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抑制剂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邵海英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 血液透析,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摘要:探析免疫抑制剂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选择收治的4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尿蛋白等的变化情况.45例中显效4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高达97.78%,且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尿蛋白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抑制剂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D-二聚体免疫比浊法检验结果在不同心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冠心病心绞痛组72例、急性心梗组65例、脑梗组63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四组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冠心病心绞痛组、急性心梗组、脑梗组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三组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心脑血管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心脑血管病患者中死亡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存活患者(P<0.05).结论 心脑血管病患者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通过对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与分析可实现对患者疾病以及病情的初步诊断与评估,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石筱春;秦治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并发症生存影响观察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率的影响.随机从收治的结直肠癌行肝转移后行切除术的患者中选取82例进行研究,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A组和B组,对比两组生存情况.结果(1)A组均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6.59%,其中为胆瘘12例,占40.00%;胸腔积液15例,占50.00%;腹泻3例,占10.00%.(2)经对比,术后1~3年,A组生存率分别为56.67%、33.33%和23.33%,均明显低于B组的96.15%、86.54%和51.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会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产生重要影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

    作者:曹丽丽;王洁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肺透明膜病新生患儿血气的影响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肺透明膜病新生患儿血气的影响.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100例HMD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PS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患儿血气、肺炎发生率、需氧疗时间、治愈率情况.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aO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P<0.05),而PaCO2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观察组肺炎的发生率24.00%与对照组56.00%相比较低(P<0.05),观察组的氧疗时间与对照组的相比降低(P<0.05);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4.00%和56.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肺透明膜病,能改善患者的血气情况,降低肺炎发生率,缩短氧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刁育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V字形解剖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肝胆外科应用V字形解剖入路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80例病例资料,研究其手术效果及技巧.175例患者顺利完成LC,均未发生胆道损伤,其余5例(2.78%)患者因mirizzi综合征、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胆囊癌中转开腹手术.V字形解剖入路有利于分辨胆囊三角区内解剖结构,可有效避免胆道损伤等LC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碧城;丁胜文;骆菁;黄楚忠;方忠荣;谢健;殷容暖;尹锡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60例的疗效观察

    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选择接受治疗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宫腔镜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输卵管再通率分别为90.83%和68.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宫内受孕率分别为60.00%和2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异位妊娠率分别为3.33%和13.33%,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治疗,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积极应用.

    作者:邱兰;陈玉环;张慧莉;孙金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湿疹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湿疹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选择亚急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及外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口服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并对治疗前后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IgE进行分析.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5%)明显高于对照组(77.6%),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IgE下降较明显,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湿疹,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加大使用范围.

    作者:马建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研究

    观察中药制剂肠炎宁胶囊、美沙拉嗪联合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有效性.选取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西药组、联合组各42例.西药组使用美沙拉嗪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肠炎宁胶囊,观察用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细胞含量变化,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联合组有效率为95.2%,西药组为83.3%,联合组疗效优于西药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免疫细胞、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联合组CD3、CD4/CD8含量及IL-8、IL-6水平较西药组趋于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以中药制剂肠炎宁胶囊、美沙拉嗪联合,效果好、炎症消失快.

    作者:郑惠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对比(P<0.05).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价值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子宫内膜息肉妇女.术前均给予经阴道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诊断资料.经阴道超声检查,共有62例被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准确率为91.18%;有3例(4.41%)患者误诊,有3例(4.41%)漏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未血流信号分别为41例(60.29%)、20例(29.41%),SPV为10.0±3.6cm/s;RI为0.56±0.08.在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中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操作相对较为简便.

    作者:罗思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胫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探讨胫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随机选取收治的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非锁定支持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胫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治疗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采用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评定标准(HSS)评分对两组术后1年期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平均出血量较少,平均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且术后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胫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远期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良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探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低位水囊应用于足月妊娠中促宫颈成熟引产

    目的 探讨低位水囊应用于足月妊娠中促宫颈成熟引产.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55)单纯采用催产素引产,观察组(n=55)采用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对两组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的治疗总有效率、临产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的治疗总有效率(94.55%)、临产时间(900.41±301.24)min、术后出血量(196.25±59.54)ml及并发症发生率(5.45%)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P<0.05).结论 低位水囊联合缩宫素应用于足月妊娠中有较好的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作用,能够有效缩短孕妇的临产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及经济的引产方法,值得在产科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陈海菊;郑燕乐;林珏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陶瓷界面结合保留股骨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陶瓷界面结合保留股骨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终末期疾病18例(20髋).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拍摄X线片了解假体位置、松动及异位骨化情况.1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4(平均30.4)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50.4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9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示髋关节位置良好,假体无松动.陶瓷界面结合保留股骨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方法,能够保留更多宿主骨质,尤其适用于可能需行假体翻修的中青年患者.

    作者:刘少华;周观明;卢绍燊;肖可明;陈希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观察

    研究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电话随访1年,期间记录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死亡率等预后情况,并对患者进行R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研究组0分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1、2、3、4、5、6分患者例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癫痫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他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无复发者,无死亡病例,对照组4例复发,其中3例死亡,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显著,患者死亡率和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开华;冉启山;李航;文远超;余云湖;王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30例临床观察

    观察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选取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TC、TG、LDL-C、HDL-C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会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肟类化合物、阿托品等药物治疗以及必要的呼吸支持;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这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清醒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治疗前后的胆碱酯酶活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清醒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心率失常,占4.2%,对照组有7例出现心率失常,占29.2%,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刘楚永;李航;李梓锋;方伟强;陈喜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厄贝沙坦辅助治疗紫癜性肾炎的近中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辅助治疗紫癜性肾炎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1年.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BUN、SCr变化情况来评估两组近期疗效,通过观察两组治疗1年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中期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24h尿蛋白1.64±0.43g/24h、BUN0.84±0.25μmol/L、SCr22.84±3.26mmol/L较治疗前6.87±1.59g/24h、2.38±1.09μmol/L、39.78±7.16mmol/L及对照组治疗后2.87±0.76g/24h、1.63±0.55μmol/L、33.09±5.27mmol/L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水肿改善率分别为93.02%、95.35%、97.67%、93.02%较对照组65.12%、69.77%、74.42%、62.79%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紫癜性肾炎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辅助治疗措施,可改善患者的的肾功能,明显提高其近中期疗效.

    作者:张瑜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程度冠脉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调查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5月冠脉造影患者并有同型半胱氨酸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条件患者共69例,轻度病变16例,中度病变26例,重度病变27例,比较三者间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轻度病变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或轻度升高,中度病变者中度升高,重度病变者明显增高,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狭窄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P<0.01);3枝病变者HCY水平明显高于2枝病变者及1枝病变者,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冠脉病变枝数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P<0.01).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病变枝数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正相关,其可作为判断冠脉病变的标志物.

    作者:何海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腔镜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血管瘤中的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肝血管瘤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传统手术切除术治疗,予以观察组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肝血流阻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钱飞;徐欣;付强;冯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围绝经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健,观察组患者给予盆底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Ⅲ级20.00%,低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Ⅳ级和Ⅳ级为80.00%,较对照组的26.67%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围绝经期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有利于增强盆底肌肉强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雪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