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急诊常用中成药物的辨证应用(二)

王焕秀;张海芳;王一茗;王广伟;张蓓蕾;刘吉伟;高社光;王永春;王桂荣

关键词:
摘要:感冒一般指上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卡他性炎症的总称,多呈自限性,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较多.感冒大约90%属于病毒性,不必使用抗菌药物;大约10%属于细菌性.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应在患者发病5d以后、发热4d以后,经综合治疗无好转时再使用.感冒按中医辨证可分为:①流感(舌赤或苔黄).②风寒感冒(舌苔薄白).③风热感冒(舌红苔微黄).④表里双感(舌赤或苔微黄).⑤体虚感冒(舌苔薄白干燥).临床治疗感冒西医应急治标,中医则应辨证治本,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才可提高疾病的治愈率[1-3].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相关文献
  • 清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清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和IκB激酶(IκKα)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肾颗粒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9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11)、模型组(n=9)、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组(n=9)、清肾颗粒组(n=10).采用UUO法复制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后缝合,但不结扎输尿管;清肾颗粒组按10 mL/kg的剂量灌胃清肾颗粒(溶于温水制成含药量为0.4 g/mL的混悬液);PDTC组按10 mL/kg的剂量灌胃PDTC(溶于温水制成含药量为0.015 g/mL的混悬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温水,疗程均为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组织中NF-κB p65、p-lκB α、IκK α的蛋白含量.结果 假手术组治疗前后BUN、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PDTC组、清肾颗粒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模型组BUN、SCr和U-Pro/24 h及肾组织NF-κB p65、p-IκBα和IκKα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BUN(mmol/L):14.19±1.53比4.68±0.50,SCr(μmol/L):115.82±8.79比55.23±3.27,24h尿蛋白定量(mg/24 h):11.56±1.07比2.88±0.34,NF-κB p65(A值):0.81±0.16比0.20±0.04,p-IκBα(A值):3.64±0.32比2.21±0.66,IκK α(A值):1.48±0.27比0.53±0.08],清肾颗粒组、PDTC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1),且清肾颗粒组的降低程度较PDTC组更显著[BUN (mmol/L):8.01±0.95比9.78±0.93,SCr(μmol/L):84.48±5.58比92.45±7.47,U-Pro/24 h(mg/24 h):4.70±0.59比6.05±0.52,NF-κB p65(A值):0.47±0.10比0.64±0.13,p-IκB α(A值):2.82±0.47比3.03±0.55,IκKα(A值):0.83±0.06比0.93±0.18,均P<0.01].结论 清肾颗粒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改善UUO模型大鼠肾脏纤维化.

