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美
目的 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胃穿孔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传统开腹治疗,研究组予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对胃穿孔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有效率,提高胃泌素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盐酸甲钴铵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盐酸甲钴铵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骨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骨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盐酸甲钴铵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加快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汪连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108例早期DN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肾炎舒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HbAl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UAER、mAlb、β2-MG、Hcy及NA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DN通过肾炎舒颗粒、氯沙坦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著提升,有效保护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王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3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采用额颞部骨瓣开颅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比2组昏迷程度(GCS)、神经功能(NIHSS)及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末次随访WHOQOL-100评分为78.31±8.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2±6.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可显著改善其昏迷程度及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声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髁上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患儿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和单纯手法整复法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肘内翻畸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的关节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固定使治疗儿童髁上骨折的有效途径,有着较好的疗效,可提升患儿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78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行高频震荡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上机2h后和上机24h后患者血气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上机2h后和24h后的各水平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其中PaO2和SaO2显著提高,PaCO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改善患者气血指标水平,提高预后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王英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患儿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儿100例.将其中50例采用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儿作为试验组,将另50例单纯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咳嗽症状评分、Eos、PEF及FEV1水平,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咳嗽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咳嗽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Eos、PEF及FEV1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Eos、PEF及FEV1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后咳嗽,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庄汉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分析影响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盆底功能检查的212例分娩后的青中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PFD组46例和对照组166例,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一般资料、分娩方式、产程、病史等资料,对比分析可能影响产后PFD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期增重≥20kg、阴道分娩次数≥2次、第二产程延长、孕期压力性尿失禁等因素是产后PF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产后PFD的发病率较高,高龄、孕期增重过高、阴道分娩次数过多、第二产程延长、孕期压力性尿失禁等因素均可能诱发产后PFD,临床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提前干预,以减少产后PFD的发生.
作者:陈晓琴;陈秋娜;宋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氨磺必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PNASS)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予以氨磺必利+MECT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PNA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GQOL-74)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GQOL-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4.87%与对照组的14.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氨磺必利与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PANSS评分,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白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药物的测定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90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马来酸罗格列酮、盐酸吡格列酮、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及瑞格列奈11种化学药品含量进行测定.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降糖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降糖药物的测定中的分离度均较好,线性范围均较宽.结果 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平均回收率在96.8%~104.6%之间,RSD在0.52%~1.92%之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平均回收率在96.4%~101.5%之间,RSD在0.43%~2.48%之间.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检出19批保健食品存在非法添加降糖药物,检出率2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出18批保健食品存在非法添加降糖药物,检出率20%;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不明显.结论 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均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及重现性好等优点,且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不会受到高浓度盐酸影响从而避免管路堵塞问题,适用性更高.
作者:高翔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术与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多发肌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4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手术前后两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相比,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多发肌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作者:楚贺敏;李素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肺阻塞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3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苏;唐学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脑卒中患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脑卒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康复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治疗,比较两组FMA、MBI评分、FQIS、SWAL-QOL、MDADL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OIS、SWAL-QOL、MD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患者康复治疗使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海珍;凌小锋;颜丽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三维后装放疗与二维后装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放疗科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各50例.三维组给予外照射联合三维后装放疗,二维组给予外照射联合二维后装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的近期疗效、3年局控率、3年远处转移率和3年总生存率.结果 放疗结束3个月后,三维组总有效率为96%,二维组为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的3年局控率为92%,二维组为76%,三维组3年远处转移率为6%,二维组为24%,三维组3年总生存率为94%,二维组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三维后装放疗,相对于二维后装放疗,具有更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白玉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在预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人5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在介入术前5min、介入术后2d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对照组分别在同时间段进行检测.观察组按照术前5min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为A组(高敏C反应蛋白≥10mg/L)、B组(高敏C反应蛋白<10mg/L),并按照疾病类型分为C组(急性心肌梗死)、D组(稳定性心绞痛)、E组(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各组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并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术前5min、术后2d,C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D组、E组、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A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危险因素,其水平越高,炎症程度越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越高,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能预测介入术后半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石新景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评估国产伊马替尼(IM)治疗初诊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及长期使用羟基脲治疗后转换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2013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使用国产伊马替尼治疗的初诊慢性期CML患者和长期使用羟基脲后转换为国产伊马替尼治疗CML慢性期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共收集到44例初诊组和9例转换组患者的病历资料.治疗3月时,BCR-ABLIS定量≤10%的比例分别为70.5%和33.3%;治疗6月时,BCR-ABLIS定量≤1%的比例分别为66.7%和14.3%;治疗12月时,BCR-ABLIS定量≤0.1%的比例分别为36.8%和28.6%.常见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水肿、恶心、肌肉痉挛等,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 长期使用羟基脲治疗的CML患者,改用国产IM治疗后的耐受性良好,仍有获得满意分子生物学反应的可能,并可能因而改善预后.羟基脲治疗的CML患者,应尽快转换为伊马替尼治疗.
作者:黄继贤;谢治军;廖建军;黄刚;黄亚丽;杨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6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另选2017年2月~2017年10月105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住院患儿作为观察组.在穿刺过程中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6.2%)显著高于对照组(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何凤娇;王晓云;饶宝玉;何健英;罗洁儿;梁喜趣;李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情况、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及患者存活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水平中,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四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1%(P<0.05).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死亡病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曹书奎;张文田;赵晓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口服液联合补肾强精颗粒对弱精子症(肾精亏虚)患者精子DNA完整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男性不育科门诊收治的124例弱精子症(肾精亏虚)伴有精子DNA碎片率偏高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左卡尼汀组40例);B组(补肾强精颗粒组41例);C组(左卡尼汀+补肾强精颗粒43例)分别给药,3个月后复查精液常规及精子DNA碎片率DFI(%),比较3个月后三组精子前向运动率(PR)、总活动率及精子DFI.结果 三组治疗总有效率,C组为95.3%明显优于A组的80%和B组的75.6%;DFI、PR及精子总活率比较,C组显著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左卡尼汀口服液联合补肾强精颗粒组治疗弱精子(肾精亏虚)DFI、PR及精子总活率上疗效明显优于单药组,临床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明亮;郑小挺;姚文亮;陈胜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机体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对照组为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消化道出血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
作者:宋铭祥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