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邢光;许华;戚继周

关键词:冠心病, 2型糖尿病, 血尿酸水平
摘要:探讨并分析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经数字表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06例和同期于本院体检的体质健康者206例作为本次探究的主要对象,分别作为本次探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就诊者血尿酸水平和高血尿酸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体内血尿酸含量水平检测结果和高血尿酸发生率统计结果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高血尿酸水平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且彼此互为因果,因此血尿酸水平能够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一项重要预测性指标,并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反映出患者体内的糖代谢情况.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熊去氧胆酸对减轻婴儿肝炎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的效果分析

    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机体炎症反应效果.选择我院小婴儿科收治婴儿肝炎综合征16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82例)与试验组(86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护肝抗炎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3w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包括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并比较两组肝功能变化,检测指标有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氨酶(GGT)以及总胆汁酸(TBA).经治疗,常规组炎症因子TNF-α及IL-6依次是(285.84±34.65)ng/L、(38.62±3.15)ng/L,试验组(204.58±46.62)ng/L、(28.36±3.47)ng/L,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TBIL、DBIL、GGT及TBA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仅常规组出现1例病情反复需手术治疗者.在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可有效减少机体炎性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增强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可予以考虑.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并分析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经数字表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06例和同期于本院体检的体质健康者206例作为本次探究的主要对象,分别作为本次探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就诊者血尿酸水平和高血尿酸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体内血尿酸含量水平检测结果和高血尿酸发生率统计结果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高血尿酸水平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且彼此互为因果,因此血尿酸水平能够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一项重要预测性指标,并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反映出患者体内的糖代谢情况.

    作者:邢光;许华;戚继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择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毛花苷丙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段的AF控制率、AF转复率与用药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个时间段的AF控制率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窦性心率维持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治疗AMI合并AF的临床价值显著优于毛花苷丙,可明显提高患者AF控制率,且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兵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清乳酸(LAC)与脑钠肽(BNP)检测在重症手足口患儿的诊断价值

    通过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测定,探讨其在重症手足口患儿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我院住院手足口病患儿(110例)按病情轻重分为普通组(75例)和重症组(35例),所有患儿检测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同时选择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40例)对所有患儿检测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并比较检测结果.110例手足口患儿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重症组患儿显著增高,普通组患儿增高不明显,其中重症组患儿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普通组患儿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乳酸(LAC)、脑钠肽(BNP)水平检测,用于临床诊断手足口重症病例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RBP、MA、TRU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U)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是否存在肾病为无肾病组61例和早期肾病组37例,另外选取我院同期收治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患者RBP、TRU、MA水平.结果 无肾病组和早期肾病组患者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肾病组患者RBP(74.6±8.5)mg/L、MA (43.6±11.8) mg/L和TRU (2.9± 1.6)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BP(38.6±8.4)mg/L、MA(ll.2±8.5)mg/L和TRU (1.6±0.7) mg/L(P<0.05).糖尿病组患者RBP、M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肾病组患者RBP、M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阳性率,糖尿病肾病RBP+MA+TRU检测阳性率为91.9%.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联合RBP、MA和TRU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率,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杨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非布司他治疗维持血液透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维持血液透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维持血液透析痛风患者共15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治疗组1给予非布司他40mg,1次/d,疗程为20w;治疗组2予非布司他80mg,1次/d,疗程为20w;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100mg,3次/d治疗,疗程为20w.对患者治疗前、治疗8w以及20w后3组的血尿酸水平和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尿酸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治疗组2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血尿酸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 非布司他、别嘌呤醇在维持血液透析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布司他降尿酸的耐受性良好,且安全性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洋畅;李松兴;汤桂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干预分析

    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老年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的收治的80例老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饮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等,观察两组的护理结果,总结护理经验.对照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长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2.5%,对照组为27.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能显著缩短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存活率,使患者更好的同归社会生活中.

