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林柏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方法, 膀胱肿瘤
摘要: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20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TURBT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取TURBT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五年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五年内的复发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干预分析

    探究系统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将我院2015年1~12月诊治的9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相比较,对照组长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5%,低于试验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病死率为6.3%,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无病死患儿,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系统护理有利于改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可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护理效果更加优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炳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苯巴比妥在足月新生儿窒息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选择在我院分娩并出现窒息的新生儿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苯巴比妥,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情况.观察组新生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I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窒息能显著的改善新生儿的脑损伤,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孙世兰;肖厚兰;杜佩珍;谭廷墨;严美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单、双根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效果对比

    探讨单根弹性髓内钉和双根弹性髓内钉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大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尺桡骨双骨折大龄儿童患者1 12例,按照平均分配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单根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根弹性髓内钉治疗,观察住院费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在两组患者之间的情况,以及手术后临床疗效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情况.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间比较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手术后临床疗效总优良率,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大龄儿童尺桡骨骨折应用单根弹性髓内钉手术治疗和双根弹性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不明显,但其住院费用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永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改良保留灌肠用具对保留灌肠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探究改良保留灌肠用具对保留灌肠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选择2014年7月~2016年8月新丰县中医院收治的需保留灌肠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袋实施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用具实施保留灌肠.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对照组管道脱出、药物外泄、肛门疼痛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需保留灌肠患者实施改良保留灌肠用具,能有效提高1次插管成功率,减少管道脱出与药物外泄情况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潘光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COPD稳定期中医特色外治方案的规范化研究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医特色外治方案的规范化研究.选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外治方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Y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pred)]及呼吸困难分级(mMRC)分级、生活质量评分及6MWT、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住院次数.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及mMRC分级、生活质量评分及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状指标、日常生活、社会活动评分及6MWT均高于对照组,mMRC分级评分、焦虑、抑郁心理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中医特色外治方案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恢复肺功能状态,降低COPD复发率,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王东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疗效观察

    对厄贝沙坦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探讨分析.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肾炎且出现蛋白尿的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治疗两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57%(P<0.05);两组治疗前24h蛋白尿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24h蛋白尿含量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减少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尿蛋白情况,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骆吉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观察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来氟米特的临床干预成效.对照组给予泼尼松及环磷酰胺治疗,研究组给予泼尼松及来氟米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补体C3及C4,白细胞计数、白蛋白及血肌酐,观察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补体C3及C4,白细胞计数、白蛋白及血肌酐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20.63%,显著低于对照组38.10%(P<0.05).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来氟米特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张旭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鼻咽癌放疗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对依从性的影响

    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所收治的104例鼻咽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中添加人文关怀理念.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对比.在患者依从性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71.54%<96.1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为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卢志兰;汪海慧;杨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择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毛花苷丙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段的AF控制率、AF转复率与用药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个时间段的AF控制率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窦性心率维持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治疗AMI合并AF的临床价值显著优于毛花苷丙,可明显提高患者AF控制率,且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兵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探究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治疗中的价值研究.选取本院确诊为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患儿8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数据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影像学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炎症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纤维支气管镜子灌洗术能有效提升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住院天数,值得在儿科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文芳;芦爱萍;邓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分析

    研究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牙种植再生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钛膜组采用钛膜进行骨再生引导,口腔修复膜组采用口腔修复膜材料进行骨再生引导.比较两组患者牙种植再生成功率;治疗1w植骨厚度、骨厚度;患者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口腔修复膜组患者牙种植再生成功率高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组治疗1周植骨厚度、骨厚度大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组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植骨厚度、骨厚度,减少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牙种植再生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玉一;侯玉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废用性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探讨小儿废用性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要点.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因出现废用性骨质疏松而致骨折患儿进行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疾病的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法.38例患儿中共计46个部位发生股骨骨折,分别位于股骨颈、股骨中上段、股骨中下段、股骨髁等部位;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长时间不同程度的疼痛,伴有局部压痛、局部肿胀、功能受限等表现;X线片检查则可见股骨颈处骨密度降低,股骨干骨皮质变薄,均确认为骨质疏松.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16)和观察组(n=22),所有患儿均采用骨牵引、皮牵引、石膏固定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其中观察组患儿加用辅助性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均在3个月内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无患儿发生畸形.小儿废用性骨质疏松所致骨折一般可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确诊,而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有效减少长期卧床患儿骨矿量的丢失,加强功能锻炼,采用内外科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和骨折非常重要.

