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婷;王迪芬
1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 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2 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例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并提供临床试验注册机构的名称和注册号.主要做法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4个基本原则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糖血症与急性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增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的120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低糖血症组(血糖<5.0 mmol/L,21例)、正常血糖组(血糖5.1~10.0 mmol/L,84例)、高糖血症组(血糖>10.1 mmol/L,15例),比较3组患者肝癌、代偿失调症状、已知糖代谢紊乱发生率及住院情况、肝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对患者的年龄、肝癌、腹水、肝肾综合征、脑病、出血、黄疸、糖代谢紊乱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病死率增加的危险因素.结果 低糖血症组患者肝肾综合征发生率〔42.9%(9/21)比22.6%(19/84)、33.3%(5/15)〕、黄疸发生率〔38.1%(8/21)比20.2%(17/84)、13.3%(2/15)〕、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入住率〔14.3%(3/21)比10.7%(9/84)、13.3%(2/15)〕、住院病死率〔23.8%(5/21)比10.7%(9/84)、20.0%(3/15)〕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和高糖血症组(P<0.05或P<0.01);低糖血症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U/L):628.412±78.625比170.167±87.035、156.716±98.047〕、总胆红素〔TBil(μmol/L):154.122±34.201比86.712±48.905、74.313±39.883〕、血肌酐〔SCr (μmol/L):160.243±56.341比107.211±59.692、121.342±84.059〕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951±0.987比1.439±0.919、1.423±0.653)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碳酸氢根〔HCO3-(mmol/L):18.154±10.937比23.135±11.119、19.081±12.022〕和剩余碱〔BE (mmol/L):-7.578±2.042比-1.648±0.887、-5.402±2.005〕均低于正常血糖组和高糖血症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组pH值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7.352±2.878比7.461±2.036、7.219±2.017, P<0.01),3组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L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肝癌、肝肾综合征、出血、黄疸、糖代谢紊乱低糖血症是急性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优势比(OR)值=2.101,95%可信区间(95%CI)=1.297~3.403,P=0.000〕、肝肾综合征(OR值=3.032,95%CI=1.462~6.286,P=0.000)、低糖血症(OR值=3.267,95%CI=2.135~4.999,P=0.031)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低糖血症与急性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刘润田;白云;安聪静;李秋生;郑建兴;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医院急诊医学科张文武教授组织主编的《急诊内科手册》第2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均有售,定价:53.0元/本.本书是一部急诊内科学方面的工具书,共16 章约83 万字.分别叙述了常见内科急症症状的诊断思路与处理原则,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内科各系统疾病急诊的诊断与治疗措施等,并较详细地介绍了内科常用急救诊疗技术.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BL)和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学习模式(LBL)在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示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2007级和200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312名,2007级108名,2008级204名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2007级每组各54名, 2008级每组各102名,使用交叉配对方法,两组学生前半学期分别以PBL和LBL进行示教,期中采用笔试考试 (WES)、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及自我评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在后半学期将两组学生对调进行上述教学方法,同样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学期结束时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分数.