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临床效果观察

李恩;朱永辉

关键词:垂体瘤, 垂体瘤切除术, 经鼻蝶窦入路, 显微镜
摘要:探究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临床效果.选择2014年4月~2016年8月我科96例垂体瘤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实施经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生长激素(GH)与泌乳素(PRL)水平.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H、PRL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垂体瘤患者应用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其能有效降低生长激素与泌乳素水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

    比较手术与药物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五官科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5)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n=45)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低于观察组95.6%,对比P<0.05.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效果优于药物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张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社区管理诊断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不符合本研究患者后共计120例计入本次研究.依据不同的用药方案分为试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40例),在三组患者同时给予替米沙坦联合血糖控制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非洛地平、依那普利药物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记录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变化,统计不良反应.试验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A组(82.5%)和对照B组(85.0%),疗效更好(P<0.05),三组治疗后血糖、血压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也显著低于对照A组(10.0%)和对照B组(12.5%)(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更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血压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范文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颈胸腹三切口切除术对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的影响

    探讨经颈胸腹三切口切除术对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的影响.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左胸食管癌切除术,研究组采用经颈胸腹三切口切除术,术后6个月随访.统计对比入院时及随访期间两组吞咽功能评分(SSA)、生活质量评分(QOL)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前两组SSA评分及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80%(4/29)低于对照组37.93%(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颈胸腹三切口切除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作者:方卫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气管插管时间对心肺脑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心肺脑复苏患者116例,所有患者均按照常规心肺脑复苏流程进行抢救,其中依据不同气管插管时间分为即时组(n=52例)和常规组(n=64例),常规组患者均等待其转至重症监护病房(ICU)后立即行气管插管,即时组患者均由急诊科医护人员即时通过喉镜经口明视下行气管插管.即时组患者插管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前者NAP、SpO2水平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时组患者复苏成功率、窦性心律恢复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时组患者7d、28d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医护人员即时气管插管可有效缩短心肺脑复苏患者插管时间和提高患者NAP、SpO2水平,有利于改善复苏、窦性心律恢复效果和生存预后,且对一次插管成功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晨霞;罗宇彬;唐碧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饮食营养干预患者的蛋白质热能耗损影响

    分析和研究饮食营养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及营养状况影响.我们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6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营养干预组53例与常规干预组53例.营养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饮食营养干预;常规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饮食干预,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评分相比较:两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前机体营养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干预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后营养状况评分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前蛋白质热能耗损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干预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后蛋白质热能耗损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将饮食营养干预措施应用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其对降低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发生及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威;刘昊虹;周兵;朱赞东;刘永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疗效观察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就诊的50例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开腹手术)各25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和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和术后16w两组GI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4w和8w,观察组GIQL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00%显著低于对照组48.00%.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减轻疼痛,并发症少,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慧华;曾红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尼龙绳联合钛夹辅助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观察尼龙绳联合钛夹辅助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自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大肠巨大息肉患者共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尼龙绳联合钛夹辅助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切除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42例患者经尼龙绳联合钛夹辅助高频电凝切除术后大肠巨大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成功率为100.0%,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切除物均送病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绒毛状腺瘤13枚(30.95%)、管状腺瘤10枚(23.81%)、混合性息肉18枚(42.86%),绒毛状腺瘤局部癌变1枚(2.38%),已在内镜下完整切除,未行第二次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结肠镜复查,所有患者病灶部位未发现息肉,愈面愈合较好,未发现异常.结论 尼龙绳联合钛夹辅助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大肠巨大息肉疗效确切,可有效防止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且手术较安全,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启龙;刘彬;师艾丽;宋苏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运动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平衡及步行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观察运动疗法在帕金森病(PD)治疗中的效果.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PD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运动疗法,治疗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以及步态时间距离参数变化.治疗后,观察组的PD主要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为(14.24±7.58)分、LOS为(11.47±5.39)分、BBS评分为(44.27±6.37)分;对照组的PD主要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为(19.62±6.25)分、LOS为(7.25±1.36)分、BBS评分为(31.08±7.6.37)分;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步长、步宽以及步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联合运动疗法能够有效缓解PD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步行功能,提高平衡能力.