    作者:贺喜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研究

    探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疗效.选取66例于2010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n=35)与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n=31),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等.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剂应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取石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并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BL教学模式在卫生学校素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采集2016年护理毕业班的学员20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试验组100例(PBL教学),对照组100例(常规教学).采用优(85-100分)、良(75-84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计算方法,评价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数学、体育、文献研究中以及综合测评中的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在PBL教学模式数学临床应用的测评中,临床输液、患者的给药时间、患者的给药剂量、三角函数在心电图中的表示、数理统计t、x2检验的考试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5).体育(形体、礼仪、身体健康状况、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文献研究(国内外文献检索、文献分析、论文撰写)的测评中,两组护生的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护生综合测评结果,病情观察能力、应急配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学习思维能力、应用能力、自学能力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BL教学模式在卫校护生数学、体育、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护生数学、体育、文献检索的成绩,同时也提高了护生的身心素质,达到了提高护生临床护理知识与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

    作者:熊秋玲;杨莉;吕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雷贝拉唑联合胃康胶囊治疗十二指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胃康胶囊治疗十二指肠肠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将接收的94例十二指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并常规服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100%,对照组为91.4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对照组为14.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雷贝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胃康胶囊等中成药治疗十二指肠炎,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传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患互动式术前访视的临床应用研究

    本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手术室进行择期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为研究组,采取医患互动式术前访视模式,B组为对照组,采取传统表格式访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对患者方面、麻醉医生评价、临床医生评价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A组术前访视时、入手术室后、术后第二天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对访视满意度、手术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均高于B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麻醉医生和临床医生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术前准备的满意度、患者配合手术的满意度均高于B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医患互动式术前访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焦虑恐惧,使术前准备更充分,可为标准化术前访视模式的建立提供新思路,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巢自莲;刘学红;林兰芳;喻秋萍;欧阳小玲;麦财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8月我院63例AIS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观察组A组(Hcy≥15μmol/L,n=39)与观察B组(Hcy<15μmol/L,n=24例),另取我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1例作为对照组.人院后进行常规抽血检查,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Hcy,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CRP.观察组Hcy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组Hcy及CRP水平显著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与CRP水平升高是AIS发生、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且患者血浆Hcy水平越高,则CRP水平亦随之升高.

    作者:胡会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熊去氧胆酸对减轻婴儿肝炎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的效果分析

    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机体炎症反应效果.选择我院小婴儿科收治婴儿肝炎综合征16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82例)与试验组(86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护肝抗炎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3w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包括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并比较两组肝功能变化,检测指标有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氨酶(GGT)以及总胆汁酸(TBA).经治疗,常规组炎症因子TNF-α及IL-6依次是(285.84±34.65)ng/L、(38.62±3.15)ng/L,试验组(204.58±46.62)ng/L、(28.36±3.47)ng/L,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TBIL、DBIL、GGT及TBA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仅常规组出现1例病情反复需手术治疗者.在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可有效减少机体炎性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增强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可予以考虑.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肠外肠内联合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浆蛋白及并发症的影响

    研究肠外肠内联合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浆蛋白及并发症的影响.抽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我院重症脑卒中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我院自制鼻饲匀浆饮食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外肠内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浆蛋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两组血浆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浆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肠内联合营养可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机体营养情况,显著提高其血浆蛋白水平,且降低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亚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腔内泌尿技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对腔内泌尿技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肾切开术进行取石治疗,研究组给予腔内泌尿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手术情况、结石复发率、血肌酐下降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得知,研究组手术时间(36.12±8.79)min、结石清除率(97.78%)、术中出血量(44.68±11.52)ml、结石复发率(8.89%)、血肌酐下降率(22.61±6.41)%、并发症发生率(2.22%)等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采用腔内泌尿技术对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安全有效,患者复发概率小,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潘国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