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林柏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方法, 膀胱肿瘤
摘要: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20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TURBT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取TURBT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五年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五年内的复发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选人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共计66例,随机分组.甲组有22例,米非司酮使用剂量为5mg.乙组有22例,米非司酮使用剂量为12.5mg.丙组有22例,米非司酮使用剂量为25mg.治疗后对比三组的控制出血及完全止血时间,皮质醇浓度、孕酮浓度、雌二醇浓度和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三组中乙组的控制出血及完全止血时间更短(P<0.05);与甲组比较,皮质醇浓度较高(P<0.05),孕酮浓度较低(P<0.05),雌二醇浓度较低(P<0.05),子宫内膜厚度较小(P<0.05);与丙组比较,不良反应率低(P<0.05),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疗效较显著,佳剂量为12.5mg,用药有效、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艳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胺碘酮与伊布利特对双极射频消融术后早期持续心房颤动的影响

    探讨胺碘酮与伊布利特对双极射频消融术后早期持续心房颤动(AF)的影响.择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双极射频消融术后早期持续性AF患者86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应用伊布利特治疗,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两组患者转复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88.37%高于对照组69.77%(P<0.05).两组药物期间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布利特对双极射频消融术后早期持续AF的改善作用优于胺碘酮,且安全性较佳,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陈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白血病的胸腹部CT特征性表现及其病理对照

    分析探讨白血病的胸腹部CT特征性表现及其病理对照.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1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胸腹部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胸腹部CT扫描显示,41例患者中,脾大28例,脾浸润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结节影,其中有少数伴有出血现象,低密度结节影弱化;淋巴结主要呈轻度、中度肿大;胸部病变主要表现为肺部和胸膜浸润.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贫血、继发感染、持续性弛张热等症状,同时存在白血病细胞增生、浸润、高度脾大症状.胸腹部CT检查的应用,对于脾和肺浸润诊断均大有助益,与病理相相结合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可有效促进疾病诊断效率的提升,防止漏诊和误诊现象的发生,具备较为理想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进行更加广泛和普遍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陆少范;黄胜福;曹治;黄裕存;邝宇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分析

    探究分析甲减与妊娠糖尿病孕妇胰岛素敏感性及糖代谢的关系.选择6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检查的患者,将其根据甲状腺功能的结果分为甲减组和正常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与胰岛素敏感性及糖代谢的关系.两组患者的FINS、FBG、2hFINS、2hFBG与HbAlc值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2.68±1.65)显著低于甲减组的(3.92±2.34),而敏感性指数(0.024±0.1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15±0.00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甲减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对于正常高,且胰岛素敏感性较差,但甲减与糖代谢关系不明显.

    作者:程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肺癌化疗全程的舒适护理探讨

    探讨分析将舒适护理应用在肺癌化疗患者之中的临床效果.将104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后的各种不良反应状况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将舒适护理应用在肺癌化疗患者之中,可以满足其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需求,让其十分满意.

    作者:王淑华;丁少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探讨

    研究并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肓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外剥内扎术,观察组实施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对混合痔患者实施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相比于传统手术,其可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朱锐昌;李运福;李辉;邓东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造影在肝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30例肝恶性肿瘤患者.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均应用常规彩超,经增强核磁共振检查(MRI),和增强CT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结果30例肝癌患者在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均取得满意结果,52个病灶的资料详细,图像均清晰.其中有16个病灶是超声显示为增强的,36个病灶为不增强;常规彩超检查的灵敏度为50.00%,特异度为71.7%;MRI检查的灵敏度为56.0%,特异度为92.6%;增强CT检查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7.1%;超声造影检查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7.2%.超声造影为肝脏肿瘤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提供准确的结果,能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效果的判断.

    作者:姜程远;卜云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单、双根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效果对比