    作者:王亿平;程敏;王东;章雪莲;金华;茅燕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ICU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多发伤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10 mg/L芬太尼(2μg·kg-1·h-1)联合8 mg/L右美托咪定(0.5~0.7 μg· kg-1·h-1)持续微量泵泵入;试验组应用布托啡诺0.4 g/L(20μg·kg-1·h-1)联合右美托咪定8 mg/L(0.5~0.7 μg·kg-1·h-1)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48 h.两组均维持镇静目标Ramsay评分2~4分,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达到0~3分.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6、12、24、48 h两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比较两组镇静镇痛达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给药后各时间点CPOT评分、Ramsay评分、HR、RR、MAP、PaO2均较给药前明显降低,PaO2、SpO2较用药前明显升高,给药后48 h达到低[对照组:CPOT评分(分)为2.56±0.39比7.21±0.35,Ramsay评分(分)为3.34±0.69比1.12±0.25,HR(次/min)为110.52±10.98比129.21±12.36,RR(次/min)为29.09±6.38比36.04±5.15,MAP (mmHg,1 mmHg=0.133 kPa)为110.01±14.32比113.24±15.84,PaCO2(mmHg)为37.43±5.67比43.79±7.14,PaO2 (mmHg)为72.32±3.55比57.42±7.55,SpO2为0.94±0.10比0.87±0.08;试验组:CPOT评分(分)为2.01±0.72比7.67±0.73,Ramsay评分(分)为3.56±0.37比1.18±0.27,HR(次/min)为80.54±9.98比126.54±12.37,RR(次/min)为20.06±3.18比35.28±4.85,MAP(mmHg)为78.69±12.34比112.52±13.42,PaCO2 (mmHg)为35.06±4.98比43.79±6.28,PaO2 (mmHg)为97.98±7.98比58.62±6.35,SpO2为0.99±0.10比0.89±0.08];两组各时间点MAP、HR、RR、P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PaO2、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镇静镇痛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min:22.6±5.4比39.8±7.2,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9.5% (4/42)比34.8%(15/43),P< 0.05].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ICU重症创伤患者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稳,无呼吸抑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王玥;秦秉玉;邵换璋;黄晓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儿童鼾症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儿童鼾症是指在睡眠时出现的发作性上呼吸道梗阻,一般可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升高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降低[1].因此,鼾症患儿机体常处于慢性缺氧状态,伴有夜间深度睡眠不足,并可造成记忆力下降,部分患儿甚至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2].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睡眠呼吸暂停[3].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是儿童鼾症常见的病因,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4].帮助患儿术后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是专科护理值得研究的课题[5].本院201 1年1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73例手术治疗鼾症患儿,现就其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如下.

    作者:莫云洁;黄晔;路丽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镰状细胞病2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镰状细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2009年2月至2015年7月刚果(布)首都医院儿科收治的210例镰状细胞病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溶血性贫血、急性胸部综合征和疼痛危象为小儿镰状细胞病的常见症状.结论 贫血是镰状细胞病的首发症状,急性胸部综合征是镰状细胞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疼痛危象是患儿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马学路;PONCE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心饮对冠心病患者脂代谢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蛋白A1/G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心饮对冠心病患者脂代谢及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蛋白A1/G1(ABCA1/ABCG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嘉兴市中医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冠心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舒心饮(药物组成:黄芪30 g、党参15 g、麦冬15 g、生地黄9 g、熟地黄9 g、枸杞15g、桑寄生15g、葛根9 g),对照组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两组均连用14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及巨噬细胞ABCA1和ABC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C、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C (mmol/L):3.72±0.58比3.38±0.66,LDL-C(mmol/L):2.39±0.68比2.05±0.59,均P<0.05],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mmol/L:1.30±0.15比1.15±0.35,P<0.05).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T)显示,观察组治疗后ABCA1和ABCG2的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ABCA1 mRNA (2-ΔΔCt):1.05±0.12比0.92±0.16,ABCG1 mRNA(2-ΔΔCt):0.95±0.11比0.89±0.08,均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显示,观察组治疗后ABCA1和ABCG1的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ABCA1(灰度值):0.48±0.09比0.64±0.17,ABCG1(灰度值):0.37±0.21比0.61±0.12,均P<0.05].结论 舒心饮可以影响冠心病患者的脂代谢,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巨噬细胞ABCA1和ABCG1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杰;范一平;俞跃杰;孙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辽宁本钢总医院肾内科维持性透析并发RLS患者32例,每周给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1次联合加巴喷丁400 mg每晚睡前口服.治疗前和治疗后连续3个月每1个月根据2003年公布的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组(IRLSSG)评分标准,评价1次RLS患者量化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2、3个月RLS量化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分:20.5±10.5、18.6±9.4、15.3±9.2比22.3±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RL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加巴喷丁后有8例患者出现轻度眩晕,嗜睡症状,继续用药后逐渐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HD+HP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RLS安全有效.

