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隐静脉内翻剥脱联合Trivex旋切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体会

贾浩

关键词:大隐静脉内翻剥脱术, 微创Trivex旋切术, 大隐静脉曲张
摘要: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内翻剥脱联合Trivex旋切术手段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0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大隐静脉内翻剥落手术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微创Trivex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大隐静脉内翻剥脱联合Trivex旋切术,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推广意义.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护理模式对重症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品管圈护理模式对重症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改善.方法 选择2015~2017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治疗、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护理的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重症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护理效果的提升,对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质量与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盛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里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QOL-LC评分、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症状/不良反应、社会功能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饮食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选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应.

    作者:谢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与阴式修补术治疗子宫剖宫产切口憩室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修补术与阴式修补术治疗子宫剖宫产切口憩室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随将80例子宫剖宫产切口憩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修补术,对照组采用阴式修补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改善情况、预后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憩室深度、憩室宽度、经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治疗有效率、再妊娠率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阴式修补术、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修补术于子宫剖宫产切口憩室的临床治疗均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在实际治疗中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在进行选择适合其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熊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宫腔镜清宫术与传统清宫术治疗人流不全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宫腔镜清宫术与传统清宫术治疗人流不全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17年2~4月在我院行清宫术治疗的70例人流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清宫术方式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接受宫腔镜清宫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清宫术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t=0.8287,P=0.4102)、术中出血量(t=1.2775,P=0.205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时间(t=2.9421,P=0.004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t=3.3471,P=0.0013)、术后月经恢复时间(t=4.2666,P=0.0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宫腔残留(P=0.2054)、月经减少(χ2=0.4040,P=0.5329)、闭经(P=0.2054)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2,P=0.0253).结论 宫腔镜清宫术治疗人流不全具有清宫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刘晓翠;张秋红;司清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脐血流S/D值及胎心监护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脐血流S/D值与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01月在我院住院晚期妊娠孕妇700名,选择脐血流异常者350例作为Ⅰ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脐血流正常者350例作为Ⅱ组.再对Ⅰ组和Ⅱ组分别分为Ⅰa(胎监正常组)、Ⅰb(胎监异常组)和Ⅱa(胎监正常组)、Ⅱb(胎监异常组),通过观察胎心率、脐带、羊水、胎儿脐血流S/D值及胎心监护图谱显示的胎心变异情况记录脐血流检测、胎心监护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脐血流、胎心监护相互异常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 脐血流异常对羊水过少、脐带异常、羊水污染、小于胎龄儿及新生儿窒息均有较明显影响,两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Ⅰa组与其他3组相比,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Ⅰa与Ⅱa、Ⅱb相比,羊水污染、羊水过少、脐带异常、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运用到监测脐血流S/D值及胎心监护是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方法,具有安全、快捷、准确、方便、可重复性、易观察等优点,二者结合明显提高了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准确率,对预防和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新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缩短指骨方式治疗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不缩短指骨方式治疗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在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进行断指再植治疗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残端修整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不缩短指骨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指成活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手指功能优良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缩短指骨方式治疗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推荐采纳.

    作者:钟松杰;尹静仪;尹金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试析

    目的 分析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抽签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悬浮红细胞输血;观察组采用洗涤红细胞输血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观察组低,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含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网织红细胞含量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 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输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宋庆召;李润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良性乳腺肿块进行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与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临床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良性乳腺肿块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疗法,观察组进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疗法,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发生伤口疼痛、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乳腺肿块进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疗法,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行性及安全性更高,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比较小剂量与负荷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差异

    目的 分析比较小剂量与负荷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药物使用情况分为负荷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40例.负荷剂量组采用负荷剂量美托洛尔干预,小剂量组采用小剂量美托洛尔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患者LVED、LVEF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负荷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LVED、LVEF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VED、LVEF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与负荷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但小剂量用药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更高.

