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分析

彭惠森

关键词: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美托洛尔缓释片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T波下降、总ST段下降指标变化,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T波下降、总ST段下降、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水平情况、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及患者存活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水平中,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四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1%(P<0.05).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死亡病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曹书奎;张文田;赵晓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108例早期DN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肾炎舒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HbAl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UAER、mAlb、β2-MG、Hcy及NA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DN通过肾炎舒颗粒、氯沙坦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著提升,有效保护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王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T波下降、总ST段下降指标变化,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T波下降、总ST段下降、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惠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胸部三维超声在二尖瓣关闭不全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胸部三维超声在二尖瓣关闭不全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二尖瓣瓣膜病变患者.术前均行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统计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并与术中诊断结果比较,统计风湿性病变、二尖瓣腱索断裂、二尖瓣瓣裂、原发性二尖瓣脱垂、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等病变检出情况.结果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腱索断裂、二尖瓣瓣裂、二尖瓣穿孔、原发性二尖瓣脱垂、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诊断率与术中诊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二尖瓣关闭不全诊断价值较高,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性较为理想,可为患者术前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

    作者:周鼎文;张周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知信行护理模式对哮喘患者健康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知信行护理模式对哮喘患者健康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知信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健康行为评分及肺功能.结果 护理前,两组健康行为各项得分及肺功能各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行为各项得分及肺功能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护理模式能有效的促进哮喘患者的健康行为,从而改善肺功能.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试验组患者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照组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功能和肺功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海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小关节康复训练在手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小关节康复训练在手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我院收治的84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小关节康复训练,采取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手法肌力测试(MMT)对患者手术前后手功能改善程度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TAM、MM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AM、MM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小关节康复训练手外伤,可显著提高关节活动度及肌力,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蔡倩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血清PCT、CRP水平在诊断脓毒症及评估预后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探讨血清血清PCT、CRP水平在诊断脓毒症及评估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病情危重的患者125例.其中脓毒症患者71例,非脓毒症患者54例,然后根据71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将其分为生存组57例和死亡组14例,非脓毒症患者记为非脓毒症组.分析对比三组间PCT、CRP的情况.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APACHEⅡ评分21.4±5.7分,SOFA评分6.7±1.6分,PCT11.2±3.3μg/L,CRP76.3±21.1mg/L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的16.2±4.3分、0.7±0.1分、0.3±0.1μg/L、17.1±6.4mg/L(P<0.05);PCT的敏感性94.3%、特异性90.7%、阳性预测值93.0%及阴性预测值92.4%均高于CRP检测的敏感性90.1%、特异性83.3%、阳性预测值87.6%及阴性预测值86.5%(P<0.05);生存组患者的PCT及CPR值在3、5、7天时较第一天明显下降,且变化趋势呈持续下降(P<0.05),而死亡组则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 血清PCT及CRP能明确诊断脓毒症,且PCT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CRP,二者均能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进行有效的评估.

    作者:黎志勤;古雪玲;张妙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按其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GOS评分、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目标性康复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崔丽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目的 探究儿童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PICU住院患儿,及普通儿科病房的100例患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儿童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情况及为危险因素.结果 儿童重症监护患儿的医院感染率(15.00%)显著高于普通儿科病房患儿(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的15例医院感染患儿主要以呼吸道、胃肠道为感染部位,其构成比分别为40.00%、26.67%,泌尿道感染与皮肤软组织的感染率均为13.33%,血液部位的感染率低,为6.67%.100例PICU患儿的危险因素以有创操作、机械通气、入住PICU时间、激素使用情况及广谱药物使用情况.结论 儿童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主要由创伤性操作等因素构成,需要将创伤性操作、维护手卫生作为防控目标,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沈权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急诊介入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28例AMI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4例,观察组行PCI治疗,对照组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ST段回落情况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30d内病死率3.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76%、梗死相关动脉血管再通率96.9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76%、23.17%和53.05%(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2.15±5.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21±7.73)%(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45.73±6.64)mm、ST段抬高总和(0.03±0.02)和住院天数(12.46±6.1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79±5.82)mm、(0.16±0.08)和(16.23±8.42)d(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挽救濒死心肌,降低病死率,预后良好.

    作者:焦保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方式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口服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方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凝血指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凝血指标情况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乔娜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脑膜炎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脑膜炎患者给予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膜炎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头孢曲松钠治疗,治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蛋白质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数低于对照组,葡萄糖水平高于对照组,氯化物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外周脑脊液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脑膜炎,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秦伟;牛广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阴式子宫全切术与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多发肌瘤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术与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多发肌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4例子宫多发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手术前后两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相比,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多发肌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作者:楚贺敏;李素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慢阻肺评估测试(CAT)、6min步行试验(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在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诊治的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按照肺功能分级标准可分成2组,中度慢阻肺组(n=38)、重度慢阻肺组(n=38),就2组患者的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结果以及三者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度慢阻肺组患者的6MWT距离、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重度慢阻肺组(P<0.05),而CAT测试评分低于重度慢阻肺组(P<0.05);CAT测试评分与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6MWT水平与FEV1、FVC、FEV1/FVC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均有重要临床意义,且三者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判定本病患者病情的诊断依据.

    作者:林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LEAD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纳PTA治疗.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痛行走大距离.结果 治疗前,两组P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ABI以及无痛行走大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后,观察组P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AB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观察组无痛行走大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疗法可有效改善LEA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加快下肢血液循环,提高其下肢活动能力,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吴照宇;马明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对比两组病情复发率、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复发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7%,并发症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李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其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肢简化Fugl-Meyer(FMA)评分及下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促进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曾丽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局部晚期宫颈癌CT引导下三维后装放疗与二维后装放疗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三维后装放疗与二维后装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放疗科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各50例.三维组给予外照射联合三维后装放疗,二维组给予外照射联合二维后装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的近期疗效、3年局控率、3年远处转移率和3年总生存率.结果 放疗结束3个月后,三维组总有效率为96%,二维组为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的3年局控率为92%,二维组为76%,三维组3年远处转移率为6%,二维组为24%,三维组3年总生存率为94%,二维组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三维后装放疗,相对于二维后装放疗,具有更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白玉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6例慢性附件炎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8.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对照组为5.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复发率为0.00%,对照组为5.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效果显著,毒副反应轻,可有效防止疾病复发.

    作者:于桂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