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管理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感染的效果分析

钟丽娟

关键词:护理管理, 老年, 糖尿病, 静脉留置针, 感染
摘要:探讨护理管理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感染的效果.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2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提供有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静脉留置针感染、静脉导管阻塞、液体渗透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一次性静脉置管成功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感染率、静脉导管阻塞率、液体渗透率与总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管理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感染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程度冠脉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调查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5月冠脉造影患者并有同型半胱氨酸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条件患者共69例,轻度病变16例,中度病变26例,重度病变27例,比较三者间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轻度病变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或轻度升高,中度病变者中度升高,重度病变者明显增高,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狭窄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P<0.01);3枝病变者HCY水平明显高于2枝病变者及1枝病变者,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冠脉病变枝数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P<0.01).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病变枝数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正相关,其可作为判断冠脉病变的标志物.

    作者:何海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颈前路减压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比研究

    对比两种不同颈前路减压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选取78例行颈椎前路手术的多节段CSM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A、B组各39例.A组行分节段减压植骨重建术,即颈前路多节段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CDF)或单椎体次全切除术,B组行长节段减压植骨重建术,即至少两椎体次全切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CCF).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及融合节段Cobb角.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JOA评分、Cobb角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多节段CSM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重建术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及活动度,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颈前路长节段减压植骨重建术.

    作者:高利峰;候秀伟;刘亚浦;胡军华;裴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并发症生存影响观察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率的影响.随机从收治的结直肠癌行肝转移后行切除术的患者中选取82例进行研究,根据有无并发症分为A组和B组,对比两组生存情况.结果(1)A组均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6.59%,其中为胆瘘12例,占40.00%;胸腔积液15例,占50.00%;腹泻3例,占10.00%.(2)经对比,术后1~3年,A组生存率分别为56.67%、33.33%和23.33%,均明显低于B组的96.15%、86.54%和51.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会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产生重要影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

    作者:曹丽丽;王洁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基睾丸素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分析甲基睾丸素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收集接收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基睾丸素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估比较,且详细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78.00%)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较对照组(22.00%)显著更低(P<0.05)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以甲基睾丸素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邓翠平;丁昭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临床分析

    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的价值.选取102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咽拭子标本细菌培养,并将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类和耐药情况.1025例标本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189例,阳性率为18.44%,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约26.98%),革兰阴性杆菌138株(约73.02%);分离率高的三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检出率分别为30.16%、25.40%和18.51%,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的敏感降低.因环境污染和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细菌感染率显著升高,细菌对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降低.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合理选择抗生素对患儿进行治疗.

    作者:温金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案.选取接收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93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手术组313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VP)或(PKP)治疗,保守组617例给予保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后1d、半年时,手术组VAS评分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治疗后,手术组ODI评分显著优于保守组(P<0.05);治疗后6个月,手术组椎体高度、Cobb角均显著优于保守组(P<0.05).相较于保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疼痛症状立刻明显缓解,术后24h腰围保护下床活动,恢复脊柱生理结构,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纪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对比(P<0.05).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四联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

    观察比亚芬联合地塞米松、蒙脱石散、庆大霉素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将收治的72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予0.9%温生理盐水50ml+地塞米松5mg+蒙脱石散6g+庆大霉素8万单位保留灌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比亚芬10g,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治疗组内镜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亚芬联合地塞米松、蒙脱石散、庆大霉素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能平;朱的霞;黄瑞文;冯庆;梁文胜;柯柳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比较

    为选择一种准确度较高的梅毒检验方式,临床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酶联免疫吸附法疾病检测有效性进行观察.选取检查为梅毒感染的248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150例入院进行健康检查,梅毒检测为阴性者为对照组,按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抽取静脉血取血清,观察1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观察2组以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法进行检测,观察检测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对疾病检查准确度进行评估.观察1组检查准确度为95.6%,明显高于观察2组的84.3%,观察1组诊断准确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指差别无意义(P>0.05),观察2组较观察1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度高(P<0.05).ELISA法、TRUST法对临床梅毒感染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同时前者诊断准确度高于后者.

