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午不食”非养生小心胃病找上门

尹霞

关键词:
摘要:在很多人看来,一天中重要的一餐是早餐,其他的就不重要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很不对的.午饭和晚饭也同样重要,尤其是晚饭就更重要了.近几年,减肥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网上各种减肥秘方层出不穷,其中很流行的一个减肥方法,就是不吃晚饭.那么不吃晚饭到底好不好呢?这个问题还有一些争议,有些人认为不吃晚餐是一个健康的行为,因为佛家就有“过午不食”的说法,我国古代有一些皇帝为了长生,也有“过午不食”的习惯.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日常生活如何防胃癌

    我国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高发国家,发病率占全球42%,仅胃癌每年就新增40万例,居全球首位.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排名前六位中,胃肠道恶性肿瘤占据“半壁江山”,其中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分列第2、5、6位.

    作者:施瑞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胃病试试中医按摩

    在平时生活里面,胃痛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它不仅仅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问题,还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导致胃病的因素1、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尤其现在上班族人群,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及暴饮暴食,长期喝烈酒,浓茶,浓咖啡,吃辛辣和粗糙的食物,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导致肠胃炎的直接原因.或者一般我们在饮食的时候,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可能引发肠胃病.

    作者:邹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人气喘勿擅用平喘药

    老李今年72岁,患有心脏病和哮喘,平时犯哮喘时只要喷两下平喘气雾剂就能缓解.一天夜里,正在睡梦中的老李突然被胸闷憋醒,喘息不止,不能平卧,而且浑身冒汗.老伴连忙给老李喷平喘气雾剂,结果这次不仅不见效,老李反而更加憋气,口唇发紫,被紧急送入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

    作者:张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血脂偏爱哪些人

    说起高脂血症,想必各位并不陌生.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定期抽血检测生化水平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的丰富,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肉类摄入量逐年增高,谷类、植物纤维类食物的摄取量却呈现下降趋势.各种“吃出来”、“养出来”的“富贵病”、“营养病”也纷至杳来,高脂血症便是其中之一.在门诊上经常有病友拿着化验单说自己“血脂高”,但是“血脂高”只是个通俗的叫法,在医学上应叫做“高脂血症”.

    作者:姚魁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口腔清洁不到位或诱发慢性胃炎

    胃炎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而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作者:陈诗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两侧头痛就找头维

    说头维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其实这是古人戴在头上的一种头巾.读过苏东坡《念奴娇》的人应该都记得里面有一个词叫“羽扇纶巾”,那个是用来形容周瑜的,“羽扇”是他拿的扇子,“纶巾”就是他头上戴的头巾.衬托他指挥大军,态度从容不迫的儒雅形象.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他的帽子戴得歪歪斜斜,还能给人指挥若定的感觉吗?

    作者:李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测血压要量两只胳膊

    随着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测量血压对于许多人来说,早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基本属于每天必做的事情.然而,绝大多数的人在测血压之时,往往是随便伸出一只胳膊,根据测量的结果判断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其实,这样测量血压的方法并不科学,因为在临床上,有一些患者两只胳膊的血压差别很大,这是一些疾病的症状表现.对于这样的患者而言,如果仅仅测量其中一只胳膊的血压,必然会造成“误诊”,使得一些疾病未能及时得到发现,从而留下严重的疾病隐患.

    作者:彭永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痛风防治需要忌口

    很少有疾病的发病原因像痛风这样明确:病人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太高,达到和超过了饱和水平,导致尿酸结晶体形成,并积存于软组织,特别是沉积在关节滑膜或肌腱组织里,引发了痛风性的关节炎症.如何降低病人血尿酸浓度,成为本病防治的焦点.

    作者:刘景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有胃病要经常喝点蜂蜜

    胃是人体消化道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由于长期不合理、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导致胃黏膜受损,出现上腹饱闷感或疼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烧心腹胀等症状.遇到这种情况,除了服用药物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蜂蜜是胃的良友,在治疗胃病中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不妨经常喝点蜂蜜.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根据体质选肉食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吃素比吃肉更为健康.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的肉类都会对人体发生不良影响.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完全拒绝食用肉类,只选择蔬菜粗粮的话,并非是适宜的养生之道.那么如何吃肉呢,关键是要掌控好两点:一是不要过量吃肉,一般每人每天吃三两左右瘦肉即可满足身体的需要.二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肉食,不同的体质,要选择不同的肉食.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吃肉不仅可饱口福,而且还会为健康加分.