结果 2007级及2008级两种教学模式学生WES、OSCE考核成绩比较,PBL模式教学WES、OSCE明显高于LBL模式〔前半学期:2007级:WES(分):23.20±3.33比22.78±4.41,OSCE(分):27.60±6.44比25.45±6.35,2008 级:WES(分):24.45±2.65 比 23.02±3.67,OSCE(分):29.53±4.67 比 27.57±6.83;后半学期:2007级:WES(分):24.60±3.67比23.46±2.57,OSCE(分):28.50±4.78比28.01±5.78,2008级:WES(分):23.54±3.56比22.56±6.89,OSCE(分):28.08±2.15比27.43±7.23,P<0.05或P<0.01〕.对2007级和2008级学生两种教学模式自评问卷结果显示:PBL模式教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团队动力、注意力均较LBL模式提高〔2007级前半学期:自主学习能力(分):4.20±0.67比3.32±0.71,积极性(分):4.15±0.98比2.01±0.81,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4.09±0.65比3.52±0.89,团队动力(分):4.43±0.56比3.08±0.43,注意力(分):4.25±0.77比2.98±0.67;2007级后半学期:自主学习能力(分):4.23±0.77比2.11±0.98,积极性(分):4.59±0.85比3.20±0.73,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4.23±0.71比2.88±0.87,团队动力(分):4.66±0.63比2.21±0.64,注意力(分):4.21±0.73比2.28±0.43;2008级前半学期:自主学习能力(分):7.60±0.64比5.62±0.41,积极性(分):7.23±0.47比5.07±0.51,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7.04±0.67比4.56±0.59,团队动力(分):7.33±0.55比5.06±0.47,注意力(分):6.21±0.87比4.88±0.37;2008级前半学期:自主学习能力(分):7.03±0.71比5.11±0.48,积极性(分):7.89±0.57比5.20±0.33,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7.63±0.25比4.88±0.57,团队动力(分):7.64±0.33比5.21±0.67,注意力(分):7.01±0.89比6.01±0.90〕.结论 PBL教学法是一个值得探索及推广的教学模式,尤其在运用于医学这一重视实践的学科上,更能体现其重要性.
作者:玉素甫江·牙库甫;热娜·阿不都萨拉木;吾尔古丽·买买提;帕尔哈提·拜合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至2013年4例重症神经系统疾病并发NPE患者的PiCCO血流动力学特点及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4例NPE患者PiCCO显示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明显升高(入科即刻为12~42 mL/kg,治疗24 h为10~22 mL/kg),均表现为高通透性肺水肿类型,第1个24 h的容量平衡均为正平衡(例1~例4分别为+1 130、+1 200、+1 750、+1 120 mL);治疗中加强胶体的补充,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循环氧合改善、EVLWI下降.终3例改善,1例死亡.结论 NPE在临床中诊治复杂,治疗过程中出现矛盾多,PiCCO监测技术在早期诊断、鉴别肺水肿类型、指导补液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及评估病情、预测预后方面有着较好的作用.
作者:郑绍鹏;张牧城;汪正光;方向群;程金霞;汪健蕾;谢立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富氢水后处理对谷氨酸(Glu)介导的缺血/再灌注(I/R)损伤离体脑片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切取并培养出生7 d SD乳鼠离体脑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Glu损伤组(1 mmol/L的Glu损伤30 min),富氢水后处理组(Glu损伤30 min后用含100μmol/L富氢水完全培养基处理),每3 h换液1次,共24 h,每组12孔.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片神经细胞的变化;通过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尼氏小体计数、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数量观察各组脑片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lu损伤组神经细胞数量稀少,结构不完整;LDH释放率、bFGF数量明显增高〔LDH释放率:(50.66±4.93)%比(20.15±5.14)%,bFGF数量(个/400倍视野):22.79±2.13比4.13±1.17,均P<0.01〕;尼氏小体数量减少(个/400倍视野:11.81±2.69比47.10±3.78,P<0.01).与Glu损伤组比较,富氢水后处理组脑片中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得到恢复,LDH释放率降低〔(39.13±3.66)%比(50.66±4.93)%〕,bFGF数量减少(个/400倍视野:14.22±1.22比22.79±2.13),尼氏小体数量增加(个/400倍视野:23.25±6.05比11.81±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富氢水后处理对I/R损伤离体脑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少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引起的自由基、钙超载及炎性因子,抑制细胞凋亡.
