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攀丽
目的 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PG)、 餐后2h血糖(2hPG)、血糖总体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等指标的差异及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1c、血糖总体达标时间、HOMA-IR、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改善胰岛功能,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邹欣妤;陈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8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2例,观察组于常规治疗下加用匹多莫德治疗,常规组行一般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免疫功能指标情况及症状改善用时.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入院时两组IgA、IgG、IgM、CD3+、CD4+、CD8+、CD4+/CD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全血T淋巴细胞亚群除CD8+外均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止咳、肺部啰音消失用时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常规用药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者:周荣锋;付四毛;周涛;王桂兰;张泉山;欧阳知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按随机数表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4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手术时间、术后康复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8个月后胃溃疡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8.2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胃肠恢复时间、 住院天数、 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后,观察组胃溃疡复发率为30.43%,高于对照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胃大部切除术,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显著,可缩减手术用时,加快胃肠功能恢复,使患者尽快下床活动,缩短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复发率较高,临床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需求选择合适术式.
作者:王晶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分析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小儿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7年9月前来预防接种的0~3岁的小儿及其家长5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0例,采用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300例,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接种效果.结果 观察组小儿家长的预防接种认知水平和小儿五种疫苗全程接种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小儿,小儿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小儿家长高(P<0.05).结论 在小儿预防接种工作期间对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小儿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知识掌握度显著提升,同时提高了小儿的预防接种及时性和家长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立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倍他乐克联合心脉通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的资料,根据编号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倍他乐克联合心脉通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佳(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倍他乐克联合心脉通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疗效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更明显的改善,促进患者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朝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3H疗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3H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血压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为90.33±6.76cm/s,对照组为103.22±8.58cm/s,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unt-Hess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H疗法可有效改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患者大脑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血流灌注,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改善预后.
作者:吕鸿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产后综合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促进作用.方法 抽取2017年8月~2018年2月于我院分娩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产后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后乳汁分泌时间、产后乳房胀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分泌乳汁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予以产后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缓解乳房胀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汪文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单用抗早孕药物与联合雌激素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稽留流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接受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戊酸雌二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血量、娩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清宫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早孕药物联合雌激素治疗稽留流产,可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性,二次清宫率得到控制,属于一种疗效可靠、经济的治疗方式.
作者:沈倩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综合征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3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分析两组血气指标、气道重塑指标、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血气指标、气道重塑指标、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综合征,效果显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及临床指标,又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瑞玲;武迎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运用PDCA管理方法 ,提高静脉留置针维护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1~6月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患者900例为对照组,另选2017年7~12月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患者90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维护,试验组运用PDCA的管理方法,对留置针的质量进行监控,比较两组的留置时间、敷贴使用和管道固定规范性及堵管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敷贴使用、管道固定不规范及堵管发生率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PDCA能有效规范护士对留置针维护的操作,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满意.
作者:李青;张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使用荷包缝合包埋和Hem-o-lok法处理阑尾残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慢性阑尾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组术中采用Hem-o-lok法夹闭阑尾残端根部,对照组术中采用荷包缝合法包埋残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荷包缝合包埋和Hem-o-lok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行阑尾残端处理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Hem-o-lok法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操作简单,适合于初学者进行,荷包缝合包埋法对术者腹腔镜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但可为患者节省住院费用,且符合传统阑尾切除术的操作要求,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方案的选择.
作者:屈支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统计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应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优良率较高,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利于骨折愈合,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明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纳布啡复合腰骶丛阻滞在髋部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髋部手术患者中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纳布啡复合腰骶丛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及髋关节活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运动时疼痛评分、静息时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大屈曲度、术后大外展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部手术采取纳布啡复合腰骶丛阻滞法进行麻醉后阵痛效果良好,促进了髋部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关文川;王琪敏;吕东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采用抗抑郁药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60例伴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精神病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BPRS、HAMD、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ESS总分分别为9.6±4.4分和9.1±4.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精神分裂症伴焦虑抑郁患者,采用抗抑郁药物辅助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不良反应不明显,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锋锐;甘春连;叶百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射频联合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纳单纯射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纳点阵激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高(P<0.05);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射频联合点阵激光可有效改善面部皮肤光老化情况,缩小毛孔、紧致皮肤等效果显著,且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作者:陈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甲状腺切除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出血量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7月~2018年2月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措施干预.对两组术后出血量、术后出血后返术率、焦虑与抑郁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术后出血返术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术后出血量,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措施干预.
作者:郑宏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以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全身麻醉,观察组使用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和麻醉药使用量,并对两组麻醉前后精神状态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睁眼及语言陈述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麻醉药用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1h、3h、6h精神状态(MMSE)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对骨科老年患者术中使用椎管内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能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提前睁眼并进行语言陈述,且麻醉药用量较少,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秀仪;黄锦联;李卫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人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GSCs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20例术中获取的人脑胶质瘤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并采用定量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IL-6在GSCs及相应原代培养胶质瘤细胞(PGCs)内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IL-6对脑胶质瘤细胞进行处理,观察其对GSCs侵袭力.结果 IL-6在GSCs内蛋白表达水平、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应PGCs(P<0.05);侵袭试验显示:加入外源性IL-6可增强PSCs、PGCs侵袭力(P<0.05),加入IL-6抗体可降低PSCs、PGCs侵袭力(P<0.05).结论 IL-6在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内有高表达,IL-6在肿瘤侵袭、胶质瘤免疫抑制中均有参与.
作者:马建;周少龙;付旭东;孟恩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对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诊的高血压急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静脉微泵注射乌拉地尔,观察并记录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BDP)及心率(HR)等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3、7d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7d血糖(GLu)差异不显著(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3、7d肌酐(Crea)、胆固醇(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发生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联用对高血压急症有良好疗效,可有效改善血压和心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树仙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