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兰;肖厚兰;杜佩珍;谭廷墨;严美洁
分析耳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8月~9月收治的40例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上鼓室鼓窦开放术治疗,观察组行耳内镜下手术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在不同治疗方式下,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SDS、SAS评分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耳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可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听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雪华;马文新;黄晓阳;张春业;郭自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宫颈环切术,试验组切割深度>15mm,对照组切割深度<15mm.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结局,如不良妊娠事件、妊娠时间、分娩方式.结果试验组术后妊娠率为82.00%,对照组为84.00%,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为1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然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宫颈环切术治疗CIN疗效明显,术中不同切割深度对患者妊娠率无明显影响,但对其分娩方式及不良妊娠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应高度重视选用合理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
作者:伍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RIA法)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LIA法)在甲状腺相关激素测定中的应用价值.选取在我院检测甲状腺激素相关项目的患者的血清标本301份,分别应用CLIA法与RIA法检测其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游离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对比分析检测结果、两种检测方法间的相关性和ROC曲线评价诊断价值情况.RIA法和CLIA法测定TT3、TT4、FT3、FT4、TSH的水平均呈高度正相关(P<0.05);ROC评价显示CLIA法诊断价值优于RIA法.CLIA法与RIA法在甲状腺相关激素测定中应用均具有一定价值,但CLIA法的检测信效度较高,且无污染,耗时短,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胡占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Ccr、SCr及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HE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病情,保证机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方红星;王勇;段保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究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平均妊娠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缩短受孕时间、提高妊娠成功率,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袁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传统组和激光组,每组50例,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剥脱术治疗,激光组患者给予腔内激光手术治疗.结果 激光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个数、单个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组和激光组患者复发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激光组患者治疗后1、3、5d的VAS得分明显低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时间和切口创伤,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无增加复发的风险,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祖辉;李涛;余文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讨小儿废用性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要点.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因出现废用性骨质疏松而致骨折患儿进行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疾病的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法.38例患儿中共计46个部位发生股骨骨折,分别位于股骨颈、股骨中上段、股骨中下段、股骨髁等部位;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长时间不同程度的疼痛,伴有局部压痛、局部肿胀、功能受限等表现;X线片检查则可见股骨颈处骨密度降低,股骨干骨皮质变薄,均确认为骨质疏松.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16)和观察组(n=22),所有患儿均采用骨牵引、皮牵引、石膏固定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其中观察组患儿加用辅助性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均在3个月内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无患儿发生畸形.小儿废用性骨质疏松所致骨折一般可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确诊,而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有效减少长期卧床患儿骨矿量的丢失,加强功能锻炼,采用内外科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和骨折非常重要.
作者:贺喜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观察分析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选择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6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53例,其中一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为全切组,另外一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为次全切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进行比较.全切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5%,次全切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43%,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89%,显著低于次全切组患者术后复发率13.21%,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尹井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住院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40例,健康志愿者(N) 30例,采用血细胞仪与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多形核白细胞MAC-1整合素和L-选择素的表达.STEMI患者血小板、白细胞明显高于SA与N(P<0.05).凝血酶受体在存在血小板的情况下使激动多肽(TRAP)激活后诱导PMN MAC-1的上调,L-选择素的脱落,二者之间表现出量效关系.血小板计数的TRAP刺激作用与多形核白细胞MAC-1上调、L-选择素脱落成正相关关系(r=5.73,P<0.05).在STEMI患者中血小板激动剂介导的MAC-1上调与N和SA相比,MAC-1上调幅度显著增高(P<0.05).血小板激活后释放的产物可促使多形核白细胞MAC-1表达上调,从而导致L-选择素脱落是诱发ACS的重要因素.