    作者:史春红;孙瑶;李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联合加强护理治疗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

    百草枯对人体毒性极大,中毒后病死率非常高,是目前造成我国农药中毒人群中主要的死亡原因[1];且无特效解毒药,一般多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加血液净化[2].人误食百草枯会出现口、咽烧灼感,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3].故探讨其救治方法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加强护理在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英;罗文坚;庞云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丁淑华教授运用凉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络瘀暴盲的经验总结

    络瘀暴盲是指因眼底脉络瘀阻,血不循经,溢于络外,导致视力突然下降的眼部疾病,相当于西医视网膜静脉阻塞.丁淑华教授以凉血化瘀法治疗络瘀暴盲疾病早期(即发病后2周内视为络瘀暴盲早期),尤其对因视网膜血管炎症导致静脉阻塞的青年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FFA)提示疗效较好,可减少出血继续发生,促进血液吸收,并有助于恢复视力.王峰等[1]应用丹红化瘀口服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亦取得良好疗效.本研究总结丁淑华教授运用凉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络瘀暴盲的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周苾文;丁淑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鼻饲肠内营养剂致食管梗阻患者的治疗体会

    营养支持对重症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有胃潴留、腹胀、腹痛、腹泻、误吸、管路阻塞等,但肠内营养剂凝固致食管梗阻在临床中较为罕见.本科在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发现1例肠内营养剂凝固致食管梗阻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瑶瑶;张志梅;张志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布托啡诺对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镇痛效果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ICU 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SAP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布托啡诺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1例.布托啡诺组先静脉注入布托啡诺10 μg/kg负荷剂量,然后12 mg加0.9%生理盐水至50 mL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组先静脉注入枸橼酸芬太尼1g/kg负荷剂量,然后用0.1 mg加生理盐水至50 mL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两组均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在用药范围内调节输注速度.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的镇痛效果,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2、4 h VAS评分和用药后1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并观察两组用药后呕吐发生率、胃肠蠕动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布托啡诺组和芬太尼组用药后1、2、4hVAS评分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分:布托啡诺组为2.43±0.73、2.55±0.89、2.49±0.86比8.46±1.19;芬太尼组为2.61±0.62、2.48±0.93、2.45±0.75比8.22±0.81,均P<0.05);但两组用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布托啡诺组和芬太尼组用药后1 h MAP、HR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MAP(mmHg,1 mmHg =0.133 kPa):布托啡诺组为72.21±9.39比82.93±10.38,芬太尼组为76.32±10.45比86.52±11.39,HR(次/min):布托啡诺组为82.32±13.35比96.13±8.62,芬太尼组为83.21±14.23比92.1±7.55],氧合指数较用药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Hg:布托啡诺组为180.23±24.88比174.23±25.56,芬太尼组为174.56±22.38比168.32±20.66);两组患者用药后HR、MAP、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布托啡诺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较芬太尼组明显缩短[胃肠蠕动恢复时间(d):2.32±0.85比4.76±1.23,ICU住院时间(d):3.12±1.02比5.13±1.14,均P<0.05],用药后就呕吐发生率较芬太尼组明显降低[9.5% (2/21)比42.9% (9/21),P<0.05].结论 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对SAP患者的镇痛效果相当,均对生命体征影响小,但布托啡诺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芬太尼轻,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并可缩短ICU住院时间.

    作者:郑文涛;孙振棣;王爱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激光照射穴位结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50例

    目的 探讨激光穴位治疗联合口服氯雷他定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病房及门诊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50例,将患儿按年龄分为3~6岁组(16例)、7~10岁组(20例)、11~ 14岁组(14例).应用南京小松医疗研究所的XS-998D06激光治疗仪对迎香、合谷、印堂进行穴位照射(每天2次,每次15 min),同时口服氯雷他定治疗3d.观察3个年龄组患儿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个年龄组患儿治疗后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7~10岁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3~6岁组和11~ 14岁组总有效率相当;3组均未见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激光穴位治疗结合口服氯雷他定能明显提高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萧毓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在绿色通道患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对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缺陷进行分析,以期加强急诊质量控制.方法 收集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急诊科2011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绿色通道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抢救记录共206份,其中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的抢救记录单104份为对照组,2013年7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危重患者护理记录102份为研究组.分析采用两种记录单后质量控制可利用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质量控制可利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2/40)比57.5%(23/40),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9% (4/102)比8.7% (9/104),P<0.05],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1% (95/102)比83.7% (87/104),P<0.05].结论 采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便于强化医护人员规范、熟练执行抢救流程,有利于临床质量控制的进一步完善.

