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联合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老年性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

李颖

关键词:腹腔镜, 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 老年性盆腔脏器脱垂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老年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老年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对照组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无复发情况,对照组复发率为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老年POP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慢阻肺评估测试(CAT)、6min步行试验(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在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诊治的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按照肺功能分级标准可分成2组,中度慢阻肺组(n=38)、重度慢阻肺组(n=38),就2组患者的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结果以及三者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度慢阻肺组患者的6MWT距离、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重度慢阻肺组(P<0.05),而CAT测试评分低于重度慢阻肺组(P<0.05);CAT测试评分与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6MWT水平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均有重要临床意义,且三者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判定本病患者病情的诊断依据.

    作者:林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按其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GOS评分、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崔丽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T波下降、总ST段下降指标变化,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T波下降、总ST段下降、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惠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基于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94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FVC、FEV1/FVC,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肺功能,缩短住ICU间与机械通气时间,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艳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及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6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胃穿孔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传统开腹治疗,研究组予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对胃穿孔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有效率,提高胃泌素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知信行护理模式对哮喘患者健康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知信行护理模式对哮喘患者健康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知信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健康行为评分及肺功能.结果 护理前,两组健康行为各项得分及肺功能各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行为各项得分及肺功能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护理模式能有效的促进哮喘患者的健康行为,从而改善肺功能.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心理状态.结果 2组患者出院时的皮肤感染、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后两组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戴小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患者13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随访1年,统计术后复发病例,纳入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结果 经1年随访,共复发62例,复发率为45.93%,纳入复发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存在吸烟史、未坚持鼻内镜检查、焦虑抑郁以及合并胃食管反流均是复发性鼻窦炎影响因素;分析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发现,胃食管反流是复发性鼻窦炎独立危险因素,OR=3.596(95%CI在1.965~5.468).结论 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较强,是影响鼻窦炎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樊迎春;陈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脑膜炎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脑膜炎患者给予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膜炎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头孢曲松钠治疗,治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蛋白质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数低于对照组,葡萄糖水平高于对照组,氯化物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外周脑脊液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脑膜炎,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秦伟;牛广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对胃间质瘤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对胃间质瘤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胃间质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各49例.传统组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组行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传统组的73.47%,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传统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朱琼琼;陈雅宁;乔娜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依帕司他联合盐酸甲钴铵片对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盐酸甲钴铵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盐酸甲钴铵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骨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骨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盐酸甲钴铵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加快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汪连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Replace种植体用于单牙即刻种植即刻负载美学效果和患者美学满意度的研究

    目的 评估单牙即刻种植即刻负载的短期美学效果及患者美学满意度.方法 选择37例共37颗无法保存的单牙,微创拔除并即刻植入Replace种植体共37枚,24小时内完成临时固定修复,3~6个月后完成终修复.永久修复后随访观察12~24个月,记录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情况,统计种植义齿存留率、修复体与邻牙牙龈协调性和患者的美学满意指数.结果 1例脱落,终纳入分析36例.观察期内其余36枚种植体均获得良好骨结合,未见种植体松动及病理性骨吸收,存留率为100%;31枚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位置与相邻天然牙协调无差异,4枚轻度差异,1枚明显差异;33枚种植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牙龈颜色质地协调无差异,3枚轻度差异;患者美学满意度VAS值平均达90.5.结论 单牙微创拔除后行即刻种植即刻负载能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与患者美学满意度.

    作者:李小琳;王栋#;钱楚凡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试验组患者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照组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功能和肺功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海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三维经直肠超声诊断肛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三维经直肠超声技术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组行经直肠三维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对肛瘘内口的诊断准确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支瘘的诊断准确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对低位复杂性肛瘘及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65%和91.67%,对照组分别为53.85%和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直肠三维超声技术能够清晰地展示瘘管走行、肛瘘内口位置以及支瘘与肛周括约肌的关系,其对肛瘘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毕蓓蕾蕾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临床效果

    目的 探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PCOS)患者采取炔雌醇环丙孕酮结合二甲双胍治疗后对其体内激素水平、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PCOS的患者3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后者实施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激素水平、妊娠率、不良反应与满意度的优劣.结果 两组治疗后激素水平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胰岛素与睾酮水平改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与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率、不良反应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PCOS患者采取炔雌醇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张美婵;许雪梅;江雪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目的 探究儿童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PICU住院患儿,及普通儿科病房的100例患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儿童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情况及为危险因素.结果 儿童重症监护患儿的医院感染率(15.00%)显著高于普通儿科病房患儿(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的15例医院感染患儿主要以呼吸道、胃肠道为感染部位,其构成比分别为40.00%、26.67%,泌尿道感染与皮肤软组织的感染率均为13.33%,血液部位的感染率低,为6.67%.100例PICU患儿的危险因素以有创操作、机械通气、入住PICU时间、激素使用情况及广谱药物使用情况.结论 儿童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主要由创伤性操作等因素构成,需要将创伤性操作、维护手卫生作为防控目标,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沈权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其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肢简化Fugl-Meyer(FMA)评分及下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促进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曾丽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5例68眼,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5眼和对照组33眼.观察组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对照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对于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术后脉络膜脱离及其他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提高,观察组视力提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浅前房、前房出血渗出、脉络膜脱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作者:万琦;贾洪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输尿管镜辅助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男性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44例男性尿道损伤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2例.研究组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尿道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辅助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较于传统开放性手术效果更为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吴俊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