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苗苗;周雪红
目的 探究血脂水平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我院结直肠癌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清晨抽取5 mL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两组血脂、血清标志物水平,并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价值.结果 两组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TC、LDL-C、HDL-C水平较低,CEA、CA199、CA125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灵敏度(86.96%)、准确度(90.79%)均高于CEA、CA199、CA125单项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结直肠癌病情预后具有密切关系,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诊断结直肠癌,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杨创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YKL-40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炎症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并依照ACT评分系统将其分为A组20例和B组30例,选取50例正常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血清中的YKL-40水平,血清总IgE水平、血常规结果、FEV1%pred及ACT评分结果.结果 A组患者YKL-40评分与B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计数与B组和对照组比较呈现明显升高(P<0.05);B组和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YKL-40水平与血清总IgE表达无相关性,与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FEV1%pred、ACT评分分别成正相关和负相关.结论 支气管哮喘未控制患者的YKL-40水平在患者血清中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随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肺功能的增强而降低,因此能够作为血清学指标中一项反应哮喘病情控制情况的指标.
作者:杨春花;郑红英;杨金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切开复位和撬拨复位用于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6年9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按照患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撬拨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B组长,且疼痛程度VAS评分高于B组,术中出血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高于B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跟骨骨折治疗中切开复位手术和撬拨复位手术均能达到满意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但撬拨复位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值得推广.
作者:娄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卡培他滨联合洛铂以及联合奥沙利铂在进展期胃癌D2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94例接受进展期胃癌D2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卡培他滨联合洛铂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化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34%、70.22%,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以血小板减少为主(34.0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以神经毒性为主(27.7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8.94%、53.19%,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年生存率的比较上,Ⅱ期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Ⅱ期患者,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80.85%vs68.09%,P<0.05).结论 对于进展期胃癌D2术后患者而言,卡培他滨联合洛铂或奥沙利铂均是有效的辅助化疗方案,二者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相似,但洛铂方案3年生存率更高.
作者:欧阳考滨;何樱;袁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择取2011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实现时间、术后下床活动实现时间以及住院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行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相较行传统常规手术开腹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明显减少切口感染,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优化患者在患病和接受治疗过程中的身体舒适程度和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曾尚明;陈新;王志涛;卢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局麻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6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3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鼻出血、鼻塞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行以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陈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及分析针对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泌尿科病房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患肾结石的100例患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共50例,确诊后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共50例,确诊后以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的结石清除效果、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长,手术出血量与血红蛋白降低水平显著更低(P<0.05),但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低,住院天数显著更短(P<0.05).结论 针对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值得借鉴.
作者:邓灿;林巧威;丁勇泉;李汉强;邱峻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甲基多巴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PIH)患者血压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154例PIH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基多巴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压控制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21%,显著高于对照组7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10.39%,显著低于对照组2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多巴联合硝苯地平治疗PIH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
作者:张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使用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门诊接收的1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甲硝唑栓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加用雌激素软膏(倍美力)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机体内激素水平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显著较好,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性阴道炎者,使用倍美力联合甲硝唑栓治疗,安全性强,可调节机体内激素分泌,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惠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穿针微创方式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2例按照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和干预组(经皮穿针微创治疗)各31例,随访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Cononey腕关节评分、感染及畸形愈合例数、愈合优良率及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结果 干预组Cononey腕关节评分、愈合畸形率、愈合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针微创方式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好,有效减少术后愈合畸形,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速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罗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确诊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吞咽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升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吞咽功能,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应用.
作者:张柳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超声介入下囊肿内注入不同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60例,根据硬化剂使用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使用聚桂醇)及对照组(使用无水酒精),各3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液体抽取量较对照组多,治疗用时较对照组短,治疗花费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介入下囊肿内注入聚桂醇治疗肝囊肿的疗效较无水酒精好,患者囊内液体抽取情况好,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且不良反应发生少,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柴振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在临床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疗效,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84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行囊肿剥除术,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总的住院时间均要较观察组患者长,术中出血量也比观察组多,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率为90.48%,观察组为9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观察组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21.43%,观察组为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良性卵巢囊肿的患者而言,无论是采用经阴道还是腹腔镜手术,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经阴道囊肿剥除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以及复发率也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梁霞梅;罗淑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92例老年白内障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小切口囊外摘除术,n=46)与对照组(超声乳化吸除术,n=46).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两组眼压水平均恢复到术前状态,且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1/46)、15.2%(7/46),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白内障治疗中,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的诊断及不同程度肠缺血坏死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外科2011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18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 其中9例患者行肠切除肠吻合术,5例患者行肠切除+空-回肠端侧T型吻合+远端回肠残端造瘘术,2例患者行肠切除+近端造瘘+远端造瘘置入营养管术,1例患者行肠切除+近端造瘘远端关闭术,1例患者仅行开关腹术.18例患者中,除一例自动出院外,其余均康复出院.6例患者于6~9个月后行造瘘还纳术.随访有1例发生短肠综合症.结论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症状隐匿,易延误诊治;对于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肠坏死的患者,应早期手术切除坏死肠管,剩余肠管可一期吻合或肠切除+空-回肠端侧T型吻合+远端回肠残端造瘘术,术后早期积极抗凝治疗.
作者:王坤;李振想;施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均接受钼靶X线与螺旋CT检查.将两种方式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结果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钼靶X线检查及螺旋CT阳性检出率,均低于病理诊断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同病理学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检查的准确度及灵敏度略低于螺旋CT检查,二者联合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均较螺旋CT检查或钼靶X线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腋窝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略高于钼靶X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对钙化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早期采用螺旋CT与钼靶X线诊断均有一定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刘泉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脑出血患者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进行镇静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行镇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心率(HR)、血压(MAP)、呼吸频率(RR)、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G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过程中HR、MAP均无明显差异(P>0.05);自给药30min起,观察组患者RR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48h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对照组低,GCS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不良事件的药物干预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帮助患者达到清醒镇静,且无呼吸抑制作用,不良反应程度低,是较为理想的镇静剂.
作者:刘良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进行常规保守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IL-6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为(16.1±2.7)ng/L,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43.9±4.5)μg/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肿量为(9.1±3.7)ml,周围水肿量为(5.9±3.3)m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5.1±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可以明显减轻或者消除患者颅内的血肿占位,快速降低颅内压,有效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来改善机体水肿,保护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吉康荣;李康成;陈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126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巴曲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为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因子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短期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的凝血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听力恢复较好,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韩春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型尿钠肽(BNP)、降钙素原(PCT)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6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双抗体免疫荧光法及电化学光法测定两组的血清BNP及PCT水平;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成员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相对室壁厚度(RWT),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组BNP及PCT与心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B型尿钠肽、降钙素原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BNP、PCT、LVEDD和LVMI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LVEF及RWT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慢性心力衰竭BNP及PCT与LVEDD及LVMI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组慢性心力衰竭BNP及PCT与LVEF及RWT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检测BNP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准确率为88.33%(106/120),敏感性为86.67%(52/60),特异性为90.00%(54/60),阳性预测值为89.65%(52/58),阴性预测值为87.10%(54/62);检测PCT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准确率为86.67%(104/120),敏感性为88.33%(53/60),特异性为85.00%(51/60),阳性预测值为85.48%(53/62),阴性预测值为87.93%(51/58).结论血清BNP及PCT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密切相关,血浆BNP及血清PC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有较高准确度及灵敏度,在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彦兴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