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托君联合应用硫酸镁治疗早期早产临产的效果分析

李清华

关键词:利托君, 宫缩抑制剂, 早产, 临产, 效果
摘要:探讨利托君联合应用宫缩抑制剂治疗早期早产临产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32周的早期临产孕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托君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孕妇治疗早期早产临产的显效时间、孕龄延长时间、产儿结局情况.观察组治疗后显效时间35.78±3.4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0.12±3.48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龄延长48h、孕龄延长7d以及保胎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1分和7分以及围生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早期早产临产孕妇效果显著,治疗后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观察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的效果.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进行治疗的88例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氯霉素滴耳液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8%,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1例耳部瘙痒,并发症发生率为2.3%,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头痛,3例耳部瘙痒,2例耳部刺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中耳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金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三联疗法及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比较三联疗法及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名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B组.A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B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停药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Hp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91.67%,Hp根除率分别为83.33%、91.6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33%,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苏林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内镜下氩气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临床研究

    研究内镜下氩气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临床疗效.非选择性的抽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胃肠息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入院后,观察组患者给予氩气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高频电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氩气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

    作者:胡登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脓毒症患者CRRT治疗中不同抗凝方案疗效对比

    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分别予以无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以及枸橼酸(RCA)局部抗凝三种不同方式治疗后,将疗效及滤器使用寿命进行对比分析.将我院自2013年6月~2016年6月间因严重脓毒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应用CRRT治疗的9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其中研究1组予以枸橼酸(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研究2组予以无肝素、研究3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对比分析患者出血发生率、凝血功能、滤器使用寿命以及28d病死率.研究1、2组患者凝血功能数据显著优于研究3组(P<0.05),研究1组与研究3组比较,凝血功能的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1组患者在治疗中使用RCA后出血发生率和患者血小板消耗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研究1组、研究3组比研究2组滤器使用寿命更长(P<0.05).研究1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8d后3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RRT中予以RCA局部抗凝,病患出血量发生率降低,血小板消耗降低,滤器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可保障CRRT安全顺利进行.

    作者:陈洁;陈俊峰;邵汉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7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β-HCG下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异位妊娠患者予以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酮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瑞景;马述斌;彭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后访视用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观察

    观察产后访视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分娩并出院产妇396例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8例.观察组为提供上门产后访视服务的产妇,对照组为辖区外居住无法提供产后访视或拒绝产后访视的产妇,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情况.观察组产妇在产后3个月、6个月、8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明显(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平均母乳喂养时间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明显(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后访视能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饮用.

    作者:梁少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饮食营养干预患者的蛋白质热能耗损影响

    分析和研究饮食营养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及营养状况影响.我们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6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营养干预组53例与常规干预组53例.营养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饮食营养干预;常规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饮食干预,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评分相比较:两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前机体营养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干预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后营养状况评分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前蛋白质热能耗损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干预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后蛋白质热能耗损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将饮食营养干预措施应用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其对降低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发生及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威;刘昊虹;周兵;朱赞东;刘永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0例的回顾性分析

    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0例的回顾性分析.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50例(5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25例(25眼).A组给予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比较两组视力改善情况、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术后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佳矫正视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前、术后眼压及前房深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眼压分别为(14.19±1.20)mmHg、(14.76±1.34)mmHg,均低于术前,前房深度分别为(3.10±0.46)mm、(2.95±0.57)mm,均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低于B组38.89%,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均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显著降低患者眼压及前房深度,改善视力,但单纯超声乳化并发症少,操作简便,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作者:周丽娟;赖铭莹;龚建华;许卫平;陈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上的应用价值.选取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术后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A、睡眠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生活质量评分中在主要症状、经济领域以及功能领域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游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理疗对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探讨针灸推拿(Acupuncture and massage)联合康复理疗(Rehabilitation therapy)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14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研究,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七分为2组,即对照组(n=70例)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70例)采用康复理疗联合针灸推拿的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评价以及护理干预的效果.经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97.14%,护理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相应数据分别为81.43%、84.29%,数据差异显著P<0.05.在颈椎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康复理疗联合针灸推拿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认可度,同时还能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普及.

