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超;秦鸿飞
目的 对急诊腹痛患者分诊误诊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2月~8月到我院因腹痛急诊就诊的分诊误诊患者2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出误诊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预防方法.结果 患者自身因素导致出现误诊几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因素(P<0.05).结论 急诊科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复杂性等特点,应不断的提高分诊护士的整体素质,对就诊的腹痛患者进行追踪,对其临床症状、分诊误诊等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法,提高分诊准确率.
作者:范文锋;黄韶荣;罗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改良自然周期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反应不良患者IVF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卵巢反应不良行IVF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自然周期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拮抗剂方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IVF治疗结局,包括:获卵数、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观察对比两组每周期Gn总用量及促排药物费用.结果 两组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及活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每周期治疗费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自然周期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反应不良患者治疗结局没有差异.临床上如考虑降低患者周期的治疗费用建议运用改良自然周期的方案治疗.
作者:丁书芳;杨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脑钠肽(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3个月再梗死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有效提高近期和远期效果,促进心功能显著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郑鑫;王琦;甘培;程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6例膜性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给予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4小时尿蛋白定量、Alb、TC、TG、Scr等指标.结果 治疗6个月时,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Alb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12个月时Sc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吗替麦考酚酯加泼尼松治疗膜性肾病临床效果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24小时尿蛋白、Alb、TC、TG等水平.
作者:桂永丰;印丹;张双;任泽银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20例急性心衰所致低氧血症患者纳入研究,均实施呼吸机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经呼吸机治疗后,显效7例(35.00%),有效10例(50.00%),无效3例(15.00%),总有效率为85.00%;且患者血氧分压、pH及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衰所致的低氧血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结果,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酸碱度,且可降低呼吸频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使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明显下降.
作者:王蕾;宋贵峰;白壹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大量输血治疗后血清电解质指数、凝血四项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大量输血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电解质指数变化、凝血四项指标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治疗后血清K+、TCa、TCO2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Cl-、N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IB水平低于治疗前,PT、TT、APTT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极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钙、低钾、凝血功能紊乱等症状,临床应时刻监测患者血清K+、TCa、TCO2水平,避免或减少电解质紊乱,并根据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水平及时进行冷沉淀、补充血浆,改善凝血功能.
作者:李明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采用Bakri球囊填塞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宫腔填纱术联合B-lynch缝合治疗,观察组给予Bakri球囊填塞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输血量)、月经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未8.33%(4/48)低于对照组的25.00%(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产后恶露时间、产后月经周期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kri球囊填塞应用于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影响术后月经恢复,安全性高.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治疗后3个月的IPSS评分、QOL评分、Qmax、PVR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IPSS评分、QO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Qmax显著高于对照组、PVR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更具优势.
作者:李永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APACHEⅡ评分在评估危重患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危重患者56例患者资料做回顾分析,依据28d生存率分为死亡组(27例)和生存组(29例),患者各阶段均接受APACHEⅡ评分评估其病情状况,计算并预估疾病死亡危险度,评价分辨度和校准度,预估APACHEⅡ预测效力,分析APACHEⅡ评分变化差异.结果 比较APACHEⅡ1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APACHEⅡ2评分、死亡危险度、APACHEⅡ变化率均低于死亡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中共27例死亡,其中死亡率高的APACHEⅡ评分阶段为>30分(100%),其次为21~30分(77.78%)、11~20分(38.46%),提示APACHEⅡ评分与危重患者死亡率有正性关系.结论 临床可用APACHEⅡ评分预估危重患者病情状况,A-PACHEⅡ评分与危重患者死亡率有正性关系,其分辨度、校准度均较高,临床可将其纳入到首选评估方式中进行选择.
作者:劳传毅;林云宾;叶日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芒硝外敷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0月行芒硝外敷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水样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芒硝外敷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有利于及早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克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生物材料再生技术与传统翻瓣刮治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牙周翻瓣刮治术.观察组采用GEN-oss骨粉,GEN-oss生物膜生物材料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对比两组患者PLI、BI、PD、CAL和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PLI、BI、PD、CAL、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材料再生技术在牙周病患者中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叶小华;邱允豪;林小琨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晚期肺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80例肺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疼痛、焦虑、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态,提升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工作中有着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祁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评分、转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软组织、内脏转移个数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可有效缓解复发转移乳腺癌病情,减少转移个数,减轻患者疼痛,值得借鉴.
作者:张明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和腹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子宫全切除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n=40)与参考组(腹式子宫全切术,n=40),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近期及远期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两组首次排气时间、腹痛持续时间、术后24h疼痛模拟评分(VAS)、平均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与腹式子宫全切术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从接受肾移植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出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对照组为84.7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疗程、恢复免疫抑制剂使用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动脉血气PaO2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d内的肌酐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疗效确切,有助于缩短治疗疗程,早期恢复正常使用免疫抑制剂,减轻对肾功能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蔡瑞明;郭雪坤;林民专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孕囊大小对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腹部超声检测的孕妇220例,根据孕囊平均直径(D)分成甲、乙、丙三组,孕囊直径分别介于0.5~1.0cm、1.1~1.5cm、1.6~2.5cm.遵医嘱服用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观察和对比三组的流产情况.结果 三组药物完全流产率分别为69.74%、91.25%、67.19%,乙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甲、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丙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服米索前列醇前、6h内排出孕囊率分别为6.25%、20.00%,显著高于甲组的0.00%、6.58%与丙组的0.00%、10.9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丙组服米索前列醇前、6h内排出孕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效果与孕囊大小密切相关,其中超声检测测量直径为1.0~1.5cm的孕囊更容易排出,完全流产率可高达90%以上.
作者:张碧兰;罗萍;张铭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巩新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与单纯全麻对腹腔镜阑尾炎手术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拟行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组(联合组)和单纯全麻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全身麻醉.手术开始之后,联合组在超声引导下给予腹横纹肌平面阻滞,对照组给予等计量的生理盐水腹横纹肌平面注射.记录呼唤睁眼、自主呼吸恢复、拔管时间;苏醒后10min、30min、12h、24h、48h疼痛(VAS)评分;过度镇静、呼吸抑制、术中知晓、苏醒时躁动、术后呕心/呕吐、静注曲马多等情况.结果 两组呼唤睁眼、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苏醒后10min、30min和4hVAS评分低于单纯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曲马多使用率、疼痛(VAS评分≥3)、苏醒时躁动均低于单纯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炎手术给予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后综合镇痛效果更佳.
作者:曹丽燕;刘庆仁;杨俊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包括扩张支气管、祛痰平喘、抗感染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纳诺酮+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参数、呼吸力学参数、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PH、PaO2、PaO2/FiO2水平均显著上升,PaCO2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IP、PP、Pm、PE、Ri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诺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能显著提高动脉血气与呼吸力学参数水平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谷云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在帕金森病诊治中进行肌电图震颤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设为帕金森组,另将同期收治的3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设为震颤组,所有患者均行肌电图震颤分析,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果 帕金森组坐位静止时震颤频率低于震颤组,固定姿势震颤频率高于震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组坐位静止时震颤强度、固定姿势震颤强度均高于震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帕金森组坐位静止及固定姿势时震颤频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震颤强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电图震颤分析用于诊断帕金森病准确性较高,且能够准确鉴别特发性震颤,指导临床治疗,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美风;张向东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