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药物的测定方法研究

高翔

关键词:保健食品, 非法添加降糖药物, 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探讨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药物的测定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90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马来酸罗格列酮、盐酸吡格列酮、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及瑞格列奈11种化学药品含量进行测定.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降糖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降糖药物的测定中的分离度均较好,线性范围均较宽.结果 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平均回收率在96.8%~104.6%之间,RSD在0.52%~1.92%之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平均回收率在96.4%~101.5%之间,RSD在0.43%~2.48%之间.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检出19批保健食品存在非法添加降糖药物,检出率2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出18批保健食品存在非法添加降糖药物,检出率20%;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不明显.结论 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均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及重现性好等优点,且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不会受到高浓度盐酸影响从而避免管路堵塞问题,适用性更高.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容量小水囊对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不同容量(30ml和80ml)小水囊对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足月妊娠引产产妇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80ml小水囊促宫颈成熟,对照组采用30ml小水囊促宫颈成熟,观察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率、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引产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率为97.06%,对照组促宫颈成熟为82.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91.18%,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61.7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引产至临产时间和第一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足月妊娠产妇采用80ml小水囊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引产时间,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利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LEAD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纳PTA治疗.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痛行走大距离.结果 治疗前,两组P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ABI以及无痛行走大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后,观察组P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AB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观察组无痛行走大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疗法可有效改善LEA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加快下肢血液循环,提高其下肢活动能力,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吴照宇;马明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综合饮食护理措施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饮食护理措施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综合饮食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HbAlc、FBG、2hPBG水平及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饮食护理措施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确切,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方式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口服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方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凝血指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凝血指标情况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乔娜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按其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GOS评分、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崔丽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不同手术方法在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比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与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第1d,引流量显著多有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7d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孝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及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腹腔镜联合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老年性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老年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老年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对照组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无复发情况,对照组复发率为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老年POP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李颖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20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患者手术意愿分为对照组90例和研究组112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术后1周视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研究组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纪业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院前急救中早期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恢复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中早期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恢复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例,以其中经急救人员行院前急救中心电监护与心电图的22例患者为观察组,以其中未经院前急救诊断、进至急诊室后由急诊科医师确诊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进入急诊室到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74.45±11.7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98.78±13.56min(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min步行试验结果562.34±23.17m明显高于对照组521.56±19.73m(P<0.05).结论 院前急救中早期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对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有重要帮助.

    作者:刘金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国产伊马替尼治疗初诊及羟基脲转换C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估国产伊马替尼(IM)治疗初诊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及长期使用羟基脲治疗后转换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2013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使用国产伊马替尼治疗的初诊慢性期CML患者和长期使用羟基脲后转换为国产伊马替尼治疗CML慢性期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共收集到44例初诊组和9例转换组患者的病历资料.治疗3月时,BCR-ABLIS定量≤10%的比例分别为70.5%和33.3%;治疗6月时,BCR-ABLIS定量≤1%的比例分别为66.7%和14.3%;治疗12月时,BCR-ABLIS定量≤0.1%的比例分别为36.8%和28.6%.常见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水肿、恶心、肌肉痉挛等,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 长期使用羟基脲治疗的CML患者,改用国产IM治疗后的耐受性良好,仍有获得满意分子生物学反应的可能,并可能因而改善预后.羟基脲治疗的CML患者,应尽快转换为伊马替尼治疗.

    作者:黄继贤;谢治军;廖建军;黄刚;黄亚丽;杨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脑膜炎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脑膜炎患者给予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膜炎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头孢曲松钠治疗,治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蛋白质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数低于对照组,葡萄糖水平高于对照组,氯化物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外周脑脊液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脑膜炎,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秦伟;牛广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局部浸润麻醉下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局部浸润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分别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相同的局部浸润麻醉,局麻前观察组予以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静脉泵注咪达唑仑.记录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局部浸润麻醉时(T1)、处理腺体时(T2)、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MAP和HR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对照组T1、T2、T3时对比,观察组同期OAA/S、VAS评分均显著更低(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0%(3/50),与对照组10.0%(5/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咪达唑仑相比,局部浸润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更能有效维持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镇静镇痛效果更佳,安全性高.

    作者:蔡松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患者13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随访1年,统计术后复发病例,纳入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结果 经1年随访,共复发62例,复发率为45.93%,纳入复发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存在吸烟史、未坚持鼻内镜检查、焦虑抑郁以及合并胃食管反流均是复发性鼻窦炎影响因素;分析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发现,胃食管反流是复发性鼻窦炎独立危险因素,OR=3.596(95%CI在1.965~5.468).结论 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较强,是影响鼻窦炎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樊迎春;陈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创技术在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内镜及等离子射频消融在腮腺良性肿瘤区域切除术中的价值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10例,根据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凭借改良耳屏切口引路、在内镜的显示下在腮腺咬肌膜下面分离,并将面神经的相关神经分支进行解剖,使用等离子射频消融将肿瘤及其部分腺体进行切除,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将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术后引流量、疼痛、麻木、面部美观)、面部神经功能指标、术后总不适感程度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技术应用于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与操作性较强,在微创治疗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陆珣珣;韦曙平;潘斌;李冠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Replace种植体用于单牙即刻种植即刻负载美学效果和患者美学满意度的研究

    目的 评估单牙即刻种植即刻负载的短期美学效果及患者美学满意度.方法 选择37例共37颗无法保存的单牙,微创拔除并即刻植入Replace种植体共37枚,24小时内完成临时固定修复,3~6个月后完成终修复.永久修复后随访观察12~24个月,记录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情况,统计种植义齿存留率、修复体与邻牙牙龈协调性和患者的美学满意指数.结果 1例脱落,终纳入分析36例.观察期内其余36枚种植体均获得良好骨结合,未见种植体松动及病理性骨吸收,存留率为100%;31枚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位置与相邻天然牙协调无差异,4枚轻度差异,1枚明显差异;33枚种植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牙龈颜色质地协调无差异,3枚轻度差异;患者美学满意度VAS值平均达90.5.结论 单牙微创拔除后行即刻种植即刻负载能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与患者美学满意度.

    作者:李小琳;王栋#;钱楚凡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10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体格发育情况、神经行为评分、Apgar评分以及肺动脉平均压、体循环平均压.结果 两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3个月体重、头围、身长等增长明显大于出院时,且同时间段观察组体格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pgar评分、神经行为评分、体循环平均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肺动脉平均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儿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改善预后.

    作者:刘巧红;池丽霞;孔小娟;黄小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肺阻塞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3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苏;唐学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78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行高频震荡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上机2h后和上机24h后患者血气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上机2h后和24h后的各水平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其中PaO2和SaO2显著提高,PaC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改善患者气血指标水平,提高预后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王英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急诊介入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28例AMI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4例,观察组行PCI治疗,对照组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ST段回落情况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30d内病死率3.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76%、梗死相关动脉血管再通率96.9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76%、23.17%和53.05%(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2.15±5.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21±7.73)%(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45.73±6.64)mm、ST段抬高总和(0.03±0.02)和住院天数(12.46±6.1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79±5.82)mm、(0.16±0.08)和(16.23±8.42)d(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挽救濒死心肌,降低病死率,预后良好.

    作者:焦保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