    作者:孟昭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有哪些方法可帮助减肥

    肥胖是健康长寿的大敌,肥胖者患有冠心病概率翻倍,更容易患“四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现在,减肥已经变成了一种潮流.大多数人对于减肥都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手机里也有各种APP,帮你计算卡路里,带你做健身操等等.可是有些人依然减不下来,或越减越胖.不要慌,我们的中医就有一些很不错的方法帮你减肥.

    作者:王红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警惕脂肪肝『牵出』糖尿病

    隋先生去年体检时查出患有轻度脂肪肝.由于其他指标都正常,身体也没出现任何不适,也就没多在意,生活方式如常.然而,近期却相继出现了多饮、多尿、多食等类似糖尿病的症状,就医检查后被诊断为糖尿病合并中度脂肪肝.

    作者:张隽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成药外敷巧治皮肤病

    治带状疱疹取紫金锭10~20粒,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匀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每天2次,连敷5~7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神经性皮肤将皮损处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涂敷硫黄软膏适量,用消毒纱布外敷包扎.每天换药1次,14天为1个疗程.可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作者:何国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病爱4种人

    胃,你好吗?说道胃部很多人都会捂着肚子.十个人至少有八个人不敢说自己的胃是健康的,没有问题的.如今胃病患者越来越多,那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导致胃病的发生大部分都是因为自身的习惯所引起的.比如说压力太大了没有及时的释放,经常吃饭的时间没有固定,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的人都是胃病喜欢找上门的.下面就一起去看看胃病喜欢哪些人群,看看你是否也是这些人群中的一员.

    作者:张杰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慢性胃炎非处方药自治大揭秘

    民间有一种说法,十胃九病.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点胃方面的疾病,胃炎正是常见的胃病之一.很多人嫌麻烦不爱上医院,喜欢自己找点药吃吃.那么该如何科学有效的自治用药呢?一、急性胃炎如何用药急性胃炎,主要通过外源及内源性刺激因素损伤胃粘膜导致急性胃炎.

    作者:刘思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褥疮易缠身防患于未然

    由于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大小便失禁、床单皱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会导致褥疮的反复发作,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征.

    作者:陈阿鑫;姜玉峰;史煜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胃病需分清寒热虚实再用药

    大部分老年人会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反酸、餐后饱胀、食欲减退等,也有患者会出现贫血、腹泄、舌炎和水瘦等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道的结构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在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下易发生黏膜的萎缩.老年人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53%.

    作者:楚天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疗法远离焦虑症危害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王先生,今年刚刚42岁,说起来是正当壮年的年纪,但是他经常熬夜、加班,有时候中午饭两三点才吃,晚上加班一忙,累了就睡,吃饭都忘了,可以说是生活极其不规律,现在虽然算是事业有成,但是平时和别人聊天就能感觉出来,他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他的太太对外人都说,“我先生压力真的非常大,每次回到家我们都能很清楚地感受到,包括对孩子一直也是不努力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的教育方式.”

    作者:祝凤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养胃记住“红黄绿白黑”

    何为“红黄绿白黑”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总让人们为如何“保胃”伤透了脑筋,这位医胃专家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保胃”的前提,如何才是合理的膳食结构呢,很简单,邱健行列出了九个字:“红黄绿白黑”和“一二三四”.

    作者:林语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内脏缺血综合征如何防治

    刘工程师57岁,近两个月经常腹痛.每次发作都是饭后15~30分钟开始,持续1~3小时,晚餐尤甚.腹痛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与进食的质和量有关.若吃得过饱或脂肪过多,疼痛加重,时间也长;反之则较轻.曾到医院看过几次,吃了多种解痉止痛药和中药,效果不甚明显.后,经过专家会诊,诊断为“内脏缺血综合征”.

    作者:杨元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中华养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中华气功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