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及患者VAS与ODI的影响

罗新乐;张昊;周建华;胡亚威;顾洪生;周文钰

关键词: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脊柱滑脱, VAS与ODI评分
摘要: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1.32±1.02分,ODI评分27.01±7.6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10±1.09分和分17.25±5.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IM评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FI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滑脱疗效明确,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儿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90例手术患儿分为A组、B组、C组.所有患儿均在麻醉诱导期给予丙泊酚,前两组输注舒芬太尼C组输注生理盐水,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B组丙泊酚脑电双频指数高于C组(P<0.05);A组、B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低于C组(P<0.05);A组、B组丙泊酚LOC时间均少于C组(P<0.05);各时刻A组和B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 儿科手术中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能增强丙泊酚镇痛作用,且剂量为0.01μg/kg时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张华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妇幼保健团队QQ在线健康维护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妇幼保健团队QQ在线健康维护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160例在我辖区产休的足月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给予妇幼保健团队QQ在线动态健康维护及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访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vs 22.50%,P<0.05),观察组产妇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25%vs 23.75%,P<0.05);观察组产妇EPDS为(3.23±3.16)分、SDS评分为(41.38±8.1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产妇产后给予妇幼保健团队QQ在线健康维护可有效降低产后抑郁水平,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新颜;吴粤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析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局麻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6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3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鼻出血、鼻塞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行以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陈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同伴教育模式对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同伴教育模式对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予以同伴教育,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干预后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健康角色受限、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感角色受限、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治疗依从性、与医护人员交流、认知性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每周锻炼时间(min)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伴教育模式可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性提高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刘婧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M-CSF、IL-8及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M-CSF、IL-8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98例RA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给予观察组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与骨代谢指标水平,并观察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前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CSF、IL-8、CRP、ESR、RF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M-CSF、IL-8、CRP、ESR、R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MID、T-P1NP明显升高,β-CTX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N-MID、T-P1NP明显高于对照组,β-CT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对RA患者血清M-CSF、IL-8等实验室指标具有显著得调节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骨代谢.

    作者:杜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粉联合治疗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粉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治疗.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无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粉联合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强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赵永福;付向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麻和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对比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n=30例)选择硬膜外阻滞,对照组(n=30)选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的生理体征指标、简易智能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及术后的POCD发生率.结果 (1)两组老年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受教育年限、手术部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液体出入量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老年患者在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手术30min、手术过程中、手术结束时等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手术后1d、3d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的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手术后1d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的POCD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小于全麻.因此,麻醉师在充分考虑患者自身条件后,若无特殊情况,可尽量选择硬膜外阻滞.

    作者:严恺舒;赵崇汉;陈珍爱;卢贵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探索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宫颈病变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随机分为巴氏涂片组和联合筛查组.巴氏涂片组:通过采集该组患者病变处脱落的细胞,进行涂片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联合筛查组:利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TCT检查阳性患者1W后进行阴道镜检查.结果 阴道镜与TCT联合筛查和巴氏涂片检出总阳性率为32.38%,联合筛查组的阳性检出率(49.06%)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的阳性检出率(15.3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较巴氏涂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联合筛查组与病理组织学筛查结果比较,两组筛查结果符合率为47.17%(25/53),对CIN I诊断符合率为52.38%(11/21),CIN II符合率为38.46%(5/13),SCC诊断符合率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与病理组织性筛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具备高准确度标准.结论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与金标准病理组织筛查具有一定的符合率,具备高特异性、高准确度特点,同时操作简单、无创、经济有益于患者,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丽;崔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使用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门诊接收的1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甲硝唑栓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加用雌激素软膏(倍美力)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机体内激素水平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显著较好,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性阴道炎者,使用倍美力联合甲硝唑栓治疗,安全性强,可调节机体内激素分泌,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惠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

    目的 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目前临床上手术方法众多,本文拟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区别.方法 收集我院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数量、大小、肌瘤重量及病程;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地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肌瘤数量、直径及病程分别为(3.26±0.34个、3.26±0.52cm、32.45±8.52g、3.25±0.27个月)、(3.34±0.54个、3.33±0.48cm、、33.26±7.58g、3.20±0.25个月),比较无差异(P>0.05).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后住院日、医疗总费用、检查费、药费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文认为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开腹腔镜微创技术安全性、微创性得到临床工作者的认可,与开腹手术对比,具有术后恢复快,微创的优点,同时费用低,更经济、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卫生成本.