    作者:钟鸣;姚倩瑜;刘惠;叶泳;韦似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留置气囊肛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研究留置气囊肛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70例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各35例.观察组行留置气囊肛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对照组行常规留置肛管引流术.比较两组引流效果及对肛周皮肤的影响.观察组护理时间、护垫消耗及专科护理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顺畅率为94.29%,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大便渗出和导管滑脱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71%和2.86%,对照组分别为22.86%和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感染、溃疡及皮肤潮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气囊肛管持续低负压引流能有效防治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破损、感染及溃疡,改善引流效果,降低医疗成本,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婉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对比

    分析应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疗效.选择收治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98例,按照就诊ID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控制、生存质量恢复情况.两组颅内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组内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3d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恢复良好率及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疗效显著,颅内压降低效果迅速,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患者生存质量恢复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文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探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以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一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因上腹胀1+月于2016-01-04入院.伴反酸、烧心,不伴恶心、呕吐,无胸痛、心悸,不伴头晕、头痛,无腹痛、腹块及腹泻,无呕血及黑便,无眼黄及身黄.在当地县医院住院诊治,症状无缓解,遂入我院.既往COPD 30余年.高血压病史1+年,高血压220/120mmHg,长期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制片及厄贝沙坦降压,血压控制尚可.入院查体:脉搏104次/分、血压138/82mmHg,神清,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桶状胸,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心界不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软,上腹及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不浮肿.辅查:胸部及上腹CT示肺气肿、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心脏彩超示二、三尖瓣及主动脉瓣轻度反流;上消化道钡餐示未见明显器质性改变.入院经相应治疗后腹胀逐渐减轻.患者于住院第10天夜间突发面部、颈部及躯干上部和双上肢肿胀,出现呼吸困难,查体见颈静脉充盈,头颈、颜面部及双上肢皮肤张力增高,考虑系上腔静脉阻塞所致.行颈部、双上肢及上腔静脉血管超声检查未发现血栓征象.行胸部血管CTA示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可见真假腔及内膜片影像,主动脉弓后可见初始破口,向下蔓延至腹腔干以下,并可见多发再破口,假腔下份未见造影剂充盈,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起自真腔,扫及腹腔干及双侧肾动脉起自真腔,考虑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后转入血管外科,2天后因呼吸衰竭死亡.

    作者:袁聪;林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对比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浅前房发生率、功能性滤泡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显著,较传统小梁切除术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许珂;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探讨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在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认知功能方面的影响.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应用七氟烷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认识功能及血清中S100β的含量.两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h、3h、6h、1d及3d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1d认知功能评分与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100β含量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均会造成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认知功能下降,但丙泊酚麻醉患者的认知功能能够早期恢复到正常水平,对患者的损伤更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吴志镇;张奕炜;唐立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验多层螺旋CT和X线平片诊断桡骨远端并腕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对比观察X线平片、多层螺旋CT对桡骨远端并腕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对80例桡骨远端并腕骨骨折患者先后进行X线平片、64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骨折的检出情况.X线检查出桡骨远端并腕骨骨折60例,漏诊14例,误诊6例,检出率为75.00%;64层螺旋CT检查出桡骨远端并腕骨骨折73例,漏诊5例,误诊2例,检出率为91.25%.两种检查方法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多层螺旋CT都是临床诊断骨折的常用方法,桡骨远端合并有腕骨骨折在X线检查时有明显的X线征象,可作为骨折诊断的筛查方法.多层螺旋CT对骨折部位的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对X线检查难以判定的复杂骨折可以明确诊断,漏、误诊率低,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武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综合疗法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医综合疗法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5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作为观察组,以内服中药、外敷中药、针刺治疗、穴位注射为主;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bb's角、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占位,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Cobb's角、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占位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45%,大于对照组的74.42%,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确切,结合常规治疗,可进一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伤椎活动功能及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伟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效果观察

    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效果.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12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1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治疗组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的FINS、HOMA-IR、E2以及T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MI、LH、FSH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排卵率是90.16%,妊娠率是39.34%,流产率是4.92%,对照组排卵率是65.57%,妊娠率是21.31%,流产率是16.39%,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显著减少血黄体生成素与血雄激素水平,明显增加排卵率与妊娠率,减少流产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何金华;席予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传统开放手术和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的效果对比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和腔镜组各42例.传统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方式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腔镜组患者在腔镜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对比.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低于传统组.腔镜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低于传统组;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腔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满意度高于传统组.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甲亢、甲减等症状.将腔镜应用于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治疗中,其能够有效减轻手术操作对机体产生的损伤,更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加之较佳美容效果,利于满足患者对审美需求,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沈晖;王陆军;田所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因素及影响分析

    分析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因素.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析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年龄、体重指数(BMI)、心血管疾病史、血栓史、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肿瘤性质、术后止血药的使用均与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有关(P<0.05);年龄、BMI、心血管疾病史、血栓史、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肿瘤性质、术后止血药的使用均是影响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妇科肿瘤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年龄、BMI、心血管疾病史、血栓史、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肿瘤性质、术后止血药的使用均与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有关.

    作者:李宏英;雷国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