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体会

刁鉴伟;陈志强;赖卓志;钟宏;刘永鑫;尹知训

关键词:经皮椎弓根钉, 胸腰椎骨折, 微创, 植骨
摘要:选取我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椎体高度复位率、Cobb角、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率)、并发症(神经根损伤、钉棒松动与断裂、椎体高度丢失、伤口感染).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更好,骨折愈合更快.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出现术中神经根硬膜囊损伤、术后伤口感染和钉棒断裂.经皮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内固定效果持久,复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随机抽选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115例.根据自愿原则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普米克气雾剂结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74.0%,95.38%)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诊治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普米克气雾剂结合孟鲁司特进行小儿哮喘的诊治,其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是理想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王静;刘万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分析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接受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经PFNA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义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术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研究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ICU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啰音、发热、咳嗽的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机械通气及ICU住院的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显著(P<0.05).给予ICU肺部感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临床操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作者:盘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86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其中良好61例,中残16例,重残5例,植物人2例,死亡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并发症多,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此,需正确掌握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有效手术方法,提升治疗效果,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作者:陈燕豪;岑卓英;梁春妍;林国庆;钟建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单独组,每组50例,单独组患者给予40mg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8mg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和治疗前后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明显低于单独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可有效提高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钟洪标;吴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青年患者视力减退的危险因素研究

    收集2013年12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0例单眼白内障青年患者,所有患者接受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以术后矫正视力低于0.3作为视力低下标准,根据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分为无明显视网病变组者148例,有视网膜病变组者152例,回顾性分析导致视力低下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一周,无明显视网病变患者矫正视力低于0.3者20眼,有视网膜病变者52眼.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晶状体核硬度、糖化血红蛋白、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术后角膜水肿、年龄是低视力的危险因素.白内障手术对优势眼的转变存在一定的影响,术后优势眼存在不稳定性,术前优势眼的判断可影响术后的单眼设计.

    作者:陈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待孕人群对优生知识的知晓、态度和需求情况调查

    调查及分析待孕人群对优生知识的知晓、态度和需求情况.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460例本社区待孕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将460例妇女对优生知识的知晓、态度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文化程度及分娩史情况者的评估结果.460例本社区待孕育龄妇女对优生知识的知晓度较低,优生知识态度相对较差,需求相对较低,且文化程度较低及无分娩史者上述方面评估结果差于文化程度较高及有分娩史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本社区待孕人群对优生知识的知晓、态度和需求情况相对较差,应进一步加强对此类人群上述知识的干预.

    作者:陈翠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胸痛患者,其中共有急性心梗患者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同时选择54例非胸痛患者进行比较,对其分别进行高敏肌蛋白T(hs-cTnT)、肌酸激酶(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比三组检测人群的三组检测值和阳性率大小.结果 急性心梗患者(AMI)的三组检测值均大于不稳定性心绞患者(UA)和非胸痛患者,AMI组中hs-cTnT检测值高于其他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值,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hs-cTnT、CK、CK-MB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8.24%,48.53%,76.56%,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的阳性率,且AMI组中的hs-cTnT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K、CK-MB对比,hs-cTnT检测心肌损伤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因此应用其进行急性冠脉综合症(ACS)诊断能有效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应将其广泛推广至临床早期ACS诊断中.

    作者:张健瑜;梁茜;蔡炜标;梁日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全麻患者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探讨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析导致患者麻醉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患者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干预措施与干预效果.结果合并基础疾病、麻醉持续时间过长、插管途径、拔管时间、入住ICU是全麻患者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经相关干预措施,患者体温、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白细胞总数、降钙素原值等相关指标值均有明显下降(P<0.05),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干预措施前,所有患者的病原菌总数4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为34株,占比为77.27%,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菌为10株,占比为22.7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链球菌属.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后,患者的病原菌总数明显减少(P<0.05).导致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很多,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控制并降低全麻患者麻醉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及发生率.