    作者:杨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5446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17年出生的5446例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结果,为开展新生儿的筛查和诊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5446例新生儿于出生72h,充分哺乳8次以上后,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斑,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和地中海贫血六种疾病筛查.结果 地中海贫血和G6PD缺乏在本地区筛查阳性率较高,在召回的初筛阳性人群中分别确诊地中海贫血320例、G6PD缺乏症150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例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例,其余未检出.结论 新生儿筛查可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效避免患儿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的发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炳燕;潘华梅;利少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改良漂浮体位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漂浮体位在三踝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仰卧位,对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漂浮体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见感染及异位骨化等不良情况发生.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踝骨折手术治疗中采用改良漂浮体位,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吕涛;梁越飞;杨超;肖雅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紊乱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25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2DM视网膜病变的诊断结果及分期标准分为NDR组、BDR组、PDR组,每组84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组患者血清FPG、HbA1c、2hPG、LDL-C、HDL-C、TC、TG水平.结果 三组之间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PG、HbA1c、2hPG、LDL-C、TC、TG水平以PDR组高,BDR组其次,PDR组低;HDL-C水平以PDR组高,BDR组其次,PDR组低.结论 糖代谢紊乱和脂代谢紊乱是背景型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调节T2DM患者糖代谢和脂代谢对防治T2DM视网膜病变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韩春华;吴祥钺;植妙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某校近2年学龄期儿童龋齿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某校近2年学龄期儿童龋齿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校196例学龄期(6~12岁)儿童行口腔龋病检查,记录相关龋病流行病学指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经口腔龋病检查,196例学龄期儿童中97例(49.49%)患龋齿,龋均(1.70±0.25).不同性别学龄期儿童患龋率、龋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93,t=1.734,P>0.05).患龋率随学龄期儿童年龄增大逐渐升高(x2=7.441,P<0.05),龋均逐渐上升,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0,P<0.05).年龄、出生地、刷牙、喜甜食、喜碳酸饮料、课间加餐、睡前饮食、口腔检查是影响某地学龄期儿童患龋情况的单因素(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出生、喜甜食是导致学龄期儿童患龋齿的独立危险因素,刷牙、口腔检查是避免学龄期儿童患龋齿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农村出生、喜甜食的学龄期儿童患龋齿差的比例相对较高,督促刷牙、定期口腔检查对降低患龋率有一定帮助.

    作者:郑燕丹;黄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比较含氟泡沫与含氟涂料预防儿童牙龋病的效果

    目的 比较含氟泡沫与含氟涂料分别预防儿童牙龋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我市城区幼稚园接受口腔检查的儿童224例,按群体分层抽样法分为含氟涂料组(TL组)和含氟泡沫组(PM组)各112例,两组均给予口腔常规检查,并进行口腔清洗,TL组实施含氟涂料进行预防治疗,PM组实施含氟泡沫进行预防治疗,观察两组1年、2年的随访情况,比较两组患龋率、龋均、龋面均.结果 TL组有9例(8.04%)儿童失访,PM组有16例(14.29%)儿童失访,多与预防材料导致的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有关,两组失访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实施前患龋率差异不显著(P>0.05);同组实施后1年、2年,儿童的患龋率均高于实施前,但TL组患龋率低于PM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实施前儿童的龋均、龋面均差异不显著(P>0.05),同组实施后1年、2年的龋均及龋面均均高于实施前,但TL组龋病症状各指标均低于PM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含氟涂料预防儿童牙龋病的效果优于含氟泡沫,儿童患龋率低,接纳度高,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红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沙利度胺联合TP化疗方案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MMP-9、VEGF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 分析沙利度胺联合TP化疗方案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54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TP化疗方案(顺铂+紫杉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沙利度胺,两组均持续治疗4个周期.统计两组治疗效果、血清MMP-9、VEGF变化情况、生存质量(GQOL-74)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70.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MP-9、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QOL-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TP化疗方案可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降低MMP-9、VEGF水平,提升生存质量.

    作者:侯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感染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重症感染引起AKI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CRRT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经一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血尿氮素、血钾及血乳酸均有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肾功能指标改善更加明显(P<0.05),且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及IL-10水平比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CRRT对重症感染引起的AKI患者肾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且能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脐单孔免操作钳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免操作钳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儿接受经脐单孔免操作钳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操作钳辅助二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情况、住院情况、并发症情况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总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脐单孔免操作钳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凡;张云生;唐石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内固定治疗方法相比,不稳定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疗效更佳显著,且安全性更好,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李炎星;武军龙;魏戎;郭哲;王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联合指蹼推进皮瓣对指端缺损患者的修复疗效影响

    目的 探讨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联合指蹼推进皮瓣对指端缺损患者的修复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指端缺损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指蹼推进皮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皮瓣感觉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皮瓣深浅感觉以及两点辨别觉对比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皮瓣感觉评分对比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方面,治疗前无显著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指端缺损患者联合应用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以及指蹼推进皮瓣治疗有利于提高修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皮瓣感觉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招铭辉;马剑龙;徐基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并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纳入进行研究,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孕三烯酮口服治疗,观察组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卵巢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均显著减少(P<0.05),而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在治疗后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症状,且安全性可靠,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吴建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