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华
目的 及时彻底的洗胃和尽早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关键.尽早使用解毒剂、短期尽快达阿托品化以及及时对症处理是不可缺少的措施.方法 消除口鼻腔分泌物,快速准备经口插管洗胃,同时配合吸痰,洗胃后尽早行血液净化.尽早使用解毒剂并短期达阿托品化.注意呼吸功能的保护和支持,重症患者应用心电监护等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 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者34例经及时抢救,痊愈出院,3例出现反跳,3例死亡.结论 经口腔插胃管配合吸痰法,使插管时间缩短,避免呕吐误吸,缩短插胃管时间及洗胃时间,短期达阿托品化及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急性期处理的关键,注意呼吸功能的维护,应用监护等综合措施,做好病情的观察和护理,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卓薇薇;李宗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因呼吸障碍并应用机械通气患者60例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护理,而治疗组给予积极地Roy适应模式护理.结果 两组的FEV1水平经过护理后,都有明显上升,但是治疗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在护理后差异有明显显著(P<0.05),治疗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Roy适应模式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护理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肺功能与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伍虹云;苏仁芳;文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的产生的病因、抢救办法以及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选取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份本院的发生产后大出血的6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一个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62例病例全部都达到了有效地止血,都得到了成功的救活,有5例产妇出现手术之后的臀部疼痛,但是在给其对症治疗后,不适症状终都消失.结论 对发生产后大出血的病因进行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可以进一步地降低产妇的病死率,对产妇的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刁雪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在康复医学课程中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更好的掌握重点、难点,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缪萍;潘翠环;于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血栓形成应用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2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34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结果 34例患者中治愈7例,治愈率20.6%;显效10例,显效率29.4%;好转14例,占41.2%;无效3例,占8.8%.总治疗有效率91.2%.结论 高压氧能显著改善脑血栓形成患者症状、体征,能恢复或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工作能力,疗效显著.
作者:张淑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 曲安奈德注射液与2%的利多卡因1∶2稀释,瘢痕疙瘩周边局部浸润注射,瘢痕疙瘩后侧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锐性分离,切除瘢痕疙瘩,保留表层部分瘢痕组织,制成瘢痕组织瓣,覆盖继发缺损区.结果 瘢痕瓣成活良好,定期随访1年,46例患者中除3例复发外,余外形满意,无复发倾向.结论 采用瘢痕瓣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峰;林鹤;王磊;康春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别使用硫酸钡混悬液及碘海醇造影剂进行吞咽造影检查,观察比较二者的结果.方法 选择60例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其中30例使用60%的硫酸钡混悬液作为造影剂(硫酸钡组),30例使用350 mgI/ml的碘海醇作为造影剂(碘海醇组),分别进行吞咽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渗透及误吸的发生率.结果 硫酸钡与碘海醇两种造影剂轻度渗透、重度渗透及误吸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造影剂1 ml液体与10 ml液体食团吞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半固体与固体食团吞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碘海醇可以作为吞咽造影剂应用于临床.
作者:栾春娜;陈伟;孙洁;王光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12月我院实施“优质护理”的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2个作为实验组,按《2010年四川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细化实施方法开展优质护理519人;实施“整体护理”的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2个508人作为对照组,自制调查表对两组间护理质量考核、护理人员“三基”考试成绩;出院时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患者出院后第12个月治疗依从性、复发及回住原病房情况调查.采用t检验、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间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护理人员“三基”考试成绩;患者出院后第12个月复发及回住原病房情况、治疗依从性;出院时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除总体评价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除疾病预后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总体评价;患者对疾病的预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出院后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值得在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全面开展.
