椎管狭窄者共120例(男60女60)作L4、L5椎体水平腰椎管扫描,然后测量椎管横径、矢状径、侧隐窝前后径及椎管截面积,统计分析并确定本市正常成年男女两组下段腰椎椎管横径、矢状径、侧隐窝前后径及椎管截面积的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钦州市正常男女成人L4~L5椎管矢径宽度95%正常参考范围男性分别为13.2~16.0 mm、13.2~16.7 mm,女性分别为12.8 ~ 15.9 mm、12.9~ 16.4 mm;L4 ~L5椎管横径宽度95%正常参考范围男性分别为24.0~31.1 mm、25.1 ~31.8 mm,女性分别为22.0~30.7mm、23.7~31.2 mm;L4~L5侧隐窝宽度95%参考值范围值男性分别为4.6~5.8 mm、4.5~6.1 mm,女性分别为4.1~5.7 mm、3.7 ~6.5 mm;L4~L5椎管面积95%参考值范围男性分别为254.25 ~ 320.11 mm2、261.53 ~330.51mm2,女性分别为238.93 ~ 315.37mm2、253.47 ~318.55 mm2.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钦州市正常成年人下段腰椎L4、Ls椎管横径、矢状径、侧隐窝前后径及椎管截面积的CT测量指标,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椎管狭窄提供更加准确、丰富的信息,进一步提高早期腰椎椎管狭窄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李权灵;宁政;仇任前;孙登亮;卢蔚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以长期效应为目标,培养学员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护理培训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总结分析的方法检验教学与培训质量,引用定理理论即差异化、竞争、心智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实施以学员需求、设疑导学、综合评定等方式,使学员对护理培训重新认知,培养学习的兴趣.结果 理论成绩由实施前的(85.83±4.37)提高到(89.23±3.11),操作成绩由实施前的(85.27±3.22)提高到(90.39±6.67),临床抽考成绩由实施前的(78.21±5.23)提高到(87.22 ±4.17),P值<0.0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从护理培训现状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对护理培训与考核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积极参与的意愿明显增强.结论 定位理论有助于激发学员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护理培训质量,促进护理培训与护理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孙小晶;余雪红;邱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腹膜透析治疗是尿毒症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居家治疗方法,随着我国医保范围的扩大,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生存率也不断提高,心脑血管并发症始终是替代治疗的主要死亡原因,脂代谢紊乱是导致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1].腹透患者脂代谢紊乱比血透患者更为明显,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10-2012年对我院52例腹透患者的脂质水平进行观察并给予护理干预,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血脂水平,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马艳杰;李桂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影响ICD-10疾病编码准确性的几个因素.方法 依据ICD-10编码规则,查询相关资料,将疾病逐一给予编码.结果 疾病编码的准确性与主导词的选择、编码规则的掌握情况、编码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病案质量直接相关.结论 编码人员除了应该熟练掌握编码规则外,还应该强化医学知识,提高责任心,并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编码的准确性.
作者:陈艳佳;侯佳;张志超;田振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舒普生抗生素药敏实验在耐药菌感染及二重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8例诊断为耐药菌感染和(或)二重感染的患者进行舒普生抗生素药敏实验.结果 共培养出致病菌株98株,舒普生抗生素的敏感率为93.38%.结论 舒普生抗菌谱较广,对病菌的药敏性较高,对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良好,可应用于耐药菌感染和(或)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黎国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护理.方法 2010-2012年间收治了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开展优质护理.结果 全部患者中有3人的手术创口有延迟愈合的倾向,1人左下肢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1人术后继发应激性溃疡,出现咖啡色便,上述5人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全部痊愈出院;其余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手术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聂道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前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前后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 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患者71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前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并选取71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合肺功能水平评估,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前白蛋白:患者治疗前后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稳定期患者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急性期(P<0.05).C反应蛋白: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稳定期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急性期(P<0.05).血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PaO2和PO2/FiO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稳定期患者PaO2和PO2/FiO2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急性期(P<0.05) 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能够反应COPD的起病及进展,可用于AECOPD预测及预后评估.
作者:胡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后外侧切口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在我院抽取166例进行了后外侧切口肺叶切除术飞病例资料,将其均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再进行临床效果分析研究.结果 正常组病人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是39人(占总数的46.99%),面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人数只有26人(占总数的31.33%),并且正常组病人对于治疗满意的有35人(占总数的42.17%),实验组病人对于治疗满意的有49人(占总数的5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外侧切口肺时切除术以效果良好、快捷安全、价格便宜等诸多特点,而被广大医院所采纳实施.