    作者:温勤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7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FPG、PB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PB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PBG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ins、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ns均明显的升高,HOMA-IR均明显的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ins、HOMA-IR改善情况明显优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情况,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梅;金文胜;符启锐;郭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干眼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门诊就诊干眼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90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疾病类型、病情程度、角结膜疾病史及睑板腺功能等情况,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生活质量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本组研究的90例干眼症患者中,生活质量尚可者35例(38.9%),生活质量较差者55例(61.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睑板腺功能情况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0岁、病情程度中重度、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影响门诊就诊干眼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眼症在危害患者健康的同时,也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女性、老年人群、中重度病情及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导致干眼症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与及时干预.

    作者:吕洁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确诊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吞咽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升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吞咽功能,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应用.

    作者:张柳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B型尿钠肽、降钙素原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B型尿钠肽(BNP)、降钙素原(PCT)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6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双抗体免疫荧光法及电化学光法测定两组的血清BNP及PCT水平;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成员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相对室壁厚度(RWT),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组BNP及PCT与心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B型尿钠肽、降钙素原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BNP、PCT、LVEDD和LVMI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LVEF及RWT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慢性心力衰竭BNP及PCT与LVEDD及LVMI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组慢性心力衰竭BNP及PCT与LVEF及RWT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检测BNP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准确率为88.33%(106/120),敏感性为86.67%(52/60),特异性为90.00%(54/60),阳性预测值为89.65%(52/58),阴性预测值为87.10%(54/62);检测PCT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准确率为86.67%(104/120),敏感性为88.33%(53/60),特异性为85.00%(51/60),阳性预测值为85.48%(53/62),阴性预测值为87.93%(51/58).结论血清BNP及PCT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密切相关,血浆BNP及血清PC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有较高准确度及灵敏度,在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彦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搜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更好的控制血压,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罗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究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QLQ-C30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57.41%)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34,P=0.0120);两组患者治疗后SCC、CA125、CEA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CC、CA125、CE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LQ-C30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QLQ-C30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常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14d为1个疗程,现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8.57%、88.57%,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8,P=0.0408).(2)观察组腹痛缓解效果(t=3.7597,P=0.0001)、胃溃疡治疗效果(t=2.8668,P=0.0021)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u=0.2229,P=0.8240)、白介素-6(IL-6,u=0.1010,P=0.9197)、C反应蛋白(CRP,u=0.3061,P=0.7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u=9.1473,P=0.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6(u=17.7994,P=0.0000)、CRP(u=11.6004,P=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12.8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44,P=0.0289).结论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该联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会平;徐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皮穿针微创方式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穿针微创方式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2例按照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和干预组(经皮穿针微创治疗)各31例,随访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Cononey腕关节评分、感染及畸形愈合例数、愈合优良率及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结果 干预组Cononey腕关节评分、愈合畸形率、愈合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针微创方式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好,有效减少术后愈合畸形,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加速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罗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卡培他滨联合洛铂对比联合奥沙利铂用于进展期胃癌D2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卡培他滨联合洛铂以及联合奥沙利铂在进展期胃癌D2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94例接受进展期胃癌D2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卡培他滨联合洛铂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化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34%、70.22%,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以血小板减少为主(34.0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以神经毒性为主(27.7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8.94%、53.19%,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年生存率的比较上,Ⅱ期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Ⅱ期患者,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80.85%vs68.09%,P<0.05).结论 对于进展期胃癌D2术后患者而言,卡培他滨联合洛铂或奥沙利铂均是有效的辅助化疗方案,二者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相似,但洛铂方案3年生存率更高.

    作者:欧阳考滨;何樱;袁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YKL-40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对YKL-40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炎症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并依照ACT评分系统将其分为A组20例和B组30例,选取50例正常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血清中的YKL-40水平,血清总IgE水平、血常规结果、FEV1%pred及ACT评分结果.结果 A组患者YKL-40评分与B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计数与B组和对照组比较呈现明显升高(P<0.05);B组和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YKL-40水平与血清总IgE表达无相关性,与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FEV1%pred、ACT评分分别成正相关和负相关.结论 支气管哮喘未控制患者的YKL-40水平在患者血清中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随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肺功能的增强而降低,因此能够作为血清学指标中一项反应哮喘病情控制情况的指标.

    作者:杨春花;郑红英;杨金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