    作者:崔慧静;杨万杰;孟瑶;赫连宏;陈丹;王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对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

    目的 观察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使用对脑出血合并意识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7 ~9分的脑出血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纳洛酮组39例,醒脑静组42例,醒脑静和纳洛酮联合用药组37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纳洛酮组以纳洛酮2 m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静滴);醒脑静注射液组将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联合组为其他两组方法同时使用;3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3组临床疗效、意识状态好转起效时间、GCS评分的变化.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均高于纳洛酮组和醒脑静组[100.0%(37/37)比94.9% (37/39)、92.9% (39/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意识状态好转起效时间较纳络酮组和醒脑静组明显缩短(h:19±10比27±11、29±10,均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3组患者GCS评分均逐渐升高,且以联合用药组治疗后14d的升高更显著(分:11.3±1.3比9.2±1.6、9.5±1.8,P<0.05).结论 醒脑静和纳洛酮联合用药较两药单独使用意识好转更快,但对临床疗效结局的影响不明显.

    作者:陈爱男;张志明;祝兆林;肖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ACI)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年2016年1月就诊于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门急诊发病时间<6h的ACI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苯酞组(30例)及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组(31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d行头颅CT灌注成像(CTPI)检查,评价其对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治疗前和治疗后3d、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其神经功能,并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d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组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减小的例数较丁苯酞组明显增加(26例比18例,x2=4.322,P<0.05).两组治疗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以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组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缺血低灌注区面积(mm2):2 119.19±888.54比2 828.73±783.44,NIHSS评分(分):治疗后3d为7.48±1.95比8.77±1.92,治疗后14d为4.71±1.85比6.30±1.85,均P<0.05].治疗后14 d两组各有3例谷氨酸转氨酶(ALT)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轻度升高到40 ~ 80 U/L,未予以特殊治疗,1个月后复查转氨酶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能明显缩小ACI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改善神经功能,两者合用效果更好,且安全有效.

