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标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将确诊的8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运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氯吡格雷与氟伐他汀.比较两组血脂、血浆hs-CRP及MMP-9值变化的差异.治疗组TC、TG、HDL-C及LDL-C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hs-CRP、MMP-9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沈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选取收治的110例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成经阴道组与经腹组各55例.经腹组采取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经阴道组采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组子宫肌瘤诊断率.经腹组共检出48例(87.3%)子宫肌瘤患者,明显低于经阴道组的54例(98.2%);经阴道组子宫肌瘤数检出率为97.2%,明显高于经腹组的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高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晓军;罗勇;冷倩倩;徐芬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围产期妇女出现乳头凹陷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在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随机选取104例乳头凹陷的初产妇均分为两组进行研究,两组均采用常规纠正护理干预,而研究组52例则同时配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研究组纠正效果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71.1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乳头凹陷的围产期妇女,不仅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纠正措施,而且还要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方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赖妙云;陈树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到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急性腹泻患儿180例,以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抗炎、补液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腹泻缓解时间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腹泻总时间为(71.3±6.8)h小于对照组为(92.4±5.4)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而CD8+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抗炎、补液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增强小儿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夏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联用过氧化氢与甲硝唑行宫腔冲洗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效果.选取妇产科产褥期感染产妇84例,根据抗感染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氨苄青联合青霉素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联用过氧化氢与甲硝唑行宫腔冲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发热持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为76.19%(32/42),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用过氧化氢与甲硝唑行宫腔冲洗治疗产褥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其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小剂量泮托拉唑对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收治的100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胃黏膜损伤情况.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胃黏膜改善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PGE2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GE2含量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各个部位PGE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胃黏膜组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丁化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将本院在2013~2014年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观察组在给予左氧氟沙星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疗程1个月.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CRP、WBC、ESR水平改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CRP、WBC、ESR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中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平;彭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疗效.随机选取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均予以经皮椎体成型术,观察对比手术前后疼痛程度与疗效.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后显效率为51.67%(31例)、有效率为45.00%(27例)、无效率为3.33%(2例),总有效率为96.67%(58例).手术后疼痛程度较手术前明显减轻,且未见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能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师椿黄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内脂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选择收治的16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受累血管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另外选择5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入选者内脂素(VS)水平,冠心病组行冠状动脉造影后通过Gensini评分评价冠脉病变程度.冠心病各组内脂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冠心病各组内脂素水平随着Gensini评分积分呈递增趋势(P<0.05).单支病变组内脂素水平与Gensini评分积分具有相关性,双支/三支病变组内脂素水平与Gensini评分积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内脂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冠心病预防及早期危险分层评价.
作者:袁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观察分析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ASL)在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运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以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及缺血半暗袋面积.三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提示,DWI和ASL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ASL与MRI阳性检出率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缺血半暗带面积,DWI和ASL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均可用于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但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病灶的血流灌注提示方面的应用价值更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伍鑫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对低体重儿相关因素与母婴结局进行初步研究.我院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我科出生的170例低体重儿孕妇组,作为低体重儿孕妇组,另取150例正常体重儿孕妇作为正常体重组,并将其进行对比,对其相关因素与母婴结局进行研究.多胎、早产、营养不良、脐带因素及妊娠期高血压均可导致低体重儿,其低体重婴儿多与母亲妊娠严重合并症及多胎因素相关,相比较正常体重儿,低体重婴儿存在的的危险性更大.多种因素均可导致低体重儿的发生,低体重儿对母儿均会造成较大危害,临床中应给予对症治疗,才可降低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谢凤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究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随机收治的7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图.70例患者中,双侧发病8例,伴淋巴结转移48例.78个病灶中,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72个,等回声6个,纵横比≥1者43例,伴细小钙化者57个,血流丰富55个.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特征为低回声或极低回声伴随细小钙化,纵横比≥1,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表现特征,能提高临床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价值.
作者:贾永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研究并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6%,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可更加有效的控制血压,还能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有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且安全性未受影响.
作者:李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总结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在掌指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型钢板组与克氏针固定组,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微型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52.5±2.5)d明显低于克氏针组(60.5±1.8)d,组间差异显著(t=16.4243,P<0.05);(2)微型钢板组术后感染发生率7.50%(3/40)明显低于克氏针组25.00%(10/40),组间差异显著(χ2=4.5005,P<0.05);(3)微型钢板组TAFS评价优良率92.50%及影像学评价优良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克氏针内固定想比,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贤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并对各组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比较.选择接受治疗的子宫全切除术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应激反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2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激反应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相比,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且手术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亚琴;李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研究超声弹性成像(UE)诊断鉴别乳腺小肿块所具良恶性的效果.以收治的74例(79个病灶)乳腺小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先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再予以UE检查,将手术病理设置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结果.UE鉴定恶性乳腺小肿块敏感度为85.29%(29/34),特异度为88.89%(40/45),准确性为87.34%(69/79),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85.29%(29/34)、88.89%(40/45)、87.34%(69/79)(P<0.05).在乳腺小肿块诊断过程中,采取UE检查,能有效提高良恶性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作者:朱荣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致我国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明显升高.据2014年血脂异常流行病学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7.9%,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为13.7%,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7.6%,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11.0%[1].我国血脂达标情况新调查结果显示,高脂血症治疗率仅有39%,其中仅25.8%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达标.目前,我国高脂血症正在面临着高患病率、低治疗率与低控制率的现状.现代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曹云;梅玉荣;许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研究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不同手术入路的近期疗效.纳入收治的76例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入路差异分为A组与B组各38例,A组予以前后联合入路方式,B组单纯予以前侧入路方式,对比两组近期疗效.A组术后即刻骨折复位优良率、术后1年膝关节优良率均显著高于B组,且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P<0.05).对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方式,可获得显著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尽早痊愈,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战锋;朱新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分析小儿腹部占位病变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对收治的213例腹部占位病变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所有患儿的超声影像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213例患儿中良性病变94例,恶性病变119例.且多数患儿的腹部良性病变超声表现为囊性肿物声像,包膜比较完整且边界清晰;恶性病变超声表现为实体性肿瘤,回声紊乱且形状不规则,边界也不清晰向外周浸润.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VEDV、VPSV、RI和PI等指标相比,差异显著(P<0.05).超声诊断用于诊断小儿腹部占位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孝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对比分析腔镜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随机选取就诊的甲状腺瘤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腔镜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美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6、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腔镜胸乳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且美容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小康;李兴华;毛长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