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纳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指标、血脂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TG、TC、LDL-C等血脂指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后有57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够起到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良桢;方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脑出血的近远期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出血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降压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通过超早期强化降压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d血肿体积与NIHSS评分,3个月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与NIHS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治疗后3d,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肿体积、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3d上述观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为(65.2±8.4)分,NIHSS评分为(11.3±5.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7.3±8.6)分和(16.2±4.8)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中,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患者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脑出血患者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进行镇静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行镇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心率(HR)、血压(MAP)、呼吸频率(RR)、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G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过程中HR、MAP均无明显差异(P>0.05);自给药30min起,观察组患者RR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48h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对照组低,GCS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不良事件的药物干预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帮助患者达到清醒镇静,且无呼吸抑制作用,不良反应程度低,是较为理想的镇静剂.
作者:刘良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分别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对比.方法 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更优于全麻,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韩俊;赵静;张立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超声介入下囊肿内注入不同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60例,根据硬化剂使用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使用聚桂醇)及对照组(使用无水酒精),各3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液体抽取量较对照组多,治疗用时较对照组短,治疗花费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介入下囊肿内注入聚桂醇治疗肝囊肿的疗效较无水酒精好,患者囊内液体抽取情况好,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且不良反应发生少,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柴振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14d为1个疗程,现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8.57%、88.57%,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8,P=0.0408).(2)观察组腹痛缓解效果(t=3.7597,P=0.0001)、胃溃疡治疗效果(t=2.8668,P=0.0021)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u=0.2229,P=0.8240)、白介素-6(IL-6,u=0.1010,P=0.9197)、C反应蛋白(CRP,u=0.3061,P=0.7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u=9.1473,P=0.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6(u=17.7994,P=0.0000)、CRP(u=11.6004,P=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12.8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44,P=0.0289).结论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该联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会平;徐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保乳手术与乳腺癌早期根治手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给予保乳手术,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早期根治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观察指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153.73±19.03)min、术中出血量(246.20±18.67)ml,低于对照组(185.94±18.03)min、(384.20±19.09)ml(P<0.05).观察组的局部复发率(6.78%)、远处转移率(3.39%)与对照组(6.78%)、(6.7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96.61%)与对照组(93.2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来说,应用保乳手术治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且具有手术范围小、恢复快、操作简便,美观度佳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赵苗苗;周雪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OVCF患者,根据实施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受伤椎体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注入骨水泥量、术后受伤椎体高度增加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体压缩率、受伤椎体Coob角、VAS评分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患者受伤椎体畸形、椎体高度等方面更具优势,且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乔晓淼;夏文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04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分析两组症状缓解、住院时间情况、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缓解、住院时间分别为(1.11±0.83)h和(3.01±1.01)d,对照组的症状缓解、住院时间分别为(3.65±1.26)h和(5.24±1.55)d,观察组的症状缓解、住院时间明显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相比于对照组的86.27%,观察组明显要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极佳,提高了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凯;李聪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全麻术后老年患者复苏期并发症现状及护理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麻醉恢复室收治的60例老年全麻术后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记录全麻术后老年患者复苏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针对不同并发症进行个性化护理.结果 本研究中60例全麻术后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期发生并发症者22例,其中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9例、消化系统并发症7例、循环系统并发症3例、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其他并发症1例;急诊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3.6%,明显高于择期手术患者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3h的患者全麻术后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8.0%明显高于对照组(14.3%)(P<0.05).结论 全麻术后老年患者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当适当延长老年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观察时间,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法,以减少麻醉复苏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伍卉君;刘先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90例手术患儿分为A组、B组、C组.所有患儿均在麻醉诱导期给予丙泊酚,前两组输注舒芬太尼C组输注生理盐水,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B组丙泊酚脑电双频指数高于C组(P<0.05);A组、B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低于C组(P<0.05);A组、B组丙泊酚LOC时间均少于C组(P<0.05);各时刻A组和B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 儿科手术中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能增强丙泊酚镇痛作用,且剂量为0.01μg/kg时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张华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液酸度、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12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救治过程中进行常规充分液体复苏,观察组则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复苏3h后,对照组血清pH值为6.79±0.07,低于观察组的7.32±0.09,血清乳酸含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术后3d并发症与死亡总发生率分别为7.81±0.23mmol/L、11.69±1.52s、37.15±3.75s、61.67%,均分别高于观察组的4.62±0.45mmol/L、10.10±1.56s、29.22±3.66s、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调节血液酸度,改善凝血功能及预后效果.
作者:夏祖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择取2011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实现时间、术后下床活动实现时间以及住院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行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相较行传统常规手术开腹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明显减少切口感染,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优化患者在患病和接受治疗过程中的身体舒适程度和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曾尚明;陈新;王志涛;卢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盐酸帕罗西丁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抑郁症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丁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第4w及第8w后两组患者的HAMD-17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显效率为84.4%,总有效率为9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和80.0%(P<0.05);治疗组GQOLI评分中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及心理健康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盐酸帕罗西丁对于治疗抑郁症病人优于仅用抗抑郁药,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作者:曾惠英;宋丹杏;伍中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给予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重症脑卒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流质鼻饲饮食,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预后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营养指标和免疫力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OACHEII和CPI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GC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机体免疫能力和预后.
作者:姚雪英;熊佳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进行常规保守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IL-6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为(16.1±2.7)ng/L,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43.9±4.5)μg/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肿量为(9.1±3.7)ml,周围水肿量为(5.9±3.3)m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5.1±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可以明显减轻或者消除患者颅内的血肿占位,快速降低颅内压,有效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来改善机体水肿,保护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吉康荣;李康成;陈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听力障碍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对照组听力轻度及中度障碍例数均比观察组低,听力重度和极重度障碍例数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姚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同伴教育模式对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予以同伴教育,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干预后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健康角色受限、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感角色受限、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治疗依从性、与医护人员交流、认知性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每周锻炼时间(min)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伴教育模式可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性提高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刘婧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的诊断及不同程度肠缺血坏死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外科2011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18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 其中9例患者行肠切除肠吻合术,5例患者行肠切除+空-回肠端侧T型吻合+远端回肠残端造瘘术,2例患者行肠切除+近端造瘘+远端造瘘置入营养管术,1例患者行肠切除+近端造瘘远端关闭术,1例患者仅行开关腹术.18例患者中,除一例自动出院外,其余均康复出院.6例患者于6~9个月后行造瘘还纳术.随访有1例发生短肠综合症.结论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症状隐匿,易延误诊治;对于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肠坏死的患者,应早期手术切除坏死肠管,剩余肠管可一期吻合或肠切除+空-回肠端侧T型吻合+远端回肠残端造瘘术,术后早期积极抗凝治疗.
作者:王坤;李振想;施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辅助治疗持续性宫颈炎效果.方法 选取持续性宫颈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采用同样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加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宫颈糜烂面积、阴道清洁度以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85.71%、局部体征(宫颈糜烂面)治疗总有效率83.6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糜烂面、阴道清洁度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辅助治疗持续性宫颈炎效果显著、作用确切且安全可靠,患者认可度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江敏仪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