    作者:尹春丽;王耀伍;吕佩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肠内营养剂瑞代对重症合并高血糖患者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重症合并高血糖患者使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瑞代)对血糖(BG)及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80例重症合并高血糖患者按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标准肠内营养(对照组)和瑞代(研究组)进行EN,每组40例.根据患者病情和胃肠道功能情况,第1天,对照组、研究组分别给予标准型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或瑞代500 mL,25 mL/h匀速滴人;患者如无不适,第2天各EN制剂均增加至1 000mL,50 mL/h匀速滴入;第3天增加至1 500 mL并维持治疗1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5、10 d BG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给药后5d和10d空腹BG(FBG)和餐后2hBG水平均较EN1d时明显降低[对照组:FBG (mmol/L)为10.52±1.98、9.68±2.11比11.32±2.35,2hBG(mmol/L)为12.54±1.65、11.87±2.10比13.25±1.86;研究组:FBG(mmol/L)为8.24±2.53、6.52±3.21比11.22±2.41,2 h BG(mmol/L)为10.36±2.10、7.61±1.85比14.25±2.32];且以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降低更为明显;研究组给药后5d和10 d 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μg/L:2.31±0.54比2.74±0.37,2.11±0.32比2.48±0.45,均P<0.05).结论 EN制剂(瑞代)能降低高血糖危重惠者的FBG和餐后BG,且能明显降低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新凤;王清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泻火解毒法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泻火解毒法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①动物实验:选择5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根据计算机统计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L/kg竹叶青蛇毒液的方法复制竹叶青蛇伤动物模型;对照组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后6h,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组给予蛇伤胶囊,剂量分别为174、348和522 mg· kg-1·d-1,使用时以生理盐水稀释为17.4、34.8和52.2 g/L的药液,灌胃量则均为10 mL· kg-1·d-1;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1周.于末次灌胃后24 h经耳缘静脉取血,分离血清,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中白细胞计数(WBC)和单核细胞(MO)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②细胞实验:用MEM培养液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24 h后更换培养液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个样本.采用细胞中加入5 mg/L竹叶青蛇毒液的方法复制竹叶青蛇毒细胞模型.培养6h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10%正常兔血清培养液,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组分别加5%、10%和15%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用ELISA试验检测HUVEC培养液中IL-1、IL-2、IL-6、TNF-α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WBC、MO、IL-1、IL-2、IL-6、TNF-α和HUVEC培养液中IL-1、IL-2、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随着药物剂量增加,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下降,以中剂量蛇伤胶囊组降低更显著[血清:WBC(×109/L)为9.03±2.16比12.11±4.38,MO(×109/L)为0.44±0.18比0.63±0.16,IL-1 (ng/L)为92.46±9.46比110.80±29.78,IL-2(ng/L)为92.11±17.55比112.0±18.83,IL-6 (ng/L)为481.73±147.12比667.26±226.41,TNF-α(ng/L)为7.12±2.96比9.41±1.76;HUVEC培养液:IL-1 (ng/L)为56.76±10.37比75.80±22.49,IL-2 (ng/L)为76.77±13.73比92.80±17.82,IL-6(ng/L)为231.70±107.91比413.25±178.65,TNF-α(ng/L)为223.98±30.31比252.86±30.75,均P< 0.05].结论 竹叶青蛇毒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泻火解毒法可治疗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炎性损伤.

    作者:何卫东;文丹;吴晖;王华新;翁淑琴;邵丹;高芳琳;陈腾飞;王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72例,按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脓毒症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犀角(水牛角代替)30 g,生地黄24 g,芍药12g,牡丹皮9 g,麦冬12g,栀子10 g;中药使用颗粒剂加入100 mL温水冲调],每日1剂,分2次口服或鼻饲,疗程为7d.检测各时间点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等的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d、7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应用Kplan-Meier法比较两组28 d累积存活率.结果 治疗后3d两组PL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109/L:对照组为67.81±17.10比59.61±17.85,试验组为87.17±17.36比59.19±18.96],但试验组上升更为明显(均P<0.01);治疗后7d试验组已恢复至正常参考值水平,对照组PLT仍低于正常水平,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09/L:120.25±17.59比95.50±15.48,P<0.05).治疗后3d对照组PT、APTT均较治疗前有延长趋势,而试验组PT较前无明显变化,APTT呈现下降趋势;治疗后7d两组PT、APTT均呈现下降趋势,且试验组均接近正常范围,试验组PT、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PT(s):16.07±1.58比20.56±1.29,APTT (s):62.22±15.06比79.38±12.78,均P<0.05].两组治疗后3d开始Fib、D-二聚体、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持续到治疗后7d,且以试验组的下降程度更明显[Fib (g/L):3.05±0.74比7.85±1.31,D-二聚体(mg/L):3.35±1.37比9.97±3.32,APACHEⅡ评分(分):15.42±2.41比24.94±3.73,SOFA评分(分):6.03±0.88比10.50±1.44,均P<0.05].Kplan-Meier法显示,两组28 d累积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结论 犀角地黄汤能显著改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其预后,其可能机制与调节并改善脓毒症时失控的炎性级联反应有关.

