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凌玲;何艳;卓琳琅

关键词:奥拉西坦, 脑梗死急性期, 认知功能障碍, 治疗效果
摘要:探究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脱水以及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加用奥拉西坦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ADL)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与ADL评分的对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与ADL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提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3.02%VS 76.74%)(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P>0.05).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恢复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提高生活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天麻钩藤定眩汤治疗梅尼埃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梅尼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定眩汤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复发率.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眩晕评分、耳鸣程度、其他伴随症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天麻钩藤定眩汤可以提高梅尼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眩晕、耳鸣及其他伴随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汉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临床分析

    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的价值.选取102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咽拭子标本细菌培养,并将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类和耐药情况.1025例标本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189例,阳性率为18.44%,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约26.98%),革兰阴性杆菌138株(约73.02%);分离率高的三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检出率分别为30.16%、25.40%和18.51%,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的敏感降低.因环境污染和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细菌感染率显著升高,细菌对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降低.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合理选择抗生素对患儿进行治疗.

    作者:温金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湿疹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湿疹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选择亚急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及外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口服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并对治疗前后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IgE进行分析.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5%)明显高于对照组(77.6%),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IgE下降较明显,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湿疹,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加大使用范围.

    作者:马建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血清蛋白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血清蛋白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接收的妊娠期孕妇108例,其中54例身体健康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另外54例在妊娠期诊断出糖尿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指标.结果 (1)观察组孕妇糖化血清蛋白(384.5±16.7)umol/L、糖化血红蛋白(9.5±0.4)mg/dl;对照组分别为(219.5±17.5)umol/L、(5.7±0.3)mg/dl;观察组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糖化血清蛋白灵敏度为87.0%,特异性为94.4%,阳性预测值为94.0%;糖化血红蛋白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90.7%,阳性预测值为90.0%,糖化血清蛋白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指标均优于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使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临床诊断效果较高,且糖化血清蛋白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更佳,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吴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案.选取接收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93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手术组313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VP)或(PKP)治疗,保守组617例给予保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后1d、半年时,手术组VAS评分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治疗后,手术组ODI评分显著优于保守组(P<0.05);治疗后6个月,手术组椎体高度、Cobb角均显著优于保守组(P<0.05).相较于保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疼痛症状立刻明显缓解,术后24h腰围保护下床活动,恢复脊柱生理结构,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纪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对策解析

    分析乳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行乳腺外科手术的100例患者.统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发生原因,提出对应的预防对策.腋静脉损伤、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淋巴水肿和功能障碍、切口愈合不佳以及局部复发是乳腺外科手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分别为2.00%、43.00%、39.00%、34.00%、33.00%和11.00%.经对症治疗,均治愈和改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乳腺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和手术的操作以及术后护理具有密切关联,在手术中及时包扎和处理引流,做好术后护理是降低并发症的主要对策.

    作者:何慧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青少年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临床应用的研究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因龋病及牙周病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根尖诱导形成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下常规开髓引流,冲洗消毒,然后封矿物质三氧化物凝聚体MTA,实行血管再生治疗方式.经研究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8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经过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内封三氧化物凝聚体MTAD的牙髓血管再生治疗能有效促进患有牙髓炎或者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的牙根继续发育,对保持患牙的完整有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彭文静;熊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5月同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本组患者均行社区高血压控制管理,分析其控制效果,并深入地研究影响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本组患者中,血压控制理想、一般、较差的患者分别是31例、242例、127例;规律用药、病程超过10年、患者/家属接受过健康教育、有意识进行运动锻炼、严格的饮食控制、附近500m有锻炼场所等因素均会影响血压控制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社区控制效果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合并记忆与认知障碍、鳏/寡居、附近500m无锻炼场所以及患者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等.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较差,其独立影响因素包括记忆与认知障碍、鳏/寡居、附近500m无锻炼场所以及患者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等,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钟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正畸牵引对不同年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探讨正畸牵引治疗不同年龄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6年02月收治的63例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将其分为成人组(n=31)和少年组(n=32).两组患者均给予同等的正畸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所需牵引时间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少年组治疗所需牵引时间为(7.93±1.72)个月,明显短于成人组的(12.56±3.87)个月;并且,少年组治疗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高达96.88%(31/32),而成人组治疗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仅为74.19%(23/31),可见少年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成人组,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时期采用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效果要显著优于成人期,可见对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早发现并给予早期治疗对其疾病治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覃文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管理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感染的效果分析