    探讨单根弹性髓内钉和双根弹性髓内钉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大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尺桡骨双骨折大龄儿童患者1 12例,按照平均分配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单根弹性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根弹性髓内钉治疗,观察住院费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在两组患者之间的情况,以及手术后临床疗效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情况.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间比较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手术后临床疗效总优良率,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大龄儿童尺桡骨骨折应用单根弹性髓内钉手术治疗和双根弹性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不明显,但其住院费用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永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本次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制定了详细的产科护理规范,提高产科教育质量.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孕产妇患者200例,针对200例孕产妇分为两组进行分析,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孕产妇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产科健康教育管理进行分析.出院时对比两组孕产妇的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程度.调查数据显示对照组孕产妇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展开教育管理,提高孕产妇对护理教育的认识,提高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此教育管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性脑出血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hs-CRP和NSE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hs-CRP和NSE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净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血清hs-CRP、NSE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hs-CRP和NSE均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醒脑净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非布司他治疗维持血液透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维持血液透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维持血液透析痛风患者共15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治疗组1给予非布司他40mg,1次/d,疗程为20w;治疗组2予非布司他80mg,1次/d,疗程为20w;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100mg,3次/d治疗,疗程为20w.对患者治疗前、治疗8w以及20w后3组的血尿酸水平和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尿酸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治疗组2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血尿酸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 非布司他、别嘌呤醇在维持血液透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布司他降尿酸的耐受性良好,且安全性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洋畅;李松兴;汤桂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髌骨骨折应用分体式髌骨爪辅以丝线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研究髌骨骨折应用分体式髌骨爪辅以丝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研究组实施分体式髌骨爪辅以丝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常规组实施膝关节常规克氏针内固定术实施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半年,比照两组的膝关节愈合预后情况、随访期间内置物松脱情况、内置物固定失效情况及骨体愈合时间.两组患者膝关节愈合情况比较:随访期截至结束,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0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8.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其内置物松脱率、内固定失效率及骨折痊愈时间均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髌骨骨折应用分体式髌骨爪辅以丝线内固定的临床研究其术后效果更稳固,更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叶起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VATS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回顾性分析

    研究并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大泡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肺大泡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开胸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采取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肺通气功能指标.两组手术用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复发率(2.33%)也明显降低(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实施肺大泡切除术,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及复发,有利于改善预后,还可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

    作者:张名文;王楚华;巫巧存;邓江波;范奕送;林元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 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损伤控制组和急救组各60例.急救组行传统急救手术;损伤控制组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后APACHEII评分、PH、SPO2、PT水平和抢救成功率、死亡率指标.结果 损伤控制组抢救成功率为95%,急救组为7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控制组死亡率为5%,急救组为2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前APACHEII评分、PH、SPO2、PT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控制组患者复苏后APACHEII评分、PH、SPO2、PT水平均优于急救组,组闻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急救,减轻创伤应激,纠正休克,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虎;李永浩;苏广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香菇多糖增强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研究

    对香菇多糖增强XELOX(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6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香菇多糖增强XELOX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49%(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4.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 (P<0.05).香菇多糖增强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效果较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CT与腹部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效果比较

    对比分析CT与腹部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效果.选择2001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肠梗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分别CT组与X线组,每组20例,分别采取CT与腹部X线平片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两组对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和是否存在绞窄情况的诊断准确率.CT组的特异性为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15/20)(P<0.05),CT组的敏感性为90.0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14/20)(P<0.05);CT组对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和是否存在绞窄情况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P<0.05).CT扫描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效果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而且对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和是否存在绞窄情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徐文奎;李栋;沙钧平;王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妊高症产妇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65例,给予产科护理干预内容;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血压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为(129.1 ±13.2) mmHg、舒张压为(80.7±5.9)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7±14.3)mmHg、(95.2±6.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经护理干预后,自然分娩61例、早产3例、流产1例,其自然分娩率为93.8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9例、10例、6例及7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科护理干预应用于妊高症妇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有效舒缓产妇不良情绪,提升产妇治疗依从性及治疗信心,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从而有效控制血压波动,保障高水平临床疗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少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幼儿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异位返流的诊断与治疗1例

    1 病例报告患儿,男,9月余.因早晚频繁干咳、无痰、声音嘶哑在市级儿童医院诊断为“喉炎”,给予常规雾化治疗,但症状无缓解,声音低弱.后经心脏听诊于二尖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LA 14.4mm、LV9.8mm、RV30.3mm、RA38.9mm、EF79%;估测肺动脉收缩压106mmHg;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动脉轻度返流;右心增大;右室壁增厚.考虑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而转诊入院.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尚可,食纳及夜眠可,二便正常;体温36.2℃,HR148次/min,呼吸急促(55次/min),BP106/78mmHg;颈静脉怒张,心前区有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0.5cm,可触及震颤,心浊音界扩大,A2<P2,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

    作者:陈剑;周利;管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系统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干预分析

    探究系统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将我院2015年1~12月诊治的9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相比较,对照组长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5%,低于试验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病死率为6.3%,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无病死患儿,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系统护理有利于改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可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护理效果更加优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炳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腔内泌尿技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对腔内泌尿技术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肾切开术进行取石治疗,研究组给予腔内泌尿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手术情况、结石复发率、血肌酐下降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得知,研究组手术时间(36.12±8.79)min、结石清除率(97.78%)、术中出血量(44.68±11.52)ml、结石复发率(8.89%)、血肌酐下降率(22.61±6.41)%、并发症发生率(2.22%)等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采用腔内泌尿技术对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安全有效,患者复发概率小,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潘国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