作者:刘慧婷;王迪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导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危重孕产妇妊娠期急性肾衰竭(ARF)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因产后并发症入住ICU的危重孕产妇192例,排除3例因羊水栓塞死亡,7例 因记录不完整者,共182例纳入本研究.将患者根据是否合并ARF分为ARF组(68例)和非ARF组(114例),采集两组患者发生先兆子痫、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妊娠急性脂肪肝、产后出血、脓毒症等指标;以及产后4 d内使用的主要药物: ① 血浆体积膨胀剂:液体(晶体液、人工胶体、高渗白蛋白、4%白蛋白)和血液制品(浓集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新鲜冷冻血浆、活化因子Ⅶ); ② 抗纤溶药:氨甲环酸; ③ 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 ④ 肾毒性药物:氨基糖苷类,造影剂等.对上述指标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ICU危重孕产妇妊娠期发生急性肾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HELLP综合征、产后4 h使用氨甲环酸和高渗白蛋白是ARF的危险因素(χ2值分别为4.92、4.29、5.5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ELLP综合征〔优势比(OR)=10.478,95%可信区间(95%CI)为1.248~17.953,P=0.030〕和产后4 h使用高渗白蛋白(OR=6.632,95%CI为1.211~16.328;P=0.029)是AR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危重孕产妇ARF是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应充分认识各种危险因素对ARF的影响,存在HELLP综合征和产后4 h使用高渗白蛋白是AR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实施重点防护以减少ARF的发生.
作者:李海红;潘秀丽;张瑶;王清文;谢凤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造成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57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研究对象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56例)和非感染组(301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史、置管位置、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是否行气管切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57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中,56例发生感染(占15.7%).单因素分析显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χ2=19.839,P<0.001)、既往糖尿病史(χ2=6.252,P=0.012)、导管留置时间≥7 d(χ2=19.261,P<0.001)、住院时间≥7 d(χ2=4.315,P=0.038)、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χ2=16.161,P<0.001)、行气管切开(χ2=40.969,P<0.001)、WBC<4×109/L(χ2=39.451,P<0.001)、病情严重程度评分4~5分(χ2=8.345,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管留置时间≥7 d〔优势比(OR)值=16.713,95%可信区间(95%CI)为3.651~76.624〕、行气管切开(OR=6.861, 95%CI为2.377~18.246)、WBC<4×109/L(OR=4.903,95%CI为1.887~12.643)是引起失血性休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缩短静脉置管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减少和避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凯;刘济滔;胡沥;钟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肾功能不全对失代偿期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失代偿期患者191例,按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肾功能正常组(eGFR≥90 mL·min-1·1.73 m-2,63例)、肾功能轻度下降组(eGFR 60~89 mL·min-1·1.73 m-2,80例)、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eGFR<60 mL·min-1·1.73 m-2,48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8、IL-10、IL-13)水平.出院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预后.结果 191例失代偿性心衰患者中肾功能损伤占67.0%.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患者年龄较肾功能正常和轻度下降组大(岁:83.4±5.1比66.2±5.4、76.8±6.3),且心功能较差;合并症的发生率也较肾功能正常组高〔高血压:66.7%(32/48)比42.9%(27/63),糖尿病:65.6%(31/48)比41.3%(26/63),贫血:37.5%(18/48)比15.9%(10/63),急性心肌梗死(心梗):25.0%(12/48)比9.5%(6/63),陈旧性心梗:31.3%(15/48)比11.1%(7/63),肺部感染:29.2%(14/48)比11.1%(7/63),均P<0.05〕,而肾功能中重度下降和轻度下降两组高血压、糖尿病、贫血、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66.7%(32/48)比51.3%(41/80),糖尿病:65.6%(31/48)比48.8%(39/80),贫血:37.5%(18/48)比25.0%(20/80),肺部感染:29.2%(14/48)比16.3%(13/80),均P>0.05〕;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急性心梗、陈旧性心梗发生率明显高于肾功能轻度下降组〔分别为25.0%(12/48)比10.0%(8/80)、31.3%(15/48)比11.3%(9/80),均P<0.05〕,肾功能正常、轻度下降、中重度下