    作者:易晓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100例,由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以及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33.3±130.7)min,比对照组患者略多,但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禁食时间为(1.0±0.4)d,住院时间为(8.0±4.3)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98.1±228.3)ml,比对照组的(348.6±242.4)ml明显更少,P<0.05,复发率更是为0%,感染率为2%,少于对照组的10%,P<0.05.采用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其手术可行性与安全性均较高,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复发率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献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观察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来氟米特的临床干预成效.对照组给予泼尼松及环磷酰胺治疗,研究组给予泼尼松及来氟米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补体C3及C4,白细胞计数、白蛋白及血肌酐,观察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补体C3及C4,白细胞计数、白蛋白及血肌酐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20.63%,显著低于对照组38.10%(P<0.05).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来氟米特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张旭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对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

    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对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148例呼吸衰竭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84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有助于提高小儿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其生活质量,该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郭亚琼;李小芹;周喜红;王紫;王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探讨

    将我院6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31例,单一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单一组77.42% (P<0.05);联合组治疗后PT、APTT、FiB水平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两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李文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比较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结果 (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1.08%,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低于对照组的29.73%,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单用阿奇霉素比较,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刘晓蓉;缪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随机化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H、PaO2、PaCO2及SaO2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并且观察组患者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通气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提高肺功能,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黄宏佳;叶庆荣;李晓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探究

    对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选取1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有患者均经我院确诊为胸腰椎骨折,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观察组治疗方法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对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64.00%),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52.49±11.15)min、住院天数(6.65±1.32)d、术中出血量(116.34±14.29)ml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134.32±38.55)min、住院天数(15.70±0.75)d、术中出血量(352.37±15.10)ml,两组差异显著(P<0.05).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对患有胸腰椎骨折的患者治疗疗效显著,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从而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胡国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改良保留灌肠用具对保留灌肠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探究改良保留灌肠用具对保留灌肠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选择2014年7月~2016年8月新丰县中医院收治的需保留灌肠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袋实施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用具实施保留灌肠.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对照组管道脱出、药物外泄、肛门疼痛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需保留灌肠患者实施改良保留灌肠用具,能有效提高1次插管成功率,减少管道脱出与药物外泄情况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潘光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性脑出血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hs-CRP和NSE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hs-CRP和NSE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净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血清hs-CRP、NSE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hs-CRP和NSE均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醒脑净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银屑病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82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用药依从性分别为53.6%、92.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6.3%、70.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护理是护理老年银屑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分析研究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对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以及安全性.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选择镇痛分娩的足月初产妇进行研究,根据产妇的妊娠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镇痛,观察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镇痛,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镇痛5min、10min、20min、30min后,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在镇痛过程中罗哌卡因、芬太尼和自控镇痛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副作用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产妇镇痛选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显著,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用量较少,且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秋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幼儿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异位返流的诊断与治疗1例

    1 病例报告患儿,男,9月余.因早晚频繁干咳、无痰、声音嘶哑在市级儿童医院诊断为“喉炎”,给予常规雾化治疗,但症状无缓解,声音低弱.后经心脏听诊于二尖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LA 14.4mm、LV9.8mm、RV30.3mm、RA38.9mm、EF79%;估测肺动脉收缩压106mmHg;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动脉轻度返流;右心增大;右室壁增厚.考虑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而转诊入院.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尚可,食纳及夜眠可,二便正常;体温36.2℃,HR148次/min,呼吸急促(55次/min),BP106/78mmHg;颈静脉怒张,心前区有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0.5cm,可触及震颤,心浊音界扩大,A2<P2,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

    作者:陈剑;周利;管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选取我院2016年4月~6月收治的62例内科住院患者,分别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值,观察记录两种方案检测血糖浓度及精密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与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便携式血糖仪血糖精密度检测均较佳,误差值均处于允许范围内.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但便携式血糖更易普及应用,在临床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及推广价值.

    作者:沈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