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齐清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机械通气(MV),但MV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已逐渐显现.我们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MV治疗ARDS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史晓峰;张玥;王今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分离2005年3月-2006年2月本院ICU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6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结果:除亚胺培南外(敏感率为83.33%),6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敏感率<40.00%).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的中医证候全部为虚实夹杂证,以热郁证(42.42%)、痰阻证(34.85%)、气虚证(39.39%)、阴虚证(37.88%)为主.结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应以亚胺培南作为一线抗菌药物,同时可考虑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辅助治疗.
作者:杨秀捷;张晨;齐文升;蓝海涛;王硕;杨忆熙;赵昕;叶锡鲁;马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中医证型与左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心功能检测仪测定130例不同证型肺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标,并对各证型的证候积分与心功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心排血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指数(SI)、每搏量(SV)、左心做功指数(LCWI)、左心做功量(LCW)的数值大小在各证型中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浊蕴肺证>痰热壅肺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水泛证>气阴两虚证>痰热壅肺证>痰浊蕴肺证;肺心病阳虚水泛证加速度指数(ACI)及速度指数(VI)低,痰浊蕴肺证高.肺心病痰热壅肺证及痰浊蕴肺证证候积分与心功能指标CI、SI、收缩时间比率(STR)无相关性(P均>0.05);气阴两虚证证候积分与CI、SI呈较弱负相关(r1=-0.379,r2=-0.345,P均<0.05);阳虚水泛证证候积分与STR呈显著正相关(r=0.523,P<0.01).结论:心功能指标CI、SI、LCWI、SVRI、SVR、STR等是反映中医证型动态演变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熊旭东;李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水肿期大脑皮质水通道蛋白4(AQP4)mRNA表达的变化及七叶皂苷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窒息法制备心搏骤停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后进行相应复苏(复苏组);达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标准后,药物组即刻经颈动脉插管推注七叶皂苷(药物组);对照组除不进行窒息/复苏外,其余操作同复苏组.于ROSC后0.5、3、6和12 h用干/湿比重法测定各组脑组织含水量;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大脑皮质AQP4 mRNA变化.结果:复苏组ROSC后AQP4 mRNA表达随脑组织含水量的增加而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且两者呈正直线相关(r=0.681,P<0.01);药物组脑组织含水量和AQP4 mRNA表达在ROSC后0.5 h和3 h显著增高(P<0.05或P<0.01),但在6 h和12 h明显回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心肺复苏后脑水肿的发生与AQP4 mRNA表达上调有关;七叶皂苷具有减轻复苏后脑水肿、调节AQP4 mRNA表达的作用,可能是其抗脑水肿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陈俊;陈寿权;李章平;王万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参麦注射液为中药红参、麦冬提取物,呈微黄色至淡棕色的澄明液体,有效成分有人参皂苷、麦冬皂苷、麦冬黄酮,以及微量人参多糖和麦冬多糖,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之功效,且有抗心律失常、抗休克、调节机体免疫力等多种临床作用.参麦注射液常被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等,其药物不良反应(ADR)以静脉使用过程中的过敏反应为主.本院曾发生1例因静脉滴注(静滴)参麦注射液致过敏反应者,报告如下.
作者:张在晨;田利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在基因水平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选择140只Wistar大鼠,其中60只随机均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模型组,观察术后48 h和72 h的存活率;另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透射电镜观察术后24 h肝脏病理学改变.采用含有4 096条大鼠基因cDNA克隆的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并分析脓毒症大鼠经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24 h肝组织的基因表达变化,并以计算机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治疗组大鼠48 h和72 h存活率显著升高,且血必净注射液有延长存活时间的作用(P<0.05或P<0.01).24 h血必净治疗组肝脏病理学损伤改变明显减轻.在4 096条基因中,有差异表达的基因122条,下调基因主要涉及神经细胞与神经传导、细胞信号转导、各种基本生物化学物质代谢酶类基因、能量代谢相关基因;上调基因主要涉及细胞骨架与运动类蛋白、细胞周期调控、各种基本生物化学物质代谢酶类基因以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延长脓毒症大鼠的存活时间,并具有肝脏保护效应,其作用环节可能涉及物质代谢、脂类代谢基因、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等多方面.
作者:李志军;李银平;盖慧荣;胡顺鹏;王晓飞;薛永来;冯喜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指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各种治疗后,患者心衰仍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的充血性心衰.对难治性心衰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很高.我院自2002年以来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26例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磨红;赵志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结合诊断性试验受试工作者曲线(ROC)分析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并分析其证候组合规律.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AMI四诊资料,将410例临床AMI患者随机分为运算组(308例)和考核组(102例),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308例AMI患者症状信息,分析基本证候之间组合规律,确立症状对证候贡献度,以诊断性试验ROC分析建立各基本证候诊断阈值.结果:AMI存在气滞、气虚、痰浊、血瘀、痰热、阴虚、阳虚等基本证候,确立了不同症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及诊断阈值,建立以基本证型为诊断单元的AMI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经回顾性检验和102例患者前瞻性检验,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所建立AMI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为中医药干预AMI治疗提供了辨证依据.