降3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2.7%(8/63)、17.5%(14/80)、20.8%(10/48)〕、心房颤动〔30.2%(19/63)、27.5%(22/80)、29.2%(14/48)〕、室性期前收缩〔室早:9.5%(6/63)、11.3%(9/80)、10.4%(5/48)〕、脑血管疾病〔20.6%(13/63)、22.5%(18/80)、22.9%(11/48)〕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肾功能轻度下降和中重度下降组患者血清TNF-α、IL-1、IL-6、IL-8、IL-10、IL-13水平及病死率、再次心衰住院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升高,且以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升高更显著〔TNF-α(ng/L):235.8±20.9比121.6±10.7,IL-1(ng/L):345.9±40.8比203.5±34.7,IL-6(ng/L):502.8±64.2比321.9±53.8,IL-8(ng/L):723.9±210.3比431.5±110.5,IL-10(ng/L):155.4±23.5比103.1±13.2,IL-13(ng/L):184.5±27.3比136.8±20.2,首次住院期间病死率:14.6%(7/48)比5.0%(4/80),出院后1年内病死率:25.0%(12/48)比18.0%(9/80),再次心衰住院率:47.9%(23/48)比30.0%(24/80),再发冠脉事件发生率:72.9%(35/48)比37.5%(30/80),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39.6%(19/48)比20.0%(16/80),均P<0.05〕,肾功能中重度、轻度和肾功能正常组3组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2%(2/48)、3.8%(3/80)、3.2%(2/63),P>0.05〕.结论 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且病死率、再入院率高,炎性因子明显升高;干预肾功能不全可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扬;汪芳;关敬树;谭美春;张连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短期内失血量超过1 000 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1],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呕血和(或)黑粪,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病情危急、凶险,病死率高达8.0%~13.7%[2],在短时间内作出病因及出血部位判断并及时处理是该病急救成功的关键[3].
作者:聂山文;路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基本参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执行.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必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新版 《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 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新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和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五味子乙素(Sch B)对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AKI)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25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以及高、低剂量Sch B干预组和Sch B对照组.高、低剂量Sch B干预组灌胃Sch B橄榄油20 mg/kg或100 mg/kg;Sch B对照组灌胃Sch B橄榄油 100 m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橄榄油;各组均连用5 d.实验第3天模型组和高、低剂量Sch B干预组单次腹腔注射顺铂 20 mg/kg复制小鼠AKI模型;空白对照组与Sch B对照组腹腔注射1 mL/kg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测定血肌酐(SCr)水平;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变化,并进行肾小管损伤评分;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p53蛋白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p53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Cr (μmol/L:86.77±10.97比14.37±0.81)、肾小管损伤评分(分:9.67±1.20比1.00±0.45)、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个/200倍视野:20.00±2.13比2.30±0.40)均升高(P<0.05或P<0.01),p53蛋白含量(个/400倍视野:13.40±2.66比57.30±3.82)、p53蛋白表达〔吸光度(A值)比值:0.79±0.09比1.42±0.09〕均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Sch B干预组SCr(μmol/L:21.98±5.52、37.45±5.04)、肾小管损伤评分(分:5.67±0.76、6.17±0.65)、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个/200倍视野:10.60±1.05、11.60±1.45)均下降(均P<0.01),p53蛋白含量(个/400倍视野:42.40±3.67、45.90±2.31)、p53蛋白表达(A值比值:1.36±0.16、1.25±0.11)均升高(均P<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融合、空泡变性、蛋白管型,肾小管腔萎缩或扩张等病理表现;高、低剂量Sch B干预组肾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 Sch B对顺铂所致AK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SCr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吴银娜;谭小月;张勉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投稿时,原稿中若有图表,每幅图表应紧随文字叙述之后排.