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诱导痰中IL-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林志国

关键词:痰, IL-5, 支气管哮喘, 发病
摘要:目的 探讨诱导痰液IL-5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作用.方法 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所处疾病时期分为急性发作期组与缓解期组每组2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进行痰诱导,并进行痰液标本的细胞定量、分类及IL-5浓度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EV1%及FEV1/FVC自急性发作期组至正常对照组逐级增高(P均<0.01);急性发作期组、缓解期组痰液中细胞总数均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EOS)、IIL-5自正常对照组至急性发作期组均呈依次递增趋势(P均<0.01).结论 IL-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的行为干预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抑郁和焦虑心理的行为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 胃癌手术切除患者120名由入院顺序依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由专科医生与护士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3h进行半小时的行为干预.结果 两组治疗前焦虑抑郁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经过行为干预后,治疗组患者SDS、SAS分值有了明显降低,改善幅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特质应对方式得分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癌患者基本伴随有抑郁和焦虑心理,积极的行为干预作用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积极应对得分,降低消极应对得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映华;吴玉琼;梁子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术后并发症研究

    笔者回顾总结本院自1998~2010年行胆囊切除术患者2000例,对其发生的并发症种类进行统计,提出预防与处理方法,以备广大同道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男性679例,女性1 321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5岁,60岁以上者369例.结石性胆囊炎1 763例,胆囊息肉237例(其中结石、息肉共有者69例).1.2手术方法使用德国Storz腹腔镜系统及美国施乐辉腹腔镜系统,CO2气腹,四孔法,早期用钛夹,后期用塑料扣夹、可吸收夹.

    作者:王铁岩;王宇男;宋泽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元认知理论框架下神经内科临床实习的实证研究

    神经病学是临床教学的难点,其疾病有其特殊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在临床实习中,同学们掌握起来十分困难,逐渐丧失兴趣,如何提高神经病学的教学质量,一直是神经病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元认知理论作为一种成熟的理论不断的被引入教学领域,本次实证研究旨在寻求元认知理论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的理论依据,给教学工作提供一种新思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潘云志;丁岩;王丽;孙兴元;刘宏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37例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并进行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37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腰部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结论 PVP是治疗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它疗效可靠,微创,可以减轻患者痛苦,而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薛春燕;舒俊;姜菊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医疗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并在2012年1月1日起实行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制度中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实际上能真正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及方式方法的医院并不多,很难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文章就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当中医院各管理阶层担当的角色及作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所需具备基本条件加以探讨,以期推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林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大肠腺癌中GST-π和P-gp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大肠腺癌中组织中GST-π和P-gp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大肠腺癌标本和41例癌旁大肠组织中的GST-π和P-gp蛋白的表达.结果 GST-π和P-gp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均为74例;癌旁大肠组织的阳性表达分别为8例、5例,两者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GST-π蛋白在直径≤3 cm的病例中阳性率显著高于直径>3 cm的病例(P<0.05),但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无关(P>0.05);P-gp蛋白在≥50岁的病例中阳性率显著高于在<50岁的病例(P<0.05),但与性别、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无关(P>0.05);两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大肠癌多药耐药是多种耐药基因产物共同作用的结果,联合检测大肠癌组织中GST-π和P-gp蛋白的表达对于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化疗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黄炳臣;覃忠卫;黄永秩;陆海善;黄云美;罗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诱导痰中IL-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诱导痰液IL-5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作用.方法 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所处疾病时期分为急性发作期组与缓解期组每组2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进行痰诱导,并进行痰液标本的细胞定量、分类及IL-5浓度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EV1%及FEV1/FVC自急性发作期组至正常对照组逐级增高(P均<0.01);急性发作期组、缓解期组痰液中细胞总数均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EOS)、IIL-5自正常对照组至急性发作期组均呈依次递增趋势(P均<0.01).结论 IL-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林志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大关节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大关节腱鞘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GCTTS)的MRI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CTTS的MRI表现,其中膝关节6例,踝关节2例,髋关节1例;局限型8例,弥漫性1例.结果 9例均表现为关节内或关节旁的单发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或肿块,病灶边界清晰,大直径为1.5~5.0 cm,平均为3.2cm.病灶T1WI信号与肌肉信号类似,T2 WI信号不均匀,病灶内见不同数量的低信号含铁血黄素沉着.结论 大关节出现单发的边界清晰的结节或肿块,MR信号与肌肉信号接近,T2 WI显示病灶内有低信号,可提示GCTTS的诊断.

