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关节康复训练在手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蔡倩倩

关键词:手外伤, 小关节康复训练, 手功能, 肌力
摘要:目的 探讨小关节康复训练在手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我院收治的84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小关节康复训练,采取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手法肌力测试(MMT)对患者手术前后手功能改善程度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TAM、MM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AM、MM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小关节康复训练手外伤,可显著提高关节活动度及肌力,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心理状态.结果 2组患者出院时的皮肤感染、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后两组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戴小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对比两组病情复发率、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复发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37%,并发症发生率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李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肾炎舒颗粒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108例早期DN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肾炎舒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HbAl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UAER、mAlb、β2-MG、Hcy及NA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DN通过肾炎舒颗粒、氯沙坦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著提升,有效保护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王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试验组患者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照组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气功能和肺功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海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阴式手术切除憩室,观察组给予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症状改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中转开腹手术及输血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90.48%,对照组80.95%,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病例.对照组出现1例阴道感染、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9.52%,观察组出现1例宫颈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4.76%,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给予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但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较阴式手术高,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给予治疗.

    作者:郭冰心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影响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盆底功能检查的212例分娩后的青中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PFD组46例和对照组166例,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一般资料、分娩方式、产程、病史等资料,对比分析可能影响产后PFD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期增重≥20kg、阴道分娩次数≥2次、第二产程延长、孕期压力性尿失禁等因素是产后PF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产后PFD的发病率较高,高龄、孕期增重过高、阴道分娩次数过多、第二产程延长、孕期压力性尿失禁等因素均可能诱发产后PFD,临床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提前干预,以减少产后PFD的发生.

    作者:陈晓琴;陈秋娜;宋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化疗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异甘草酸酶治疗化疗后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5例化疗后肝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ALT、AST、ALP及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应用于化疗后肝损伤患者,可显著降低肝损伤,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石永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其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肢简化Fugl-Meyer(FMA)评分及下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促进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曾丽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CRP、CEA、CA199、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对比胃癌患者和不同人群的CRP、CEA、CA199、CA724水平,分析各项指标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因胃部不适来我院诊断的患者125例,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胃部良性病变组和胃癌组;再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位作为对照组.均检测C反应蛋白、癌胚抗原CEA、CA199以及CA724等水平.结果 胃癌患者CRP、CEA、CA199、CA724等水平明显高于胃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胃部良性病变组患者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肿瘤浸润侵袭分期中Ⅰ和Ⅱ期患者的CRP、CEA、CA199、CA724水平明显低于Ⅲ和Ⅳ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CEA、CA199、CA724以及联合检测胃癌的准确性分别为62.5%、65.0%、72.5%、82.5%以及87.5%;敏感性65.0%、75.0%、72.5%、82.5%以及85.0%;特异性分别为92.5%、87.5%85.0%、92.5%以及87.5%.结论 CRP、CEA、CA199、CA724联合应用于胃癌的检测中可提高敏感性和准确性,提高胃癌的诊断率.

    作者:徐汉辉;余得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不同容量小水囊对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不同容量(30ml和80ml)小水囊对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足月妊娠引产产妇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80ml小水囊促宫颈成熟,对照组采用30ml小水囊促宫颈成熟,观察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率、Bishop评分、阴道分娩率、引产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率为97.06%,对照组促宫颈成熟为82.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91.18%,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61.7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引产至临产时间和第一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足月妊娠产妇采用80ml小水囊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引产时间,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利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10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体格发育情况、神经行为评分、Apgar评分以及肺动脉平均压、体循环平均压.结果 两组患儿出院后1个月、3个月体重、头围、身长等增长明显大于出院时,且同时间段观察组体格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pgar评分、神经行为评分、体循环平均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肺动脉平均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儿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改善预后.

    作者:刘巧红;池丽霞;孔小娟;黄小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多功能精子质量分析仪与自动精子分析仪在精子DNA碎片检测上对比分析

    目的 评估ISA多功能精子质量分析仪与SCA自动精子分析仪检测精子DFI的差异性,评价ISA多功能精子质量分析仪在精子DNA碎片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ISA多功能精子质量分析仪和SCA分别检测213例健康男性和388例不育患者新鲜精液标本中精子DFI.结果 健康组和不育组精子DFI结果差异性显著(P<0.05);ISA多功能精子质量分析仪检测精子DNA碎片与手工法区别不大;ISA多功能精子质量分析仪检测健康组和不育组中标准差分别为0.64816、1.38259,小于SCA自动精子分析仪检测精子DNA碎片标准差3.03732、3.43392.结论 ISA多功能精子质量分析仪与SCA自动精子分析仪对精子DFI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SA多功能精子质量分析仪适用于精子DNA碎片的临床检测.

    作者:程锦军;胡家纯;邓少君;程浩;赵毅;李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经口气管插管个性化口腔护理的运用研究

    目的 探究经口气管插管个性化口腔护理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第3、5d首次口腔护理前改良ICU口腔护理频次评价、护理依从性、口腔护理质量评分、SAS量表评分及第5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经口气管插管个性化口腔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保护患者的口腔功能,维持口腔健康状况,减少口咽部细菌滋生,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迪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高敏C反应蛋白在预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临床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在预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人5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在介入术前5min、介入术后2d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对照组分别在同时间段进行检测.观察组按照术前5min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分为A组(高敏C反应蛋白≥10mg/L)、B组(高敏C反应蛋白<10mg/L),并按照疾病类型分为C组(急性心肌梗死)、D组(稳定性心绞痛)、E组(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各组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并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术前5min、术后2d,C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D组、E组、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A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危险因素,其水平越高,炎症程度越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越高,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能预测介入术后半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石新景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药内服联合熏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内服联合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6例.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及ESR、CRP、Ig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ESR、CRP、IgA水平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加熏蒸治疗在解除疼痛、防止畸形、改善功能和提高免疫水平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肖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清热宣肺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清热宣肺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5年1月~2017年5月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自拟清热宣肺化痰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改善情况、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宣肺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快速缓解,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且治疗期间并不会增加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邓湘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及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局部浸润麻醉下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局部浸润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分别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相同的局部浸润麻醉,局麻前观察组予以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静脉泵注咪达唑仑.记录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局部浸润麻醉时(T1)、处理腺体时(T2)、手术结束时(T3)各时点MAP和HR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对照组T1、T2、T3时对比,观察组同期OAA/S、VAS评分均显著更低(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0%(3/50),与对照组10.0%(5/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咪达唑仑相比,局部浸润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更能有效维持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镇静镇痛效果更佳,安全性高.

    作者:蔡松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肺阻塞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3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碱缓释片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苏;唐学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药物的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药物的测定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90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马来酸罗格列酮、盐酸吡格列酮、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及瑞格列奈11种化学药品含量进行测定.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降糖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降糖药物的测定中的分离度均较好,线性范围均较宽.结果 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平均回收率在96.8%~104.6%之间,RSD在0.52%~1.92%之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平均回收率在96.4%~101.5%之间,RSD在0.43%~2.48%之间.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检出19批保健食品存在非法添加降糖药物,检出率2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出18批保健食品存在非法添加降糖药物,检出率20%;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不明显.结论 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均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及重现性好等优点,且实心核颗粒色谱技术不会受到高浓度盐酸影响从而避免管路堵塞问题,适用性更高.

    作者:高翔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