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饮食营养干预患者的蛋白质热能耗损影响

刘威;刘昊虹;周兵;朱赞东;刘永红

关键词:饮食营养干预, 维持性, 血液透析, 蛋白质热能耗损, 营养状况
摘要:分析和研究饮食营养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及营养状况影响.我们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6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营养干预组53例与常规干预组53例.营养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饮食营养干预;常规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饮食干预,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评分相比较:两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前机体营养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干预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后营养状况评分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前蛋白质热能耗损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干预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后蛋白质热能耗损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将饮食营养干预措施应用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其对降低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发生及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曲美他嗪治疗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以及心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心率变异性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射血功能以及心率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曲美他嗪治疗对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的缓解老年心理衰竭的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生活治疗、改善病情变化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利托君联合应用硫酸镁治疗早期早产临产的效果分析

    探讨利托君联合应用宫缩抑制剂治疗早期早产临产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32周的早期临产孕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托君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孕妇治疗早期早产临产的显效时间、孕龄延长时间、产儿结局情况.观察组治疗后显效时间35.78±3.4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0.12±3.48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龄延长48h、孕龄延长7d以及保胎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1分和7分以及围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早期早产临产孕妇效果显著,治疗后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探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7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纯接受全脑放疗的3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厄洛替尼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灶控制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病灶控制率62.86%,显著高于对照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总计发生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总计发生6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可在全脑放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治疗,不但能显著控制病灶转移,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梁宪斌;张雅慧;张燕玲;王艳;张维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疗效观察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就诊的50例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开腹手术)各25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和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和术后16w两组GI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4w和8w,观察组GIQL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00%显著低于对照组48.00%.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减轻疼痛,并发症少,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慧华;曾红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2013年3月~2016年3月,选择本院接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同期普通肺炎患儿1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支气管肺炎发病率高,支气管炎次之,多表现为高热,发热持续1~7d,阵法性连声咳嗽,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X线检查多见小斑点状模糊影;观察组患儿年龄、季节、低补体状态、流行接触史、居住环境、抗生素使用时间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季节、低补体状态、流行接触史、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秋冬发生,多为阵法性连声咳,高热,有流行接触史,对存在上述症状的患儿应怀疑肺炎支原体感染,应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观察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并发症.研究对象为我院眼科收治的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以住院号奇偶随机均分为两组,奇数为对照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偶数为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差异.术后,观察组的视力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对于改善患者视力、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邓锐东;陈子林;陈晓凯;徐桂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应用于7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研究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恢复情况.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2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OFAS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OF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功能恢复情况、运动情况以及手术局部外观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更好,可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手术部位外观更好,预后情况良好,既安全又实用,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永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和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和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63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上述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就两组患儿手术操作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和疝囊残留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疝囊残留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操作时间、出院时间、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和出血量相似,P>0.05.结论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和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均有一定效果,但相对来说,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效果更佳,可简化操作,创伤小,减少并发症,加速患儿术后恢复,减轻患儿痛苦,缩短愈合和住院时间,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瑞旺;魏建彬;邓菩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及对感染率的影响研究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感染率的影响.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手术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感染率的影响.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情时间、每周换药次数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环境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保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使用助产护理的效果观察

    研究在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助产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我院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A组50例与B组50例,A组高龄产妇由家属分娩时全程陪伴,接受分娩过程中常规护理,B组产妇接受助产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A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及总产程等用时均高于B组,P<0.05.A组产妇产后出血量高于B组,P<0.05.A组产妇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较低,B组较高,P<0.05.针对高龄产妇提供助产护理措施,可有效缩短产程用时、降低术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后窒息评分结果较好.

    作者:冯少谭;黎美金;黎燕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积水CP2000全自动凝血系统对新生儿黄疸凝血APTT、FIB、PT的检测效能分析

    取我院2016年6月1日~2016年8月30日采集的新生儿黄疸期新鲜血浆标本42份,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份,对照组使用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分析,观察组则使用积水CP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作为基准系统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凝血分析系统在APTT、FIB、PT检测上的结果.两组检测系统在FIB和PT的检测结果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系统在APTT的检测结果有差异(P<0.05),而积水CP2000全自动凝血系统的精密度高于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积水CP2000全自动凝血系统对新生儿黄疸凝血APTT、FIB、PT检测准确率高,操作简易快速.

