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苗;赵伟杰
目的 探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甲型流感样患儿疗效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01月收入的甲型流感样儿童患者共54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0例.观察组对患儿给予利巴韦林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流感样全身症状缓解时间、病毒核酸阳性时间、发热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流感样全身症状缓解时间、病毒核酸阳性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2.96%,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甲型流感样患儿疗效显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丽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胸腹水细胞块的佳制作方法 ,优化制作程序.方法 选取120例胸腹水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剩余标本,将所选标本分为A、B和C三组,A组标本采用直接离心法,B组标本采用细胞块试剂盒法,C组标本采用血浆凝血酶法,比较3种不同方法恶性细胞的检出率、制作时间及所用费用.结果 120例胸腹水TCT检测中恶性细胞的检出率为32.50%,剩余标本细胞块检测中恶性细胞的检出率为49.17%;A组恶性细胞的检出率为37.50%,B组恶性细胞的检出率为57.50%,C组恶性细胞的检出率为52.50%.B组的费用显著高于A、C两组(P<0.05),但A、C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制作时间明显长于B、C两组(P<0.05),B、C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浆凝血酶法可以明显提高胸腹水TCT剩余标本中恶性细胞的检出率,制作时间短且其费用低,值得在病理诊断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振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Pilon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胫骨远端粉碎性Pilon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内侧入路普通钢板固定,观察组予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Mazur评分结果 、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Mazur评分结果优良率及AOFAS踝-后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可促进粉碎性Pilon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薛文辉;陈天实;黄文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分析针对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其排尿功能以及性功能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78例均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78例均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性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相对接近(P>0.05).接受对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性功能减退、膀胱功能障碍以及射精障碍和勃起障碍等发生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不会对患者的排尿功能以及性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疗效明显,有助于促进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方桂明;魏浩波;刘东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肌电刺激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个45例.对照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研究组行肌电刺激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手测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盆底Ⅱ类肌纤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疲劳度、POP-Q分度、尿失禁发生率、PFIQ-7、PFDI-20评分.结果 研究组手测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盆底Ⅱ类肌纤肌电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底Ⅱ类肌纤疲劳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POP-QⅠ度、POP-QⅡ度及尿失禁发生率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及干预12个月时研究组PFIQ-7、PFDI-2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电刺激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降低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庄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分析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抗疗法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50例仅以阿司匹林实施治疗,观察组50例则以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实施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在临床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达94.00%,明显性超过对照组的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均为7.00%左右,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抗疗法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可以产生明显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东升;林晓生;陈镇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辨析在社区产褥期恢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中心分娩的产妇138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基于中医体质辨析予以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3d恶露量、产后3d子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产后42d体重指数.所有产妇均随访42d.在干预前和干预42d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产后3d恶露量、产后3d子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产后42d体重指数分别为14.63±3.21ml、7.46±1.20cm、24.05±10.41d、22.11±0.78kg/m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2d后HAMD评分为7.5±3.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体质辨析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让产褥期妇女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董翠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择期行骨科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住院时间以及麻醉前后MMSE评分差异,比较两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患者临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麻醉药用量较对照组更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5%,观察组临床满意度为97.78%,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可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志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复位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78.94±8.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8±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张广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模式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感染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MMSE评分22.65±4.61分明显低于观察组27.31±4.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36.00%)明显高于观察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模式能显著改善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来香;何丹;张春媚;冯苑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呋塞米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98例R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予以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呋塞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心率变化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SV、CO、LV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呋塞米联合治疗RHF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其心功能,降低心率.
作者:朱继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组治疗方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总评分低于对照组,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左氧氟沙星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效果确切,患者临床症状能更好更快缓解,Hp转阴率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翟金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方异丙托溴胺联合信必可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5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信必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吸入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结果 治疗1、3、6个月后两组患者在6MWD、FEV1和FVC均明显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在6MWD、FEV1和FVC指标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RC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异丙托溴胺联合信必可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确切,能有效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疗效优于单独信必可的治疗.
作者:黄森昌;姜仁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胎儿心脏病超声诊断中应用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超声诊断的117例心脏病高危胎儿.均采取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分析胎方位、心房定位、心室定位、心室和动脉连接关系及动脉定位.结果 本组胎儿中,通过心脏三阶段诊断法检出先天心脏病17例(14.5%),均通过引产与新生儿心动图超声检查证实,16例完全相符,1例部分相符,无失访病例.结论 在胎儿心脏病超声诊断筛查中,采取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可有效提高诊断效果,提升检出率,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亚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纳入DM组,55例糖尿病肾病纳入DN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人60例设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糖相关指标及hs-CRP、CysC水平.结果 DN组UEAR、hs-CRP、CysC水平明显高于DM组与健康组,DM组上述指标同样高于健康组;DM、DN组FPG、2hPG及HbA1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DN组hs-CRP阳性率为70.9%,CysC为67.3%,二者联合诊断阳性率为87.3%,均明显高于DM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hs-CRP、CysC与UEAR呈正相关(r=0.476,0.741,P<0.05).结论 hs-CRP、CysC水平与DN间存在明显关联,临床可联合检测以尽早诊治DN.
作者:荣光;卓华钦;叶庆邦;宁海欢;蔡茵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多样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要红;吴秋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血清D-二聚体(D-Dimmer)、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无大血管病变组,对照组为健康查体者.比较入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测定入组患者的血清D-Dimmer、Hcy水平,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无大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的BMI、SBP、DBP、FBG、TG、LDL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对照组,HDL低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的患者血清Hcy、D-Dimmer水平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D-Dimmer水平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Hcy、D-Dimmer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患者会出现血清Hcy、D-Dimmer明显升高,高水平的Hcy、D-Dimmer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连欣;张玉松;柯小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合乳酸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择200例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儿科治疗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组,所有患儿均采取相同的方案实施止泻、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另加用复合乳酸菌片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记录大便次数复常时间、大便性状复常时间,空腹抽血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统计随访6、12个月腹泻复发次数.结果 观察组100例中显效78例(78.0%),总有效率92.0%(92/100);对照组100例中显效52例(52.0%),总有效率87.0%(87/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便次数复常时间、大便性状复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复发次数、12个月复发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G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IgA、IgG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4/100),对照组发生率为7.0(7/1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9,P>0.05).结论 小儿腹泻治疗中应用复合乳酸菌片和蒙脱石散治疗,能够提高患儿免疫力,有利于患儿早期康复,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作者:宋中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 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麻醉,比较两组患儿T0~5时MAP、HR以及SpO2,同时对患儿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T1时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4时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采用喉罩进行麻醉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威;庄小琦;欧阳辉旺;倪如飞;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平行双钢板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7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均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实施手术,对照组行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64%(39/44),高于对照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4/44),低于对照组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QO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行双钢板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改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作者:毋剑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