    作者:颜昌云;刘杰元;李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肠癌手术麻醉深度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肠癌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麻醉深度分为3组.D0组40例,D2组40例,E1组40例,分别维持麻醉深度为D0、D2期E1组.于麻醉前、手术毕、术后1天采集静脉血5ml,离心后取上清,检测血浆ACTH、Cor、ET-1浓度.E1组手术毕及术后1天ACTH、ET-1显著低于D0组及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腹后、手术结束时D2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于D0组及E1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老年肠癌手术患者麻醉深度控制在E1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

    作者:刘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唑吡坦联合生物反馈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疗效的影响

    探讨唑吡坦联合生物反馈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疗效的影响.2015年6月~2016年6月选择失眠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唑吡坦口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评分.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及心理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唑吡坦联合生物反馈对失眠症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张峰菊;王晓雪;刘欣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健康管理的护理效果分析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200例,根据干预措施不同将其分为中医健康管理组和常规组,各10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降血压治疗,中医健康管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的中医健康管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中医保健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中医健康管理组患者血压控制率、症状改善率、生活质量改善率、中医保健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中医健康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改善不适症状,提高其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江明;冯思莹;廖建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支架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研究并比较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支架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实施撬拨复位联合Ilizarov支架固定术的撬拨复位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切开复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足踝功能评分.相比于切开复位组,撬拨复位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其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撬拨复位组患者治疗后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采用撬拨复位联合Ilizarov支架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及足踝功能恢复.

    作者:汤春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2013年3月~2016年3月,选择本院接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同期普通肺炎患儿1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支气管肺炎发病率高,支气管炎次之,多表现为高热,发热持续1~7d,阵法性连声咳嗽,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X线检查多见小斑点状模糊影;观察组患儿年龄、季节、低补体状态、流行接触史、居住环境、抗生素使用时间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季节、低补体状态、流行接触史、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秋冬发生,多为阵法性连声咳,高热,有流行接触史,对存在上述症状的患儿应怀疑肺炎支原体感染,应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神经节苷脂在小儿脑瘫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在小儿脑瘫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采取按摩和物理等常规康复治疗的87例脑瘫患儿作为常规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56例脑瘫患儿作为治疗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DQ、NI和ADL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肌张力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常规组患者肌张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常规组患者肌张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DQ、NI和ADL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患儿脑血液循环以及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和智力发育.

    作者:屈会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曲美他嗪治疗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以及心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心率变异性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射血功能以及心率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曲美他嗪治疗对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的缓解老年心理衰竭的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生活治疗、改善病情变化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清中CEA、NSE与CYFRA21-1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评估

    目的 探究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5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肺癌患者为观察组,46例良性肺疾病患者为对照A组,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B组,检测3组患者血清CEA、NSE与CYFRA21-1水平,并统计148患者CEA、NSE、CYFRA21-1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肺癌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观察组CEA、NSE与CYFRA21-1水平均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NSE单一检测特异性高于3种方法联合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性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清CEA、NSE与CYFRA21-1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度,有助于肺癌的诊断鉴别及预后评估,但联合检测时诊断特异性降低,因此应对肿瘤指标物水平正常患者,结合临床症状与其他检查进行诊断,以避免出现漏诊.

    作者:王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日间连台手术衔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收集并分析小儿日间手术每一次接台手术周转周期中各环节所占时间比例及影响小儿日间手术连台衔接效率的因素.采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提出整改措施及监控整改流程.整改3个月后,通过与整改前的对比,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整改前小儿日间手术平均接台时间为50.4±8.1min,流程能力指数为0.90±0.26;改进后平均手术接台时间为32.5±5.4min,流程能力指数1.37±0.38.手术台日均手术量增加,手术周转时间缩短.在确保小儿日间手术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流程的稳定性,充分利用日间手术室资源,可实现小儿日间手术室高效、安全运转.

    作者:罗雁平;张兰梅;陆燕弟;任杰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重症肾衰竭患者残肾功能的影响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重症肾衰竭患者残肾功能的影响.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前我院收治重症肾衰竭70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通量血液透析治疗;采集两组患者透析6个月后血、尿标本,检测肌酐和尿素氮,统计残肾功能以及尿量.透析前,两组R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两组RRF均有所下降,对照组RRF较观察组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两组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两组尿量均有所下降,对照组尿量较观察组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肾衰竭患者无论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亦或普通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同样会随着时间延长而RRF、尿量下降,但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减缓RRF、尿量下降,具有保护残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下肢骨干骨折的临床分析

    观察并讨论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下肢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来本院治疗的60例小儿下肢骨干骨折患儿展开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儿行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儿行骨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术后骨折愈合水平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8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下肢骨干骨折患儿实施弹性髓内钉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属临床微创手术,固定效果好,有助于患儿更快康复,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唐氏综合征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唐氏综合征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2289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孕产妇于产前进行唐氏筛查,并采用基因扫描技术检测胎儿有核红细胞,以分娩后实际结果为对照,统计分析所有新生儿唐氏综合征发生及不同方法的诊断效能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中,新生儿发生唐氏综合征43例,发生率为1.88%,血清学检查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74%、97.77%、97.12%,基因检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35%、98.81%、98.7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准确性,可作为该疾病重要的诊断方法,且可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谢小欢;麦慧映;曾晓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