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目的 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其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肢简化Fugl-Meyer(FMA)评分及下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促进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曾丽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辅助生殖心理护理小组,探讨心理护理小组在辅助生殖患者心理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我科在职护士10名,成立心理护理小组,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心理学知识水平,加强心理护理意识.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问卷,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缓解了患者接受辅助生殖治疗时的心理压力.结论 通过成立心理护理小组,采用心理护理模式,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从而提升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刘燕;虞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内镜及等离子射频消融在腮腺良性肿瘤区域切除术中的价值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10例,根据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凭借改良耳屏切口引路、在内镜的显示下在腮腺咬肌膜下面分离,并将面神经的相关神经分支进行解剖,使用等离子射频消融将肿瘤及其部分腺体进行切除,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将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术后引流量、疼痛、麻木、面部美观)、面部神经功能指标、术后总不适感程度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技术应用于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与操作性较强,在微创治疗中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陆珣珣;韦曙平;潘斌;李冠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与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第1d,引流量显著多有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7d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孝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肺阻塞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3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苏;唐学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频机械通气(CMV)对新生儿急性肺损伤(NALI)早产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NALI早产患儿,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CMV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实施HFOV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d后,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变化,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6个月后肺功能指标及发育商(DQ)差异.结果 治疗1d后,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及DQ比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较CMV治疗NALI早产患儿效果更为理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其生长发育有利.
作者:欧伟明;张菊弟;黄润忠;黄冠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醒脑静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醒脑静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累及导联数和痫样放电情况、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累及导联数、痫样放电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为28.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疗效显著,可减少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郭华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人文护理对危重症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的危重症患者39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在我院手术室予人文护理的危重症患者3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感染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7d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细菌定植率及感染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7d活力、疼痛、躯体健康、总体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人文护理可改善危重症患者不良情绪,预防术后感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丽敏;利雪花;李雯翠;莫丽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在预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人5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在介入术前5min、介入术后2d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对照组分别在同时间段进行检测.观察组按照术前5min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为A组(高敏C反应蛋白≥10mg/L)、B组(高敏C反应蛋白<10mg/L),并按照疾病类型分为C组(急性心肌梗死)、D组(稳定性心绞痛)、E组(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各组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并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术前5min、术后2d,C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D组、E组、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A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危险因素,其水平越高,炎症程度越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越高,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能预测介入术后半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石新景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康复护理住院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用人文关怀理念,比较两组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98.3%,对照组护理优良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中、 康复后、 出院前SAS评分均为39.6±4.1分、40.7±3.8分、38.2±2.9分,对照组为43.8±4.5分、45.7±3.9分、46.8±5.2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将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康复护理管理工作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增进护患交流,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张进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脑膜炎患者给予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膜炎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头孢曲松钠治疗,治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蛋白质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数低于对照组,葡萄糖水平高于对照组,氯化物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外周脑脊液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脑膜炎,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秦伟;牛广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慢阻肺评估测试(CAT)、6min步行试验(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在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诊治的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按照肺功能分级标准可分成2组,中度慢阻肺组(n=38)、重度慢阻肺组(n=38),就2组患者的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结果以及三者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度慢阻肺组患者的6MWT距离、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重度慢阻肺组(P<0.05),而CAT测试评分低于重度慢阻肺组(P<0.05);CAT测试评分与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6MWT水平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均有重要临床意义,且三者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判定本病患者病情的诊断依据.
作者:林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急诊抢救时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582例急诊抢救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284例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抢救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298例患者实施QCC急诊抢救模式,设为观察组.统计对比两组急诊抢救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QCC活动后,目标达成率为111.85%,进步率为7.73%.结论 通过实施QCC活动,能提高护理人员血管评估水平以及静脉穿刺操作水平,提高急诊抢救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性成功率.
作者:张晓霞;李兴兰;牛素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分析影响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盆底功能检查的212例分娩后的青中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PFD组46例和对照组166例,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一般资料、分娩方式、产程、病史等资料,对比分析可能影响产后PFD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期增重≥20kg、阴道分娩次数≥2次、第二产程延长、孕期压力性尿失禁等因素是产后PF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产后PFD的发病率较高,高龄、孕期增重过高、阴道分娩次数过多、第二产程延长、孕期压力性尿失禁等因素均可能诱发产后PFD,临床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提前干预,以减少产后PFD的发生.
作者:陈晓琴;陈秋娜;宋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按其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GOS评分、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崔丽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对比两组病情复发率、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复发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7%,并发症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李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及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三维后装放疗与二维后装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放疗科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各50例.三维组给予外照射联合三维后装放疗,二维组给予外照射联合二维后装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的近期疗效、3年局控率、3年远处转移率和3年总生存率.结果 放疗结束3个月后,三维组总有效率为96%,二维组为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的3年局控率为92%,二维组为76%,三维组3年远处转移率为6%,二维组为24%,三维组3年总生存率为94%,二维组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三维后装放疗,相对于二维后装放疗,具有更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白玉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针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在PCI围术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并探究分析其对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月经由本院治疗的13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PCI围术期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围术期采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及术后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LDL-C与TC指标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与ALT指标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12月,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3例(4.41%),对照组发生21例(3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围术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加强治疗可显著改善各血清指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邓启垣;郭志强;何文飞;李钰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应用口服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方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凝血指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凝血指标情况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乔娜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