每幅图表应冠有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不宜过大,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6.5 cm,高宽比例以5:7为宜.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原始图片(eps、spv、pdf格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李海玲教授组织主编的《热射病防治技术手册》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均有售,定价:25.0元/本.《热射病防治技术手册》是一部热射病防治方面的工具书,共11 章约17 万字.详细阐述了热射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原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监测技术、现场急救与后送、治疗方案、预防与健康宣教、护理、预后及管理策略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三磷酸肌醇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不规则趋化因子(CX3CL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24 h后,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分配法表分为空白组(CK)、LPS(10 mg/L)组、PD组 (LPS+ ERK抑制剂PD98059,25μmol/L)、LY组(LPS+ PI3K/Akt抑制剂LY294002,20μmol/L)、PDTC组 (LPS+ NF-κB抑制剂PDTC,100μmol/L)、cur组(LPS+姜黄素,10μmol/L)6组.各组阻断剂预处理30 min后给予LPS刺激,加药后作用4 h,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I3K、Akt、ERK、NF-κB、CX3CL1表达,测定各条带吸光度(A)值.结果 与CK组比较,LPS组PI3K、Akt、ERK、NF-κB、CX3CL1表达均显著升高〔PI3K(A值):0.68±0.05比0.49±0.09,Akt(A值):0.54±0.03比0.30±0.06,ERK(A值):1.09±0.09比0.74±0.05、NF-κB(A值):1.87±0.15比0.57±0.30,CX3CL1(A值):0.62±0.12比0.34±0.00,均P<0.05〕.与LPS组比较,PD组、PDTC组PI3K、Akt、ERK、NF-κB、CX3CL1表达均明显下降〔PI3K(A值):0.37±0.06、0.38±0.16比0.68±0.05,Akt(A值):0.33±0.07、0.33±0.12比0.54±0.03,ERK(A值):0.67±0.05、0.82±0.26比1.09±0.09,NF-κB(A值):0.73±0.19、0.97±0.41比1.87±0.15,CX3CL1(A值):0.43±0.07、0.32±0.03比0.62±0.12,均P<0.05〕;cur组能明显抑制PI3K、Akt、ERK、NF-κB表达〔PI3K(A值):0.44±0.04比0.68±0.05, Akt(A 值):0.30±0.10 比 0.54±0.03,ERK(A 值):0.78±0.05 比 1.09±0.09,NF-κB(A 值):0.78±0.17 比1.87±0.15,均P<0.05〕.结论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存在LPS—ERK、NF-κB—CX3CL1信号通路,姜黄素可抑制LPS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后PI3K/Akt、ERK、NF-κB的表达.
作者:王灵聪;韦丽玲;江荣林;黄立权;朱美飞;吴建浓;智屹惠;吴艳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编制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论文选取2~5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MeSH 数据库中选取,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级(含)以上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基本建设情况的现状,为全疆ICU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9家二级(含)以上医院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方式抽样调查二级(含)以上医院ICU的基本情况,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医疗单位基本情况、ICU建设基本情况、ICU人力资源情况、ICU设备配备情况.结果 发放问卷49份,回收49份,回收率为100%.全疆已建立ICU的二级(含)以上医院共49家,建设各类ICU 66个.① 医疗单位基本情况:二级甲等(二甲)医院占59.2%,三级甲等(三甲)医院占34.7%;医院行政归属以地方医院比例较大(占67.3%);医院规模以5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为主(占57.14%),设置编制床位共41 403张,开放床位35 442张,床位开放率为85.60%.②ICU建设基本情况:ICU建设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其中2000年至2010年共建设37个,2010年至2012年共建设12个;开放时床位相对较少,10张床位以下规模的ICU占79.00%.接受调查的66家ICU中,综合ICU的比重大,达43个;其次是急诊ICU 7个;神经外科及心外科ICU少,仅各有1个.66家ICU共设置床位765张,实际开放床位808张,ICU规模以5~20张为主,占全部ICU的71%.全疆各级医院ICU目前床位开放使用情况均在80%以上,其中56%的医院几乎处于满运转状态.③ICU人力资源情况:全疆ICU医师总数达484人,全职医护比例达到1:3.50,床位医师比例为1:0.55,床位护士比例为1:0.92;人员职称以住院医师为主,各层次职称梯度良好;学历层次以本科为主体,硕士以上人才较少;医师专业背景主要为重症医学专业、急诊医学专业、呼吸内科专业,专业相关性良好;ICU医师专业学习的主要方式为国内进修,本专业继续教育情况普遍较差,多数医师每年仅参加1次继续教育项目或未参加;获得中国重症医学专科资质认证资质的医师仅占23.56%.③ ICU设备配备情况:按ICU建设指南的要求,必备设备中以床边监护仪(703台)、呼吸机(516台)、静脉输液泵(702台)配备比例高;选配设备中以肠内营养泵(89台)、血糖检测仪 (57台)及防褥疮床垫(54台)配备数量多,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2台)、体外膜肺氧合(ECMO,1台)、胃黏膜二氧化碳张力pHi测定仪(0台)配备数量少.结论 新疆全区ICU建设尚处于发展中阶段,仍需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人力资源及设备等区域分布失衡,需进一步调整以利于全区ICU发展.