    作者:陈明祺;鲁俊;吕海;程璐;陈秋华;蒋华;王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Caprini模型对ICU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

    目的 观察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Caprini模型)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实施Caprini模型后收治的5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12年3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收治的556例ICU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首日即用Caprini模型进行评分,观察组根据风险等级选择机械预防和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预防;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预防,骨科大手术后及严重脓毒症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低分子肝素钙使用率、VTE发生率、低分子肝素使用相关并发症(大出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钙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9.83%(412/590)比17.98%(100/556),P<0.01];VTE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2% (6/590)比2.70% (15/556),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大出血,观察组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期间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0.51% (3/590)比0.18% (1/556),P>0.05].结论 Capfini模型对ICU患者VTE的预防有较好的效果,且不增加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石莹;张志荣;蔡丹莉;金水芳;祝晨;沈莹莹;冯雯;王灵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对小窝蛋白-1基因敲除小鼠脑缺血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窝蛋白-1 (Cavl)在脑缺血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补阳还五汤对Cav1基因敲除小鼠脑缺血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Cav1基因敲除小鼠(KO)60只及同源野生小鼠(WT) 60只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复制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模后2h各组分别给予灌胃预处理,补阳还五汤组给予补阳还五汤煎液(由黄芪120 g,当归尾6 g,川芎3 g,红花3 g,赤芍4.5 g,桃仁3 g,地龙3 g组成)5 g/kg(临床等效剂量),每日2mL;其他各组动物均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于制模后3、7、10、14 d各组处死5只小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组织TNF-α、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NF-α、ICAM-1蛋白阳性细胞在整个大脑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主要表达在大脑皮质和海马区,TNF-α表达在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整个细胞结构中,ICAM-1表达在细胞膜上.KO和WT两个假手术组小鼠脑组织均有TNF-α和ICAM-1蛋白的低水平表达;各时间点KO和WT两个模型组TNF-α、ICAM-1阳性细胞数均较同鼠种假手术组明显增多,制模后3d均明显增加[KO组:TNF-α(个/mm2)为102.67±22.84比38.67±8.80,ICAM-1(个/mm2)为47.33±3.89比19.33±3.14;WT组:TNF-α(个/mm2)为70.00±17.72比45.83±10.53,ICAM-1(个/mm2)为46.67±5.43比20.50±3.21],7d达高峰[KO组:TNF-α(个/mm2)为127.50±18.06比34.83±8.77,ICAM-1(个/mm2)为76.67±14.79比20.17±3.92;WT组:TNF-α(个/mm2)为89.67±2.58比29.67±4.80,ICAM-1(个/mm2)为48.33±8.09比15.50±1.52],10 d逐渐下降,14d达低[KO组:TNF-α(个/mm2)为99.67±18.33比34.00±8.10,ICAM-1(个/mm2)为47.50±8.20比12.83±2.71;WT组:TNF-α(个/mm2)为59.67±17.07比31.17±9.70,ICAM-1(个/mm2)为44.33±7.15比19.67±3.56].KO和WT两个补阳还五汤组脑组织TNF-d、ICAM-1阳性细胞表达数均较同鼠种模型组明显降低,TNF-α均于制模后14d达低[KO组为(32.33±8.87)个/mm2,WT组为(35.00±5.83)个/mm2,P<0.01];ICAM-1在KO组于制模后7d达低[为(23.00±1.79)个/mm2],WT组于制模后14 d达低[为(21.17±5.20)个/mm2];KO模型组TNF-α阳性细胞表达较WT模型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 Cav1基因的缺失能导致大脑组织炎症反应增加,Cav1具有减轻大脑炎症反应的作用;补阳还五汤可通过调节TNF-α、ICAM-1的表达,抑制脑缺血后炎症反应.

    作者:黄素芬;易健;周胜强;罗东;刘柏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症评分体系应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运用评分体系判断患者病情已被广泛接受.然而这些评分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也有各自适用范围.目前研究的热点在于制定特定疾病的相关评分,将通过评分改良用于特定的疾病,并比较各评分体系在运用时的准确性及适用性.本研究主要针对以上3个问题的新研究进展综述.重症患者的评分是ICU中评价患者的一项客观指标,但不是每一项评分都能适用于所有患者,因此,认识这些评分并正确的运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汪洋;胡才宝;蔡国龙;严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