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芳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指标、血脂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TG、TC、LDL-C等血脂指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后有57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够起到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良桢;方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QLQ-C30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57.41%)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34,P=0.0120);两组患者治疗后SCC、CA125、CEA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CC、CA125、CE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QLQ-C30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QLQ-C30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常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妇科手术CO2气腹中呼吸与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案进行麻醉,分别测量气腹前、气腹后10min、气腹后30min以及放气后10min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以及呼吸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气腹前后时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腹前后比较,T1时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T2、T3、T4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治疗前后两组均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及潮气量气道压(Paw)相差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方案较插管全麻应激反应更小,对腹腔镜妇科手术CO2气腹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影响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芳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听力障碍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对照组听力轻度及中度障碍例数均比观察组低,听力重度和极重度障碍例数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姚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免疫球蛋白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93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予以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皮疹、腹痛、紫癜、血尿、便血消退时间,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皮疹、腹痛、紫癜、血尿、便血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予以免疫球蛋白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皮疹消退时间及康复进程,改善其免疫功能.
作者:王剑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脑出血的近远期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出血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降压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通过超早期强化降压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d血肿体积与NIHSS评分,3个月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与NIHS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治疗后3d,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肿体积、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3d上述观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为(65.2±8.4)分,NIHSS评分为(11.3±5.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7.3±8.6)分和(16.2±4.8)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中,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患者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均接受钼靶X线与螺旋CT检查.将两种方式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结果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钼靶X线检查及螺旋CT阳性检出率,均低于病理诊断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同病理学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检查的准确度及灵敏度略低于螺旋CT检查,二者联合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均较螺旋CT检查或钼靶X线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腋窝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略高于钼靶X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对钙化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早期采用螺旋CT与钼靶X线诊断均有一定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刘泉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使用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门诊接收的1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甲硝唑栓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加用雌激素软膏(倍美力)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机体内激素水平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显著较好,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性阴道炎者,使用倍美力联合甲硝唑栓治疗,安全性强,可调节机体内激素分泌,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惠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手术耗时、术后行走恢复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长,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手术耗时、术后行走恢复用时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孔德霖;朱增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盐酸帕罗西丁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抑郁症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丁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第4w及第8w后两组患者的HAMD-17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显效率为84.4%,总有效率为9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和80.0%(P<0.05);治疗组GQOLI评分中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及心理健康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盐酸帕罗西丁对于治疗抑郁症病人优于仅用抗抑郁药,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作者:曾惠英;宋丹杏;伍中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探讨克罗米酚(CC)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及对内分泌代谢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PCOS患者中随机选取150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双盲法规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探讨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CC治疗,探讨组患者使用CC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性激素指标、促排卵效果、妊娠结局和胰岛素抵抗(IR).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月经稀发、痤疮和多毛等症状的缓解率低于探讨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H、FSH、T、E2和HOMA-IR水平无显著差距(P>0.05);探讨组患者治疗后的LH、FSH、T、E2和HOMA-IR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排卵率、妊娠率和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探讨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卵泡成熟时间和优势卵泡数量均高于探讨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COS患者而言,选择CC联合二甲双胍的方式治疗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调整性激素水平,促排卵效果甚佳,并显著提高妊娠率.
作者:马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目前临床上手术方法众多,本文拟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区别.方法 收集我院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数量、大小、肌瘤重量及病程;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地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肌瘤数量、直径及病程分别为(3.26±0.34个、3.26±0.52cm、32.45±8.52g、3.25±0.27个月)、(3.34±0.54个、3.33±0.48cm、、33.26±7.58g、3.20±0.25个月),比较无差异(P>0.05).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后住院日、医疗总费用、检查费、药费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文认为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开腹腔镜微创技术安全性、微创性得到临床工作者的认可,与开腹手术对比,具有术后恢复快,微创的优点,同时费用低,更经济、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卫生成本.
作者:温勤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适形放射治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者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60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行适形放射治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为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均有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适形放疗结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适形放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盛;梁文慧;张启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局麻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6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3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鼻出血、鼻塞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行以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陈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阑尾粘液囊肿超声影像特点,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阑尾粘液囊肿的超声表现.结果 13例阑尾粘液囊肿超声下皆可显示,但仅有3例超声诊断为阑尾粘液囊肿,诊断符合率23.1%,声像图特点表现为右下腹圆形、类圆形或管状的囊性或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晰,内部可呈均一的无回声或点状细弱回声.有3例因为明确了肿块与阑尾的解剖关系而得出了正确诊断.结论 阑尾粘液囊肿临床症状不典型,总结其超声表现可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彭贵平;梁敏;李智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晚期胰腺癌给予介入治疗及替吉奥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结合替吉奥口服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介入治疗,观察两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存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轻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治疗联合替吉奥口服治疗,具有短期治疗效果良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郭旭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66例,根据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水平分为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各22例.三组均在围手术期血糖监控下实施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三组血糖水平、术前准备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 三组血糖水平、术前准备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中水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术后感染率低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优良率和中水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优良率高于高水平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有效的控制血糖有助于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
作者:仝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双眼联合植入不同附加度数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后视功能.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的58例病例(116只眼)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组采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裸眼远中近视力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敏感度和立体视锐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在33cm、50cm和70cm视力质量上具有显著优势,在离焦范围上具有显著优势,在立体视锐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脱镜、近距离和中距离视力满意度方面具有优势,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方面对比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眼联合植入不同附加度数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够使患者获得全程视力,并且显著提升患者中距离视力和视觉质量.
作者:陈钦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血脂水平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我院结直肠癌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清晨抽取5 mL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两组血脂、血清标志物水平,并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价值.结果 两组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TC、LDL-C、HDL-C水平较低,CEA、CA199、CA125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灵敏度(86.96%)、准确度(90.79%)均高于CEA、CA199、CA125单项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结直肠癌病情预后具有密切关系,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诊断结直肠癌,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杨创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针对掌骨骨折患者分别应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进行固定治疗,探究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掌骨骨折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克氏针固定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微型钢板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指标并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25.8±6.3)min、切口长度(3.4±0.8)cm、骨折愈合时间(7.5±1.1)w与住院时间(5.1±1.2)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1.4±7.2)min、(5.8±1.3)cm、(9.2±0.9)w与(5.8±1.1)d,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优良32例(68.09%),观察组术后疗效为优良45例(95.74%),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与再骨折总发生9例(19.15%),观察组总发生2例(4.26%),两组经过抗感染,固定等对症治疗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骨骨折应用微型钢板治疗较克氏针治疗疗效显著,且感染与再骨折发生较少,建议临床应用.
作者:高义斌;魏艳辉;王天刚;高志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