作者:王毅;郗晓婧;钟华;宋云林;李晓鹏;窦清理;于湘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通腑泻肺法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致脓毒症大鼠的肺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6)、模型组(n=18)和通腑泻肺组(n=18).模型组和通腑泻肺组采用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制模后即刻通腑泻肺组灌胃通腑泻肺颗粒0.01 mL/g,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制模后3、6、12 h经腹主动脉取血行血气分析;经下腔静脉取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留取灌洗液(BALF)检测总蛋白(TP)、总磷脂(TPL)、饱和磷脂酞胆碱(DSPC)含量;取肺组织测定湿/干质量(W/D)比值和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制模后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碳酸氢根(HCO3-)、剩余碱(BE)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血清TNF-α和IL-6逐步升高,BALF中TP升高,TPL、DSPC/TPL降低,肺W/D比值及肺组织MDA、MPO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通腑泻肺组pH值在制模后3 h升高(7.27±0.04比7.18±0.07,P<0.05),PaO2 (mmHg,1 mmHg=0.133 kPa)在制模后3、6、12 h升高(3 h:128.00±16.05比106.78±10.73,6 h:98.46±15.97比72.80±16.33,12 h:90.70±9.31比74.28±12.19,均P<0.05);血清TNF-α(ng/L)在制模后12 h显著降低(508.20±94.08比756.60±138.77,P<0.05),IL-6(ng/L)在制模后6 h、12 h显著降低(6 h:687.80±35.00比849.40±148.28,12 h:728.80±214.41比917.00±245.96,均P<0.05);BALF中TP(g/L)在制模后12 h显著降低(1.01±0.23比1.60±0.47,P<0.05),TPL(mg/L)在制模后12 h显著升高(86.40±11.33比62.40±16.33,P<0.05),DSPC/TPL在制模后6 h、12 h显著升高(6 h:0.58±0.13比0.38±0.10,12 h:0.45±0.13比0.24±0.07,均P<0.05);肺W/D比值在制模后3 h显著升高(3.84±0.25比2.99±0.50,P<0.01),制模后12 h显著降低(3.21±0.53比4.89±1.14,P<0.05);肺组织匀浆中MDA(nmol/mg)在制模后6 h、12 h显著降低(6 h:4.04±2.58比8.89±2.61,12 h:11.31±3.60比20.60±8.10,均P<0.05),MPO(U/g)在制模后12 h显著降低(4.79±0.66比7.22±1.76,P<0.05).光镜下通腑泻肺组肺组织水肿、充血、渗出和纤维化等病理变化均较模型组减轻.结论 通腑泻肺法治疗脓毒症大鼠能改善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减轻肺水肿和肺组织病理损伤;其肺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和释放以及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降解等途径实现.
作者:蒋华;周江;陈明祺;王醒;鲁俊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