    作者:孟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诺雷德治疗的护理观察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将经临床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2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妇科护理服务;观察组治疗期间实施全面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围手术期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使用诺雷德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的患者在手术后使用诺雷德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程燕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妈富隆联合妇康片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5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妈富隆治疗,对照组采用妇康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妈富隆和妇康片进行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治疗均具有良好效果,其中采用妈富隆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邓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双髋关节同期置换与分期置换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双髋关节同期置换与分期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60例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同期置换,对照组行分期置换.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并发症及关节功能.结果 同期置换组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分期置换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置换组术后CRP水平明显高于分期置换组(P<0.05),两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双下肢长度平均差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双髋关节置换较分期置换有一定的优势,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作者:朱武;林昕;张克云;田科良;朱健;张仁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行外固定架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行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7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变化.结果 (1)本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4~8(6.14±0.57)个月,其中共有1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1.05%.(2)患者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且前后差异显著(P<0.05).(3)本组患者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分别为89.67%和94.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而且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世忠;叶国平;陈生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43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抽气、注药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复发率分别为4.55%、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81%、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加快康复速度,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彭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方法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

    研究不同方法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儿科病房新诊断的78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冲击组各39例,两组患儿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常规组丙种球蛋白400mg/(kg·d)静脉输注,连续使用5d,冲击组丙种球蛋白1g/(kg·d)静脉输注,仅使用1d.记录全部病例丙种球蛋白使用后第1、3、5、7d血小板计数,记录全部病例出血消失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冲击组在丙种球蛋白使用后第1d血小板计数、第3d血小板计数、出血消失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常规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第5d血小板计数、第7d血小板计数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新诊断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中,以单日1g/(kg·d)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疗效满意,也较为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红玲;陈二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儿心力衰竭的急救治疗效果研究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给予小儿心力衰竭患儿综合急救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湘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L5S1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微创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对改善其疼痛及腰椎功能的作用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微创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结果术中并没有患者中转开放手术或者改变手术治疗方案;平均手术时间为55.3±1.7min,术中出血量为10.1±0.5ml;术后并没有患者出现出血、脑脊液漏、感染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为5.7±1.1h,平均住院时间为5.1±0.5d.术后全部患者均给予为期6~10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和治疗前相比,术后各随访时间段的腿痛、腰痛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后一次随访时,应用腰椎改良MacNab功能标准来对患者疗效进行判断:33例患者为优,36例患者为良,1例患者为可,临床优良率为95.8%(69/72).在对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微创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能对患者的腰痛、腿痛程度以及腰椎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赫;彭碧艳;易伟宏;刘东宁;胡广询;王锡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喉罩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ASAⅠ级在静脉复合全麻下接受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全麻诱导插入喉罩后传统方法定位,观察组全麻诱导插入喉罩后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相同气道峰压和呼吸频率下的潮气量(TV)、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术毕两组喉罩位置优良率(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观察).结果观察组T2的TV、PetCO2和SpO2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3的TV、PetCO2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喉罩位置优良率明显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喉罩定位在小儿短小手术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喉罩通气的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胡小福;张卫军;官海燕;张军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00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临床资料,经统计获得分娩方式相关数据,其中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分别50例,通过比较试产成功几率以及分娩出血量、产褥病发生几率、住院天数、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等,以对于合理选择分娩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与经阴道分娩试产组相比,剖宫产分娩成功率更大(88.0%,前者70.0%)(P<0.05);再次剖宫产出血量显著多于经阴道分娩组[(445.8±94.7)ml>(225.3±50.6)ml](P<0.05),产褥病发生几率与住院天数均明显较经阴道分娩组有所增加[16.0%>6.0%,(7.2±0.5)d>(3.5±0.5)d](P<0.05),同时,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分娩方式的科学选择关系到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在产妇身体允许及严格掌控其分娩指征的情况下,经阴道分娩安全可行.

    作者:苏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皮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体会

    选取我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椎体高度复位率、Cobb角、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率)、并发症(神经根损伤、钉棒松动与断裂、椎体高度丢失、伤口感染).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更好,骨折愈合更快.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出现术中神经根硬膜囊损伤、术后伤口感染和钉棒断裂.经皮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内固定效果持久,复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刁鉴伟;陈志强;赖卓志;钟宏;刘永鑫;尹知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