    探讨护理管理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感染的效果.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2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提供有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静脉留置针感染、静脉导管阻塞、液体渗透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性静脉置管成功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感染率、静脉导管阻塞率、液体渗透率与总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管理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感染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效果.选取收治的7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胰岛素注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胰岛素注射技能掌握情况、护理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糖代谢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护理后两组胰岛素注射技能掌握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糖代谢各项指标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注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胰岛素注射技能掌握能力,改善糖代谢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练裕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分析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96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标准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应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观察.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7.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变化,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降低心绞痛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德刚;徐道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清和腹腔液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价值

    根据腹腔镜下EM诊断标准选取60例EM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EM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Ⅰ~Ⅱ期与Ⅲ~Ⅳ期患者血清及腹腔液CA125水平及CA125阳性率;对比血清联合腹腔液CA125、血清CA125、腹腔液CA125诊断EM特异性、敏感性.观察组血清及腹腔液CA125阳性率(71.67%、93.33%)及水平高于对照组;Ⅲ~Ⅳ期患者腹腔液及血清CA125阳性率(96.97%、84.85%)及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腹腔液及血清CA125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血清联合腹腔液CA125诊断EM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00%、96.67%,均高于单独血清或腹腔液CA125(P<0.05).血清联合腹腔液CA125能准确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辅助分期.

    作者:叶丹萍;陈世荣;石雪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指标,并且起效速度快,应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尿道上裂术后尿瘘二次修补术1例

    我院于2016年7月收治一例14岁男性尿道上裂术后尿瘘患者,该患者于2005年因尿道上裂行尿道上裂整形术,术后出现尿瘘,后经原手术医院行尿瘘修补术仍失败.后经我院再次行尿瘘修补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瘘口彻底愈合,自行排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曾少华;曾健文;曾鹏;蒋重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并发症生存影响观察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率的影响.随机从收治的结直肠癌行肝转移后行切除术的患者中选取82例进行研究,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A组和B组,对比两组生存情况.结果(1)A组均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6.59%,其中为胆瘘12例,占40.00%;胸腔积液15例,占50.00%;腹泻3例,占10.00%.(2)经对比,术后1~3年,A组生存率分别为56.67%、33.33%和23.33%,均明显低于B组的96.15%、86.54%和51.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会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产生重要影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

    作者:曹丽丽;王洁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脊柱创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行微创手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脊柱创伤患者应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卢翔;刘士龙;谢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围绝经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健,观察组患者给予盆底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Ⅲ级20.00%,低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Ⅳ级和Ⅳ级为80.00%,较对照组的26.67%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围绝经期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有利于增强盆底肌肉强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雪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层卫生防治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

    使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本地区基层卫生防治人员共687人进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的填写并对所调查人员信息进行统计.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方面得分随基层卫生人员月收入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差异明显(P<0.05),而个人成就感随个人月收入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得分均逐渐降低,且差异明显(P<0.05);每天工作时间较长的卫生防治人员的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得分较高,而在个人成就感方面得分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另外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得分随每月加班次数增加而增加,而个人成就感则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月收入、年龄、每天工作时间和每月加班次数和卫生防治人员情绪耗竭及去人性化得分呈负相关,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月收入、年龄、每天工作时间和每月加班次数对基层卫生防治人员的职业倦怠有明显影响,应给予广泛关注.

    作者:黄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分析甲基睾丸素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收集接收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基睾丸素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估比较,且详细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78.00%)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较对照组(22.00%)显著更低(P<0.05)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以甲基睾丸素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邓翠平;丁昭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