    作者:黄玉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效果观察

    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效果.选取2012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实施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β细胞功能各指标情况、血糖变异系数、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观察组治疗后β细胞功能各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变异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敏;罗婉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积水CP2000全自动凝血系统对新生儿黄疸凝血APTT、FIB、PT的检测效能分析

    取我院2016年6月1日~2016年8月30日采集的新生儿黄疸期新鲜血浆标本42份,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份,对照组使用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分析,观察组则使用积水CP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作为基准系统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凝血分析系统在APTT、FIB、PT检测上的结果.两组检测系统在FIB和PT的检测结果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系统在APTT的检测结果有差异(P<0.05),而积水CP2000全自动凝血系统的精密度高于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积水CP2000全自动凝血系统对新生儿黄疸凝血APTT、FIB、PT检测准确率高,操作简易快速.

    作者:冯奕习;梁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4例疗效观察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4例患者的疗效.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47眼)和对照组34例(45眼).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视力显著提高,前房深度增大,眼压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患者眼压,增大前房深度,降低并发生症发生率,疗效显著.

    作者:吴华;陈立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孕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临床干预后对胎膜早破的影响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孕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患者176例,依据是否接受治疗分为接受组和常规组,每组8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助产、引产等常规干预,接受组在此基础上于先兆临产后接受头孢唑啉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和新生儿感染情况.接受组患者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组患者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唑啉临床干预可有效减少孕晚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患者胎膜早破的发生,有利于提高阴道分娩率及避免新生儿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古素芬;杨利;朱海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探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7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纯接受全脑放疗的3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厄洛替尼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灶控制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病灶控制率62.86%,显著高于对照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总计发生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总计发生6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可在全脑放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治疗,不但能显著控制病灶转移,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梁宪斌;张雅慧;张燕玲;王艳;张维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6、18基因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分析

    探讨16、18基因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疑似宫颈病变的患者4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活检和HPV-16、HPV-18型DNA检测,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正常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HPV-16、HPV-18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本研究中病理诊断显示恶性病变者9例,占比2.25%,良性病变者286例,占比71.50%,正常者105例,占比26.25%,在HPV-16、HPV-18型及二者混合感染阳性率方面,正常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结果显示,HPV-16、HPV-18型及二者混合感染均为宫颈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HPV-16、HPV-18型及二者混合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均为宫颈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独立高危因素,提示医师对该人群应给予重点关注和个性化干预.

    作者:谢素芳;陈小燕;李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囊肿50例效果探析

    探析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囊肿的效果.将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肝囊肿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两组,25例/组.观察组行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手术时长、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囊肿具有较好的疗效,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谢丹虹;陈廷财;生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研究

    探究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均采用微导丝、微导管机械碎栓、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注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治疗,治疗后检测闭塞再通情况,并采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ADL(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再通率(97.44%)和大脑前动脉闭塞患者再通率(93.75%)显著高于椎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患者再通率(72.2%)、颈内动脉末端分叉处闭塞再通率(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本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对有效治疗不同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及大脑前动脉闭塞患者具有显著再通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运用分析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为7.38±0.2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的的9.28±0.7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再次住院例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运用,能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胎绒毛膜性质将其分为观察组(单绒毛膜)和对照组(双绒毛膜),各25例,对比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羊水过多、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分别为32.00%、28.00%、20.00%、20.00%,与对照组(8.00%、4.00%、0.00%、0.00%)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均<0.05);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双胎输血综合征发生率(42.00%、28.00%、18.00%、12.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00%、8.00%、4.00%、0.0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均<0.05).结论 双胎妊娠单绒毛膜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双绒毛膜双胎孕妇高,且前者围生儿预后差,临床应在双胎妊娠早期对绒毛膜性质进行诊断,提高对双胎妊娠并发症的预防水平,并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李萍梅;钟利若;张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