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永久性房颤的效果

汪红艳

关键词:缬沙坦, 阿托伐他汀, 永久性房颤
摘要: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永久性房颤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永久性房颤患者126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和NT-proBNP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hs-CRP和NT-proBNP指标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hs-CRP和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永久性房颤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醒脑静联合卡马西平治疗32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醒脑静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醒脑静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累及导联数和痫样放电情况、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累及导联数、痫样放电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为28.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疗效显著,可减少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郭华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氨磺必利联合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NA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氨磺必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PNASS)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予以氨磺必利+MECT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PNA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GQOL-74)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GQOL-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4.87%与对照组的14.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氨磺必利与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PANSS评分,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白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LEAD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纳PTA治疗.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痛行走大距离.结果 治疗前,两组P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ABI以及无痛行走大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后,观察组P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AB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观察组无痛行走大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疗法可有效改善LEA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加快下肢血液循环,提高其下肢活动能力,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吴照宇;马明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辅助生殖心理护理小组的建立与管理

    目的 建立辅助生殖心理护理小组,探讨心理护理小组在辅助生殖患者心理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我科在职护士10名,成立心理护理小组,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心理学知识水平,加强心理护理意识.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问卷,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缓解了患者接受辅助生殖治疗时的心理压力.结论 通过成立心理护理小组,采用心理护理模式,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从而提升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刘燕;虞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对比两组病情复发率、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复发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7%,并发症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李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108例早期DN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肾炎舒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HbAl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UAER、mAlb、β2-MG、Hcy及NA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DN通过肾炎舒颗粒、氯沙坦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著提升,有效保护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王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心理状态.结果 2组患者出院时的皮肤感染、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后两组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戴小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获得了一定提高,所以对身体健康质量的要求也有了较大提升.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可能会遭受到较大的精神压力,调查结果显示,在未来30年内,我国将完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在未来30年内老年人口比例将会上升到33%左右,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如此高水平的人口老龄比例.而当人类年龄增大时,就容易发生各种脑血管疾病,而各种脑血管疾病也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平均发病年龄有不断降低的趋势.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增加社会以及家庭的负担.所以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应当选择良好的治疗方案.本文中通过对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各种治疗方式以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讨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AIDS患者外周血细胞检测在CD4+T淋巴细胞预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AIDS患者外周血细胞检测在CD4+T淋巴细胞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56例AIDS患者,检测患者CD4+T淋巴细胞与外周血细胞总数,依照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计算约登指数.通过约登指数预估CD4+T<200个/mm3与CD4+T<350个/mm3时TLC的临界值,分析TLC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TLC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0.05).将TLC用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的血液样本中进行预测,当TLC<1500个/mm3时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时,约登指数大,预测水平好.将TLC用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的血液样本中进行预测,当TLC<1800个/mm3时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时,约登指数大,预测水平好.结论 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与TLC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应用于预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陈亮;钟雄波;刘春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腹腔镜联合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老年性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老年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老年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对照组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无复发情况,对照组复发率为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经阴道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老年POP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李颖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肺阻塞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3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苏;唐学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经口气管插管个性化口腔护理的运用研究

    目的 探究经口气管插管个性化口腔护理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第3、5d首次口腔护理前改良ICU口腔护理频次评价、护理依从性、口腔护理质量评分、SAS量表评分及第5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经口气管插管个性化口腔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保护患者的口腔功能,维持口腔健康状况,减少口咽部细菌滋生,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迪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化疗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异甘草酸酶治疗化疗后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5例化疗后肝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ALT、AST、ALP及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应用于化疗后肝损伤患者,可显著降低肝损伤,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石永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效果

    目的 探讨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比2组患者SCR、BUN水平、心率、MAP、CVP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CR、BU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CVP均低于对照组,MAP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诸伟花;杨建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5例68眼,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5眼和对照组33眼.观察组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对照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对于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术后脉络膜脱离及其他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提高,观察组视力提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浅前房、前房出血渗出、脉络膜脱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作者:万琦;贾洪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永久性房颤的效果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永久性房颤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永久性房颤患者126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和NT-proBNP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hs-CRP和NT-proBNP指标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hs-CRP和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永久性房颤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患者13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均随访1年,统计术后复发病例,纳入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结果 经1年随访,共复发62例,复发率为45.93%,纳入复发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存在吸烟史、未坚持鼻内镜检查、焦虑抑郁以及合并胃食管反流均是复发性鼻窦炎影响因素;分析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发现,胃食管反流是复发性鼻窦炎独立危险因素,OR=3.596(95%CI在1.965~5.468).结论 胃食管反流与复发性鼻窦炎相关性较强,是影响鼻窦炎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樊迎春;陈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1500例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及临床管理

    目的 对1500例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收治的1500例高危妊娠产妇临床资料,分析导致高危妊娠的危险因素及分娩结局,总结高危妊娠产妇的系统化管理经验.结果 1500例孕妇中,孕早期体重低于40kg或高于70kg的构成比例高,为14.73%,其次为流产2次以上、妊娠期高血压、胎位异常、贫血、年龄>35岁、剖宫产史等.此外,新生儿窒息143例,占9.53%;围产儿死亡62例,占4.13%;剖宫产438例,占29.20%;阴道助产分娩234例,占15.60%.结论 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加强对高危因素的防范,尤其是孕前、孕期保健的推广,对保障母婴身心安全至关重要.

    作者:梁桂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局部浸润麻醉下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局部浸润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分别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相同的局部浸润麻醉,局麻前观察组予以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静脉泵注咪达唑仑.记录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局部浸润麻醉时(T1)、处理腺体时(T2)、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MAP和HR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对照组T1、T2、T3时对比,观察组同期OAA/S、VAS评分均显著更低(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0%(3/50),与对照组10.0%(5/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咪达唑仑相比,局部浸润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更能有效维持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镇静镇痛效果更佳,安全性高.

    作者:蔡松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对胃间质瘤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对胃间质瘤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胃间质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各49例.传统组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组行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传统组的73.47%,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传统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显著低于传统组的2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圈套器法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朱琼琼;陈雅宁;乔娜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