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对胃间质瘤的治疗效果

朱琼琼;陈雅宁;乔娜丽

关键词:内镜下圈套器法, 黏膜切除术, 胃间质瘤
摘要:目的 探讨对胃间质瘤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胃间质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各49例.传统组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组行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传统组的73.47%,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传统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患者13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随访1年,统计术后复发病例,纳入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结果 经1年随访,共复发62例,复发率为45.93%,纳入复发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存在吸烟史、未坚持鼻内镜检查、焦虑抑郁以及合并胃食管反流均是复发性鼻窦炎影响因素;分析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发现,胃食管反流是复发性鼻窦炎独立危险因素,OR=3.596(95%CI在1.965~5.468).结论 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较强,是影响鼻窦炎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樊迎春;陈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6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胃穿孔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传统开腹治疗,研究组予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对胃穿孔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有效率,提高胃泌素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综合饮食护理措施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饮食护理措施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综合饮食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HbAlc、FBG、2hPBG水平及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饮食护理措施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确切,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院前急救中早期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恢复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中早期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恢复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例,以其中经急救人员行院前急救中心电监护与心电图的22例患者为观察组,以其中未经院前急救诊断、进至急诊室后由急诊科医师确诊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进入急诊室到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74.45±11.7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98.78±13.56min(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min步行试验结果562.34±23.17m明显高于对照组521.56±19.73m(P<0.05).结论 院前急救中早期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对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有重要帮助.

    作者:刘金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髁上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髁上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患儿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和单纯手法整复法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肘内翻畸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的关节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固定使治疗儿童髁上骨折的有效途径,有着较好的疗效,可提升患儿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局部浸润麻醉下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局部浸润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分别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相同的局部浸润麻醉,局麻前观察组予以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静脉泵注咪达唑仑.记录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局部浸润麻醉时(T1)、处理腺体时(T2)、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MAP和HR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对照组T1、T2、T3时对比,观察组同期OAA/S、VAS评分均显著更低(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0%(3/50),与对照组10.0%(5/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咪达唑仑相比,局部浸润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更能有效维持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镇静镇痛效果更佳,安全性高.

    作者:蔡松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肺阻塞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3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苏;唐学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经口气管插管个性化口腔护理的运用研究

    目的 探究经口气管插管个性化口腔护理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第3、5d首次口腔护理前改良ICU口腔护理频次评价、护理依从性、口腔护理质量评分、SAS量表评分及第5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经口气管插管个性化口腔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保护患者的口腔功能,维持口腔健康状况,减少口咽部细菌滋生,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迪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对胃间质瘤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对胃间质瘤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胃间质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各49例.传统组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组行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传统组的73.47%,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传统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朱琼琼;陈雅宁;乔娜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机体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对照组为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

    作者:宋铭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效果

    目的 探讨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比2组患者SCR、BUN水平、心率、MAP、CVP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CR、BU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CVP均低于对照组,MAP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诸伟花;杨建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不同容量小水囊对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不同容量(30ml和80ml)小水囊对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足月妊娠引产产妇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80ml小水囊促宫颈成熟,对照组采用30ml小水囊促宫颈成熟,观察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率、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引产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率为97.06%,对照组促宫颈成熟为82.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91.18%,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61.7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引产至临产时间和第一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足月妊娠产妇采用80ml小水囊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引产时间,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利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血清PCT、CRP水平在诊断脓毒症及评估预后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探讨血清血清PCT、CRP水平在诊断脓毒症及评估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病情危重的患者125例.其中脓毒症患者71例,非脓毒症患者54例,然后根据71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将其分为生存组57例和死亡组14例,非脓毒症患者记为非脓毒症组.分析对比三组间PCT、CRP的情况.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APACHEⅡ评分21.4±5.7分,SOFA评分6.7±1.6分,PCT11.2±3.3μg/L,CRP76.3±21.1mg/L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的16.2±4.3分、0.7±0.1分、0.3±0.1μg/L、17.1±6.4mg/L(P<0.05);PCT的敏感性94.3%、特异性90.7%、阳性预测值93.0%及阴性预测值92.4%均高于CRP检测的敏感性90.1%、特异性83.3%、阳性预测值87.6%及阴性预测值86.5%(P<0.05);生存组患者的PCT及CPR值在3、5、7天时较第一天明显下降,且变化趋势呈持续下降(P<0.05),而死亡组则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 血清PCT及CRP能明确诊断脓毒症,且PCT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CRP,二者均能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进行有效的评估.

    作者:黎志勤;古雪玲;张妙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阴式子宫全切术与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多发肌瘤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术与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多发肌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4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手术前后两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相比,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多发肌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作者:楚贺敏;李素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目的 探究儿童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PICU住院患儿,及普通儿科病房的100例患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儿童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情况及为危险因素.结果 儿童重症监护患儿的医院感染率(15.00%)显著高于普通儿科病房患儿(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的15例医院感染患儿主要以呼吸道、胃肠道为感染部位,其构成比分别为40.00%、26.67%,泌尿道感染与皮肤软组织的感染率均为13.33%,血液部位的感染率低,为6.67%.100例PICU患儿的危险因素以有创操作、机械通气、入住PICU时间、激素使用情况及广谱药物使用情况.结论 儿童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主要由创伤性操作等因素构成,需要将创伤性操作、维护手卫生作为防控目标,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沈权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依帕司他联合盐酸甲钴铵片对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盐酸甲钴铵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盐酸甲钴铵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骨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骨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盐酸甲钴铵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加快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汪连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小RNA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微小RNA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使用实时定量PCR的检测方法对患者的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微小RNA的水平进行检测,并依据相应的检测结果分析微小RNA与胃癌之间的相关性特征.结果 胃癌组织中的微小RNA表达量低于正常癌旁组织;T3、T4期患者的微小RNA的低表达量明显高于T1、T2期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微小RNA的低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胃癌组织中的微小RNA表达量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分化程度无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小RNA与胃癌具有紧密关联,通过检测微小RNA表达量,可为胃癌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何承斌;吴飞鹏;黄铁碧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永久性房颤的效果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永久性房颤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永久性房颤患者126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和NT-proBNP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hs-CRP和NT-proBNP指标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hs-CRP和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永久性房颤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6例慢性附件炎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8.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对照组为5.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复发率为0.00%,对照组为5.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效果显著,毒副反应轻,可有效防止疾病复发.

    作者:于桂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人文关怀理念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康复护理住院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理念,比较两组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98.3%,对照组护理优良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中、 康复后、 出院前SAS评分均为39.6±4.1分、40.7±3.8分、38.2±2.9分,对照组为43.8±4.5分、45.7±3.9分、46.8±5.2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康复护理管理工作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增进护患交流,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张进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