作者:李兰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必要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能力和增进师生互动等优势.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负担的增加、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不确定性,以及教学工作量的增加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更好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作者:张善强;张晓东;谢立平;姚立杰;高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在恢复室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对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我院自2012年1月在恢复室全面实行人性化护理,为研究其应用效果,随机抽取人性化护理实施前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人性化护理实施后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患者离开恢复室时就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非常满意91例,满意26例,总体满意率为97.5%;对照组非常满意32例,满意60例,总体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恢复室患者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人性化的护理宗旨是以人为本,是建立在充分尊重患者、体贴患者的基础上的,因此,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傅菊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医学生儿科临床实习的现状,找出实际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方法 实验组:每日进行病史采集、病历书写、体格检查及临床技能操作等,同时加强教学查房、教学讲座、病例讨论等环节.将多种教学方法贯穿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临床常见病例,进行系统教学,选择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方法,实习期间由学生针对疑难问题进行提出,教师进行详细解答,同时要求带教教师根据实习大纲与实习方案,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出科时对学生理论及实践技能等环节进行考核,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出科考试的理论成绩(t=2.437,P=0.038)、实践成绩(t=1.948,P=0.042)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而且有效地提高儿科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金晓秋;陈静;李冬梅;杨春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临床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治疗组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腹腔流量、术后止痛剂使用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在术后疼痛时间短,术后发生并发症少,缩短了住院时间短.
作者:詹朝炎;易石坚;涂文斌;赵振伟;詹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甲亢患者血细胞参数的观测,探讨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被我院确诊的145例甲亢患者(甲亢组)作为观察主体,与同期140位身体健康的检查者(参照组)血细胞参数进行对比.结果 甲亢组WBC计数变大,淋巴和单核细胞比值变大较明显,中性细胞比值出现下降;在RBC方面,甲亢组只有Hct与参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RBC计数、RDW、PLT计数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患者血细胞中仅Hct未见参数改变,加强对其血细胞参数的观测对临床给药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罗天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现行使用锁带加装可调式防护衬垫对被约束患者防止意外伤害效果观察,总结改进后锁带的优点及便于今后推广使用.方法 对2012年住院精神病人使用锁带约束病人285例次设为观察组,2011年使用普通锁带约束病人292例次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可调式垫衬锁带,对照组使用普通锁带.在使用过程中记录锁带使用开始和结束时间、约束肢体数量、锁带对肢体皮肤造成的凹陷、印痕、红肿、青瘀、擦伤和自行脱开例数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约束时间、约束肢体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病人造成的伤害观察组为12例,对照组为118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8.6,P=0.00),观察组病人自行挣脱锁带5例次,对照组21例次,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x2 =8.6,P<0.01).结论 改进后的可调式垫衬锁带与普通锁带比较因与病人肢体接触面大、舒适性好而对病人的伤害较小,被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仙桃;许兰花;农桂元;李春花;班瑞益;黄妹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动态心电图(DCG)与普通心电图(ECG)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疑似ACS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ECG和DCG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AG确诊ACS患者120例,ECG确诊91例,DCG确诊106例,EC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于DCG(76.8%vs 88.3%,50.0% vs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CAG确诊的ACS患者中,多支病变的检出率DCG明显高于E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变部位的检测结果DCG和EC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G对AC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要高于ECG,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蔡宏华;陈欣欣;邓兆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阴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治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46例妇科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视为观察组,选同期入院体检的46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析临床资料确定早期阴道出血病因,针对病因选择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导致早期阴道出血的因素依次为先兆流产、宫颈息肉、宫颈糜烂、阴道炎,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先兆流产组的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先兆流产组的孕酮水平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促甲状腺素水平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阴道出血患者治疗后42例保胎成功.结论 先兆流产是早期阴道出血常见的因素,针对病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妇婴健康的保障.
作者:卢翠云;莫志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方法 选取214例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112例)和对照组(102例),对干预组通过健康档案管理、个体指导、健康教育等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采用我院设计的服药状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而降低PCI术后支架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小花;王英蓉;许辉;白巧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足时截肢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436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436例糖尿病足患者住院期间截肢发生率为20.41%(89/436).吸烟、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LDL-C、血浆白蛋白、S-CRP、ABI≥0.3、超声示闭塞是被筛出来的有意义变量,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血白细胞计数(β=1.188,OR=1.843)、总胆固醇(β=1.175,OR=2.230)、血红蛋白(β=1.520,OR=3.634)、HDL-C(β=1.067,OR=1.810)、糖化血红蛋白(β=1.114,OR=3.236)、下肢血管病变(β=1.184,OR=1.237)、S-CRP(β=1.404,OR=1.232)是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加强控制血糖,加强抗感染、改善血管循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预防截肢的发生.
作者:钟玫;莫建明;颜晓东;黄建皓;农月稠;黄秀碌;谭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部氢氟酸烧伤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手部氢氟酸烧伤患者35例,首先给予大量清水冲洗,局部钙剂注射及湿敷,深二度、三度创面给予削痂、切痂植皮或皮瓣修复,观察疗效.结果 35例患者均恢复可,愈后部分留有瘢痕,未出现抽搐、组织液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手部氢氟酸烧伤后早期、规范化的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范微微;孙衍峰;曲狄;邵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