    作者:李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的6年监测

    目的 连续6年监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及耐药性变化,为支原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间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率、构成比及耐药率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男性uu35.8%、35.5%、30.8%、34.9%、36.2%,36.4%;女性uu36.1%,39.7%,38.7%,46.7%,47.5%,52.9%;人型支原体比例低,分别为2.7%、1.9%、3.0%、4.1%、6.1%、3.1%.6年总耐药率的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解脲支原体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高,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3%、6.0%、10.9%、63.6%、65.1%,57.7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6.5%、29.1%30.1%、95.5%、97.8%、93.7;对交沙霉素平均(6.97%)、多西环素(<11.5%)、克拉霉素(<10.5%)、美满霉素(<15.1%)耐药率低,且耐药率增加不明显.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感染率总的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但男性感染率变化不大,保持在35%左右.而女性的感染率则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解脲支原体感染高,其构成比例6年来保持稳定.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为多西环素和交沙霉素,临床诊疗中要重视强支原体的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黄磊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等引起股骨颈骨折较为常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提高病人康复的关键措施.现将我科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2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姜菊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62例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的产生的病因、抢救办法以及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选取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份本院的发生产后大出血的6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一个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62例病例全部都达到了有效地止血,都得到了成功的救活,有5例产妇出现手术之后的臀部疼痛,但是在给其对症治疗后,不适症状终都消失.结论 对发生产后大出血的病因进行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可以进一步地降低产妇的病死率,对产妇的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刁雪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2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2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老年患者的身心特点,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2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和有效护理后,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住院12~16 d,平均14.3d.术后随访6个月发现,28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关节运动功能得以恢复,1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应通过对其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分析,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保证手术效果,加快骨折的愈合,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王元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全程导乐陪伴分娩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组与对照组.导乐组由有分娩经验的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给予产妇持续的生理、心理及情感上的支持;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结果 导乐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显著缩短,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能明显降低了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的痛苦,减少产程中母嬰并发症的发生,导乐陪伴分娩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产时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潘映红;郭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某医院异位妊娠现状分析及护理探讨

    目的 通过对近年来我院住院异位妊娠患者的资料分析,了解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异位妊娠的护理.方法 对2006~2011年的1 776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年内异位妊娠患者占住院妊娠分娩总数的14.73%.结论 近6年中,在12 057例住院妊娠分娩中异位妊娠患者1 776人,发病率保持相对平稳状态,2008年有所升高,近3年有下降趋势.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等知识的宣传和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有关,护理工作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石永丽;张秀云;段秀丽;李雅丽;张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解剖学实验与人体科学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索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方法 在我校临床专业解剖学实验教学与人体科学馆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结果 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新的实验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杨石照;杨吉平;计胜峰;成娟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本科远程教育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的研究

    分析护理本科远程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升级改造现有校园网络,构建护理本科远程教育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指出构建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在内容上要精化优化,并实现资源共享.

    作者:侯鹏高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缩短层流手术间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的探讨

    手术室是外科系统中集手术、诊治、抢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院建设的不断完善,大多数医院手术室采用的是层流洁净手术室,根据建筑部规定:连台手术术间需要等待20~30 min的空气自净消毒时间.为解决患者等待手术的焦虑心理、手术量的增长、手术间少、手术连续性受到干扰等问题本科室设立研究小组,研究以百级、万级术间及连台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改变连台手术术间空气消毒方法为目标,尝试分析含氯制剂干预连台手术间空气消毒效果,从而为缩短连台手术术间空气消毒时间做理论的有力佐证.

    作者:张小平;李立军;张继红;曲亚杰;祝有菊;张智慧;王晓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家庭心理干预治疗与利他林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效果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干预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训练组单纯采用家庭心理干预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利他林治疗,联合组则采用家庭心理干预治疗与利他林联合治疗.三组均在接受治疗前、第4周、第8周、第12周末进行多动指数评定.结果 治疗前训练组、药物组和联合组的多动指数分别为(17.36±1.66)分、(17.46±1.74)分和(17.36±1.71)分,治疗后分别下降到(11.79±2.82)分、(9.76±3.27)分和(8.05±2.84)分,干预组和药物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x2=0.001,P=0.976);而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干预组和药物组(x2值分别为4.768和4.540,P值分别为0.029和0.033).结论 家庭心理干预可以通过纠正患儿的养育方式而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疗效与利他林相等;而家庭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李耀东;吴小慧;罗澍韩;郑庆梅;赵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ICU内无创通气应用时机的分析

    目的 探讨各种类型呼吸衰竭(呼衰)患者应用NPPV与有创通气序贯性应用的指征.方法 对50例各种类型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应用NPPV及有创通气应用过程中,密切检测患者变化及血气分析等情况,探讨把握NPPV应用时机及应用指征.结果 50例患者无创通气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 在ICU内,意识障碍或重度呼衰患者,仍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井慎;李莫振;蔡振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妇产科临床课教学改革浅谈

    在新形势下为了全面提高妇产科临床课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更新教学手段,建立整体化全程教学新模式;实行教学与临床相结合,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以及补充教材内容,自编实训教程的解决方法,在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妇产科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作者:刘杰;杜凤霞;关郁;于德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