作者:贾振华;李叶双;吴以岭;高怀林;陈静;谷春华;袁国强;吴相春;魏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996-2006年,我们用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总剂量1 g/k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单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总剂量2 g/kg)所取疗效相似,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维彬;嵇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泻浊化瘀扶正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未行透析的CRF伴近期急性加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采用中药内服(由大黄、黄芪、白术、茯苓、当归、丹参、红花、川芎、木香、泽泻、生地、山楂组成)及中药灌肠(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联合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口服爱西特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及C-反应蛋白和血清补体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1.82%)、总有效率(77.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66%和44.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倦怠乏力、腰膝酸痛、纳少腹胀、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前3个症状较对照组治疗后也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血清补体C3、C4、CH50和C-反应蛋白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较对照组改善程度为好,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泻浊化瘀扶正法能明显减轻CRF急性加重患者恶化的肾功能及炎症反应,从而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作者:曹阳;张燕敏;陈伟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12月采用葛根素注射液配合高氧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0.45±7.24)岁;平均病程(8.36±4.32)年.对照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0.32±7.53)岁;平均病程(8.41±5.15)年.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袁建平;王秀丽;胡胜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原发性HCM患者治疗前停用一般治疗药物,然后给予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饭后服用,每日3次,连服4周.用药前及用药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心电图检查测定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左室短轴收缩率(ΔFS)、心房充盈分数(AFF)均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等容舒张时间(IRT)、慢充盈分数(SFF)均显著下降,二尖瓣前叶斜率、平均快速充盈速度(MRFV)、快充盈分数(RFF)及标准化快充盈(RFR/EDV)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用药后心率显著减慢(P<0.05),但动脉收缩压(SBP)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改善原发性HCM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动能,对治疗原发性HCM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苏晓燕;吕维红;张弈;梁艳敏;徐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望诊是医生用视觉观察患者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的异常变化来诊察病情,判断病位、病性、病势的一种重要手段[1].传统中医学四诊(望、闻、问、切)和现代医学四诊(望、触、叩、听)都把望诊放在首位,除反映获取信息顺序外,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望诊在医学诊断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作者:高利;王平平;李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临床出现不良反应的成因.方法:将3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辨证用药和非辨证用药两组.辨证用药组兼热象者10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无热象者5例,给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非辨证用药组兼热象者9例,给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无热象者6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观察中医证候学变化,并综合评价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辨证用药组由(12.53±2.36)分降至(4.53±1.06)分;非辨证用药组由(12.33±2.35)分降至(5.00±1.46)分(P均<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辨证用药组在神经功能好转的同时中医证候一并好转;非辨证用药组虽然神经功能好转,但却出现了神经系统以外的不适,个别患者还出现了新的症状.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出现的不良反应除了药物本身的质量问题外,不辨证用药很可能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高利;李宁;王平平;钟祥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糖、血脂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90例ACI患者分为痰热腑实、风火上扰、肝肾阴虚3个证型组,每组30例,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于发病72 h内测定VEGF、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的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结果:痰热腑实证、风火上扰证、肝肾阴虚证的VEGF、空腹血糖和LDL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肝肾阴虚证、风火上扰证、痰热腑实证的VEGF和空腹血糖水平依次升高,且与NDS呈正相关;而3个证型的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ACI患者与正常健康者TG、TC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VEGF和空腹血糖参与了脑梗死急性期的病理演变过程,是脑梗死急性期机体邪正相争的病理产物,可作为判断中风急性期病情轻重、预后及辨证分型的指标.LDL-C虽与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导致脑梗死的病理基础之一;但TC、TG与脑梗死及其证型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
作者:胡万华;陈炳;张志强;曾耀明;奚经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学实践始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领域,其中涉及到的医患双方的关系是一种具有法律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价值关系性质的特殊人际关系.目前由于社会各种矛盾的复杂化,使得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化解医患矛盾冲突,恢复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作者:夏建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为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治枢机不利、实热内结、少阳阳明同病之证.笔者在临床中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急腹症疗效满意.
作者:唐云志;金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02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的62例A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的基础上,先静脉注射生长抑素250 μg,然后改用3 000 μg加生理盐水500 ml以250 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静滴),连续7~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溶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7~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腹部体征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血钙浓度变化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淀粉酶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尤以治疗后3 d和5 d更为明显(P均<0.01).观察组痊愈率(38.7%)和总有效率(9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2%和77.4%,P<0.01和P<0.05),而MODS的发生率(19.3%)和病死率(6.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1%和16.2%,P均<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AP疗效好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
作者:蒋龙元;周莉莉;吴满辉;杨正飞;余涛;黄子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小肠深部肌间神经丛神经-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CC)平滑肌网络结构的形态学改变和大承气汤对其的修复作用,探讨大承气汤治疗MODS的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ODS组和大承气汤治疗组;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MODS大鼠小肠深部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ICC-平滑肌网络结构损伤和大承气汤对其的修复作用.结果:MODS组小肠深部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ICC-平滑肌网络连接结构不完整,神经纤维末梢、ICC、平滑肌超微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结构明显损伤.大承气汤治疗组小肠神经-ICC-平滑肌网络结构比较完整,神经纤维末梢、ICC、平滑肌超微结构无明显损伤,相互之间联系结构较为完好.结论:大承气汤能通过修复MODS大鼠小肠神经-ICC-平滑肌网络结构损伤,改善胃肠运动障碍,治疗MODS.
作者:李毅;齐清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合并斑块伴脑供血不足患者使用灵蒲合剂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给予62例CAS合并斑块伴脑供血不足患者服用灵蒲合剂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并与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各血管Vm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多数血管PI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各血管Vm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增高(P<0.05或P<0.01);且P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灵蒲合剂可改善CAS合并斑块伴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脑供血,且无不良反应,是治疗CAS合并斑块伴脑供血不足的有效组方.
作者:张宪忠;林庆娟;李莉;杨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