    作者:冯奕习;梁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分析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HICH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开颅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术后7d统计两组优良率,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两组神经功能,采用生活质量(QOL)评定量表评价两组生活质量.观察组优良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76.47%(26/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5);两组术后7d 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QO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7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程慧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唐氏综合征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唐氏综合征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2289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孕产妇于产前进行唐氏筛查,并采用基因扫描技术检测胎儿有核红细胞,以分娩后实际结果为对照,统计分析所有新生儿唐氏综合征发生及不同方法的诊断效能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中,新生儿发生唐氏综合征43例,发生率为1.88%,血清学检查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74%、97.77%、97.12%,基因检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35%、98.81%、98.7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准确性,可作为该疾病重要的诊断方法,且可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谢小欢;麦慧映;曾晓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研究

    对比分析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与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住院并行超声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儿26例(n=26),同期行超声引导经胸封堵术的患儿22例(n=22),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经皮封堵组26例均封堵成功,2例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3±13.2)min,住院时间(3.7±1.0)d.术后早期出现少量残余分流2例,术后1个月随访消失.经胸封堵组21例均封堵成功,1例因残余分流>2mm术中转外科修补术,手术时间(54.7±12.5)分钟,住院时间(6.4±0.8)天,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13例.两组患儿术后6个月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mg/(kg.d)抗凝.经皮组和经胸组封堵器置入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手术时间分别为(35.3±13.2)min和(54.7±12.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0);住院时间分别为(3.7±1.0)天和(6.4±0.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0).至随访结束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外周血管损伤、心脏穿孔、封堵器移位、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ASD介入封堵术是创伤更小、花费更少、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崔亚洲;翟波;刘垚;王鹏高;董向阳;陈忠建;陈振良;于文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社区管理诊断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不符合本研究患者后共计120例计入本次研究.依据不同的用药方案分为试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40例),在三组患者同时给予替米沙坦联合血糖控制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非洛地平、依那普利药物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记录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变化,统计不良反应.试验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A组(82.5%)和对照B组(85.0%),疗效更好(P<0.05),三组治疗后血糖、血压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也显著低于对照A组(10.0%)和对照B组(12.5%)(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更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血压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范文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研究

    探究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均采用微导丝、微导管机械碎栓、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注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治疗,治疗后检测闭塞再通情况,并采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ADL(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再通率(97.44%)和大脑前动脉闭塞患者再通率(93.75%)显著高于椎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患者再通率(72.2%)、颈内动脉末端分叉处闭塞再通率(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本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对有效治疗不同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及大脑前动脉闭塞患者具有显著再通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对直肠癌老年患者行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前瞻性对2014年4月~2016年6月本院选取的直肠癌7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直肠癌根治手术分成2组,各38例,将行开腹手术医治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腹腔镜手术医治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予以分析.观察组在两组医治后炎症因子指标(TNF-α、TL-6、CRP)水平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医治后切口疝、切口种植与远处转移发生比例均比对照组18.42低,且总并发症率5.26%比对照组23.68%低,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直肠癌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医治具有显著效果,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高近远期疗效,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飘;张子恒;黄侯添;王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尿动力学膀胱冷水反射试验在肉毒素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析尿动力学膀胱冷水反射试验在肉毒素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女性OAB患者研究对象,给予A型肉毒素200IU+生理盐水30ml膀胱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24h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及OABSS评分变化,膀胱冷水反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h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及OABSS评分显著降低,平均每次排尿量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大尿流率、初尿意膀胱容量、大膀胱容量显著改善/降低,残余尿量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动力学膀胱冷水反射试验用于肉毒素治疗OAB的效果评价,能准确检验出患者的尿动力学数据,能够综合判定药物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曾庆战;潘楚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下肢骨干骨折的临床分析

    观察并讨论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下肢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来本院治疗的60例小儿下肢骨干骨折患儿展开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儿行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儿行骨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术后骨折愈合水平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8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下肢骨干骨折患儿实施弹性髓内钉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属临床微创手术,固定效果好,有助于患儿更快康复,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尿量对预后的影响

    研究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情况.临床纳入98例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各49例.其中49例患者给予常规血液透析(IHD)治疗作为IHD组,另49例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作为CBP组,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和死亡率情况.同时根据治疗前尿量进行分组,分为少尿组和非少尿组,观察两组预后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Scr、BUN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CBP组患者Scr、BUN水平明显优于IHD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10、TNF-α以及CRP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CBP组患者IL-6、IL-10、TNF-α以及CRP水平明显低于IHD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包括导管栓塞、感染以及出血等,CBP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2.24%、6.12%,与IHD组的14.29%、8.16%无差异(P>0.05).非少尿组患者肾功能恢复率高于少尿组,死亡率低于少尿组(P<0.05).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具有良好效果,明显恢复患者肾功能,抑制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且尿量对患者预后存在较大影响,少尿患者预后更差.

    作者:张利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