作者:漆婵;李海斌;刘娟;刘方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对比分析CT与腹部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效果.选择2001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肠梗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分别CT组与X线组,每组20例,分别采取CT与腹部X线平片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两组对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和是否存在绞窄情况的诊断准确率.CT组的特异性为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15/20)(P<0.05),CT组的敏感性为90.0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14/20)(P<0.05);CT组对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和是否存在绞窄情况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X线组(P<0.05).CT扫描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效果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而且对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和是否存在绞窄情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徐文奎;李栋;沙钧平;王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次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制定了详细的产科护理规范,提高产科教育质量.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孕产妇患者200例,针对200例孕产妇分为两组进行分析,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孕产妇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合产科健康教育管理进行分析.出院时对比两组孕产妇的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程度.调查数据显示对照组孕产妇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临床护理路径展开教育管理,提高孕产妇对护理教育的认识,提高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此教育管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讨并分析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经数字表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06例和同期于本院体检的体质健康者206例作为本次探究的主要对象,分别作为本次探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就诊者血尿酸水平和高血尿酸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体内血尿酸含量水平检测结果和高血尿酸发生率统计结果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高血尿酸水平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且彼此互为因果,因此血尿酸水平能够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一项重要预测性指标,并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反映出患者体内的糖代谢情况.
作者:邢光;许华;戚继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建立眼科护士岗位层级管理体系,并探讨其应用效果.在眼科建立护士岗位层级管理体系,修订出版《眼科护士岗位层级培训手册》,结合护士职称体系等因素,将眼科护理人员划分为N0~N5六个技术层级,建立和完善护士岗位培训制度,适应护理学科以及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级别,进行层级管理和培训考核.对比应用上述管理方案前后,眼科临床护理质量及眼科医生、患者、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实施后眼科二级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病房管理、重点环节、急救药品器材管理项得分均较实施前明显上升;眼科医生、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科护士按岗位层级培训管理,有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医生、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适合深入开展.
作者:肖思瑜;毛莉丹;宋湘梅;许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究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对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8例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取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感染率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8.70%)与对照组(8.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肾功能恢复良好,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对先天性重度肾积水患者应用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渠武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分析及探索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末梢血、静脉血等采血方法的差异性,旨在为血常规检验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收集本科室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收的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健康体检人群,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50例,经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末梢血标本行血常规检验.研究组包含50例,经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标本行血常规检验.详细记录两组对象的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对象相比,研究组对象中的RBC、Hb、HCT等指标均显著更高(P<0.05).两组对象的WBC 、PLT、MCHC、MCV、MCH等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常规检验中经静脉血采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较末梢血更为优秀,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彭科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hs-CRP和NSE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净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血清hs-CRP、NSE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hs-CRP和NSE均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醒脑净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评价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晚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5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对原发性病灶行姑息手术切除术,对照组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行病灶的切除而行改道(胃空肠吻合或单纯造瘘)及探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年、3年疗效、生活质量等.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8.0%(36/75),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仅为22.6%(17/75),观察组1年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20.0%(15/75),对照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3%(4/75),观察组3年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晚期胃癌病患而言,姑息手术切除术治疗由于切除了原发病灶,起到一定的减作用,其近远期疗效均好于改道及探查手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但具体术式要视患者情况来选择.
作者:张有泽;余强;刘翔;张伟;徐正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细针一步穿刺法在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鹿角型肾结石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二步法组采用二步法经皮穿刺肾镜取石,一步法组采用细针一步穿刺法经皮肾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鹿角型肾结石取净率、置管成功率;手术操作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一步法组和二步法组鹿角型肾结石取净率、置管成功率相似,P>0.05;一步法组相较于二步法组手术操作平均时间更短、术中平均出血量更少,P<0.05;一步法组相较于二步法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细针一步穿刺法在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型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结肠脾损伤等脏器损伤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县平;杨锋;严海员;吴奥;王炜;胡俊;程瑞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分析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气管前入路手术路径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22例甲状腺疾病给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60例,将采用腹腔镜气管前入路手术的设为研究组6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研究组手术时间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23%,稍低于对照组的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气管前入路手术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且并发症少,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
作者:蓝锦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于2016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保守治疗,n=30)与试验组(常规治疗+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n=30),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半年、12个月时,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试验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半年、12个月时,两组JOA评分均显著升高,而试验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身痛逐瘀汤汤剂与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覃海容;揭牧夫;欧冠周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