作者:陈明菊;杨金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CT增强薄层扫描异形血管强化征对小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42例小肺癌患者,分别采用常规CT增强扫描与CT增强薄层扫描,本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30例肺结核球与肺炎性假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CT增强薄层扫描时小肺癌有无异形血管强化征.结果 42例小肺癌患者增强扫描强化程度结果显示,高度强化12例,占28.57%;中度强化23例,占54.76%;低度强化7例,占16.67%.42例小肺癌患者中40例表现异形血管强化征,占95.24%,对照组30例肺结核球与肺炎性假瘤患者无1例表现为异形血管强化征,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薄层扫描能清晰显示小肺癌异形血管强化征,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中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中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急性中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急性中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心肌酶及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得到改善.结论 检测急性中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动态变化,对于观察临床疗效及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黄志刚;周启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等引起股骨颈骨折较为常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提高病人康复的关键措施.现将我科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2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姜菊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术前有效训练卧床小便对骨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围术前手术期指导,实验组术在此基础上前3天开始训练卧床小便.术后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尿潴留的机率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前有效训练卧床小便,可避免骨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叶云清;陈娟;陈映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30岁,体重66 kg,ASA Ⅰ级,术前诊断为腰3~4椎管占位,拟在全麻下行腰椎占位切除术.术前检查有脑积水(少量),余均正常,Bp 15.5/10 kPa,家族中无高血压病史.入室时建立右上肢液路,右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Bp,监测ECG、SpO2.麻醉过程:地米10 mg,咪唑安定4 mg,芬太尼0.2 mg,异丙酚80 mg,万可松6mg,经口腔明视下插入气管导管(弹黄管7号),插管时病人呛咳,立即静推异丙酚50 mg,顺利插管,听双肺对称一致,固定导管开呼吸机,麻醉机,异氟醚维持,间断静注芬太尼0.4mg,万可松16 mg.术中肿物切除时,打开硬脊膜有脑脊液外流约20 ml,心率突然加快约125次/分左右,给予艾司洛尔20 mg静点,心率降至正常,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手术约4h,输入平衡盐2 000 ml,万汶1 500 ml,出血约700ml,尿量900 ml,术毕自主呼吸恢复,常规给予阿托品0.5 mg,新斯的明1 mg拮抗约5 min,呼之不睁眼,吸痰时有呛咳但潮气不够,带管送ICU.测Bp 15/9.5 kPa,SpO2 99%,心率100次/min.ICU护士在接收病人行瞳孔检查时发现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差,告诉术者及麻醉医生,立即行头颅CT示:左侧硬膜外血肿.
作者:牟权;梅黎明;程庆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妇女健康普查妇科B超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为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进行妇科检查.结果 1200例异常报告360例,占被检人数的30%.结论 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发病率高.
作者:王惠芹;宫少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高能聚束微波全身治疗的护理.方法 对我科自2005~2010年1 510例行高能聚束微波全身治疗患者的观察、记录,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结果 患者治疗护理后的效果达到89%,并发症5例.结论 高能聚束微波全身治疗,疗效确切,副反应轻,同时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宣教及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银小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方法 在我校临床专业解剖学实验教学与人体科学馆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结果 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新的实验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杨石照;杨吉平;计胜峰;成娟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37例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并进行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37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腰部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结论 PVP是治疗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它疗效可靠,微创,可以减轻患者痛苦,而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薛春燕;舒俊;姜菊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诱导痰液IL-5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作用.方法 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所处疾病时期分为急性发作期组与缓解期组每组2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进行痰诱导,并进行痰液标本的细胞定量、分类及IL-5浓度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EV1%及FEV1/FVC自急性发作期组至正常对照组逐级增高(P均<0.01);急性发作期组、缓解期组痰液中细胞总数均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EOS)、IIL-5自正常对照组至急性发作期组均呈依次递增趋势(P均<0.01).结论 IL-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林志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前我国医疗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并在2012年1月1日起实行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制度中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实际上能真正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及方式方法的医院并不多,很难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文章就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当中医院各管理阶层担当的角色及作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所需具备基本条件加以探讨,以期推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林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干预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训练组单纯采用家庭心理干预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利他林治疗,联合组则采用家庭心理干预治疗与利他林联合治疗.三组均在接受治疗前、第4周、第8周、第12周末进行多动指数评定.结果 治疗前训练组、药物组和联合组的多动指数分别为(17.36±1.66)分、(17.46±1.74)分和(17.36±1.71)分,治疗后分别下降到(11.79±2.82)分、(9.76±3.27)分和(8.05±2.84)分,干预组和药物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x2=0.001,P=0.976);而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干预组和药物组(x2值分别为4.768和4.540,P值分别为0.029和0.033).结论 家庭心理干预可以通过纠正患儿的养育方式而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疗效与利他林相等;而家庭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李耀东;吴小慧;罗澍韩;郑庆梅;赵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