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丽丽
目的 对比间隔补铁法和连续补铁法在儿童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缺铁性贫血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连续补铁法治疗,观察组行间隔补铁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96.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隔补铁法和连续补铁法对儿童缺铁性贫血均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但间隔补铁法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童丽;胡文淼;张理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晚期肺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80例肺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疼痛、焦虑、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态,提升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工作中有着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祁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采用Bakri球囊填塞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宫腔填纱术联合B-lynch缝合治疗,观察组给予Bakri球囊填塞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输血量)、月经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未8.33%(4/48)低于对照组的25.00%(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产后恶露时间、产后月经周期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kri球囊填塞应用于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影响术后月经恢复,安全性高.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APACHEⅡ评分在评估危重患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危重患者56例患者资料做回顾分析,依据28d生存率分为死亡组(27例)和生存组(29例),患者各阶段均接受APACHEⅡ评分评估其病情状况,计算并预估疾病死亡危险度,评价分辨度和校准度,预估APACHEⅡ预测效力,分析APACHEⅡ评分变化差异.结果 比较APACHEⅡ1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APACHEⅡ2评分、死亡危险度、APACHEⅡ变化率均低于死亡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中共27例死亡,其中死亡率高的APACHEⅡ评分阶段为>30分(100%),其次为21~30分(77.78%)、11~20分(38.46%),提示APACHEⅡ评分与危重患者死亡率有正性关系.结论 临床可用APACHEⅡ评分预估危重患者病情状况,A-PACHEⅡ评分与危重患者死亡率有正性关系,其分辨度、校准度均较高,临床可将其纳入到首选评估方式中进行选择.
作者:劳传毅;林云宾;叶日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和腹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子宫全切除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n=40)与参考组(腹式子宫全切术,n=40),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近期及远期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两组首次排气时间、腹痛持续时间、术后24h疼痛模拟评分(VAS)、平均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与腹式子宫全切术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病理形态.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均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检查、光镜观察,并对21例病例进行随访,观察EIN临床病理形态.结果40份标本中35份为局灶性,5份为小范围弥漫分布.EIN病变区域与周围非病变区域对照明显,腺体分布区域与间质分布区域比>1:1,腺体均有异常增生拥挤,且为不规则型.腺体之间间质部分已有纤维化趋势,腺体结构部分呈复杂化.结构拥挤区域腺体上皮细胞排列紊乱,无极性,细胞呈复层,间有出芽与搭桥,大小不一,多为非典型性,核膜有不规则增大,核变圆形或梭形,核浆比值大,呈空泡状,染色质变粗且呈粗粒状分布,有明显核仁,胞浆嗜酸性变,显著区别于周围非EIN区域.细胞分泌现象大部分消失,细胞纤毛消失,EIN区域多为1~15cm线性长度.结论 根据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相关诊断标准,分析子宫内膜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能够提高诊断可重复性,也更利于病理诊断标准的一致性,使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病理诊断与临床治疗标准化得以实现.
作者:刘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将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观察其对患者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4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分组研究,根据护理意愿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基础上加入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后康复效果、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Harri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两组并发症率相比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促进快速康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琴;王军花;张兴桂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参照组行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两组手术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疗效、并发症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前NHIS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1w、治疗后1个月NHISS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临床优良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与常规区域性骨瓣开颅手术相比,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更为显著,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魏成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2例,依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1)、插管后(T2)、气腹后10min(T3)、手术完成时(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T3时观察组HR、MAP较对照组低,且波动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的21.95%(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可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促进术后麻醉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刘永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炎性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足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辛酸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炎性因子,包括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肿瘤坏死因子(TNF-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HF2)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CAM、TNF-α、FHF2及IL-6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能够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炎症反应,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丹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从接受肾移植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出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对照组为84.7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疗程、恢复免疫抑制剂使用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动脉血气PaO2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d内的肌酐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疗效确切,有助于缩短治疗疗程,早期恢复正常使用免疫抑制剂,减轻对肾功能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蔡瑞明;郭雪坤;林民专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56例慢性湿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卤米松乳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率及瘙痒消失时间、皮损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85.8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与对照组的2.56%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1.54%)(P<0.05);观察组瘙痒及皮损消失时间分别为(3.51±1.08)d、(12.88±1.37)d,均明显较对照组的(4.19±1.25)d、(13.73±1.51)d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卤米松能有效提高慢性湿疹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率,且起效更快.
作者:李德良;张红;司徒欣欣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血清D-D及炎性因子(hs-CRP、PCT)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设为试验组.另选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126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D-D及hs-CRP、PCT水平,分析其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清D-D及hs-CRP、PC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D-D及hs-CRP、PCT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D-D及炎性因子(hs-CRP、PCT)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呈正相关.
作者:杨宵曼;常银江;王建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用不同治疗方案的预后比较.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77例CSP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MTX后清宫组27例,UAE后清宫组29例,手术组21例,比较三组基本情况及预后.手术组瘢痕处肌层内妊娠占71.43%,高于MTX后清宫组的29.63%和UAE后清宫组的37.93%;UAE后清宫组、手术组有症状者构成比例为100%和90.48%,明显高于MTX后清宫组的29.63%(P<0.05).结果 三组成功率分别为92.59%、96.55%和100.00%(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手术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血清p-HCG恢复正常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UAE后清宫组、MTX后清宫组(P<0.05);UAE后清宫组短于MTX后清宫组(P<0.05).结论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成功率,但手术治疗者术后恢复快,其次是UAE后清宫术者.
作者:张玉琼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相关产程的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80例,将其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策略,分析比较两组产妇产前焦虑和抑郁情况,阴道分娩成功率、发生新生儿窒息、产后发热以及平均住院天数,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产妇焦虑和抑郁情况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产妇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发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针对性的产程护理策略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成功的关键,可降低产妇的产前焦虑和抑郁情况,有效防止产后发热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且可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黎沛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布地奈德与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6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2%,对照组为9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为4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pred)、PEF(%pred)、FEF(25~75)%(%pred)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FEV1(%pred)、PEF(%pred)、FEF(25~75)%(%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小儿哮喘均可取的较好疗效,改善患儿气道通气状态及肺功能.
作者:胡光玉;童和平;叶永灿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巩新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生存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Barthel指数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护理前,Barthel指数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对照组升高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88.23±1.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77.87±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助于患者患肢恢复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根据复位固定技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解剖复位总有效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足部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试验组解剖复位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足部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柴充;张韶民;郑永茂;王珺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对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16年1月起在肿瘤内科实施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的护理模式,将2016年全年的60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5年全年的60例肿瘤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CQO-LI-74)比较两组患者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与情绪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在护理第1周、第2周、第4周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在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与情绪功能4项指标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1周的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第2周、第4周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肿瘤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模式,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将其作为科学的护理模式予以推广.
作者:杨诚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